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分不清、難度高?看看日本怎麼分類垃圾的

2020-12-25 遊俠網

  Part.3日本嚴格的垃圾分類最初也並不嚴格

  雖然如今日本的垃圾分類制度十分嚴格細緻,但是實際上日本的垃圾分類規則也是隨著經濟發展程度不斷演變而來的。

  二戰後,伴隨人口的增長產生了大量垃圾,隨意丟棄以及不規範的垃圾運送造成了海河汙染、蚊蟲肆虐等公共衛生問題。

  在日本的高度經濟增長期(1955年-1973年),隨著垃圾焚燒爐的導入,地方政府開始要求居民將家庭垃圾分為可燃和不可燃兩類。此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包裝開始被大量使用,由於填埋後無法降解,塑料包裝被作為可燃垃圾焚燒處理。

  然而,塑料垃圾焚燒時產生的有害氣體帶來的嚴重大氣汙染、燃燒時產生的高溫對垃圾焚燒爐造成的損壞、垃圾最終處理廠容量的減少和對循環利用的重視等,都促進了隨後開展的針對塑料垃圾和乾電池分類的工作。

  位於大阪舞洲的垃圾焚燒中心(圖片來源:作者ignis)

  之後,出於對有限資源進行循環利用的考慮,日本於1997年實施《容器包裝循環利用法》,將玻璃容器、塑料瓶、紙質包裝盒、塑料包裝盒(餐盒)、不鏽鋼罐、鋁製易拉罐和紙箱等規定為可以循環利用的垃圾,在丟棄時需要進行單獨分類,從而完成了垃圾分類標準的細化,這種垃圾分類規則也一直沿用至今。

  2000年以來,日本更加重視垃圾資源的循環利用,制訂了《循環型社會形成推進基本法》提出了「3R處理」的步驟,3R是取英文Reduce,Reuse,Recycle三個單詞首字母形成的簡稱。

  具體來說,Reduce是指從源頭上減少垃圾產生量,對過度消費和生產說「不」。Reuse是指對使用過的產品和部件進行再次利用,延長其使用時間,比如跳蚤市場義賣或舊衣服捐贈等。Recycle是指將垃圾中能夠作為資源循環利用的提取出來進行再生利用,比如塑料瓶、易拉罐、罐頭盒等。  

  日本在實行家庭垃圾嚴格分類後,帶來了居民環保意識的普遍提高、垃圾排放量的減少、垃圾焚燒技術進步、垃圾焚燒效率的提高、垃圾焚燒導致的大氣汙染的減輕和垃圾填埋場使用壽命的延長等一系列積極成果。參考日本家庭垃圾分類的效果可以預測,上海開始實行垃圾分類將促進廣大居民的普遍參與,從而進一步推動我國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

首頁 上一頁 1 2 3 共3頁提示:支持鍵盤「← →」鍵翻頁

相關焦點

  • 北京垃圾怎麼分類 北京垃圾分類攻略
    近期,北京市城管委主任孫新軍在做客「市民對話一把手提案辦理面對面」直播訪談節目時表示,《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修訂工作已經列入2018-2020年立法規劃。新修訂的條例不光對單位,也將對個人明確垃圾分類責任。那麼北京的垃圾怎麼分類?不分類會被罰嗎?新京報記者整理了大家最關注的10個問題,諮詢相關部門為您一一解答。  1 北京的垃圾怎麼分類?
  • 日本的垃圾分類煩惱
    可見,日本經過至少30年的努力,才在垃圾的分類和資源回收利用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也在國際上確立了「環保發達國家」的地位。 日本對垃圾的非法投棄等行為制定了嚴苛的懲罰制度。違法者可能被處以1000萬日元以下罰款或5年以下徒刑。即便如此,在分類制度一開始實施的時候,不了解規定或者嫌麻煩、抱著有僥倖心理的人不按規定進行垃圾分類的行為也一直存在。
  • 日本垃圾分類,「細緻」不分城市鄉村
    可以說,垃圾處理廠對於促進城市節能環保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其前提則是對垃圾細緻入微的分類回收。垃圾分類不分城市鄉村  20世紀50年代後,日本進入經濟高速增長期,由於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和大量廢棄,最終填埋場不敷使用,並發生了很多關於垃圾問題的衝突。
  • 【垃圾分類宣傳周】保定垃圾分類投放指南發布!看看垃圾要怎麼扔?
    應該怎麼分類與投放小編帶你來了解一下保定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南(試行)為引導和規範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行為,按照《保定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保政辦發〔2019〕4號)有關要求,參照《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標誌》《城鎮生活垃圾分類操作規程》,制定本生活垃圾投放指南。
  • 垃圾分類新風|上海生活垃圾分幾類?如何分?
    垃圾分類新風|上海生活垃圾分幾類?如何分?視頻來源:微信公號「綠色上海」(02:18) 上海的生活垃圾分幾類?快來看看,這些被採訪的人是怎麼回答的? 本文圖片均來自微信公號「綠色上海」哎呀,統統都錯啦!
  • 垃圾分類有竅門:拿不準的歸「其它垃圾」
    現場:分類出錯時有發生  7時,新街口街道官園社區的垃圾分類指導員趙兵戴好帽子,拿上長杆兒夾子,準時來到西直門南小街129號樓下的垃圾桶旁。  「您稍等,這袋垃圾我看看。」  趙兵告訴記者,她所負責的這兩棟樓的居民,雖然垃圾分類意識很足,可分類不細緻或是分類錯誤的情況時有發生,「比較常見的是把包菜的保鮮膜混在廚餘垃圾裡,外賣餐盒也扔在廚餘垃圾裡,再就是將舊衣服、酒瓶子放在其它垃圾裡。有時候大家圖省事兒一時忘了,有時候是真分不清。」  像這樣居民投放垃圾時分類不清、不細緻的情況,東花市街道忠實裡社區也有。
  • 日本垃圾分類為什麼做得好:實行嚴格的家庭垃圾分類制度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郭菲 (日本大阪大學)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近日,將於2019年7月1日起實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引起了廣泛熱議。有的網友戲稱垃圾分類難度太高,一想到50元-200元的罰款就奶茶不敢隨便喝,外賣也不敢隨便吃了。說到垃圾分類,就不得不提到鄰國日本。
  • 飲料瓶垃圾分類在日本分五步 中國分幾步?
    飲料瓶垃圾分類在日本分五步 中國分幾步?北極星固廢網訊:垃圾分類就要來了,作為西北地區第一大城市的西安也開始行動起來。張貼宣傳口號,制定法規制度,布置垃圾存放設施,上下都忙的不亦樂乎,宣稱從2019年9月1日起開始實施垃圾分類。
  • 垃圾分類創意展 | 在詩歌中尋找垃圾分類的小竅門(東四街道)
    垃圾分類垃圾分類 從我做起各位姐妹日常生活總是會產生大量的生活垃圾你都是怎麼處理的呢?如何快速的進行垃圾分類變廢為寶呢?和小編一起去東四街道看看吧作品一作品二垃圾分類小竅門(鼓樓中醫-薛恬珏)垃圾分類真是好,保護環境廢變寶。常用垃圾如何分,且聽我來說一二。玻璃塑料可回收,還有紙板金屬包。廣告雜誌莫丟棄,整理乾淨再利用。
  • 上海推行垃圾分類被瘋狂吐槽:這垃圾還是不分的好
    垃圾分類,會多產生多少時間?老百姓在家裡分撿垃圾的時間。到了垃圾桶,監督員攔著檢查的時間。好啦,垃圾總算分好類了,那麼是不是垃圾車就可以直接把垃圾拉去垃圾廠進入處理程序了呢?肯定不行。當然,前期做好分類,哪怕不完全正確,也能減少垃圾廠工人的分類時間,提高了這些工人們的工作效率。但是這些效率的提高,是怎麼來的?是整座城市1千多萬人苦思冥想在家裡分垃圾而來的。這1千多萬人的時間成本,難道就不值錢了?用這1千多萬人的時間成本,換來垃圾廠工人的效率提高,真的是一樁合適的買賣?
  • 最嚴格垃圾分類什麼樣?日本分51種
    近日,垃圾分類成為社會熱點話題。在我國十幾年的推行過程中,不願分、不會分、不能有效回收等問題讓垃圾分類難以真正落地。新華社駐日本、德國、紐西蘭等地的記者實地探訪,尋找這些國家在解決上述問題時值得借鑑的經驗。
  • 垃圾分類下的荒唐事
    垃圾車每次來只收一類垃圾,沒收走的就等下一次再扔。比如臺北,周一、三、五回收紙類,周二、四、六回收塑料瓶。如果家裡有垃圾不能及時清出,堆積得多,搞不好房子臭哄哄。這就不難理解,為何垃圾車經過有人會追在後面跑。這樣的制度好不好呢?微博上很多人說好。臺北街面看不到垃圾筒,大家都自覺收垃圾,保持公共環境的衛生。垃圾分類有利於資源回收利用,不是大好事嗎?
  • 「分」得門兒清!昌平這個村,垃圾分類人人會!
    走進李華的家,打開廚房內的垃圾桶,裡面是瀝乾水後的蛋殼和菜葉,「把水分去掉,方便收放,也不容易有異味,回收時更方便。」李華還細摳每天的菜單,每頓飯都爭取吃完,廚餘垃圾就減少了許多。「這個廚餘垃圾桶的容量是5公斤,我們平時最多能扔2公斤垃圾,根本裝不滿。」李華說,村裡的娃娃現在都知道吃完的冰棍,要把木棒扔進可回收垃圾桶,外面的塑料包裝扔進其他垃圾桶。
  • 在日本,垃圾分類是一種生活方式
    上海:怎麼扔垃圾,成了大問題線上對上海垃圾分類的討論,是從「到底怎麼區分幹垃圾和溼垃圾」開始的。在上海的垃圾分類規則中,溼垃圾=易腐垃圾,幹垃圾=其他不能分到前三類中的垃圾。在鐵路上海虹橋站,志願者幫助旅客對垃圾進行分類。殷立勤 攝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靠點外賣為生的小楊,在瀏覽了社區發的分類指南之後,決定以後「只點漢堡和披薩之類沒有湯湯水水的飯」,他接受不了把沒吃完的外賣和外賣盒分開扔,「點外賣不就是為了不做這些事嗎?」
  • 20200929,旅行者眼中的日本垃圾分類
    如此情況下,我以局外人的身份深度參與了日本的垃圾分類工業。國內部分城市現在也在做垃圾分類的嘗試,可以將雙方做一個對比。 首先,垃圾分類的大方向總體來說差別不大,但不同城市的標準略有一些不同。大城市的分類粗一些,鄉下分類更細更嚴格。
  • 在日本扔垃圾:分類錯了會被「退貨」
    來日本後,我住在一棟十多層的公寓裡。房東是日本一個大公司,房租比較高,管理也不錯。但在我來的最初幾天,就因為垃圾問題受到了「驚嚇」。剛來日本不久,有一次,他扔的垃圾裡分類不當,晚上回家,發現垃圾袋回到了他家門口,上面的紙條寫著應該怎么正確分類……很多年過去了,丟垃圾時,他仍感覺有雙眼睛在背後盯著他。我來日本後到區役所登記,領到一本《家庭垃圾規章手冊》,圖文並茂,足有三十多頁A4紙。
  • 日本上勝町的垃圾分類
    3月14日,在日本德島縣上勝町,一位當地居民把自己家的垃圾進行分類。上勝町是日本四國島德島縣的一個小鎮,在日本國內以垃圾分類細緻而著稱,分類達到45類。2013年9月,上勝町通過了「零浪費宣言」,提出在2020年之前實現零垃圾排放,盡最大努力消除焚燒和填埋的垃圾,建設不會產生垃圾的社會。
  • 垃圾分類,日本真的是榜樣嗎?
    分好類的垃圾,要放到當地政府指定的垃圾袋裡,在正確的日期、正確的時間扔棄。日本的乾淨整潔,的確源自人們對公共環境的高度重視和自覺維護。不亂扔垃圾、不製造汙漬、減少公害、防範汙染,對此都有明顯的貢獻;但複雜的垃圾分類、嚴格的扔棄時間表、減少公共垃圾桶,卻只是增加了消除路面垃圾和汙漬的成本。
  • 垃圾分類英文攻略:解救被「垃圾分類逼瘋」的人!
    可回收垃圾?還是有害垃圾?甚至有人被垃圾分類逼著離開了上海為了可以去上海旅遊為了總會來到的垃圾分類快來跟我一起了解一下垃圾到底是怎麼分類的!>分類的意思生活垃圾主要分為有毒垃圾、可回收垃圾、溼垃圾、幹垃圾四類,一個個來看:
  • 垃圾分類四分法,你們能分清楚了嗎?(一)
    垃圾分類四分法,你們能分清楚了嗎?垃圾分類看似是「小事」,實則是「大事」。我們都要放眼長遠,關注「門前雪」之外的「大環保」,不糾結於垃圾分類的「小麻煩」,讓「麻煩事」變「分內事」,讓垃圾分類成為新習慣、新風俗、新規矩,通過時間的積累,文明的行為方式就能逐漸養成,日常生活環境就能得到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就能更加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