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5G、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帶來世界變局的一年,中國企業在這場變局中的作用、地位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快倉智能日前入選《哈佛商業評論》主辦的第三屆「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快倉智能創始人楊威表示:「2019年,在開拓國際市場的時候,在整個產業鏈各個節點上中國企業的優勢已經凸顯出來,包括應用場景以及客戶、底層研發能力、供應鏈等,也許未來全球智能倉儲機器人行業也會出現頭部公司,就像今天工業機器人行業的ABB、發那科、安川、庫卡,我相信未來智能倉儲機器人行業頭部公司中一定有我們中國公司。」
全球勞動力需求缺口不斷在放大,滿足企業要求的人越來越難找,核心人才越來越貴,使得劉易斯拐點加速到來;此外,當整個經濟周期產生波動,企業限制成本上升的欲望提升。近年來,除了泛流通領域以外,製造業以及當前火熱的5G產業鏈(包括SMT、PCB、液晶屏、太陽能電池等)對於智能倉儲機器人的投入熱情也在持續上漲。同時,一些已投入成本進行智能升級的企業表示,投資回報率(ROI)已經達到能夠接受的水平。因此,智能倉儲機器人的市場預期看好。
楊威表示,2019年汽車產業巨頭們的危機意識較以往顯著增強,希望能夠提效降本,在應對未來的產業冬天時有更多的武器,它們雖然普遍沒有拓建新廠的需求,但都有在老的生產線邊上投入倉儲物流智能設備來提高生產效率和物料管理效率的計劃。
隨著智能駕駛技術幹的飛速發展,國內底層研發的人才比較旺盛,從數據挖掘、機器學習到機器視覺、SLAM等,整個智能駕駛技術幹上能夠從底層開始做研發的人才資源越來越多。從業多年的楊威對此深有體會,他說:「快倉在做智慧機器人的時候,我們想尋找機械的人才、電氣的人才、電控的人才,國內資源都是很豐富的。」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快倉智能研製整個智慧機器人系統之初,就致力於自主研發和供應鏈的國產化,機器人核心部件基本都是自己研發或從國內供應商處採購,「智能倉儲機器人領域的先進位造能力、供應鏈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我覺得很少有國家可以超過中國。」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的智慧機器人、AI相關行業正在重現無線網際網路時代的輝煌,在無線網際網路這一風口上,全世界前20大企業中有8家是中國企業,而今天,從生產製造、零部件、市場需求,以及相關的創業者和開發者的數量,到國家對該領域的關注所帶來的生態環境優化,都能讓中國的智慧機器人、智能倉儲物流具有可以和無線網際網路匹敵的優勢,從而產生世界級巨型企業。
記者李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