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安新增浮山城蕩鞦韆活動等7項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附名單)

2021-02-19 詔安集合網

集合網廣告聯繫:0596-3335911

回復關鍵字「點餐」,進入詔安人自己的外賣平臺


詔安縣人民政府關於公布浮山城蕩鞦韆活動等七個項目名錄及代表性傳承人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詔安工業園區、金都工業集中區管委會,縣直有關單位: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承載中華民族精神與情感的重要載體,是維繫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基礎,也是人類智慧的體現。為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推動詔安縣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經2018年第三次縣政府常務會研究通過,決定將浮山城蕩鞦韆活動等七個項目名錄及代表性傳承人予以公布。

       各鄉鎮(區)、縣直各有關單位要嚴格按照各級政府關於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有關精神和要求,認真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切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和利用工作。

附件:詔安縣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及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詔安縣人民政府

2018年5月22日

附件:

詔安縣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及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來源:詔安縣人民政府

編輯:蠍子

集合網廣告合作:

0596-3335911(黃經理)

【推薦】集合網便民平臺本地信息多!便民平臺入口:集合網微信公眾號裡回復 拼車 | 房屋租售 | 找工作 | 失物招領,可獲得相應信息,發布、查找信息點左下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東阿縣文化和旅遊局關於公示第七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5〕18號)和《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貫徹國辦發[2005]18號文件做好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通知》精神,2020年,東阿縣文化和旅遊局部署開展了第七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申報工作
  • 【方志於都】于都縣市級、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於都西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建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分豐富,全縣共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2項,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9項,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15個,縣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69個(下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都包含上級項目),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人,省級代表性傳承人12人。
  • 玉龍縣第三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公布
    玉龍縣第三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公布 2020-12-17 19: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河南寶豐再添1項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公示」通過文旅部官網發布。名單顯示,寶豐縣又有1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寶豐魔術」成功入選,成為該縣第4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寶豐縣是「中國魔術之鄉」,魔術文化源遠流長,傳於春秋,興於唐宋,繁衍於明清,昌盛於當今。在寶豐縣趙莊鎮,上至70歲老翁、下至6歲幼童,人人都能即興表演兩套戲法。而當人們陶醉於魔術的神奇時,趙莊鎮以魔術演藝為主的文化產業在全國遍地開花,成為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支柱產業。
  •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新增42項,我國總量仍位居第一
    本屆委員會通過了在衝突與(自然和人為)災害等緊急情況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指導原則,共通過了35個新增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並將5個項目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陽原這些人都上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快看看有人認識的嗎?
    △縣文旅局召開全縣非遺工作部署會陽原縣委縣政府以陽原山水人文精神為主線,以地域文化為表現載體,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保護和傳承工作,相繼成立了陽原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保護領導小組、縣文化部門牽頭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諮詢委員會和陽原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 潮州市新增7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日前,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第六批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我市林朝虹等7人被認定為第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具體名單如下: 林朝虹 潮州歌謠 釋傳然 佛教音樂(潮州禪和板) 楊少雙 麒麟舞(潮州麒麟舞) 黃裕鋼 潮州推光金漆畫
  • 30項!普洱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
    12月9日,普洱市政府公布了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3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將被收錄入普洱市第五批市級名錄。普洱市歷來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為保護和傳承普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等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現新公布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0項。
  • 文化石林:石林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保護名錄項目120項
    彝族撒尼人是石林的主體少數民族,自成體系的語言文字、美麗動人的詩文傳說、絢麗斑斕的民族服飾、熱情奔放的民族歌舞、古樸粗獷的摔跤競技、激情澎湃的三弦舞蹈、萬人狂歡的傳統節日、神奇迷人的民俗風情……無不演繹出古老民族的文化韻味和地域特徵,石林民族民間文化底蘊豐厚、內涵豐富,是石林寶貴的文化遺產
  • 四川茂縣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展演活動 (6/8)
    四川茂縣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展演活動6/8) "← →"翻頁 6月12日,四川茂縣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展演活動
  • 樂陵新增兩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山東省第五批省級非遺名單公示了樂陵2項目獲評「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樂陵市梢頭棍入圍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名單樂陵市東路梆子入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推薦名單在梢頭棍走出樂陵之後,我村先後受邀參加浙江梢頭棍表演,以及德州文化節梢頭棍表演,並取得了優秀的成績,為傳揚傳統文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傳承梢頭棍這一傳統文化,任重而道遠,但傳承人將會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家鄉的文化事業奉獻一己之力,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東路梆子形成於宋朝初年,清光緒年間傳至樂陵。
  • 「燃燈會」成功申遺,韓國已有21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16日將「燃燈會」成功申遺,截至目前,韓國共擁有21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江陵端午祭、阿里郎、醃製越冬泡菜文化等。韓國「燃燈會」資料圖報導稱,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府間委員會(以下委員會)在線舉行第15次會議,並通過了有關將韓國「燃燈會」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申請。
  • 寒亭區新增6名濰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2019年7月19日,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公布了第五批濰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56人),寒亭區濰縣磚雕、富郭莊芥末雞、鋦藝、小兒推拿、濰坊風箏等項目的神芳橋、孫振吉、王慶忠、徐濤、韓臻、徐洋等6名代表性傳承人入選
  • 韓國佛教燃燈會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建議入選」名單
    (觀察者網訊)據韓聯社11月17日報導, 韓國文化財廳17日表示,韓國政府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下稱委員會)申請入遺的「燃燈會」(Lantern Lighting Festival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被列入「建議入選」名單。
  •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經驗」
    而中央財政部門設立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項保護經費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市、縣級財政投入非遺保護工作經費逐年增加,為各層級非遺保護與工作開展所需的場所、基礎設施、傳承人培養、傳承項目影像記錄等提供了經費支持。
  • 建水非物質文化遺產,你了解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
  • 汾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計104項)
    汾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共計104項) 汾陽市現有國家級非遺項目2項,省級非遺項目11項,呂梁市級項目5項,汾陽市級項目86項。
  • 汾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共計104項)
    點擊上方[汾陽微刊]免費關注向上滾動瀏覽全文↑汾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計104項) 汾陽市現有國家級非遺項目2項,省級非遺項目11項,呂梁市級項目5項,汾陽市級項目86項。傳承人100人(包含國家級1人、省級9人、市級14、縣級76人) 國家級(2項):汾酒釀製技藝、汾陽地秧歌 省  級(11項):汾陽王酒傳統釀造工藝、竹葉青酒泡製技藝、汾州八大碗製作技藝、汾孝秧歌(汾陽磕板秧歌)、峪道河馬跑神泉傳說、德義園府醬製作技藝、古汾州民間文學、汾陽圍鐃、竄黃蛇、九枝社柳編手工技藝、汾陽核桃木雕刻家具
  • 宣漢縣:舉行2020年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展演
    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千家萬戶,12月16日,宣漢縣舉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展演。展演活動有11支代表隊、100餘名非遺傳承人參加。非物質文化傳承人 趙昌平:讓群眾能夠知道,能了解我們巴國的文化和巴國的非物質(文化)是什麼,永遠傳承下去。非物質文化傳承人 劉吉平:我們來參加了薅草鑼鼓賽歌會。我希望把我們的非物質文化繼續發揚光大、傳承下去。
  •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情況
    截至2019年底,嘉興市共擁有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2項(中國蠶桑絲織技藝、海寧皮影戲)、國家級非遺項目15項(海寧皮影戲、硤石燈彩、嘉善田歌、平湖派琵琶藝術、平湖鈸子書、含山軋蠶花、海鹽滾燈、摜牛、高杆船技、嘉興灶頭畫、五芳齋粽子製作技藝、網船會、嘉興端午習俗、藍印花布印染技藝、潮神祭祀)、省級非遺項目70項、市級非遺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