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淘氣其實是好奇心的表現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孩子淘氣其實是好奇心的表現,被大人所稱的「淘氣」,從寶寶能夠爬的時候就出現了。寶寶爬到之處都顯現了他的好奇心。寶寶會把能看到的、能觸摸到的東西放入嘴裡;會把廢紙簍弄翻,把裡面的東西揚得到處都是;會把抽屜不停的開開、關上,使父母不得不發出「不行」、「不要這樣做」類的斥責。

孩子「淘氣」的常見原因及對策:

原因一:好奇心引出的「淘氣」。這是最常見的原因。幼兒性格的典型特徵表現為活潑好動、好奇。幼兒期孩子知識貧乏,許多事物對他們來說,都充滿神奇和奧秘。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孩子渴望了解更多的事物,也希望自己能摸摸試試,往往成人越不讓看,越不讓做的事情,孩子偏偏要看要做,成人則視為「淘氣」。 對策:孩子對不了解的事情感到好奇,是一件好事,實際上這是一種探索、一種學習。這時成人如果只是斥責或打擊,他們的求知慾望就會被泯滅,正在萌發的自信心也會遇到扼殺。成人應該珍惜孩子的這種求知心理,抓住時機,予以引導,一方面,要向孩子介紹新接觸到的事物的簡單知識,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另一方面,要耐心講道理,幫助孩子「淘氣」,並要求孩子不影響成人工作或損壞東西。這樣,既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又能使他獲得新知識,形成好行為。

原因二:想引起成人的注意,故意淘氣。有些孩子表現欲極強,喜歡引起成人的注意,如有的目的是希望得到表揚,卻常常做出了成人不歡迎的事情來,成了「淘氣」的行為。 對策:對於想引起成人注意的孩子,成人則應該放下正在幹的事情,去關心他,傾聽他的要求,然後對他進行合情合理的教育,讓孩子知道成人是關心他的,使他達到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而保持正確的行為。更為重要的是,對這一類孩子,成人平時要多注意觀察其行動,儘量做到防患於未然,遇事力求在事先打「預防針」,讓他知道成人對他是關心和注意的,避免引發其「淘氣」行為。

原因三:因精力過剩造成的「淘氣」。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各種能力也不斷提高,但是如果成人所能提供的活動環境和條件不能滿足孩子需要,他們剩餘的精力無處使用,也會產生「淘氣」行為。 對策:對於精力過剩的孩子,成人應給孩子創造一些條件和機會,提高孩子動手動腦的能力,培養其良好的意志力和品德,讓其過剩的精力有用武之地。其中父母指導孩子的遊戲活動很重要。推薦閱讀:陪孩子克服怕黑、怕鬼心理 反映兒童氣質的九大方面

不要小看了寶寶的玩,寶寶的玩需要父母的指導和適度參與,如果只是給寶寶買了一大堆的玩具,卻不教給寶寶怎麼玩,或者大人根本就沒有玩過寶寶的玩具,那麼你的寶寶就很難從他的玩具中得到更多的「智力營養」。也許他只會把積木雜亂無章地堆疊在一起;把球盲目地扔來扔去;別人玩娃娃家遊戲時他往往充當一個破壞的角色;也根本坐不下來耐心地拼圖和畫畫;常常一會兒也閒不住,但也不知他在忙什麼,上躥下跳,大叫大嚷,消耗他過剩的精力。這樣寶寶也就很難從玩具和遊戲中獲得更多的樂趣,反而會成為一個討人嫌的「小鬧將」。久而久之,不僅對寶寶的智力發展有影響,也會影響寶寶的性格。

原因四:有意識的淘氣,有的孩子喜歡用有意識的淘氣來發洩自己的不滿情緒。 對策:對有意識「淘氣」的孩子,成人可採取「冷處理」的方法,既不要打罵,也不要訓斥,等到事情平息以後,再指出他的不良行為,並給予糾正。也可以用「自然後果」法懲罰一下,讓他感覺到自己的行為給自己帶來的後果,讓其牢記教訓,下決心改正錯誤。這種淘氣一般出現在年齡偏大的孩子身上,3歲前不常見。 總之,對待孩子的「淘氣」,成人既不能簡單粗暴,也不能放任不管,而應該區別對待,因勢利導,循循善誘。

版權聲明:來源鳳凰網親子頻道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鳳凰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鳳凰網親子",獨家策劃註明不予轉載的均不可轉載,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焦點

  • 越淘氣的孩子越聰明?有這3個表現的孩子,家長偷著樂!
    淘氣的孩子多半有這幾個特點:號召力、組織力、好奇心、想像力、影響力大。所以有人說越淘氣的孩子越聰明,真的是這樣嗎?一、為什麼孩子會淘氣?① 性格原因有的孩子天生活潑好動,對世界保持著強大的好奇心,所以渴望了解更多的事物,也更希望通過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和大人唱反調,不聽話,大人就認為這是「淘氣」。
  • 孩子淘氣要「上天」?哈哈,別嫌棄他,那是聰明的表現,別不相信
    聽著閨蜜的抱怨我笑著告訴她,有這麼一個可愛的兒子,她應該感到高興,小傢伙話多說明孩子性格開朗,善於表達,等孩子長大後肯定會有很多好朋友。其實很多家長都想我的這位閨蜜一樣,總是忽略一些細節,其實這些細節恰恰說明孩子很優秀。各位媽媽,你知道哪些細節反映了寶寶聰明嗎?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些淘氣表現,媽媽別嫌煩偷著樂吧
    但在教育學家眼中,越是聰明的孩子本就越發難帶,父母們所厭惡的孩子淘氣的表現,也許正是他們身上「聰明特質」的體現。 95後天才少年曹原,在頂級學術雜誌連發文章,卻是父母眼中的破壞大王 一個95後為何會引發全民關注呢?
  • 觀察孩子在淘氣堡的表現,寶寶是什麼性格,一目了然
    」看著我疑惑的眼神,小可繼續說道:「別人都以為這孩子是膽小,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其實不是,哪個孩子不喜歡和別人玩呢?」 聽完小可的講述,原來她平常上班忙,就把孩子留給奶奶帶,誰知道孩子奶奶卻從來不帶小孫女下樓玩,說是怕被別的孩子欺負。
  • 孩子淘氣愛表現,需要家長管教嗎?先別急,可能是個聰明娃
    其實下面今天這樣的裡有很多有很多孩子在平時的生活當中都是特別的淘氣,而且還表現。而且很多父母都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的孩子會變成這樣,其實孩子變成這樣都是有原因的。一、為什麼有些孩子淘氣、愛表現呢?其實大多數孩子是屬於調皮搗蛋,就是他們想要把自己的這些想法來傳遞給父母。有的時候父母並沒有在意到孩子的感受,以至於總是把孩子晾在一旁所,以說孩子想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引起父母的注意,這也是無可厚非的。
  • 孩子淘氣不聽話怎麼辦
    孩子在家庭的希望,每個孩子本身都是可愛的,善良的,活潑的,孩子愛動,愛鬧,愛淘氣,是天性,孩子很聰明,可就是淘氣不聽話,經常頂撞自己,不聽話淘氣的孩子家長該怎麼教育呢?1、理解孩子:家長要知道,小孩子淘氣不聽話是很正常的,小孩子本身就是活潑好動的,對世界充滿了好奇,要理解孩子,知道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想法,,淘氣不聽話是孩子的好奇心在起作用
  • 孩子太淘氣怎麼辦?育兒專家教90後新手媽媽怎樣做
    育兒專家教90後新手媽媽怎樣做04:33來自融睿育兒有許多家長很苦惱,為什麼自己家的孩子這麼淘氣?就總是那樣頑皮,不是打碎了家裡的花瓶,就是把水杯裡的水濺得到處都是。事實上,淘氣和做壞事本質上是不同的。因為淘氣是孩子童真的表現。
  • 孩子六歲內有這些淘氣表現,說明他是個小天才,家長別耽誤了
    在照顧孩子中,家長總會被孩子某些淘氣表現氣到,甚至感嘆娃兒怎麼不像別人家孩子那樣懂事乖巧。先別急著嫌棄孩子,孩子六歲前的一些淘氣表現,其實恰恰說明了他可能是個小天才,家長別埋沒了!
  • 讓淘氣孩子更聰明的辦法
    第4頁第5頁   題記:沒有一個孩子不淘氣搗蛋的,但不能將此作為孩子的缺點,頑皮之中往往蘊含著創造,是孩子智慧發展的原始動力。  ● 專家提示:   沒有一個孩子不淘氣,只有程度不同。那些看似挑戰、不聽話的舉動常惹火家長,但這正是孩子聰明的表現,此時的家長一定要走出「聽話教育」的誤區。  常言到:「淘氣的男孩是好的,淘氣的女孩是巧的。」
  • 李玫瑾:孩子做這2種奇怪動作,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父母別誤解
    現在有不少寶媽抱怨自家的孩子難帶,其實小時候越淘氣的孩子,越有高智商的潛力。 李玫瑾教授也和很多父母探討過孩子的行為舉止問題。 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有這2種奇怪的動作,其實反而是高智商的表現,父母可千萬別誤解孩子。
  • 淘氣的孩子如何管教?淘氣有三種類型,懂不懂教育,孩子天壤之別
    有時候,你所認為淘氣的孩子,正是努力探索學習知識和經驗的時期。他通過的調皮努力地獲取的經驗,或許會受益終生,這樣要比家長通過語言灌輸給他更管用。父母應該明白,越是淘氣的孩子也有著旺盛的求知慾望。我們了解了孩子淘氣的根源,就要重視孩子的這種行為。一方面加強引導,另一方面,順其自然。
  • 懂事的孩子招人喜歡?淘氣的孩子才更聰明,3種「淘氣」是好徵兆
    最近的熱播劇《第二次也美好》中的兩個小孩子果果和豆豆吸引了一大批的粉絲喜歡,看到這兩個可愛的孩子,大家有種分分鐘想結婚生娃的衝動。但事情總有兩面性,孩子懂事的時候讓周圍人感到喜歡,孩子淘氣時也讓各位媽媽們抓狂。
  • 淘氣的孩子有飯吃,不要歧視淘氣的孩子!
    孩子的外公突然當眾指責起我家孩子!這讓我感到很氣憤!親戚圈子原本就是個小社會,小江湖!親戚圈子也是有個高低貴賤,親疏遠近的!有些親戚財大氣粗,平時就瞧不起我這無權無勢的小老師!多年來,我在親戚面前一直都比較自卑,沒有發言權,都是沉默寡言,都是聽別人高談闊論!在我的心中,孩子就是最大的驕傲!
  • 孩子有這幾個「古怪行為」,是大腦發育良好的表現,父母別去阻止
    隨著孩子越長越大,家長們的擔憂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到了孩子能自己玩耍的年齡,常常讓爸媽頭疼不已,這個階段你會發現孩子異常的淘氣,會額外消耗掉爸媽的體力,當你的孩子也出現些奇怪行為,先不要著急制止或指責他,寶寶的這些行為恰巧說明他腦子靈活又聰明。
  • 孩子一再淘氣家長教育無果怎麼辦?找出背後原因是關鍵
    隨著孩子心智的發展,獨立意識逐漸增強,孩子進入淘氣期,通過行為不斷試探父母的底線。也恰巧是在這個關鍵階段,爸爸媽媽們既要考慮到孩子的安全問題,又要兼顧孩子心理問題,如果稍有不當,可能就會造成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隔閡。
  • 遇上淘氣寶寶,父母應該怎麼辦?
    寶寶淘氣的內在動機就想要看看自己究竟有能力打破多少規矩,因此,寶寶淘氣行為的出現與他的倔強、憤怒或挑戰權威沒有關係,倔強、憤怒或挑戰權威只是他違抗的典型動機。好奇、探索、創造與表現才是寶寶淘氣的驅動力,正是在這些驅動力的驅使下,他才會製造更多類似惡作劇的頑皮事件。
  • 胎寶寶有這5種表現,說明寶寶是個「淘氣包」
    如果懷孕後胎寶寶有這6種表現,說明寶寶是個「淘氣包」。1.愛動,經常踢媽媽。愛動的寶寶總是不願意安靜下來,孕媽甚至感覺他隨時都在動,自己吃飯的時候或者是自己想要睡覺的時候,胎寶寶總是在肚子裡拳打腳踢,好像都不用休息一樣,永遠精力充沛。
  • 淘氣獼猴幼崽摘蕁麻 好奇表情酷似小孩(圖)
    它像個淘氣的孩子一樣,將蕁麻放在了嘴裡小獼猴被蕁麻的刺扎到了嘴,表情十分「糾結」  據特納描述,當時,這隻兩個月大的小獼猴一直像個淘氣的小孩子一樣在玩耍,忽然,它被身旁綠色的蕁麻所吸引但讓特納意想不到的是,它忽然將這株植物塞進了嘴裡,表現得像極了一個幾個月大的淘氣小孩子,隨之,他看到了這隻小獼猴的表情開始變得「糾結」起來,看起來,蕁麻上的刺並沒有因小獼猴的可愛而「放他一馬」。小獼猴摘取蕁麻的整個過程可愛而有趣,這不禁就吸引了特納將這有趣的場面一覽無餘的拍攝了下來。
  • 李玫瑾教授: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有這3種表現,長大多半智商高
    父母們都希望孩子能夠乖乖聽話,如果攤上一個淘氣包孩子,父母們勢必要在教養方面付出更多的精力。不過有教養經驗的過來人卻說,越是淘氣的孩子就越聰明。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他們身上的行為表現常常是天性使然,所以,就父母而言,如果能夠發現孩子身上的聰明之處,並且給予恰當的引導,那麼相信孩子的未來成長一定會更加茁壯。
  • 為啥說「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這些毛病別嫌棄,是聰明表現
    芝芝對老公說:強強雖然有點頑皮,但這也是具有創造力也是聰明的表現,得把強強接回家,對他的興趣進行培養,這次我們發現了孩子的天賦,應該高興才對。孩子這些毛病別嫌棄,是聰明表現看到呱呱墜地的寶寶,家長們在喜愛的同時也非常好奇,寶寶將來會不會聰明過人?長大後是否能夠成就一番事業?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的「聰明」從小時候的一些特徵就能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