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臺灣大叔讓我又胖又哭,但我卻因他更愛臺灣!

2020-12-18 電影迷

照片中右邊這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日劇《孤獨的美食家》裡的主角五郎(松重豐 飾),而左邊這位,大家知道是誰嗎?

沒錯,他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中國臺灣版《孤獨的美食家》的主角——趙文瑄。

和日版一樣,中國版的《孤獨的美食家》也是每集講述一個小故事,並介紹當地的特色美食。在夜間檔播出,人情故事與美食攻略相結合,充滿了濃濃的治癒感。

中國版的五郎也是一個人過中年的大叔(為避免與日版五郎叔名字混淆,本文稱其為趙叔),出生在臺南,是個個體經營者,做進出口貿易,專門負責替客戶尋找有著特殊意義和風味的異域商品,和日版的人設基本一致。

第一集——「爵士三重奏」 中,趙叔來到一間酒吧送黑膠唱片,「不幸」捲入了一場祖孫三代的 「家庭糾紛」 之中。

原來孫女小本為了專門做音樂要休學,爸爸不同意她這麼做。

小本一氣之下罵爸爸根本不了解什麼是音樂,根本沒有任何夢想。

父女關係從此破裂。

其實小本的爸爸藍本,二十年前是臺灣的前爵士樂一號。因為小本的媽媽去世了,他覺得有愧於小本媽媽,才放棄了自己的音樂夢,專心照顧小本。

但這一切小本完全不知道,她一直以為爸爸根本不懂音樂。

這一天,爸爸和爺爺相約在了 Farmhouse 比拼,只要爺爺贏了,小本就可以去休學籤約做音樂。

酒吧裡的店員朋友看到小本的爸爸爺爺匯聚在此,便趕忙打電話通知小本。

直到來到店裡,看到吹著薩克斯風的爸爸,小本才了解了封塵多年的真相。

對於對爸爸的誤會,小本很懊悔,情急之下衝進了酒吧的廁所躲了起來。

經過門外趙叔的調解,祖孫三代最終終於解開心結,還第一次一起同臺演出了。

不僅故事充滿溫情,期間還介紹了臺灣的美食、美景。

這一集介紹了著名的 「師大夜市」,

提到了臺灣美食:蔥油餅、鹽酥雞、滷味,

還專門介紹了「小隱私廚」,

和他家有名的美食——自製鹹豬肉、豬油拌飯、扁魚白菜滷、洛神花茶。

看著這麼多美食和趙叔享受的吃相,我這個吃貨真的坐不住了,怒吃一包薯片!

不僅這一集,整部劇都是暖心、溫情基調。

雖然有些觀眾覺得中國版中,趙叔為了 「孤獨」 而硬凹 「孤獨」 ,與 「團圓」 「溫情」 的劇情有些矛盾,但我覺得如果咱們把重點放在故事本身上,還是十分治癒的!

也許你覺得僅憑這個理由推薦這部劇有點牽強,那麼現在咱們來正式談談還有什麼理由推薦《孤獨的美食家 中國版》~

1、它是我們了解臺灣美食的好途徑

每集中都會提到不止一款臺灣美食,比如:白斬雞,

珍珠奶茶,

黃平洋便當,

還有滷味拼盤、獅子頭、鵝腿肉米粉、四寶湯、鳳梨酥等等。

不僅如此,劇中還推薦了吃這些美食的好去處,而且清楚的寫出了店名/地址。

比如第三集就介紹了臺北寧夏夜市。大家都知道大名鼎鼎的士林夜市,但是也許你沒聽說過寧夏夜市吧?看過這部劇之後,才知道原來寧夏夜市才是臺北本地人最愛去的夜市。

下次再去臺灣玩的時候,就可以去劇中推薦的地方一睹真面目啦!

2、它是我們了解臺灣文化生活的好途徑

比如第三集中,有個貴婦去霞海城隍廟求籤,祈求出軌的老公能夠回心轉意。

因為那裡求姻緣特別靈驗,不止是臺北,在整個亞洲甚至是歐美都有很多信眾。

第六集講述了一個小妹妹打棒球,想要打入世界盃少棒的勵志故事。

也許棒球在大陸並不普及,但是在臺灣卻是一項非常熱門的運動。臺灣小朋友從幾歲便開始打棒球,學校都有棒球社,還一度有球員打入日本甲子園。

第九集講述了眷村老人的生活。「想當年我們開飛機的時候,飛彈打過來都不怕」、「要是沒有我的情報,你們有飛機子彈頭,也無用武之地」 等等這些 「軍事術語」 常會出現在老爺爺們的對話中。

這些臺灣文化,通過劇中人物的日常,潛移默化的傳遞給觀眾,讓我們對海峽對岸的同胞能有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

除了臺灣這一版本,聽說《孤獨的美食家》預計每年還會推出兩季,每一季的故事都會以一個城市為主題。(已經有意要拍攝的城市有北京、香港、廣州、成都)

如果《孤獨的美食家》去你的家鄉取景的話,你想推薦家鄉的哪款美食上鏡呢?快來留言區和迷妹互動吧~

相關焦點

  • 臺灣胖大叔的蘇州「深夜滷味鋪」
    臺灣胖大叔的蘇州「深夜滷味鋪」 2018-05-14 17:37:三五個剛下班的年輕人,拐進古城粉牆黛瓦間一家小食鋪,向店主招呼:「胖大叔,來份米血糕和鴨鎖骨,再加碟甜不辣」。  食客口中的「胖大叔」是來自臺灣臺中的林仁正,他利落地將菜上好,然後回到櫃檯裡一邊繼續工作,一邊微笑著聽眾人講述一天的故事。
  • 到「心儀之地」尋「更棒人生」——一位臺灣棒球「大叔」的大陸...
    新華社南京8月26日電(記者陸華東)「保持注意力,積極一點」「跑起來」「看準再打」……暑期集訓一個月,江蘇省儀徵市實驗中學運動場上,一位戴黑色帽子、墨鏡,穿黑色運動服,皮膚黝黑的「大叔」,每天都帶領十多名初中生進行8小時的棒球訓練,不時用一口臺灣腔喊話。
  • 這位臺灣教授,我想讓他火!
    來源:微信公眾號「共青團中央」(ID:gqtzy2014)綜合整理自微信公眾號「央視新聞」(cctvnewscenter)、新浪微博@臺灣傻事、@共青團中央導讀前段時間,網上流傳著一個視頻,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苑舉正,講授「懷疑論」哲學專題課程時,詢問一女學生:「你哪個系的?外校的?
  • 臺獨女辱罵老人 臺前警大教授:臺灣!是你摧毀了我對你所有的愛
    高雄地檢署的檢察官們,洪素珠對這位老人的騷擾辱罵沒有觸法嗎?你們不是犯罪偵查的主體嗎? 葉毓蘭也引述了旅居美國的資深媒體人江漢(李安夫婦的好友),他在昨天看到這部影片後,寫出感言道出他的心聲,他表示「曾經,很多人都說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 臺灣地區華語片年度冠軍《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看哭林俊傑
    2018年臺灣地區華語片票房冠軍是一部關於愛情的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關於愛情的電影,臺灣地區有很多引起共鳴的作品:或圓滿如《我的少女時代》的徐太宇和林真心,也有看哭無數觀眾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中陳意涵、劉以豪的虐心愛情。
  • 我正在臺灣快樂地旅行.
    他小心翼翼地刷著關於出徵戰績的報導,以防遇到一個愛窺屏的極端綠營(民進黨)份子。可是好在,臺灣人似乎沒有窺屏的癖好,這趟旅行安靜而舒適。事情已經過去幾天了,也不再有人刷屏。熱鬧終於過去,今晚,Jame想講講自己在臺灣遇到的人和事。
  • 愛臺灣電影,是我一生堅持最久的事
    她在作業裡說,父親收到信後,在單位裡幾乎哭了一天。然後是她五一假期時回唐山與父親和解。這篇作業嚴格意義上來說,不是那麼符合影評的要求,但一部電影能夠消弭兩代人多年以來的罅隙,我想比任何主義的解讀都更重要吧。2009年我離開這所求學、工作共12年的大學,放棄平靜、安穩的生活,來到北京讀電影學博士。
  • 臺中一中老師年過半百變性 從胖大叔變美熟女(圖)
    51歲的臺中一中生物老師曾愷芯前年起決定變性,從胖大叔(左圖,曾愷芯提供)變成美熟女。記者喻文玟/攝影(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4月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我心裡住著女生」,年過半百的臺中一中生物老師曾愷芯,前年妻子病逝後
  • 臺灣義守大學張倍綺:我愛臺灣島 我愛海南島
    或許與海南島有著一份特殊緣分,所以我第一次離開臺灣就來到這個風光明媚的島嶼。最令人難忘的是島上沿岸秀麗風景,欣賞著海南島的母親河——萬泉河,河上的歡笑聲更點綴了萬泉河的美。此趟夏令營結束將是我這個暑假美好的回憶,相信在以後的日子裡會有更多美麗的音符等待著海峽兩岸大學生一起共同譜出。夏令營的結束並不是交流的結束,而是另一段裡程的開始。
  • 最遠的你是我最近的愛,多少人聽過就哭了,解讀車繼鈴悲傷的情歌
    有人說,喜愛聽這首的人,大概都已經是大叔大媽級別的人了,或者是80後以前的人了。可是,據網上網友的評論,其實有很多的90後00後都對這首歌很喜愛。並且有些人還不知道這首歌原來是老歌,其實這首歌早就在1990年的時候,由當時還是新歌手的車繼鈴在我國臺灣地區推出。
  • 我的臺灣頂級體驗之旅
    而我自己也非常明白跟惠心一起去臺灣那體驗到的完全不一樣,雖說我三年前花了兩三千塊跟團去過臺灣,走的卻是常規線路,真就算是先去打了個醬油,即便還沒有開始這次臺灣行程但我知道和以前的跟團遊簡直是天壤之別,相差根本不止十萬八千裡,廢話不多說了,一起來感受下。
  • 別TMD一到臺灣就跟我提誠品!
    臺灣誠品的歷史啥的我就不在這裡浪費篇幅介紹了真要去誠品「裝逼」的朋友,肯定會倒背如流所以今天我們直接進入正題從一個算是比較愛看書的人的角度去感受一下臺灣的誠品文化比起蘇州誠品臺北的敦南誠品更像書店其實,他就真的就只是個書店沒有那些逼格看起來很高的商鋪也沒有滿地照相的「遊人」進到書店能看到的就是席地而坐的老老少少
  • 海外行走——《我在臺灣遇見你 II》
    阿儂說:記得在進海關之前給我個大大的擁抱,有很多人、很多事情,天一亮,到了機場,道一個再見,有些人是這一生都不會再見到面了,明天好好抱抱周圍的大家,要哭就大哭特哭吧,不然也沒機會哭了!聊天時嘴硬假裝很冷血地說:明天我一定不會哭!殊不知,敲完字,就哭成淚人。那一夜,無眠,凌晨四點輾轉反側;七點起床,做最後的整理。
  • 專訪臺灣papi醬:我是中國人,只愛寶島不愛鬼島
    「我是遠山,英姿挺拔器宇軒昂才高八鬥為國為民,只愛寶島不愛鬼島的中華兒女。」近期,一位被稱為寶島papi醬的臺灣男生在兩岸網際網路越發走紅。28歲的他不僅在島內各檔節目上與「臺毒」分子唇槍舌戰,更引起中央電視臺cctv4頻道的關注,特別派駐臺記者前去採訪。
  • 來過臺灣?那你單車環島了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在臺灣,喜歡運動的男人有三件事是這輩子一定要做的,就是:一,去登臺灣最高峰:玉山;二,橫渡日月潭;三,騎腳踏車環島。其中只有第三件事我能做,因為我平常就喜歡騎腳踏車到處兜風。其實臺灣本來就很適合環島,環島的公路已經開拓得很漂亮了,風景那是更漂亮,距離也不會太遠,約莫1200公裡,你慢慢騎都可以騎到。
  • 大陸人看臺灣:臺灣情詩 我的青春物語
    但這些事物並沒有讓我那樣深刻的想去臺灣走走看看,即便有了好感,但對我來說,那也只是他方,他人所在之處,而與我沒有那麼大的關係。    一直到高中好朋友離開家鄉前往臺灣念書,她要離開前我幫著收拾行李,送她到機場,兩個女生抱著哭著,雖然我們明白這不是生離死別,但一想到她隻身一人到那個我們從小隻聽過看過,從來未曾親身到達的島嶼,再多的美好包裝,都難以掩蓋,其實臺灣之於我們,竟是那麼陌生遙遠的另一個遠方。
  • 大陸人在臺灣:我愛臺灣人的「雞婆」
    中新網5月27日電 臺灣《旺報》27日刊登投稿文章說,馬上要回大陸才發現多麼喜歡臺灣,喜歡這裡熱心善良的臺灣人,喜歡這裡的文明秩序和安逸的生活,喜歡這裡的美景,也愛臺灣人的「雞婆」。  文章摘編如下:  轉眼離回大陸的時間只剩一個月了,記得去年回大陸時是一種迫不及待的心情,想回到親人身邊,想回湖南吃各種有辣味的美食。
  • 「我是臺灣同胞,我挺武漢!」
    此時,有一位在漢中國臺灣青年的聲音清晰而堅定: 「我不回去,我與武漢共進退!」2020年,疫情襲來在第一次回臺包機的時候朋友與他聯繫詢問他有沒有回家的打算他說:「把機會留給生病或是急需回臺的朋友,我留在武漢我不回去,我與武漢共進退!」
  • 湘潭這家臺灣滷肉飯,我吃到了正宗的臺灣小吃,更被投餵了一把狗糧!
    因此,某個工作日的上午,我和攝影師來到寶塔路上的這家魯肉傳說(臺灣滷肉飯)。曾經的他是日式料理的高級廚師,在餐廳都是顧問級別,北京上海很多大城市都待過,後來為了愛留在了湘潭。這時老闆娘也到了店,因為家裡有小孩,所以老闆娘早晨都會比老闆晚來一個小時。
  • 我在臺灣吃什麼
    闖進過大大小小網紅店自己也曾尋覓過深藏小巷的美味好吃的 不難吃的 超好吃的我都想記錄下我在臺灣吃了什麼口味不獨特不私人如果你在臺灣也不妨去試試「1973繼光香香雞」是家連鎖店,臺灣其他城市好像也有。青旅認識的大叔叫我們一定要去吃,於是感著冒也去吃了這玩意。比麥當勞肯德基雞米花什麼的都好吃幾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