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揭示鹽生植物「幼年」耐鹽機制

2021-01-20 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彭科峰)全世界超過20%的農業用地受到鹽漬化的威脅,但一些植物能夠在高鹽環境下生活,被稱為鹽生植物。了解鹽生植物的耐鹽機制對於培育耐鹽作物和牧草品種具有重要意義。日前,中科院東北地理所揭示鹽生植物早期生長階段耐鹽機制,相關成果發布於《植物與土壤》。

以往研究植物的耐鹽機制大多使用單鹽,通常是氯化鈉,事實上鹽漬化土壤中包含各種陰陽離子。此外,前人研究多關注一個物種或幾個物種,缺少不同鹽生植物間的對比研究。

種子萌發和幼苗階段是植物生活史的關鍵階段,決定著植物的存活及後續生長。東北地理所的科研人員研究了種子重量範圍在0.16~3.29克的新疆12種莧科鹽生植物對三種同濃度系列鈉鹽(氯化鈉、硫酸鈉和碳酸氫鈉)的萌發生理生態響應。研究發現,大部分物種在同濃度的氯化鈉中萌發率最高,然而有個別物種更耐硫酸鈉和碳酸氫鈉脅迫,因此評價鹽生植物的耐鹽性時要考慮多種不同類型的鹽。

科研人員分析得出:在高鹽條件下,種子大小與耐鹽性成顯著正相關,低鹽條件下關係不顯著。此外,他們還發現,不同的鹽生植物採取不同的耐鹽機制,有的是耐鹽型,有的是避鹽型。

《中國科學報》 (2015-11-25 第4版 綜合)

相關焦點

  • 植物耐鹽機制揭示
    植物耐鹽機制揭示 發布時間:2018-10-17 14:29:04 來源:科技日報 記者 王延斌 通訊員 王靜 >   在鹽漬化土壤中,為何有的植物耐鹽而其它植物卻不能?
  • 研究揭示細胞壁蛋白調控植物耐鹽的新機制
    研究揭示細胞壁蛋白調控植物耐鹽的新機制 2018-12-07 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 【字體:大細胞壁的完整性對於植物維持生長和抵抗非生物脅迫起非常重要的作用。過去幾年的研究已經表明植物中存在感受細胞壁完整性的受體,包括CrRLK1L家族蛋白和WAK蛋白,但是植物感受細胞壁完整性的具體機制還不完全清楚。
  • Plant Cell:植物耐鹽機制研究
    Plant Cell雜誌在線發表題為「Phosphorylation of SOS3-LIKE CALCIUM BINDING PROTEIN8 by SOS2 Protein Kinase Stabilizes Their Protein Complex and Regulates Salt Tolerance in Arabidopsis」的文章,該文章報導了SCaBP8在體內被SOS2磷酸化在調節植物耐鹽性中的作用
  • 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在植物耐鹽機制方面取得系列新進展
    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在植物耐鹽機制方面取得系列新進展 2020-05-26 14: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農作物耐鹽創新科研平臺:中農學者揭示植物重要抗鹽鹼機制
    Nature Commun | 中國農業大學蔣才富課題組揭示植物重要抗鹽鹼機制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主題:鈣離子結合蛋白編碼基因的自然變異賦予玉米耐鹽鹼性標題:Natural variation of an EF-hand Ca2+-bindingprotein coding gene confers saline-alkaline
  • 科學網—鹽生植物培育拯救鹽鹼地
    其中之一便是利用鹽生植物改良鹽鹼地。 在針對鹽生植物的長期研究中,田長彥和他的研究團隊深刻地體會到了科技創新為地方經濟發展帶來的好處。他們培育「吃掉」鹽分的鹽生植物,有望將大量鹽鹼地變成良田。其中,在大科學裝置的支持下,新品種蓖麻的產量得到了進一步提高,有望提高我國蓖麻生產水平。
  • 人才強校︱張萬軍課題組在解析miR319耐鹽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Biotechnology Journal雜誌(IF 6.305)在線發表了動物科技學院張萬軍課題組題為「MiR319-mediated ethylene biosynthesis, signaling and salt stress response in switchgrass」的研究論文,報導了miR319通過抑制其靶基因PvPCF5的表達、介導乙烯(ET)生物合成及信號傳導,從而提高了C4植物柳枝稷的耐鹽性
  • 全國首個耐鹽植物種質資料庫建成
    ,涉及99638個分類種,其中鹽生植物種類為1937個。實現了耐鹽植物種質資源的信息化管理,解決了我國面臨的耐鹽植物系統資料缺乏的問題。目前,該院已克隆獲得4個重要耐鹽相關基因。    這是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依託國際合作重大項目「利用耐鹽植物推動中澳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建立的。
  • 高鹽廢水人工溼地處理中耐鹽植物的篩選
    針對塘沽本地汙水中含鹽量較高的特點,人工溼地中耐鹽植物的篩選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構建了高鹽度進水條件下人工溼地的實驗裝置,比較了不同耐鹽植物對氯離子的去除效果,並研究植物對鹽分的去除率達到最大時的生態系統條件,篩選出耐鹽範圍較高的植物,為利用人工溼地處理高鹽廢水提供了科學依據。
  • 我國建成首個以耐鹽植物為主的種質資源庫
    鹽漬地上寸草不生?在山東省科學院生物所的試驗田裡,鹽漬地上照樣能開出花朵。近日,我國第一個以耐鹽植物為主的種質資源資料庫在山東省科學院生物所建成。該資料庫涵蓋了自1953年以來世界上各相關研究單位公開發表的耐鹽植物信息,涉及99638個分類種。同時,與資料庫相對應的,耐鹽植物種質資源實體庫正在建設中。
  • 山東科學院建成全國首個耐鹽植物種質資料庫
    近日,我國首個耐鹽植物種質資源資料庫在省科學院全面建成,該資料庫涵蓋了自 1953年以來世界上各相關研究單位公開發表的耐鹽植物信息,涉及99638個分類種,其中鹽生植物種類為1937個。實現了耐鹽植物種質資源的信息化管理,解決了我國面臨的耐鹽植物系統資料缺乏的問題。目前,該院已克隆獲得4個重要耐鹽相關基因。
  • 蘭大王鎖民:木栓質通過排鈉保鉀及限制水回流促植物耐鹽
    基本信息主題:木栓質通過排鈉保鉀及限制水回流促植物耐鹽期刊:Plant and Soil影響因子:3.259研究使用平臺:NMT植物耐鹽創新平臺標題:Aliphatic suberin confers salt tolerance to Arabidopsis by limiting Na+influx, K+efflux and water backflow作者:蘭州大學王鎖民、王沛
  • 「綠苑海篷子」主攻開發耐鹽植物品種
    綠苑海蓬子公司成立於2003年,註冊資本1285萬元,是一家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培育耐鹽鹼植物和鹽生植物新品種,並對其生物資源進行深度開發的高新技術企業。這家公司在鹽城沿海建有5000畝耐鹽植物生產示範基地,在東臺沿海經濟區建有年生產能力1000噸的有機海水蔬菜加工廠,並開始在河北的安固裡淖鹽湖等多個內地鹽湖種植相關作物,為當地生態改善做貢獻。
  • 中科院高耐鹽經濟植物團隊:讓鹽鹼荒漠變綠洲—新聞—科學網
    邢軍武正在查看鹽鹼荒漠播種鹽生植物出苗情況。 寸草不生的鹽鹼地可以長出有經濟價值的作物嗎?中國科學院高耐鹽經濟植物篩選與規模化繁育項目首席科學家邢軍武及其項目組帶領團隊為此目標努力多年,如今,他們已經篩選出65種100多份耐鹽植物,將陸續在山東、遼寧、江蘇和中亞地區的高鹽環境裡進行示範推廣。 鹽鹼地引發的危機 眾所周知,我國人口眾多,耕地不足,淡水資源貧乏,然而,我國無法利用的鹽鹼荒漠面積巨大。
  • 高山竹類演化揭示橫斷山物種多樣性形成機制—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員李德銖帶領的植物多樣性與基因組學研究團隊利用雙酶切簡化基因組測序的方法,選取167種共178個個體為研究材料
  • 南農生科院張阿英團隊揭示細胞壁組分調控植物耐鹽新機制
    該論文揭示了細胞壁組分β-1,4-半乳聚糖在植物耐鹽性中重要作用,並深入研究其調控植物耐鹽性的機制。  細胞壁是植物細胞外圍的動態結構,在生長、發育和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為植物細胞提供機械支持,主要由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和木質素等組分構成。
  • 耐旱耐寒耐鹽——新農業革命的作物發展方向
    中新網10月30日電 《華盛頓郵報》近日發表報導說,新一代農業生物技術革命是培育耐旱、耐寒和耐鹽的作物。目前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已提出一項5年2500萬美元的項目計劃,鼓勵開發亞洲耐旱水稻及非洲耐旱玉米。  該報導說,採用植物中業已存在的遺傳物質,研究人員已能大大加強植物天然的防禦能力,從而使其能在特別乾旱、寒冷或多鹽地區生長。
  • 鹽角草:會「吃鹽」的植物
    在寧夏,有這樣一種植物,它能生長在含鹽量高達0.5%~6.5%的高濃度潮溼鹽沼中,是世界上最抗鹽的植物之一,它就是鹽角草。你想知道在哪能看到它嗎? 草木檔案: 鹽角草:藜科,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珊瑚草,高可達35釐米。
  • 科學家揭示植物藍光受體CRY光激活機制
    研究工作報導了玉米和擬南芥藍光受體CRY蛋白PHR結構域處於激活狀態的寡聚體三維結構,揭示了植物藍光受體CRY光激活的分子機制。 隱花色素CRY是一類進化上保守的黃素蛋白,具有多種生物學功能。在動物體內,CRY起著調節晝夜節律的功能。在植物體內,CRY調節植物生長發育的多個方面,包括下胚軸的伸長和開花起始。
  • 海南周刊 | 海南引進耐鹽植物 萬畝鹽鹼荒地變身良田
    海南引進耐鹽植物,多管齊下改良海水倒灌地  萬畝鹽鹼荒地變身良田  文\海南日報記者 袁宇  在文昌市鋪前鎮潭欖村,一片距離海邊僅40米的農田,因海水倒灌,表層鹽分達到2.8%,種不了農作物而撂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