閩南烏龍茶茶湯出現這種色澤就要小心了,很有可能是劣質茶!

2020-12-13 義芳君說茶

義芳君說茶 | 第755期原創茶說

是日傍晚,大山深處,獨坐老家天台喝茶。

山裡的空氣到了傍晚已帶了絲絲涼意,白日的浮熱悄然褪去。遠處群山上,夏日餘暉灑落在群山之上,就像披上了一層金碧輝煌的外衣,令人陶醉。

正沉浸在美的視界中而浮想聯翩,義芳君的手機簡訊提示聲叮叮作響,打開一看,原來是一位茶友發來了一條信息,並留言「為啥我喝的這泡閩南烏龍茶茶湯這麼難看呢,紅紅的像紅茶??」

您還別說,仔細一看,這茶湯似乎真的長了一副紅茶臉,深紅深紅的。不過,我們知道,閩南烏龍茶是半發酵茶類,茶湯是不會出現紅茶般的「紅湯紅葉」,而是呈現橙黃、金黃,乃至深金黃,以至於看過去就像是紅色。

臺灣紅烏龍

不過,有些閩南烏龍茶的確會出現類似紅茶的橙紅色,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現這種色澤,那就意味著茶葉品質已經亮起了「紅燈」,我們喝到的很有可能是劣質茶!!!

話說回來,為什麼有些閩南烏龍茶茶湯會呈現出類似紅茶的湯色呢?以下這四個方面的原因不能不知道!

首先,我們應先分辨手中的閩南烏龍茶,究竟是清香型,還是濃香型;究竟是閩版,還是臺版。一般而言,清香型鐵觀音茶湯色澤呈橙綠、橙黃、清黃,而濃香型鐵觀音則是標誌性的金黃。臺版烏龍茶則多採用重發酵、深焙火工藝特點,茶湯滋味醇厚,色澤深黃似紅色,滋味上帶紅茶的甘潤感,最典型譬如臺灣木柵鐵觀音。所以,有可能喝到的湯色深黃似紅色的正是臺版烏龍茶。

正山小種紅茶

其次,比較常見的還有一個原因可能導致茶湯顏色的「紅變」,這跟閩南烏龍茶的採制工藝有關。

閩南烏龍茶的鮮葉採摘一般是中開面採,採摘兩三葉剛成熟的新梢茶葉,而並非嫩葉。這樣老嫩適中,如果太嫩採了,葉子內水分含量高,製作時不好把握,很有可能走水不暢,產生積水紅變。

另外,夏暑季溫度高,光照強烈,制茶師傅們製作經驗不足的話,往往容易因萎凋、殺青控制不好,導致部分茶葉走水不充分,而產生「紅變」。這類茶屬於加工中的「硬傷」,反應在葉底上就是有褐紅的葉底。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與我們的衝泡手法有很大關係。

閩南烏龍茶衝泡時,不管是首衝,還是隨後的幾衝,坐杯或悶杯時間不宜太久,久了,茶湯中析出的內含物質一下子增多,尤其是茶多酚多了,茶湯太濃,色澤加深,口感也變得苦澀。

金黃清澈的鐵觀音茶湯

再者,茶葉主泡茶器是否乾淨整潔,也會影響到茶湯滋味色澤。

有不少「懶茶人」,經年累月泡茶,卻沒有及時清理茶器,主泡器內壁上形成了厚厚的一層茶垢,茶湯出水後,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看過去茶湯色澤也就顯得不那麼清麗了。

此外,還有一點也是不容我們忽視的,尤其是在城市居民的日常衝泡中比較常見。那就是不少人泡茶時,直接使用自來水衝泡。

俗話說,水為茶之母,水質好壞也會影響到茶湯滋味、色澤的最終呈現。有些人用自來水衝泡,發現茶湯色澤明顯較深和用純淨水衝泡的不同,究其原因,主要就是現在的自來水一般都使用氯氣消毒,還有經過管道時可能會有一些雜質,容易造成茶湯色澤的不夠純淨。

本文由義芳君原創撰寫,每日分享茶文乾貨,歡迎愛茶的您留言交流,有問必答!

了解更多精彩深度原創茶知識,快來關注義芳君說茶

相關焦點

  • 同種烏龍茶,優質和劣質的各有什麼特徵
    同種烏龍茶,優質和劣質的各有什麼特徵?⑤滋味:茶湯醇厚、鮮爽、靈活,持久,口齒留香。⑥葉底:綠葉紅鑲邊,即葉脈和葉緣部分呈紅色,其餘部分呈綠色,綠處翠綠稍帶黃,紅處明亮。劣質烏龍茶的特徵:① 形:條索粗松、輕飄。
  • 閩南是烏龍茶的發源地?
    ,是介於不發酵(綠茶)與全發酵茶(紅茶)之間的一類茶葉,外形色澤青褐,因此稱為「青茶」。烏龍茶衝泡後,葉片上有紅有綠,偏重發酵的烏龍茶,葉片中間呈綠色,葉緣呈紅色,素有「綠葉紅鑲邊」之美稱。烏龍茶湯色黃紅,有天然花香,滋味濃醇,具有獨特的韻味。
  • 閩南特色烏龍茶,你知道有哪些嗎
    上次以一個小故事開頭為大家介紹了各地的烏龍茶,想必大家對烏龍茶也已經有了一定了解了吧!本次醉江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閩南各地的特色烏龍茶,感受閩南特色烏龍茶的獨特茶韻吧~漳平水仙茶漳平水仙茶於民國初期,最早產於雙洋中村,由鄧觀金從建甌水吉引種栽培種植已近百年,由於水仙茶品質優異,逐步取代當家品種「菜茶」。
  • 烏龍茶的功效與作用 烏龍茶屬於什麼茶
    相對於其他茶種而言,烏龍茶的泡法更為講究,當然烏龍茶的功效與作用也是不容小覷的。非愛茶人士的話,可能對烏龍茶屬於什麼茶,烏龍茶的種類都不是很了解,但相信大家聽過烏龍茶減肥的功效,到底神秘的烏龍茶還有哪些作用,我們接下來一一揭曉。
  • 烏龍茶有幾種類型?烏龍茶的種類劃分!
    烏龍茶因其做青的方式不同,製作方式的不同,主要是分為多個不同的種類,具體如下!  烏龍茶的種類   1、按產地劃分   (1)、閩南烏龍茶   紅遍大江南北的安溪鐵觀音就是閩南烏龍的代表,除了鐵觀音,黃金桂、永春佛手、閩南水仙等也屬於閩南烏龍。
  • 語•茶 | 烏龍茶知識大全,看完就不鬧「烏龍」了
    當時,自然科學不發達,茶農無法解釋這種神秘現象。於是,將這種茶稱為「烏龍茶」,就是「糊裡糊塗的茶」。烏龍茶也就成了這類茶的通俗名稱。紅遍大江南北的安溪鐵觀音就是閩南烏龍的代表,除了鐵觀音,黃金桂、永春佛手、閩南水仙等也屬於閩南烏龍。「鐵觀音」既是茶名,又是茶樹品種名。
  • 茶 | 烏龍茶知多少?
    烏龍茶是經過採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後制出的品質優異的茶類。烏龍茶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製於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後。品嘗後齒頰留香,回味甘鮮。烏龍茶的藥理作用,突出表現在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稱之為「美容茶」、「 健美茶」。烏龍茶為中國特有的茶類,主要產於福建的閩北、閩南及廣東、臺灣三個省。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產。
  • 簡天送茶百科丨烏龍茶
    在日本被稱之為「美容茶」、「 健美茶」。烏龍茶為中國特有的茶類,主要產於福建的閩北、閩南及廣東、臺灣三個省。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產。烏龍茶除了內銷廣東、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東南亞和港澳地區。烏龍茶的前身——北苑茶烏龍茶起源於福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烏龍茶的形成與發展,首先要溯源北苑茶。
  • 烏龍茶的功效有哪些 烏龍茶怎麼挑選
    3、忌飲冷茶烏龍茶冷後性寒,對胃不利,還可能引發冷感冒;烏龍茶茶葉中的鞣酸可與鐵結合成不溶性的終合物,冷茶入體內,使體內得不到足夠鐵的來源,加劇有患貧血疾病的患者病情惡化!烏龍茶怎麼挑選1、看外觀:福建閩南、閩北兩地的烏龍茶外形不同,閩南的為捲曲形狀,閩北的為直條形狀,都帶有光澤度。外觀比較粗散、粗松、不緊結、無光澤、顏色比較暗、失去鮮活的茶葉屬於中下品或者是陳年茶。同時,還要看外觀是否整齊均勻、潔淨無雜物,有無茶梗、茶片、茶末和其他物質。
  • 烏龍茶與武夷巖茶有什麼區別?
    烏龍茶的外觀福建閩南、閩北兩地的烏龍茶外形不同,閩南的為捲曲形狀,閩北的為直條形狀,都帶有光澤度。外觀比較粗散、粗松、不緊結、無光澤、顏色比較暗、失去鮮活的茶葉屬於中下品或者是陳年茶。同時,還要看外觀是否整齊均勻、潔淨無雜物,有無茶梗、茶片、茶末和其他物質。最好再用手抓一把茶葉掂一掂,感覺茶葉輕重,重者為優,輕者為次。
  • 鐵觀音、巖茶、臺灣茶,都是烏龍茶嗎?
    品嘗後齒頰留香,回味甘鮮,在日本有「美容茶」、「健美茶」之稱。烏龍茶的來源: 明末清初。安溪西坪南巖之麓,住著一位退隱的打獵將軍,單名叫"龍"。因為從小飲經烈日灸烤,風雨洗鍊,長得黝黑健壯,鄉親們都親切地叫他"烏龍"(閩南方言"烏"通"黑")。
  • 【茶學】烏龍茶的生產地,你知道幾個?
    鳳凰水仙:主要產區為鳳凰鄉,一般以水仙品種結合地名而稱為「鳳凰水仙」。浪菜:採摘多為白葉水仙種,葉色淺綠或呈黃綠色。嶺頭單樅:又稱白葉單樅。條索緊結挺直,色澤黃褐油潤;香氣有自然花香,滋味醇爽回甘,密味顯現,湯色橙黃明亮,葉底內腹朱邊柔亮。
  • 【茶】臺灣烏龍茶
    下面我介紹一些臺灣烏龍茶的常見種類,想要了解臺灣烏龍茶的可以留作參考。凍頂烏龍茶凍頂烏龍屬於輕度半發酵茶。凍頂為山名,烏龍為品種名。凍頂茶品質優異,在臺灣茶市場上居於領先地位。其上品外觀緊結彎曲,呈條索狀,色澤墨綠鮮豔,並帶有青蛙皮般的灰白點,幹茶具有強烈的芳香;衝泡後,湯色略呈橙黃色,有明顯清香,近似桂花香,茶湯入口生津富活性,落喉甘潤,韻味強。葉底邊緣有紅邊,葉中部呈淡綠色。凍頂烏龍茶採制工藝十分講究,鮮葉為青心烏龍等良種芽葉,經曬青、涼青、搖青、炒青、揉捻、初烘、多次反覆團揉(包揉)、復烘、焙火而製成。
  • 烏龍茶是中國特有的茶類,關於它的七大品種茶你了解嗎?
    烏龍茶的七大品種1、安溪鐵觀音產自福建安溪縣,中國十大名茶之一,鐵觀音是烏龍茶的極品,其品質特徵是:茶條捲曲,肥壯圓結,沉重勻整,色澤砂綠,整體形狀似蜻蜓頭、螺旋體、青蛙腿。2、鳳凰水仙產於廣東潮安鳳凰鄉的條形烏龍茶,分單叢、浪菜、水仙三個級別。有天然花香,蜜韻,滋味濃、醇、爽、甘,耐衝泡。主銷廣東、港澳地區,外銷日本、東南亞、美國。鳳凰水仙享有"形美、色翠、香鬱、味甘"之譽。茶條肥大,色澤呈鱔魚皮色,油潤有光。
  • 烏龍茶分類、特點
    烏龍茶是介於紅茶與綠茶之間的一類茶,葉色常有紅邊,湯色金黃,有花香。烏龍茶主產於福建、廣東、臺灣等省,產地不同,品質稍有差別。烏龍茶可分為閩北烏龍茶、閩南烏龍茶、廣東烏龍茶、臺灣烏龍茶四類。一、 閩北烏龍茶閩北烏龍茶主產福建武夷山一帶,主要有武夷巖茶、閩北水仙、閩北烏龍等幾個品類。
  • 九龍營養課堂:臺灣烏龍茶如何泡?臺灣烏龍茶和極品烏龍茶冷泡?
    臺灣泡法臺灣泡法與閩南和廣東潮汕地區的烏龍茶衝泡方法相比,強調聞香這一過程,還專門製作了與茶具相應的長筒形聞香杯。另外,為使各杯茶湯濃度均等,還增加了一個公道杯。最後,把玩其色澤。經二至三道茶後,不再用聞香杯,而將茶湯全部倒入公道杯中,再分斟到品茗杯中。1,溫具①從左到右依次向品茗杯中注水。②右手提水壺注水入紫砂壺與公道杯。③將紫砂壺內的水倒入茶海中。
  • 烏龍茶的分類
    烏龍茶是經過採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制出的品質優異的茶類。  烏龍茶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製於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後。品嘗後齒頰留香,回味甘鮮。烏龍茶的藥理作用,突出表現在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稱之為「美容茶」、「 健美茶」。烏龍茶為中國特有的茶類,主要產於福建的閩北、閩南及廣東、臺灣三個省。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產。
  • 閩南、閩北、廣東、臺灣烏龍茶大集合,讓你一次喝個夠!
    我國烏龍茶的產區比較集中,基本在東南沿海一帶像廣東、福建以及臺灣,這其中尤以福建最甚,全國80%左右的烏龍茶來自福建,而福建烏龍茶又可劃分為閩南和閩北兩個區域。 閩南 閩南烏龍茶主產於福建南部安溪、永春、南安、同安等地,以安溪鐵觀音、永春佛手以及漳平水仙最為著名。
  • 一盞閩南的烏龍茶
    沒了茶的陪伴,日子便是一天都難以稱心如意地度過。閩南語裡,更將茶葉稱為「茶米」,可見其多麼貼近日常。茶是閩南人生活的最大享受,而說到他們的心頭好,不得不提到閩南烏龍。福建是烏龍茶最大的產區,產量約佔全國的80%,從前,閩南人所嗜好的茶,幾乎都是產自本土的閩南烏龍,近年來才被閩北烏龍搶去一些風頭。屬於半發酵茶的烏龍茶,亦稱「青茶」,在中國歷史上出現的時間較晚,明清時首先創製於福建。
  • 六大茶類之「烏龍茶」
    它雖然與綠茶來自同一種茶樹,但發酵過程有所不同,隨著發酵溫度的升高,茶葉中兒茶素相互結合,導致茶顏色變暗,茶的澀味也會降低,這樣的發酵過程,形成了烏龍茶獨特的茶風味。烏龍茶有半發酵和全發酵茶,品種較多,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中國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是經過採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後製成的優質茶類,品嘗後齒頰留香,回味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