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大熱劇《巡迴檢察組》昨晚終於播到了大結局,之前所有的疑團幾乎都有了結果,也借著大結局的熱度,《巡迴檢察組》35城收視率一度突破了5,成為了最近播出的最熱的一部劇。
相信很多觀眾看到《巡迴檢察組》的大結局,都會有一種大快人心的感覺。
在馮森和張友成等公檢法系統所有人的追查之下,孤兒院復仇者聯盟最終浮出水面,最後的始作俑者米振東也幡然悔悟,最終伏法。黃四海故意殺人、黃雨虹操作著一系列勢力企圖影響司法公正的做法也被粉碎。雖然經歷了栽贓陷害熊紹峰這一段鬥智鬥勇的過程,公檢法系統內部的內鬼和蛀蟲也全都被揪了出來。
然而這部已經大結局的劇,還是有些坑沒填上,讓觀眾看得有些雲裡霧裡。
第一,就是馮森剛開始出現的時候,口口聲聲提到的巡迴檢察組的另外兩位組員,這一點到結局的時候,依然沒有給出任何的交代。難道馮森只是嘴上說說而已,他就是個光杆司令?
但其實不是如此,巡迴檢察組的兩位組長是一直存在的,只是並沒有挑明給觀眾而已。
這兩位隊員,其中一位和馮森配合十分默契,那就是刑偵總隊的邊國立邊隊長。這一點,從馮森和張友成開會的時候,邊國立也經常出現,基本上就可以證明這一點了。
從馮森背上殺死宋麗敏的嫌疑開始,到身陷囹圄和沈廣順有了獄中交心,獲取到重要信息,整個過程其實都是邊國立在推進和配合。在接馮森出獄的時候,邊國立說出了一句「我演得怎麼樣」,也說明了,其實拘捕馮森只是為了配合查案,而演出來的一場戲而已。
而他巡迴檢察組組員的身份,也呼之欲出。
邊國立確實非常適合這一身份,他手握國家機器刑偵總隊,可以在很多方面給予馮森以協助,只是因為這部劇太過於突出馮森的光環,甚至很多破案的環節,都安在了馮森的身上,導致邊國立成為了一個可有可無的配角。
除了邊國立之外,巡迴檢察組的另一位組員,就是一位可以聯絡張友成和馮森,甚至是劇中調和,刺探情報的重要人物。他要符合能夠接近張友成,同時出現在其他地方也並不顯得違和的身份,這個組員,就是張友成身邊的秘書陳明忠。
這一點,在劇中也留下了很多的蛛絲馬跡,馮森剛剛開始懷疑熊紹峰有利益輸送問題的時候,陳明忠就以熊紹峰朋友的身份,甚至不惜和熊紹峰赤裸相見,逼問熊紹峰,這也是馮森能夠打消顧慮,和熊紹峰進行合作的重要的原因之一。
而馮森在佯裝殺死宋麗敏的事件之中,陳明忠更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有人都搜查不到的執法記錄儀,為什麼能夠落到陳明忠的手裡?以馮森在劇中智慧,執法記錄儀一定只能落在他想要交給的人手中。所以,陳明忠和馮森之間,一定還有著另外的一層關係,讓馮森能夠相信陳明忠,這一層關係是什麼?無疑就是巡迴檢察組的組長和組員。
這一點,在陳明忠回國之後,和張友成在海邊釣魚的時候,張友成也傳達了這一點,就是馮森對陳明忠說的那一聲謝謝。
至此,馮森作為巡迴檢察組組長,他身邊的兩位組員全都浮出水面。
但劇中還有另外一個坑,卻並沒有填上。那就是在劇中經常在監獄附近出現,手裡拿著彈弓,甚至打過胡雪娥的小男孩,直到最終結局,也沒有做出任何的安排。
但在這部劇的編劇餘飛給出的人物關係突出,可以看出這個小男孩名叫徐小楓,是九三零案中被害人徐大發的兒子。
這也就能夠解釋通,他為什麼一直出現在監獄周圍,手裡拿著彈弓,甚至用無人機去探查監獄內的情況了,他一直在尋找機會,想著如何殺了沈廣軍為自己的父親報仇。
而徐小楓這樣的做法,無疑之中又有了另外的隱喻,因為他極有可能會發展成另一個米振東。
但因為電視劇關於未成年人犯罪等尺度方面的問題,《巡迴檢察組》並不適合展開這部分內容,所以操縱無人機闖入監獄這一部分內容,只好安在米振東的身上,關於徐小楓的交代,也就只能戛然而止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