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流量而來 LOFT中國首店能從網紅變長紅嗎?

2020-12-18 贏商網

  這個夏天有點「熱」。

  先有宜家中國的首個城市店在上海靜安寺開張,後有日本知名生活雜貨連鎖品牌LOFT(需求面積:800-1200平方米)中國首店落戶上海徐匯美羅城。據了解,這是LOFT在海外,也是中國的第一家直營店。

  在日本,LOFT和MUJI(無印良品)、niko and...被視為「雜貨三巨頭」。每年,不少去日本旅行的遊客,都會去這幾個品牌的店鋪逛一逛,以體驗日本當地的雜貨文化。

  當LOFT中國首店於7月24日在上海美羅城開張之際,中國的粉絲們也慕名而來,進店、結帳一度需要排隊。

  一個多月過去了,當初排隊的盛況現在如何了?

  落戶徐家匯這個老牌商業中心的LOFT,與淮海路上的無印良品、niko and...相比,有怎樣的不同?

  2.5萬+的SKU能讓LOFT中國首店從網紅變長紅嗎?

  攜流量而來的LOFT

  LOFT位於美羅城二樓。零售君探店時正逢周二,整個美羅城的人流不多不少,體感相對舒適。

  一出電梯,LOFT店鋪獨有的明黃色主色調讓人很容易就能找到店鋪所在。店鋪內外,開業時如織的人流雖然已經不再,但相對而言,美羅城的整體客流對店鋪還是有保證的。

  據公開資料顯示,LOFT美羅城店面積在938平米,比對LOFT在日本的店鋪規劃,這個面積差不多相當於標準店。據了解,LOFT大型門店通常在3000~6000㎡、中型門店在1000~3000㎡,標準店則為1000㎡以下。

  由於店內商品大多體積較小,因此,這個不到1000平米的店鋪裡竟然藏了2.5萬件以上的商品。一走進店鋪,讓人有一種琳琅滿目的直觀感受。

  美羅城建築本身是圓型結構,因此LOFT的店鋪也不甚規整,雖然受空間限制,但這不並妨礙LOFT在店鋪陳設上花費心思。

  整個店鋪空間被分為九大空間(按照英文字母A~I進行區分),囊括了文具、綜合雜物、健康用品、生活雜物四大品類。

  正對入口的是當下最流行的盲盒區域,既有日本本土潮牌tokidoki,也有國內知名盲盒品牌泡泡瑪特(POP MART)。

  在盲盒的右邊,則是女性最愛的保健、護膚品區域,一些時下日本最流行的瘦臉、矯正等美容儀器等,對年輕的女性消費者很有吸引力。

  高高的立柱之上,除了通過大寫的英文字母標註區域以外,還用中文標明該區域的商品品類。令那些迷失在五花八門雜物裡的人們,只需一抬頭便可以快速識別自己正在哪個區,接下來還有哪些區域沒逛過,倒是極為人性化。

  除了這些固定區域以外,LOFT還特設了Pop-up Store(快閃店)區域、聯名商品以及全球首發或季節限定商品,而這些無疑都是討好年輕人的設置。在現場,一些限量首發的商品已被搶購一空,只留下空蕩蕩的貨架。

  除了吸引年輕人,隨機客流也不少,這些客流以中年、老年女性居多。不過,在看到商品價格之後,她們紛紛選擇用腳投票,並表示:「一個小東西這麼貴啊,算了算了,看看就行。」

  與無印良品不同,LOFT採用的是買手制,店內的商品一小部分為日本原裝進口,剩下的則是買手從世界各地搜集而來。這些商品的採購價加上稅費、租金、人工等成本之後,目測價格在短期內很難親民。

  以賀卡為例,雖為日本原裝進口,但一張小小的賀卡動轍二三十元的售價,令普通人著實難以下手。

  在日本的LOFT裡,文具是絕對的主角,美羅城LOFT裡文具大約也佔了整個店鋪的四分之一。除了手帳、筆以及膠帶外,文具控們還能在這裡淘到日本赫赫有名的文具大賞的獲獎作品。

  可以說,這個將有趣的設計、限量的商品和潮流的玩意兒集合在一起的雜糅風格,正是LOFT的品牌調性,也成為它區別於其他雜貨品牌的重要特徵。

  從地標到網紅的轉型

  在徐家匯,美羅城曾經是地標性的存在。

  本世紀初,買電腦去美羅城曾是當時年輕人的一個時髦選擇。不到十年時間,在網際網路的浪潮之下,隨著京東等線上數碼平臺的快速崛起,人們買電腦再也不用跑到線下了。

  美羅城開始轉型。

  2010年,美羅城地下一層的五番街正式亮相。在隨後的6年時間內,美羅城將地上的幾層重新改造,每一層都有一個主題,最終形成了以日系文化為主的網紅形象。

  此番LOFT落戶美羅城,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的是,在LOFT中國首店正式官宣之前,外界猜測最多的是LOFT將落子成都。

  在日本國內,同屬7&I集團的LOFT常常與伊藤洋華堂相伴相生,而伊藤洋華堂進入中國也是從成都開始,這不免給外界一個強烈的信號:LOFT將中國首店開在成都,既可以借鑑前者的成功經驗,將失敗的風險降到最低,也可以相互扶持和引流。

  不過細細想來,LOFT入駐徐家匯美羅城的操作也在情理之中。畢竟,上海「首店經濟」的影響力是公認的,無論是優衣庫、無印良品,還是去年剛剛進入中國的niko and...,都選擇從上海試水中國市場。

  作為老牌的商業地標,美羅城的人氣一直不錯,即便前幾年曾經面臨轉型壓力,但其成功打造的日系文化以及雜物購買氛圍,也非常符合LOFT對於消費群體的定位。

  可以看到的是,在同一個樓層,除了LOFT,還有晨光旗下的九木雜物社;在一樓有吉卜力工作室官方授權的橡子共和國,店內發售以吉卜力工作室出品的動畫(譬如《龍貓》《魔女宅急便》《千與千尋》等)角色為主題的周邊商品,負一樓則引入了優衣庫、無印良品以及ZAKUZAKU等各種日式特色品牌等。

  此外,美羅城還引入了星巴克、喜茶、氣味圖書館、泡泡瑪特等人氣品牌,可以看出,即便美羅城已從當年的地標建築向網紅轉型,其忠於年輕消費者的本質並沒有隨著轉型而改變,這恐怕也是LOFT選擇美羅城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為生活做加法 or 減法

  相比LOFT,日本另外兩個更早進入中國市場的雜貨品牌——無印良品、niko and...則選擇了上海的淮海中路。

  無印良品在中國的國民熱度較高,不僅因為其進入中國市場較早,更在於其極簡而實用的產品設計風格,傳遞的品牌態度。

  在淮海路無印良品中國旗艦店裡,放眼望去,除了黑白灰以及原木等單色調以外,幾乎看不到多餘的色彩。商品的陳列也極盡簡約之能事,頂天立地的貨架自上而下排列著整齊的商品,像極了圖書館。

  這裡的確也有專門的圖書區域,陳列方式也不走尋常路——讓無印良品各店的年輕員工以自己的讀書感悟為讀者推薦圖書,冷淡風中又傳遞出濃濃的人情味,仿佛一個老友在和你交流讀書心得。

  如果說無印良品希望為生活做減法,那麼與無印良品一街之隔的niko and...則像在為生活做加法。

  在日本,niko and...不僅經營服裝,還有家具、餐飲以及雜貨等。在淮海路首店的一樓,niko and...也開了一個名為775的咖啡館,因為沿街,即便不想進店,也可以進去喝杯咖啡輕鬆一下。

  二樓除了服裝、家居、文具以及雜物以外,還陳列了日本本土設計師與品牌們推出的聯名款限量商品,譬如美國專業背包品牌GREGORY和長場雄的聯名畫布包,以及在日本非常流行的KAKUKAKU紙模等。

  到了三樓,不少人會有一種穿越的錯覺,這裡是niko and...特設的西餐廳。這種將雜貨和餐飲充分融合的模式看起來似乎很熟悉,畢竟無印良品早就做過嘗試。不過,或許是因為niko and...進入中國較晚,整個店鋪包括餐飲區域的人氣都差了不少。

  雜貨文化大流行

  在日本,雜貨文化深入骨髓。

  所謂雜而不亂,雜貨店裡的各種雜貨並非真的雜亂無章,而是在生活中有著某種聯繫。因為雜貨文化在日本發展得比較早,因此,在日本雜貨界誕生了不少品牌,既有目前已經進入中國的大品牌雜貨店,也有一些小眾的散落在日本本土的小雜貨品牌。

  同屬東方的中國人喜歡雜貨也由來已久。80年代遍布大街小巷的菸酒雜貨店,可以算作是那個年代中國雜貨文化的縮影。

  現在,在中國下線城市甚至一些農村,還存在大量的雜貨店。在大城市,因為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影響,雜貨店幾乎被各種類型的標準連鎖店鋪所取代。

  近兩年,國民文具品牌晨光也開出晨光生活館和九木雜物社,探索雜貨文化的可行性,而後者已然成為國內雜貨的一個特色品牌。

  依託晨光旗下種類繁多的文具,九木雜物社還與一些品牌聯合推出限量款,甚至盲盒筆等,走的是一條精品雜貨路線。

  而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雜貨文化之所以盛行,不僅有價格的因素,更包含了一種「淘寶」的未知之樂。

  正如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營銷系教授陳潔曾經評價盲盒的流行在於其「不確定中的確定性」,雜貨也同樣具備這樣的特徵。

  打個比方,你確定地知道無印良品的產品風格,但每次進到店裡,快速上新的產品總能讓你在茫茫的雜貨當中,收穫到一種不確定的驚喜感,而這種驚喜感會成為你下次再逛無印良品的理由。

  因此,對雜貨品牌而言,上新能力影響生存能力。

  不過,相比盲盒價格的確定性,不少雜貨品牌的定價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譬如零售君在逛LOFT時,隨便買了幾個心儀小物,1000多軟妹幣就沒了。所以友情提醒的是,沒事千萬不要隨便逛雜物店,真的要逛,請一定在買單前好好看看價籤。

  對LOFT而言,中國首店能否成功,品牌調性、營銷造勢、選址選品固然重要,從無印良品入華後十多次對「價格重新審視」的經驗來看,美貌的商品價格也很重要,畢竟零售行業還有一個重要的指標叫「復購率」。

本文轉載來自:新零售商業評論(xinlingshou1001) 田巧雲,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頂流」長沙,如何從「網紅」變「長紅」?
    對許多遊客而言,你可以沒去過馬王堆漢墓、銅官窯遺址,但一定不能沒駐足過茶顏悅色店門前。只是,要想「網紅」變「長紅」,除了奶茶、小龍蝦,長沙還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留住遊客?01長沙並非老牌旅遊強市。不久前,到訪長沙的馬雲也現身文和友、太平街等諸多網紅地。他直言:」長沙是年輕人眼中的網紅城市,夜經濟的火爆程度在全國排第一,我早有耳聞,這次是來親身感受的。」以超級文和友為例,這棟高7層的建築,成為國慶期間社交媒體上最具熱度的話題之一,已然成為長沙最大的「流量入口」。
  • 聊城市:牽手流量「網紅」  打造「網紅城市」
    7月26日下午,我市10多位「網紅」達人齊聚一堂,商討「網紅打卡地」評選事宜,為後續與主流媒體一道走進景點景區開展採訪採風活動,賦能蓄勢。流量效應 「高大上」變「小確幸」  「我們就是要利用『網紅』的流量效應,提升我市文旅營銷熱度。」市文化和旅遊局市場推廣科科長榮剛在座談會上說。
  • 網紅品牌+首店經濟,看水遊城如何化身「客流收割機」?
    引進網紅餐飲品牌  打造專屬社交體驗   如果說餐飲是購物中心的人氣收割機,那麼網紅餐飲則是引爆人流量大絕佳利器。水遊城深諳創新體驗的重要性,因此不斷引進自帶話題性和流量的網紅餐飲,致力於打造消費者的專屬社交體驗。
  • 有多少「網紅店」在裸泳?
    這年頭,不粘點「網紅」味道,都不好意思開店了。餐飲店為了蹭流量,買個「行業十大」獎牌,倒也能忽悠不少消費者。然而,並非連鎖品牌店的新店開張,差不多從零開始,獎牌分明是造假,豈不是欺騙消費者?服務業都想把自己往「網紅店」上靠,其實契合了網際網路時代的消費心理。
  • 遼寧營口 把網紅「流量」變發展「留量」
    「全國網紅看東北,東北網紅數遼寧」,這是電商業內的共識。作為傳統工業大省和網紅資源大省,如何躋身網紅經濟強省?近日,遼寧省商務廳組織全省各市分管商務的副市長、商務局長和省直相關部門齊聚百年港城營口,在這個正在打造「網紅經濟之都」的城市調研、商討,共謀遼寧網紅經濟崛起大計。
  • 線上+線下,本地文旅企業如何"網紅"變"長紅"?
    "網紅"變"長紅",最終考驗的是線上+線下的運營能力和調試能力領show天地產業園內繁華的酒吧街。   當下年輕人熱衷的潮流娛樂方式早已不再局限於北上廣。在福建泉州,一個叫"領Show天地"的產業園區內,入駐了400多家創新創業型小微企業,幾乎覆蓋了都市人24小時的生活工作場景。
  • 牛蛙檢出獸藥 網紅店怎樣才能長紅
    這還是哥老官品牌總部所在地,這也再次讓人對眼花繚亂的網紅店吐槽。網紅店是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日益成熟和自媒體的普及而誕生的社交體驗經濟的產物。網紅店的成長軌跡都十分相似,命運的結局也大都是相同的。無非是美食公號推波助瀾,靠名人效應吸引眼球;花錢請託排隊,虛假製造人氣;裝修設計搞噱頭,實現快速引流;爆紅後快速擴張,問題集中暴露,然後消費者忘了還有這家店,然後,就沒了然後了。可謂眼見它打雞血,眼見它宴賓客,眼見他變沒了。很多網紅店得之於注意力,也失之於注意力。問題就在於它們忘記了注意力後的核心競爭力。
  • 南京路步行街這麼多「網紅店」「首店」,假日裡你打卡...
    女兒高女士告訴海岸君,老人家也愛軋鬧猛,看到新聞裡說南京路變長了變新了,就想來看看,剛剛還自己下來走了一段路,在「第一盞電燈」前合影。
  • 網紅店LOFT入駐:要想移植日本模式,還需補課網際網路思維
    文/謝舒怡7月底,"網紅"日本雜貨店LOFT在上海開出了中國首家門店,剛開業的前幾天裡人頭攢動,需要排隊限流進店,可謂火爆異常。上海LOFT爆紅的現象不禁讓人疑問:這家店能像現在這樣一直火下去嗎?從價格上看,它目前定價較高,性價比方面可以打上一個問號。
  • 一大波「首店」「網紅店」將入駐合肥老城區
    日前,記者從合肥市廬陽區了解到,今年將有多家「首店」「網紅店」入駐廬陽:國際頂奢品牌寶格麗、華米智能手錶、火爆亞洲的linefriends,明星掌柜的火鍋店品牌火鳳祥、賢合莊……一大波國內外領先品牌、一線網紅品牌等紛紛進駐廬陽,為全市人民帶來更多「打卡」新去處的同時,也為全市商業品質提升、助推商貿資源集聚注入了新活力
  • 中國最火網紅店,快要被7000家山寨店拖垮了!
    門檻低、幾乎不需要任何技術要求,讓山寨店們以極其兇殘的速度瓜分著網紅奶茶店的紅利:在大眾點評上搜索「鹿角巷」,北京能搜到95家,但事實是,只有三裡屯一家經過官方承認,也就是說剩下94家,全是假的。目前鹿角巷正版店有145家,而山寨店早就超過了7000家。
  • 借網紅店帶流量 南京百家湖商圈打造「南部新街口」
    本報記者 張希攝南報網(記者 張希)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下,實體商業要怎麼做?近日,由南京商業地產商會主辦的「第二屆百家湖商圈玩樂季」媒體行,將視線深入到百家湖商圈。短短幾年的時間,這裡從默默無聞,成長為老百姓心中的「南部新街口」,江寧人購物不用驅車再往主城趕,而主城的人又多了時尚消費之地,南京的商業格局在變。過去,南京人說逛街,必談新街口、湖南路,而現在,商業多中心的格局正在形成,其中百家湖版塊躥紅最快。江寧區商務局盤點數字,百家湖商圈年商業購買能力超80億元,日均人流量超過10萬人次,妥妥成為南京副都市核心商圈。
  • 75元蛋糕到手價200塊 網紅店為什麼這麼「紅」?
    原標題:   周蕊、樊祥衝  為了在網紅餐廳排隊搶位子,「黃牛」大打出手;網紅奶茶店專門提供給孕婦的排隊綠色通道,因為人太多不得不關閉……  每每看到這樣的「新聞」,看到那些「活」在朋友圈裡的網紅店,看到網紅店外長長的隊伍,
  • 網紅店LOFT入駐上海:要想移植日本模式,還需補課網際網路思維
    文/謝舒怡7月底,"網紅"日本雜貨店LOFT在上海開出了中國首家門店,剛開業的前幾天裡人頭攢動,需要排隊限流進店,可謂火爆異常。以推崇高品質生活為理念,LOFT吸引了不少文藝青年和網紅KOL到場打卡。上海LOFT爆紅的現象不禁讓人疑問:這家店能像現在這樣一直火下去嗎?從價格上看,它目前定價較高,性價比方面可以打上一個問號。從運營模式上看,它以日本的標準選品、做企劃,且暫不打算布局電商,這樣的發展模式能在中國市場的土壤上立足嗎?想販賣生活方式?
  • 等候時長超過7小時、限購4杯,「網紅」奶茶店被質疑炒作
    本月初,來自長沙的「網紅」奶茶店茶顏悅色終於跨出湖南省,在武漢開出首店。開業首日,奶茶店現場排隊等候時長超7小時。火爆的排隊場景隨即引發「奶茶店是僱人排隊」的質疑聲,北京地區幾家名為「茶顏觀色」的山寨店也重新引起不少消費者的注意。
  • 蘇州網紅民宿 | 平江路適合拍照、多層loft網紅民宿
    正確選擇蘇州網紅民宿 打卡蘇州網紅民宿坐標上海,每次去蘇州也就半小時就到了,感覺比去市區還快先介紹一下我們這次住的民宿※※※※※※※※※【悅花時2】有悅花時1、2兩種,都是小複式的loft,房間裡面是雙層小複式,樓上還有公共的露臺可以可以可以-選擇:一共有兩種選擇。悅花時1:是藍色的小複式,看了圖發現比較窄,比較小,也沒有投影儀電視。
  • 桃園眷村部分門店進行閉店升級 「網紅」如何變成「長紅」?
    網紅在中國是一個熱詞,但已慢慢演變成為一個爭議性話題。   從瘋搶貓抓杯,到流心奶黃八寶飯,再到排起長隊的奶茶店,網紅餐飲光速迭代。幾個月前在朋友圈被High爆打卡的網紅店,如今可能早已翻篇。   最近就爆出初代餐飲網紅「桃園眷村(需求面積:200-300平方米)」幾家門店閉店的消息,差不多兩年時間沒在公開場合發聲,還有人感嘆「伊人已逝」...   為此,餐飲o2o君採訪了桃園眷村,得知網傳的「停業」只是不知情者的誤讀,目前有幾家門店在做品牌升級的模版,並且新形象店鋪會集中在5、6月份強勢回歸。
  • 網紅餐廳死亡啟示:讓產品的歸產品,流量的歸流量
    網紅,一個曾經人人豔羨的名詞,如今詞義卻發生了變化。喜茶創始人聶雲宸說:「網紅店在我的心目中是一個偏貶義的詞語,我非常不希望看到這樣的評價。」從幾年前人人爭做網紅店,到現在誰都不願承認自己是網紅,顯然在這個過程中,網紅店的發展並不盡如人意。
  • 一碗網紅煲仔飯,從網紅變網黑的作死之路!
    一碗網紅煲仔飯,從網紅變網黑的作死之路!要說現在在外面吃東西,什麼最重要,當然是口碑和誠信了,如果去一家店,他們家的店東西不好吃,倒還可以,大不了以後不去就可以了,但是如果這家店口碑不好,那是萬萬不能去的,因為對於大家來說,口碑不好的店,不僅代表著不好吃,還代表著服務不好,品質不好,而且每個人都說不好的店,你敢去嗎?反正我是不敢去,前段時間在網上爆火的牛展煲仔飯。
  • 網紅產品聚集地 MIDI迷底生活優品店賣的不止是流量
    流量與網紅產品是這個時代的趨向,也是未來產品的主要推廣陣地。透過網紅推廣,賦予產品文化價值,將其背後的精神文化進行更進一步的詮釋。透過直播帶貨,引發網絡風潮,同時也在於和同行業比價格,比服務,比質量,比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