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些淘氣表現,媽媽別嫌煩偷著樂吧

2021-01-10 騰訊網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在中國式家長眼中,「乖巧聽話」的特質是評價一個孩子好壞的加分項,為了減輕自身的管教壓力,父母們無比熱衷的希望能夠把孩子教育得乖巧聽話

但在教育學家眼中,越是聰明的孩子本就越發難帶,父母們所厭惡的孩子淘氣的表現,也許正是他們身上「聰明特質」的體現。

95後天才少年曹原,在頂級學術雜誌連發文章,卻是父母眼中的破壞大王

一個95後為何會引發全民關注呢?曹原,一個看起來文質彬彬的大男孩,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在頂級科學雜誌刊物《自然》上,接連發表2篇文章,並且引起了國際科學界的關注。其實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在這種高級別刊物上發文了。

一時間人們對於這個天才少年,表現出了極大的好奇,大家紛紛猜測這名天才少年究竟成長在怎樣的家庭環境中,才會有如此出眾的表現。事實上,曹原在小時候並不那種標準的乖孩子,他是「別人家的孩子」,但卻也是父母眼中的「破壞大王」。

父母回憶說,曹原小時候真的很調皮,對周圍的一切都表現得十分好奇的他,總是喜歡問各種五花八門的奇怪問題,而且令父母更加頭疼的是,兒子特別喜歡「拆家」

家裡買回來的小物件,只要被曹原發現了,不出幾天新買的物件肯定是要被他拆得七零八落的,如果運氣好,這些物件還能繼續使用,如果運氣不好就只能送修或是重新購買了。

不過,和大多數家長不一樣的是,曹原的父母沒有責備孩子「胡鬧」,反而是在能力範圍內,給予了孩子一個非常寬鬆的成長環境,對於孩子身上「破壞大王」的特質給予了極大的理解和尊

於是聰明的曹原用3年時間就完成了,小學、初中、高中的學業內容,隨後高分考進了中科大的少年班,自此他的學習生涯有了一個又一個大的突破。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些淘氣表現,媽媽別嫌煩偷著樂吧

一、喜歡東西

雖然孩子拆東西的行為,會讓父母很頭疼,但是不得不說,在拆卸的過程中,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得到了滿足,並且孩子的動手能力也得到了更好地實現,在孩子的智力發育期,拆東西所帶給孩子的刺激,使得孩子的大腦神經元網絡得以豐富地建立。

二、經常「頂嘴」

家長們很討厭孩子與自己「辯論」,很多時候孩子眼中的辯論,會被父母們當成是頂嘴,雖然喜歡回懟的孩子讓父母頭疼,但是不得說,這種類型的孩子思維敏捷,語言表達能力流暢,並且在獨立思考方面表現優秀。

三、「問個不停」

當孩子成了移動版的「十萬個為什麼」後,家長們每天都會被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問題所困擾,失去耐心的父母會覺得,孩子問問題的舉動很討厭。

但常有疑問的孩子,說明他們的大腦是在靈活地運轉的,他們正在積極地汲取著環境中,所蘊含的知識內容。

父母如何教育好聰明的「淘氣包」?一味要求孩子聽話不可取

1、注意早期教育啟蒙

當然早期教育不一定要在早教班才能實現,事實上,父母所提供的早期教育引導,要比陌生的老師更加能夠在孩子身上看到成效,早期教育啟蒙對於孩子大腦智力開發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

2、給予孩子豐富的環境刺激

在閒暇時,父母可以帶著孩子多進行一些戶外運動,這不僅可以開闊孩子的眼界和視野,同時也會激發孩子更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不同的環境刺激讓孩子的生活體驗得以豐富,這也使得孩子身上的能力發展得到助力。

3、給予孩子一個寬鬆的成長環境

父母的約束會讓孩子乖乖聽話,但是在孩子的成長中,尤其是0-6歲的智力發育關鍵期,一個寬鬆的成長環境對孩子產生的積極影響將不可替代,孩子有思考的自由、想像的自由、活動的自由,他們不僅會過得開心,也會迅速成長。

對於成長期的孩子而言,父母們應該端正自身的認知,不要一味地想著「省事」而過早地扼殺孩子對於世界的好奇。聰明的孩子也需要父母恰當引導,為人父母要更有耐心、更有智慧。

討論話題:大家對於淘氣孩子的聰明表現有哪些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大家分享您的觀點和看法

(文中配圖全部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越聰明越難帶?李玫瑾:如果你的孩子有這3種表現,偷著樂吧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發現,現在的小孩子越來越難管了,常常是你說一句什麼,他們能找到十句反駁你的話,對於聰明的小孩兒更是。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聰明伶俐,但往往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而且他們未來也不一定有所成就,如果這個聰明沒有好好加以管教的話,可能跌的更慘,所以家長們對於聰明的孩子更要好好教育。
  • 越聰明越不好帶,如果孩子有這3點「調皮」的表現,父母偷著樂吧
    01越聰明越不好帶,如果孩子有這3點「調皮」的表現,父母偷著樂吧想生一個聰明的寶寶是很多人的願望,但其實很多父母也感受到了越聰明的寶寶越不好帶。小林算是實至名歸生了一個聰明的兒子,平時走到哪裡都被誇聰明懂事,孩子也低也是比普通孩子機靈許多,但凡媽媽交代過的事情都能基本做到,見人要打招呼,尊老愛幼更是不在話下。但即便是有著人人羨慕的聰明孩子,小林還是會時常感慨孩子難帶啊,這聰明的孩子其實更不好帶,因為他不僅能夠想出更多頑皮的點子來還能想出許多義正嚴辭反駁家長的話來,著實讓家長更加難帶。
  • 越淘氣的孩子越聰明?有這3個表現的孩子,家長偷著樂!
    淘氣的孩子多半有這幾個特點:號召力、組織力、好奇心、想像力、影響力大。所以有人說越淘氣的孩子越聰明,真的是這樣嗎?一、為什麼孩子會淘氣?想知道為什麼越淘氣的孩子越聰明,首先要明白孩子為什麼會淘氣。二、聰明的孩子淘氣時有這3個表現從某種意義上說,淘氣的孩子好奇心更強,想像力更豐富。
  • 孩子3歲前有這些表現,家長偷著樂吧,比同齡人聰明一倍
    其實,孩子許多看似比同齡人顯得調皮搗蛋的行為,往往是他比同齡人聰明的表現。正如近幾年倍受熱捧的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所說:「越難帶的孩子,反而是最聰明的!」 相信不少家長聚在一起時,話題大多是吐槽自家孩子有多麼的難帶與淘氣,似乎什麼都想玩,什麼都相碰。 為了保證孩子的安全,家長只能時刻盯著孩子。想必大多數家長都希望自家孩子能與其他孩子一樣,乖巧懂事,安靜一點吧? 殊不知,小時候越頑皮、難帶的孩子,長大後反而越聰明。
  • 為啥說「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這些毛病別嫌棄,是聰明表現
    但老話說得好: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可這究竟是真是假呢?02為啥說「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這些毛病別嫌棄,是聰明表現看到呱呱墜地的寶寶,家長們在喜愛的同時也非常好奇,寶寶將來會不會聰明過人?長大後是否能夠成就一番事業?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的「聰明」從小時候的一些特徵就能看出。
  • 李玫瑾教授: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有這3種表現,長大多半智商高
    父母們都希望孩子能夠乖乖聽話,如果攤上一個淘氣包孩子,父母們勢必要在教養方面付出更多的精力。不過有教養經驗的過來人卻說,越是淘氣的孩子就越聰明。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他們身上的行為表現常常是天性使然,所以,就父母而言,如果能夠發現孩子身上的聰明之處,並且給予恰當的引導,那麼相信孩子的未來成長一定會更加茁壯。
  • 越聰明的孩子越調皮不好帶?寶寶有這3個特徵,家長應該重視起來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比較偏向於機靈聰明,那也不一定非要要求孩子走聽話乖巧的路子。芳芳有個同事叫小劉,兒子今年五歲了,平時就是淘氣頑皮得不得了。小劉為此也是在單位裡常常「大吐苦水」,向各位「前輩」們取經,想要學點法子治一治這個「混世小魔王」。不過好多方法都試過了,小劉卻覺得並未奏效。
  • 孩子越聰明越難帶?李玫瑾直言:孩子有這3種行為,家長偷著笑吧
    李玫瑾教授曾經表示過,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個特徵,家長偷偷笑吧!哪三種特徵呢?讓我們來看看:1. 總是不老實,好動一般來說,聰明的孩子往往都是最坐不住的。不管什麼時候,他們都不太老實,總是要調皮一下。
  • 孩子越調皮,他就越聰明?專家說,這些也有一定的道理
    「我的天哪,你看看家裡都成啥樣了」小柯對老公說,「咱家孩子也太調皮了吧,我就買個菜的功夫,家裡就像是遭了賊一樣,你在家也不知道管管」,小柯老公說:「咱家孩子你還不知道啥毛病,調皮的很,我就管不住他」。小柯的孩子非常調皮,常常讓自己笑也不是,哭也不是。
  • 孩子淘氣要「上天」?哈哈,別嫌棄他,那是聰明的表現,別不相信
    聽著閨蜜的抱怨我笑著告訴她,有這麼一個可愛的兒子,她應該感到高興,小傢伙話多說明孩子性格開朗,善於表達,等孩子長大後肯定會有很多好朋友。其實很多家長都想我的這位閨蜜一樣,總是忽略一些細節,其實這些細節恰恰說明孩子很優秀。各位媽媽,你知道哪些細節反映了寶寶聰明嗎?
  • 懂事的孩子招人喜歡?淘氣的孩子才更聰明,3種「淘氣」是好徵兆
    最近的熱播劇《第二次也美好》中的兩個小孩子果果和豆豆吸引了一大批的粉絲喜歡,看到這兩個可愛的孩子,大家有種分分鐘想結婚生娃的衝動。但事情總有兩面性,孩子懂事的時候讓周圍人感到喜歡,孩子淘氣時也讓各位媽媽們抓狂。
  • 孩子六歲內有這些淘氣表現,說明他是個小天才,家長別耽誤了
    在照顧孩子中,家長總會被孩子某些淘氣表現氣到,甚至感嘆娃兒怎麼不像別人家孩子那樣懂事乖巧。先別急著嫌棄孩子,孩子六歲前的一些淘氣表現,其實恰恰說明了他可能是個小天才,家長別埋沒了!
  • 孩子有這5個「壞毛病」,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看到了就偷著樂吧
    孩子身上有沒有壞毛病,是家長非常關注的地方,因為毛病不僅會讓管教難度變得更高,還有可能讓孩子的在成長出現一些差池。然而,有個研究團隊表示,如果孩子有這五個壞毛病,那麼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看到了就偷著樂吧。
  • 「別煩我,滾遠點」,孩子對你越狠,你越要這樣回答
    我準備給他講道理,可他情緒上來了之後,居然說出:"別煩我,滾遠點!"然後他一個人就回到了臥室裡面。孩子為什麼會說髒話?美國耶魯大學的保羅·布盧姆博士說:"孩子說髒話,其實只不過是孩子的語言學習。他們以後才會逐漸了解到這些話犯了社會禁忌。"所以當孩子在說髒話的時候,其實孩子本身是不知道那是髒話的。吸引關注在孩子的認知當中,這些話只是一種表達方式,而他們之所以會去模仿學習,不過是因為周圍人的反應。
  • 孩子淘氣其實是好奇心的表現
    孩子淘氣其實是好奇心的表現,被大人所稱的「淘氣」,從寶寶能夠爬的時候就出現了。寶寶爬到之處都顯現了他的好奇心。寶寶會把能看到的、能觸摸到的東西放入嘴裡;會把廢紙簍弄翻,把裡面的東西揚得到處都是;會把抽屜不停的開開、關上,使父母不得不發出「不行」、「不要這樣做」類的斥責。
  • 孩子1歲後更難帶?別擔心,這些都是寶寶變聰明的表現
    導語:懷孕難受的時候覺得孩子生下來就好了,孩子生下來,沒日沒夜要餵奶難過,覺得等孩子一歲後就好些了,但是到了孩子1歲時卻發現孩子1歲才是最麻煩的。1歲寶寶更難帶了?不少媽媽發現1歲的孩子(指的是1-2歲的孩子)更加難帶了,媽媽非常焦慮,以為是孩子變壞了,事實上孩子的這些表現並不是變壞了,而是因為一歲之後孩子慢慢的變得更聰明了:1、以前哭鬧一下,只要有奶一切好商量,孩子一歲之後發現孩子哭鬧時就不再是吃飽或者睡好可以解決的了。
  • 心理學專家直言:這3類孩子越調皮,長大後越有出息,家長別扼殺
    在很多家長的眼裡,孩子懂事、乖巧、聽話、人見人愛,就是一種好的表現,甚至會因為孩子的這些特徵,對孩子寄予很大的期望,認為孩子未來一定會有很大的出息。 所以說,有些孩子在小時候,表現出來的調皮搗蛋,以及對於一些事物的反抗,其實可能正是這類孩子的「優秀」所在,家長可別扼殺哦。
  • 寶寶1歲有「這5種表現」,證明大腦發育良好,寶媽心裡偷著樂吧
    寶寶1歲有「這5種表現」,證明大腦發育良好,寶媽心裡偷著樂吧寶寶生下之後,他的一舉一動我都十分的關注。每次寶寶有什麼樣的行為和舉動,我都會去網上查資料。現在寶寶有1歲多了,發育得很好。今天筆者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所獲得的知識吧!
  • 那些老一輩最糟糕的育兒建議:孩子哭鬧不能抱,越抱越淘
    ,越抱越淘。至今不能接受老一輩這類有礙建立親子依戀關係的「情感忽視」式養育。記得自打兒子剛出生時期,婆婆就反覆跟我強調說孩子哭了不能老抱他,這小孩聰明的很,一旦被你抱習慣了,他就會時不時的哭鬧好讓你一直抱著他。都說頭胎照書養,二胎照 養。
  • 孩子有這幾個「古怪行為」,是大腦發育良好的表現,父母別去阻止
    隨著孩子越長越大,家長們的擔憂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到了孩子能自己玩耍的年齡,常常讓爸媽頭疼不已,這個階段你會發現孩子異常的淘氣,會額外消耗掉爸媽的體力,當你的孩子也出現些奇怪行為,先不要著急制止或指責他,寶寶的這些行為恰巧說明他腦子靈活又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