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來了,氣候漸涼,雪花飄了。
久違的大雪伴著寒風,紛紛揚揚地下了三天。碩大的雪花好美,如同鵝毛一般,潔白而美麗。遠遠望去,大雪紛飛如同一際天幕,迷濛淅瀝,冰封了這座城市。高樓、樹木、車輛、行人都被這場大雪籠罩,無聲的享受著雪花的沐浴,雪花輕輕的撞擊著臉龐,然後彈開,涼涼的,綿綿的,溫馨而自然。這一刻,大雪主宰了這個世界,冰封了這個世界,沒有誰能阻擋大自然的魄力,我們只要去欣賞這一刻的美麗,也是非常愜意的事情。雪花大而潔白,隨風飄落,突然想起李白《北風行》裡面的一句詩,「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雖然今天的雪景,沒有詩仙李白詩中那般壯美,也足夠讓人驚訝感嘆。
總覺得,沒有雪的冬天,似乎不是真正的冬天。一場大雪,足以澆滅一年的焦躁,所有的開心和悲傷、所得和失落都從這一刻開始歸於平靜,留給人沉思的啟發。所以我盼望一場大雪,來結束一年來的忙碌、開心、失落,安靜的看著這個世界,整理心情,重新再來。
千百年來,各路遷客騷人,文人墨客,用優美的詩詞抒寫冬天的雪景,無論是李白的《北風行》、柳宗元的《江雪》,還是杜甫的《望野》、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無一不是寓情於物,抒發胸臆的經典之作。詩人們在有限的篇幅裡,融入自己的感情,通過不同的角度,描寫雪景的壯美、瑰麗或是悽涼,都形成了獨特的意境,使每個作品都煥發出生機勃勃的文採魅力和情感。
看完了這些詩詞名家的書雪作品,我又想到了一位唐代著名詩人,他就是岑參。他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通過描寫塞外軍營苦寒生活、壯美雪景,來抒寫雪中送客、離愁別緒和思鄉之情。全詩色彩瑰麗浪漫,氣勢渾然磅礴,意境鮮明,堪稱盛世大唐邊塞詩的壓卷之作。其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等詩句已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如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澹萬裡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這首詩非常好理解,其大意是塞外的北風吹折了白草,農曆八月就早早下起了雪。樹上掛滿的雪花如梨花綻放,仿佛一夜回到了春天。天寒地凍,雪花飄進軍帳沾溼帳幕,穿狐皮袍也無法禦寒。帳外軍士在操練,將軍的角弓失去彈性,都護的鎧甲冷的難以穿到身上。遠方的沙漠像結成的百丈冰,天空陰雲密布。此時,帳中擺設酒席為回京人送行,琵琶羌笛胡琴彈奏音樂四起,其樂融融。宴席散罷,傍晚時分,轅門外大雪紛飛,軍旗結冰難以飄動。在輪臺東門外送行人回京城,遠遠望去,茫茫白雪布滿了遠山。山路曲折,不舍地目送身影消失在遠方,回頭只剩雪地上馬蹄印跡。
岑參(公元715—770年),唐代江陵人,是唐太宗時功臣岑文本之孫。岑參工詩,長於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現存詩三百六十首。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少數民族的文化風俗有親切的感受,故其邊塞詩尤多佳作。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岑參邊塞詩的代表作。天寶十三載,岑參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某或即其前任,為送他歸京,寫下此詩。岑參在這首詩中,描繪了祖國西北邊塞的壯麗景色,以及邊塞軍營送別歸京使臣的熱烈場面,表現了詩人和邊防將士的愛國熱情,以及他們對戰友的真摯感情。全詩句句詠雪,勾出天山奇寒。「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意境清新誘人,讀之無不叫絕。
作者:稚熊生活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