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窮」?

2020-12-21 房當家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現在的年輕人,百分之八十都沒有積蓄。不僅僅是年輕人,中年人、老年人也一樣,都是越來越窮,只是,在年輕人中比較突出,那麼,年輕人為何越來越窮?小編分析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寶雞樓市百科筆記

1.生活成本太高。現在整個社會,物價都高得嚇人,不管是吃穿住行等,消費都比較高,特別是在吃飯方面,隨便在外面吃一頓,人均一百元,像寶雞這種三四線城市,每天中午飯都在20多元,一天吃飯就得四五十元。

2、年輕人沒有理財意識。大多數年輕了,從小就生活在太優越的家庭生活環境中,大手大腳習慣了,導致沒有規劃理財意識。

3、年輕人思想觀念和消費觀念在變化,喜歡提前享受。年輕人感覺到比較窮,還有一點是,他們享受那種高消費、提前消費的感覺,消費觀念跟老一輩完全不一樣。

寶雞樓市百科筆記

4、房價越來越高,年輕人尤其是外地年輕人落戶成本越來越高,薪酬漲幅遠遠比不上房價漲幅,乃至跑不贏生活成本的漲幅。

5、年輕人投資渠道相對有限,起跑點不高,反而要比別人努力付出更多,但因起跑點不同,多努力,但打破階層固化的人還是寥寥無幾。

6、社會攀比心態嚴重、貧富差距懸殊,而正因為不斷的物質攀比與比拼,卻導致自己可支配的收入更少,資產靈活性更差。

7、理財自覺性不強,存錢理財本身就是一個持久的過程,而但這種持久性的毅力,並非所有人都可以做到,而存錢理財也似乎成為部分人的專利。

寶雞樓市百科筆記

作為一個很窮的月光族小編我來說,對這個問題很有發言權了。可以這樣說80後窮是因為有了家庭,並且有房貸的壓力,而對於剛步入職場的90後來說,窮可能是常態。人人都渴望財富自由,在快速發展的時代,機會更多,為什麼兢兢業業工作的我們會感覺到「越來越窮」?

就是因為年輕人只有技能,但不掌握資本,而技能的回報,永遠跑不過資本的回報。用經濟學上的一句話來說就是「勞動的回報永遠也跑不過資本的回報」用中國一句老話來說就是:越富有的人越富,越貧窮的人越窮。

寶雞樓市百科筆記

所以說現在的年輕人攢不下錢,真不能全怪我們,確確實實有很多因素制約著,可能有人會說,攢不下來錢還是掙得不夠多,還是因為現在的年輕人不夠努力。但是大家想想,世界這麼大,不可能每個人都能年薪百萬吧。畢竟大多數還是普通人。

寶雞樓市百科筆記

最後小編想說,不管我們貧窮還是富有,只要開心快樂就好,同意的點讚!

寶雞樓市百科筆記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很窮呢?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很窮呢?一家銀行最近發布了一個數據,90後平均債務12萬。而平均工資只有6000元,即使不吃不喝不住,天天在公司打地鋪也要兩年才能還清。那麼為什麼這麼窮呢?第一,怪商家套路深,你買件衣服買不起沒關係,我借給你啊信用卡、花唄、白條輪著來,青春不留遺憾。
  •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是越來越窮?基本上都是零存款,其原因何在
    改革開放幾十年來我們國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大河有水小河滿,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但隨著各種物價的飛漲,我們就逐漸感到我們手中的錢不夠用永遠也跑不過CPI,幸福指數和幸福感也在逐年降低,特別是我們的年輕人和90後感到壓力山大,感到越來越窮越過越難,工作打拼幾年或者10多年下來
  • 心理科普:為什麼富人越來越富,窮人卻越來越窮?
    其實一直有這樣一個社會現象存在:窮人越來越窮,而富人越來越富」。為什麼這樣呢?01窮人窮是因為不努力嗎?部分窮人其實比富人還努力,那些在工地,在工廠的工人每天工作時間,工作強度都遠在富人之前的,那麼為什麼窮人還是窮呢?
  • 現在的人為什麼錢包越來越鼓呢?原來真相在這裡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越來越發達,給人們的生活也帶來了很多的便利。 現在各種智能設備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各種的電子支付手段也給大家的購物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例如包括支付寶、微信等等。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為什麼大家現在很多都是電子支付且很少帶現金,為什麼人們的錢包確越來越鼓了呢?
  •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想上班了?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想上班呢?02之前看到過日本的一則新聞:日本一位56歲的男子,啃老30年,在父母雙亡後,被人發現餓死在家裡。「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想上班呢?」任何一個社會現象出現的背後一定有其錯綜複雜的原因。其實在我們父母那一輩,很少有聽說誰誰誰不想上班,就乾脆辭職了呢?原因主要有:父母那一輩,網際網路資訊並沒有像如今那麼發達,在自己的圈子裡,大家都艱辛而努力地上班工作。
  • 為什麼戴玉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
    老年人的手腕上還不時能見到翡翠手鐲,但是在年輕人或者說80、90後的身上,我們幾乎很少見到玉的出現,這是為什麼呢?古代男子身上佩玉,其實與當時的禮儀制度有關。《周禮·玉藻》有言:「古之君子必佩玉。左結佩,右設佩。居則設佩,朝則結佩。齊則綪結佩。而爵鞸。
  • 現在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孩子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去生孩子。或者是二胎。要知道當年可是。千方百計的。逃離乘法,卻拼命的生孩子不要說計劃生育了,就是一個價,至少都有兩三個孩子。那會的人都擠破頭想要生孩子,而現在。政府鼓勵你12臺或者是乘孩子都不願意去為什麼呢?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明顯,跟當時的具體社會環境有關。
  • 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不想生孩子?
    為什麼說是好事,稍後揭曉。和平時期生育率的下降原因無非就兩種:1、被動型生育開始減少被動型生育是指在過去,許多年輕人並沒有選擇不生孩子的權利。在過去,許多年輕人是在親朋好友的各種壓力下無奈生了孩子,或者他們在年少無知的時候就生下了孩子,很難體現他們對生孩子的選擇。如今隨著法治和人文的不斷進步,年輕人思想和權利的不斷進步和豐富,年輕人開始有了選擇的權利了,這就是好事。
  • 為什麼總感覺自己越來越窮,處處缺錢花?
    我們都在努力的賺錢,但為什麼還總感覺自己越來越窮,處處缺錢花?本來想自己寫點兒什麼抒發一下,結果7天憋出6個字兒……老!娘!真!寫!不!了!寫不出來,那就聽聽別人是怎麼說的吧。想起年初看過的一期竇文濤主持《圓桌派》節目,討論的話題就叫「缺錢:為什麼感覺越來越窮」。這檔聊天真人秀節目,真的超好看,瘋狂打call推薦!以下摘錄幾段節目中的談話內容,看看嘉賓們對於這個話題的觀點。是什麼讓我們覺得越來越缺錢?
  • 為什麼令和這一代日本年輕人生活中看起來窮?
    為什麼令和這一代日本年輕人生活中看起來窮?並非看起來窮,而是日本工作制度和日本年輕一代的消費觀造成的。日本年輕一代的外號這得先從這一代日本年輕人在長輩眼裡的別稱「令和娘娘」說起。日本平成廢物這個稱號你們聽過嗎?日本平成廢物的由來主要是因為寬鬆教育的後果。
  • 年味越來越淡,為什麼現在過年,年輕人會聞之色變?
    不知不覺,就又到了年底,2020年,註定是一個令人難忘的一年,因為新冠疫情,也讓這個庚子年在很多人的回憶中必然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距離過年還剩一兩個月,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對於即將到來的春節卻越來越怕了呢?
  • 90後的你,為什麼越來越窮?(內含攢錢小方法)
    裡面每天都有人發布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帖子,大意無非是抱怨自己有多窮,和怎樣才能攢下一些錢。有的人在帖子裡鼓勵自己一個月消費不超過600塊;有的人詳細地記錄著自己每天的支出,小到早上買了一個包子,掃了一輛單車;也有的人瘋狂地詢問別人有沒有什麼兼職可以月入幾千。
  • 人均負債12.79萬,新一代年輕人已被「精緻窮」拖垮
    可想而知,如果光顧著自以為的自我消費,而不想著自己的經濟實力,那就會產生越來越多的月光族和啃老族,而且許多年輕人還沒老,就過著老年生活,毫無朝氣。而且更嚴重的是,年紀輕輕的就已經背負很多債務,根據有關數據顯示,90後的人均負債高達12.79萬,完全超了他們的月收入。從這些可以看到,這些年輕人不是存不到錢,而是消費觀念出現了問題。
  •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流行出門旅行?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喜歡旅遊?其實理由很簡單:旅遊可以增長見識。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旅遊就是行萬裡路。就是可以增加見識。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人們已經不再為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求而擔憂了,開始探索新的生活和休閒方式。某種程度上來講,這是符合人性的,旅遊便是其中之一。
  • 政府都幹了什麼,讓你越來越窮?
    不過,讀者你可能想不到的是,統計還顯示,西方國家最頂端10%的家庭,卻能攫取政府扶持經濟增長中,約90%的收入增長,他們能獲得最大的收益,反而普通民眾卻是收入越來越少,變得越來越窮。  看到這,讀者你是不是覺得有些熟悉的感覺?對的,中國政府在2008年底推出俗稱「四萬億」的經濟刺激政策後,帶來了「國進民退」的結果,讀者可以數數自己銀行的存款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錢。
  • 被「精緻窮」毀掉的年輕人,精緻的消費並不是精緻的生活
    奇葩說第六季請來了楊超越,"精緻窮"再次成為了網絡的熱門話題。在我的身邊,也出現過這樣的討論,年輕人追求「精緻的生活」的對還是錯?毫無疑問,我覺得完全正確,無論的什麼時候,人都應該去追求精緻,追求美好,甚至追求完美。
  • 你為什麼窮?四個真相告訴你原因
    為什麼有人賺錢容易,你卻那麼窮呢?兩位諾貝爾科學家研究告訴你真相。第一、很多人一出生,就已經輸了窮是會遺傳的,你爹媽窮,每天都在為溫飽奔波,不會考慮你的教育,畢竟活下去是最重要的事。第二、窮讓你沉迷享樂,無法突破有諾貝爾科學家研究發現,打工人可以存錢買一臺電視,不會買書學習。因為他生活中太缺乏快樂,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沉迷娛樂節目、電視劇,年輕人沉迷遊戲和網絡視頻。因為得到快樂是簡單的,學習是需要突破人性的,就像有些大學生天天在學校打遊戲打牌喝酒,這很快樂。有些需要考研的每天都要四五點就起床,一大早就去圖書館,每天學習15個小時以上。
  • 從「買買買」到「精緻窮」,這屆年輕人經歷了什麼?
    「精緻窮」是當代年輕人的常態嗎? 通過《奇葩說》這檔綜藝節目,「精緻窮」這一新生名詞進入了大眾視野。 在這個消費時代,不少年輕人成為了「精緻窮」群體。 啥是「精緻窮」? 追求「高性價比」消費之路 有關「精緻窮」,媒體對其定義是:一種普遍發生在年輕人群體中的生活方式。
  • 順德網議:順德窮人會越來越窮?
    順德城市網消息 (見習記者周楚儀) 近日有報導稱,有七成人認同「出身決定出路」這個說法,昨日(9月27日),「迷霧」就這個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覺得順德現在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因為出身好的孩子能夠繼承上一輩的家業,而家庭條件沒那麼好的人卻礙於面子不願意進廠打工,從低做起
  • 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緊湊"了
    這屆年輕人,越來越"緊湊"了。從睜眼的那一刻起,他們便進入緊湊的生活節奏中。15分鐘洗漱,15分鐘早餐,1小時內通勤,打開郵箱後的第一件事是在各種會議間見縫插針地安排每日工作。   他們崇尚簡約輕食,一方面是身材焦慮,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節省用餐的時間;緊身瘦腿的leggings成為年度流行風向標,配上一雙sneaker,即便是乘坐電動扶梯也會靠左多走兩步……"緊湊型"年輕人就連買車也優先考慮緊湊、操控感更強的車型,因為沒人想把時間浪費在"找車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