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盛基金
看到身邊參與股市的人都賺錢了,聽到媒體報導「牛市」來了,一直猶豫入不入股市投資的新手們,是不是也有點按耐不住那顆「躁動」的心?內心渴望財富增值,但又恐高,猶豫中隔幾天又漲,就更加揪心無從下手了。今天筆者給新手們支個招:不妨去做基金定投吧!
那麼,基金定投對於新手來說到底有何「魔力」?聽筆者一一道來。
1、輕鬆投資,省時省心省力
對於沒有時間,又需要理財的人,又或者沒有金融基礎和投資經驗的人,基金定投可以說是他們進行投資的較佳方式。不用每天做功課、看大盤,通過設定投資金額和時間(天、周、月),到規定的時間自動轉帳投資,解決了沒有時間打理的困擾,沒有經驗的煩惱,攢錢投資兩不誤。重要的是,基金定投金額的門檻較低,一般100元起步,適合新手理財。
2、複利效應,積少成多
基金定投是以時間換空間的長期投資。筆者推薦新手選擇基金定投,目的是在長期的投資中以少聚多,實現複利的增值。
假設正在看文章的你是30歲,30歲的你1年拿12000元作為初始理財資金,對應每個月就1000元,然後假設年化收益達到10%。65歲準時退休,5年一個初始金調整,那麼就可以分為7個五年,每過個五年每個月就增加1000元理財資金。最後我們計算出來的總數能夠達到約1602.3萬的財富。
60-65歲:84000元*(1+10%)^6-1)/10%≈64.8萬元;
55-65歲:72000元*(1+10%)^11-1)/10%≈133.4萬元;
50-65歲:60000元*(1+10%)^16-1)/10%≈215.6萬元;
45-65歲:48000元*(1+10%)^21-1)/10%≈307.2萬元;
40-65歲:36000元*(1+10%)^26-1)/10%≈393.0萬元;
35-65歲:24000元*(1+10%)^31-1)/10%≈436.6萬元;
30-65歲:12000元*(1+10%)^36-1)/10%≈358.9萬元;
(358.9+436.6+393.0+307.2+215.6+133.4+64.8=1602.3萬元)
模擬數據,僅供參考。
其複利公式是Y=M*【(1+x)^(n+1)-1】/x。(月初定投,Y代表多年後獲得的本金和利息總數; M代表每個月定投的理財資金;n代表理財年數;x代表年化收益率)
同時,時間越長,複利效果越明顯。因為複利的三要素,時間、收益率、本金,短了哪個都會影響資產的積累,本金和收益率存在不確定性,但是我們能掌握的時間是確定的,同樣是每月定投3000元,在12%的複利情況下,10年後是69萬元,30年後是1058萬元,它們之間的本金相差72萬元,但是收益相差989萬元。
模擬數據,僅供參考
3、無須擇時,分散風險
定投是一種弱化擇時、強制投資的形式,相較於「一次性投資」,可避免新手出現追漲殺跌的行為,分散單一時點高位買入風險。同時,基金定投分批進場,攤薄成本,可逢低加碼、逢高減碼,消除了市場的波動性。如圖所示,不論基金如何波動,只要穿越這個微笑曲線,就有機會獲得正向收益。
我們選取上證指數為模擬對象,從最高點開始定投,結果到底如何?
(使用指數定投計算器計算;系列名代表開始定投的時間;以上證指數為模擬定投標的;截至2018年8月7日)
模擬數據,僅供參考。
以上模型中,紅色線的系列名為「2001/6/15」,它代表從2001年6月15日開始定投上證指數,直到2018年8月7日的收益曲線走勢。結合數據可以看出,從看上去「最糟糕的定投起點」——山頂開始定投,還是會收穫可觀的收益。
最後,該怎麼選擇合適的基金定投
在這裡,筆者要給新手們推薦指數基金,這也是把股神巴菲特非常推崇的,他在1996年致股東的信中說:「大部分投資者,包括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早晚會發現,最好的投資股票方法是購買管理費很低的指數基金。」
指數基金是一種很特殊的股票基金,它會始終持有一籃子股票、始終持有較高比例的股票資產,具有分散風險、費用低廉、運作透明等優勢。相關統計顯示,2027隻業績基準以滬深300指數為主要基準的權益類基金(不同份額分開計算)今年以來表現,在納入統計的基金中,表現最好的類型是被動指數型基金。48隻追蹤滬深300指數的被動指數型基金平均上漲20.71%。
註:被動型基金包括被動指數型、增強指數型兩類;主動型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與平衡混合型。需說明的是,其中剔除了今年剛成立的新基金以及分級子基金,業績基準不包括滬深300細分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