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快倉CEO楊威:技術改造世界,理工男的浪漫與想像

2021-01-20 騰訊網

作者 | 韓輝

編輯 | 魏曉

來源 | AI藍媒匯(lanmeih001)

平行世界中,如果楊威沒有選擇創業,那麼他可能將成為世上頂尖的自行車職業選手,且還是國內騎得最快的數人之一。

這是可以預見的。

因為早在知名企業振華重工工作時,利用工作之餘的閒暇時間,楊威便已在各大自行車賽事中嶄露頭角,其獲得的獎金也遠超工資。

但楊威還是走向了另一條路——創業。

2014年,楊威投身物流機器人賽道,創辦上海快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開始為「四面牆內智能駕駛-讓人類不再搬運」這一願景不懈奮鬥。

在人生岔路口上放棄騎車,選擇創業,在楊威眼中,是順理成章的事。

「要是做自行車職業選手,我費那麼大勁考技術類專業幹嘛。」他告訴AI藍媒匯(lanmeih001)。

是的,這個80後創業者,北京大學軟體工程專業碩士,是一名典型的學霸工科男。

這固然是影響楊威作出選擇的一大因素。

但更大原因在於,骨子裡的楊威更願意迎接挑戰,擁抱不確定性。

畢竟對於當時的他而言,騎自行車騎得更快,已經不構成什麼難度。而轉身創業,則充滿了無限未知的可能。

另外看上去迥異的人生路徑,卻擁有著同樣事關成功的屬性,那就是堅韌。

楊威是一個擁有極致毅力的人,從一開始就是。

他在投身創業前,即具備了成為一名頂尖自行車職業選手的確定性,便是清晰例證。更不為人知的是,早在高中時期的楊威體重超過200斤,在立下減肥決心後,僅用了四個多月,楊威便成功減重了60斤。

這種寶貴的性格特質,亦在楊威創業一路走來,體現得淋漓至盡。

2020年12月,AI藍媒匯獨家對話楊威

7年前的國內物流機器人賽道,還是一片資本熱錢尚未投注過多關注的市場。彼時楊威團隊從0起步也尤為艱苦,幾人聚集在從上海一家企業借來的一間倉庫中,就圍著一張隔板,鼓搗起了原型機。

也正是憑藉著楊威等人的堅韌努力,一步步踏實苦幹,不斷地打磨產品、迭代技術,物流機器人賽道逐漸有了清晰的未來,開始向外界釋放其廣闊的想像力。

現在的快倉智能,已經成長為國內智能物流機器人行業頭部獨角獸公司、單倉部署規模全球第二大的智能物流機器人廠商,且增速迅猛。

據了解,2017-2019年,快倉營業收入累計增長近10倍,2020年全年訂單量為2019年的300%以上。

不過對於這樣亮眼的成績,楊威覺得不算什麼。

「目前公司只是從嬰兒變孩童了。我們有自己一定的能力了,有獨到的產品了,能為一些用戶產生價值了,而且也能走向海外了,但距離目標與願景,還需要持續成長進化。」楊威說道。

要知道,楊威給快倉立下的使命是「讓人類不再搬運」。這是工科男希望通過技術改造社會,造福人類的美好浪漫,也是快倉團隊為之奮鬥的究極目標。

現在的快倉,還在路上。

不再搬運

技術已在改造社會。

2020年天貓雙11物流訂單量超過20億,相比2019年再次暴漲。訂單量猛增的同時,從消費者體驗來看,「配送速度更快了」。

這背後,離不開智能倉庫的助力。

其中之一,便是位於江蘇無錫的菜鳥智能倉庫。這個超過3萬平米的庫區內,每一天都處於高速運轉狀態。穿梭其間,高效完成存儲、搬運、轉運等工作,並能夠互相避讓,自主充電的正是快倉約1000臺智能物流機器人。

在雙11期間,該菜鳥智能倉庫還推出了直播。最高峰時,有約1億人在線「監督」機器人工作,並直觀感受到技術對傳統內部物流業態的改造。

這個大規模商業運用中,快倉與菜鳥合作,通過定製搭建整套調度系統,以及快倉成熟的潛伏式智能物流機器人,實現了倉儲的無人化、智能化。

不僅讓人類從繁重的搬運工作中解脫出來,更是降本增效。

去年11月,快倉發布了全球首創的Quick Pick智慧機器人解決方案,通過高效率、高存儲、高穩定性的智能料箱機器人與小巧輕盈、高效靈活、高性價比的智能載具搬運機器人相互結合,實現了「密集存儲+貨到人揀選」的更優使用組合,有效解決了「超高出入庫流量」要求下「拆零揀選及海量SKU退貨」人工作業效率低的痛點。

其中,揀選人效可達450-600 PCS/H(400個入站),相較傳統人工拆零揀選倉,效率提高3-4倍。

「最開始我們的智能物流機器人,目標是『賦予倉庫靈魂』」,通過用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技術,能讓我們整個機器人集群變得更智能,讓海量訂單執行變得更有效,這一階段服務的還是以電商為主的海量訂單任務分解型倉庫。」楊威說道。

上述的菜鳥智能倉庫,便是快倉應用的典型案例。

不過在後期發展過程中,快倉發現智能內部物流的需求不僅僅局限於電商場景,在流通、製造場景中亦廣泛存在,並在2018年提出新的願景:讓人類不再搬運。

他的設想是:「未來,每個智能倉庫都會像一個有智能交通系統的智慧城市一樣。倉庫裡的每條巷道相當於城市的車道,叉車相當於大卡車,料箱機器人相當於小巴士,快遞分揀機器人運載力最小,但是速度最快,就相當於小汽車。巷道的通行能力是道路的信號燈,每一臺車、每一個機器人都是自動駕駛,它們的信息協同由智慧城市的中控系統來完成。」

而此後快倉的每一步,均為朝這個目標持續邁進。

2019年,發布第三代智慧機器人和「智慧大腦」EVO系統,引領物流機器人行業進入高度智能化的3.0時代。

2020年7月,研發了一款「手腳並用」的複合機器人,可以快速部署在工廠、倉庫等各種空間內的生產物流、倉儲物流環節,能夠替代多個人力完成上下料、搬運等作業。

同年11月,發布全球首創的Quick Pick智慧機器人解決方案……

快倉不僅要做智能物流機器人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更要做智能內部物流產業鏈上的廠商,以行業級產品,賦能並改造傳統內部物流業態。

截至目前,快倉已服務全球15個國家30多個行業500多家企業用戶,其中包括60多家各行業全球頭部企業,如ICT世界500強、大飛機製造巨頭、國藥、高濟醫療、中國郵政、DHL、菜鳥網絡、唯品會、PCB上市公司、一汽、上汽、三菱等,服務領域從最早的電商行業,衍生至電子終端、航空、醫藥、郵遞物流、PCB、汽車、電梯等多個行業。

星辰大海

在「讓人類不再搬運」這一願景推進過程中,快倉的價值亦被多方認可。

2020年12月15日,位於上海寶山區的快倉全球智慧機器人產業基地項目正式開工。開工典禮上,楊威與上海寶山區區委書記等當地領導共同為項目培土奠基。

該項目規劃面積約68畝,總投資超5億元人民幣,預計在幾年之後,這裡將成為一個集研發、測試、製造、應用為一體的世界級智慧機器人產業集群,圍繞智能製造和智慧物流大做文章。

差不多同期,快倉也完成了C+輪融資,引入了凱傲集團、沙特阿美等新投資方。

公開資料顯示,這是成立至今以來快倉完成的第五輪融資。此前的B輪融資中,菜鳥網絡、軟銀中國成為了快倉的投資方。

多方的追捧,正是對快倉本身以及快倉所處賽道想像空間的認可

一方面,柔性、智能化、低成本的智能內部物流系統在國內市場的發展前景廣闊,特別體現在兩個領域:一是電商倉庫,二是傳統行業對供應鏈的改良,這二者都在向更加敏捷的方向發展。

另一方面,還在國際化。

有統計顯示,當前國際範圍內全行業智能物流機器人的整體滲透率僅為1%左右,未來可期的市場規模保守計算將高於5000億元。

在服務國內市場的同時,楊威一直是想著代表中國智造的一部分,走出國門的。

2018年開始拓展海外市場以來,快倉已在北美、歐洲、澳洲、東南亞、日韓、中東等地區均有落地,其機器人海外出貨量已超過總銷量的10%。

並在這一過程中,楊威發現在整個智能物流機器人產業鏈各個節點上中國智造的優勢已經凸顯出來,包括應用場景以及客戶、底層研發能力、供應鏈等。

「歐美的物流機器人起步較早,技術也比較先進,但受限於基礎製造業供應鏈等配套設施,以至於技術迭代、產品演化速度上是比較慢的。而在國內,一方面是整個供應鏈特別齊全,另一方面國內物流行業的應用場景更加複雜,國內的機器人行業技術迭代升級速度非常快,並且在多應用場景下有了更多打磨產品,以解決更多實際問題的可能。」楊威認為,往後看5~10年,這一定是一個中國企業大放異彩的舞臺。

快倉亦在努力成為關鍵角色。此次C+輪引入凱傲集團、沙特阿美等新投資方,正有加速國際化方面考慮。

一個背景是,凱傲集團是全球領先的工業車輛和供應鏈解決方案供應商,在100多個國家幫助工廠、倉庫和配送中心改善物資流和信息流。

在拿到凱傲集團投資前,快倉便與其達成戰略合作,快倉的產品將通過凱傲的全球銷售及服務網絡進行分銷,以擴大後者自動化倉庫解決方案的全球產品供應。本輪融資完成後,雙方的關係更加緊密,快倉的出海道路也將更加順暢。

「未來智能物流機器人行業也會出現四大家族,就像今天工業機器人行業的ABB、發那科、安川、庫卡,我相信其中一定有我們中國公司。在全球範圍內,智能物流機器人必將成為智能製造、智慧物流的基礎設施,到那一天快倉可達成讓人類不再搬運的創業使命。」楊威說道。

這也正是快倉追求的星辰大海。

長期主義

創立至今,快倉已經成長為國內智能物流機器人行業頭部獨角獸公司、單倉部署規模全球第二大的智能物流機器人廠商。

復盤這一路走來,雖然創業充滿不確定性以及遍布艱辛,但快倉還是找到了確定性因素,並憑藉於此脫穎而出。

這一確定性,從做事風格而言,是楊威團隊的堅韌與踏踏實實。

楊威至今還對早期的融資記憶尤深。

2014年,快倉剛成立,是一個僅有三人的小型團隊,彼時的智慧機器人賽道剛興起了苗頭,遠沒有現今這般蔚然氣象。

在上海一個咖啡館裡,楊威約了一個做倉庫的老闆,沒有絲毫創業經驗的他,甚至沒準備一份BP,手上就一份技術規格書。

這場會面中,楊威講了四個多小時。雖然投資人根本就沒聽懂,但仍然投了天使輪,理由很簡單:這個理工男能講四個多小時技術相關,踏實靠譜。

再到A輪,是百世集團投的。這場融資過程,同樣跟楊威想像中的不一樣。

2015年的一個周六夜晚,百世集團董事長周韶寧來訪。

不同於別處融資創業者給投資人講如何通過技術去改造世界的故事,在快倉的兩個多小時內,都是周韶寧在講,楊威團隊在聽。楊威也根本沒預想到這種情形。

周韶寧講完,楊威就說了一句:百世挺好,然後前者回應:我們投你。

事後跟周韶寧熟了之後,楊威也向他了解下為什麼百世願意投資快倉。

周韶寧是這樣考慮的,百世作為物流企業,看重了智能倉儲的價值,要投資這個賽道,但這個賽道需要一堆踏踏實實的人做,涉及到機器人、集群作業系統、供應鏈等多個環節。而快倉的團隊,在他眼中,正是這樣一群人。

周韶寧造訪的那個夜晚,不是工作日,快倉團隊所有人都在加班,且沒有一個人中途離場。

從價值觀角度來說,正是長期主義:把時間和信念投入到能夠長期產生價值的事上,盡力學習最有效率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標準,遵循第一性原理,永遠探求真理。

楊威一直認為,智能物流機器人賽道,只有長期主義才能到達彼岸。

「我比較反對所謂風口這個概念,因為再怎麼樣,企業都需要交付設備、系統,以及交付服務。而這些針對的是客戶真實的應用場景、業務需求,需要時間去積累,需要時間去打磨。不是說今天做了一款產品,明天各行各業都能廣泛適用。」

踏踏實實做設備,踏踏實實做系統,踏踏實實服務用戶,這是長期主義的外在。堅持技術自主研發底色,這是長期主義的內核。

截至目前,快倉已有固定員工近500人,其中碩博士學歷員工佔30%以上。目前研發工程師數量保守估計佔比超過5成。其近兩年的收入中,有50%左右用作研發投入。技術積累方面,目前快倉已獲得及申請200多件專利,其中發明專利佔近一半。

憑藉這種對長期主義的信仰與踐行,過去的快倉奔跑得很快。

也將憑藉於此,快倉再次向前。

「做出更多行業級產品,成為全球頂尖廠商,推動智能物流機器人這一全新產業發展,實現讓人類不再搬運這顆初心不變。」面對未來,楊威已經做好了準備。

相關焦點

  • 快倉智能創始人楊威:各行業內部物流將加速「機器換人」
    人才集聚、政策聚焦、產業鏈健全、應用場景多樣、智能製造轉型需求爆發、營商環境優渥,都是吸引快倉再投資的因素。——快倉智能創始人、CEO楊威 又一重量級人工智慧項目將於近日在上海開工。快倉智能創始人、CEO楊威在接受記者專訪時透露,快倉智能與寶山共建的「快倉(寶山)全球智慧機器人產業園」最快8月份破土動工。快倉智能為何選擇在上海落地這一重大項目?
  • 物流機器人公司快倉完成C+輪融資,凱傲集團進場
    快倉稱,此次融資款項將用於夯實全球化布局、持續提升技術實力和產品能力、擴充團隊並引進更多優秀人才、擴張產能等方面。天眼查App顯示,快倉成立於2014年,註冊地為上海。此次融資前,已獲得包括天使輪在內的4輪融資。本次C+輪融資完成後,其融資輪次共達5輪。
  • 快倉完成億級美元C+輪融資
    此次融資款項將用於夯實全球化布局、持續提升技術實力和產品能力、擴充團隊並引進更多優秀人才、擴張產能等方面。  如果說世界對物流機器人的認知是從亞馬遜KIVA開始的話,那絕大部分人對中國物流機器人的認知起源是快倉。
  • 快倉楊威:實現四面牆內智能駕駛,讓人類不再搬運
    隨著技術進步,機器人朝著更強感知能力、柔性控制等方向發展。作為全球智能倉儲細分行業的頭雁企業,快倉智能給現實和未來、科技與商業之間架起了怎樣的橋梁?以下是快倉創始人兼執行長楊威對話《未來邀請函》闡述的部分觀點。同期邀請了科學代表是:上海交通大學自動化系教授,王賀升。
  • 「讓人類不再搬運」 解碼快倉公司背後的「生長密碼」
    走出「倉庫辦公室」 據快倉方面介紹,此次融資所獲款項,快倉將用於夯實全球化布局、持續提升技術實力和產品能力、擴充團隊並引進更多優秀人才、擴張產能等方面。6年前的春天,快倉創始人楊威與他的兩位夥伴聚集在上海一間倉庫裡,開始了他們的創業生意。這間倉庫是從一家企業借來的,當時3人的所有固定資產,只有一臺原型機。由於租借的倉庫一直在進貨發貨,楊威觀察到,這間倉庫地處偏僻,發貨工人年齡較高,不僅時常出現一些錯誤,工人的體力面對大量貨物也常顯得力不從心。
  • 快倉智能將在上海寶山布局智慧機器人行業全球研發+場景驗證中心
    快倉智能CEO楊威表示,該產業園定位為快倉智能的全球研發+場景驗證中心,遠期目標是要做全球智慧機器人行業的創新基地和「黃埔軍校」。  據悉,未來,依託「快倉(寶山)全球智慧機器人產業園」,快倉智能計劃構建集研發、測試、製造和應用為一體的自主領先技術創新孵化鏈,聚焦AI、機器人、大數據、IoT、雲計算等產業鏈核心技術及核心部件產業化所需的功能區域做前瞻性配置。
  • 快倉CEO楊威:智能倉儲機器人全鏈條優勢凸顯
    2019年,是5G、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帶來世界變局的一年,中國企業在這場變局中的作用、地位都發生了令人無法忽視的變化,這一切受到國際商業媒體的高度關注。12月9日,《哈佛商業評論》公布了第三屆「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名單,超過30家中國企業入圍,儘管各家企業涉足的業務領域不同,但大多數企業身上都具備5G、人工智慧等技術基因,同時,它們也都在改變人類低效的、繁重的、枯燥的勞動或生活模式,其中,致力於「用四面牆內智能駕駛體系讓人類不再搬運」的快倉智能獲得了極少數的雙獎——創新創業實踐獎、優秀案例獎。
  • 快倉楊威:賦予倉庫靈魂,讓智能倉庫系統自我進化和迭代
    技術儲備充足、市場需求增大,創業剛好天時地利人和不能免俗,鎂客君在採訪快倉智能CEO楊威時問的首先問到了他為何會在倉儲機器人領域進行創業。楊威表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因為我之前是做自動化碼頭的,當時我們團隊做了國內第一個自動化貨櫃碼頭。所以工業自動化這個領域有所了解,技術儲備也還算是比較充分。另外一方面呢就是確實看到倉庫這個領域,發展的比較迅速,然後對於自動化的需求,對於柔性智能的需求越來越高,但是國內也沒有特別好的供應商和解決方案,能夠填補這個空白。」
  • 智能倉儲機器人研發商快倉完成億級美元C+輪融資
    據了解,本輪融資將用於夯實全球化布局、持續提升技術實力和產品能力、擴充團隊並引進更多優秀人才、擴張產能等方面。快倉創始人兼執行長楊威表示:「我們期待通過凱傲等合作夥伴,將我們在服務30多個行業500多家客戶的經驗中所沉澱出來的行業級產品提供給全世界的企業。
  • 登上清科冒險風雲榜50強快倉會是科創板「 AI +智能倉儲」第一股嗎
    快倉智能的一位機構股東認為,傳感器,人工智慧等相關技術的成熟,使倉儲行業進入前所未有的智能化階段,全球範圍內大量的倉儲科技創業公司湧現。其中,快遞業是倉儲科技創業公司服務的眾多行業之一,並且中國存在比美國大多個市場空間;數據顯示,中國快遞量連續五年居世界第一,2018年中國快遞量507億件,是美國的近3倍,另有約170億件。
  • 新生故事|在甜品世界裡,這位理工it男打造屬於自己的浪漫生活~
    或許,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甜品烘焙是女孩子的專屬,但其實不然,今天我們這位主人公是一名來自朝鮮族的理工it男,當理性思維與感性味覺相遇,也能碰撞出獨特的火花~01理工男也有細膩、文藝的一面~初見金京俊,他穿著乾淨整潔的白色西點服,帶著斯文的眼鏡,正在西點教室裡專注於手上的裱花,沉穩地手法,清爽的神色,溫柔得像醇厚的卡仕達餡料。
  • 全球銷售額累計增長近10倍,快倉聯手歐洲第一工業車輛製造商,加速...
    「就像今天協作機器人領域的ABB、發那科、安川、庫卡,我相信未來智能物流機器人領域也會誕生世界四大家族,且一定有我們中國公司。」2019年年底,快倉智能創始人兼執行長楊威曾在一個投資風向分享平臺上這樣說。 半年後的今天,雖然世界四大家族仍在孕育中,但智能內部物流領域已經誕生了一個史詩級的國際合作。
  • 「理工男」英語怎麼說
    我們的傳統觀念中,一直都有「男理工,女人文」這樣一個角色劃分。在現實生活中,學理工出身的男士的確不少,卻經常因為沒有生活情趣或者不懂製造浪漫而被女朋友埋怨。不過,在近幾年,這個趨勢好像有點逆轉了。「理工男」似乎在一夜之間成為了萬千女性追逐的目標。他們到底有哪些特徵呢?
  • 快倉完成億級美元C+輪融資 明年或啟動科創板上市計劃
    融資主要用於夯實全球化布局、持續提升技術實力和產品能力、擴充團隊並引進更多優秀人才、擴張產能等方面。  快倉成立於2014年,為客戶提供以智能物流機器人集群和作業系統為核心的內部物流解決方案。其為菜鳥網絡打造的菜鳥無錫智能倉創造了亞洲首個「單倉千臺級」紀錄,截至目前全球範圍內達到這個量級的僅亞馬遜KIVA與快倉。
  • 快倉楊威:智能倉儲機器人優勢凸顯 中國公司將進入第一方陣
    2019年是5G、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帶來世界變局的一年,中國企業在這場變局中的作用、地位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快倉智能日前入選《哈佛商業評論》主辦的第三屆「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快倉智能創始人楊威表示:「2019年,在開拓國際市場的時候,在整個產業鏈各個節點上中國企業的優勢已經凸顯出來,包括應用場景以及客戶、底層研發能力、供應鏈等,也許未來全球智能倉儲機器人行業也會出現頭部公司,就像今天工業機器人行業的ABB、發那科、安川、庫卡,我相信未來智能倉儲機器人行業頭部公司中一定有我們中國公司。」
  • 快倉創始人楊威:智慧機器人或幫助構建社會化大物流與電商新生態
    6月28日,由36氪主辦的「2017商業新生態峰會-新智造時代」會場上,上海快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 楊威出席並發表了題為《智慧機器人——賦予倉庫靈魂》的演講。 在發言中,楊威講述了他心目中的未來倉庫,以及物流機器人扮演何種角色。他表示,基於機器人的集群系統將幫助實現社會化大物流和建立電商新生態。
  • 物流機器人公司「快倉」完成億級美元C+輪融資
    12月17日消息,物流機器人公司快倉已於近日完成了億級美元C+輪融資,境外由全球領先的工業車輛和供應鏈解決方案供應商凱傲集團、能源巨無霸沙特阿美旗下Prosperity7 Ventures聯合注資,境內由交銀國際、申萬宏源、建信等投資,原有股東創世夥伴CCV跟進。
  • 快倉最新款「手腳並用」複合機器人亮相世界人工智慧大會
    不僅如此,快倉還有望成為國內人工智慧行業、物流機器人行業中率先實現盈利的企業。亮眼業績背後有兩大因素值得關注。據了解,快倉一直堅持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公司每年把40%以上收入用於研發,60%以上是研發人員,2019年推出第三代智慧機器人採用模塊化設計,零部件優化、接口標準化、流水線生產、智能化運維,有效降低綜合成本約30%;快倉是全球極少數同時精通物流機器人三大場景(電商、流通、製造)的企業,以電商場景應用起家,近兩年在行業內率先布局製造場景,目前已打通飛機、汽車、電子、食品、鞋服等五個以上製造業細分行業,
  • 快倉獲近2億元B輪融資,由菜鳥網絡、軟銀中國投資
    快倉CEO楊威表示,此輪融資後,資金將主要用在公司發展方面:1、增強研發能力,在軟硬體方面;2、建設生產中心;3、拓展商業模式。同時快倉加快團隊建設,更好的服務倉儲物流行業用戶,提升品牌影響力,快倉智能科技已成為物流行業智能倉儲機器人領域的標杆。軟銀中國表示:軟銀中國非常看好中國智能物流行業,快倉對整個行業有著深刻的理解,能準確把握客戶需求,有效幫助業主提升管理效率。
  • 快倉完成近2億元B輪融資,智能倉儲機器人行業的準獨角獸?
    快倉CEO楊威表示,此輪融資後,資金將主要用在公司發展方面:1、增強研發能力,在軟硬體方面;2、建設生產中心;3、拓展商業模式。同時快倉加快團隊建設,更好的服務倉儲物流行業用戶,提升品牌影響力。快倉公司成立於2014年,專注於提供具有世界級水平的智能倉儲解決方案,該方案由一系列的移動機器人、可移動貨架、補貨,揀貨工作站等硬體系統組成,以人工智慧算法的軟體系統為核心,來完成完整的訂單智能履行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