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時間展開序列欣賞

2020-12-17 紅霞美妝秀

本文乃作者小哥哥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小編認為如果沒有線條「邏輯鏈」式的事件展開序列,沒有書法在創作時完整的推移過程,沒有抒情活動在線條「心電圖」中所保持的連續性與持續性,沒有線條旋律所提出的「揮運過程」的大致基調,甚而,沒有時間限制,那麼,面對已距離我們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代書法作品,我們如何去想像其「揮運之時"書法的這種依靠時間展開其藝術表現功能的獨特屬性,使它有一種能夠凝固的空間造型並靜態地將這種造型保存下來的功能。也正是由於書法的這個特性,它才要求欣賞者採用「同步式」的賞評方法。

書法特性

所謂「同步式」欣賞,是指欣賞者對作品的體察不但可以而且應該與創作者在創作時的基本步驟保持一致。 只有這樣,他才能做到與創作者的感情抒發息息相通,並通過亦步亦趨的追溯,去讀取作者豐富的情感寄寓。小編說說構建賞評話語吧,由於書法的抽象性和時序性特點,加上長期以來,人們不斷地把諸如宇宙規律、道德觀念、時代特徵,以及個性、命運、修養、感情生活等精神內涵傾注到對書法的理解和賞評之中,從而形成了一個時代沿襲的超穩定話語系統。這個話語系統可分為兩個層次: 一是形式構成系統,二是意義構成系統。要進人這兩個系統,欣賞者除了須在平時的欣賞訓練中培養起對運動感、時間感、空間感以及聯想的領悟能力之外,還須構建一套書法賞評的話語系統。

抽象性

欣賞的結果必須通過語言來陳述,這種陳述不僅僅是口頭或書面的傳達,而且包括我們在腦海中對欣賞結果的陳述。為了有效地對結果進行陳述,須對術語進行規範化使用,這樣才能使欣賞結果能夠進行有效交流,而不僅僅是純粹的個人體驗。將欣賞過程中感受到的體驗進行概括,歸納,闡釋,進而儲存,作為下一次欣賞的起點,這樣才能將欣賞推向深人。而對欣賞體驗進行理性清理,使作品與自己的感覺和思考之間作有效而堅韌地連接,就必須使用邏輯的力量。

欣賞書法藝術

中國傳統書法賞評採用的是一套極富詩性色彩的話語系統。書法作品的評品,往往詩情畫意洋溢其間,而閱讀古典書法品評文章,如同在詩情畫意中徜徉。這種「詩性語言」,構成了中國傳統書法品評的話語特色,這就是「形象喻示」的賞評言說方式。傳統書法賞評最早運用「形象喻示」的言說方式進行欣賞陳述,只是對書法的理想風格和藝術意象的形象性描繪,進而才運用於對書家的形象喻示,成為獨具特色的批評、闡釋和陳述方法。前者如衛恆的《四體書勢》成公綏的《隸書體》、竇泉的《述書賦》,後者如袁昂的《古今書評》、蔡邕的《筆論》、衛夫人的《筆陣圖》等。在《古今書評》中,袁昂運用這種言說方式形象地品評了古代二十八位書家的藝術風神。如評衛恆時說「如插花美女,舞笑鏡臺」;評索靖是「飄風忽舉,鷙鳥乍飛」。

袁昂的《古今書評》

翻閱古典書法文獻數據,將會發現這種言說方式很是盛行,頗受歷代書法批評家的青睞,品評者相繼不絕,「抑左揚右,望之若欹;獸跤鳥時,志在飛移;狡兔暴駭,將棄未馳。」(衛恆《四體書勢》)用以形容草書意象俯仰有儀、動中寓靜、靜中寓動、動靜結合的生命態勢。又如形容王羲之書法如「謝家子弟,爽爽有一種風氣」;形容鍾繇的書法如「盛德君子,容貌若愚」;形容歐陽詢書法如「金剛怒目,力士揮拳」等等,形象喻示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因為書家的情感外洩都源於自然,林壑泉澗、飛禽走獸、一草一木、 世間滄桑、萬事萬物都能勾起書家的情思。

清人阮蔡生《茶餘客話》云:「古人名句『蝴蝶飛南國』,『池塘生春草』……皆心中之情,目中之景,作者當時之意象與千古讀者之精神交相融合,一語出而珠圓玉潤,雅俗共賞,不可以形跡理法講求也。」

王羲之書法

朱履貞也曾言:「前人傳法,文字不能盡,則設喻辭以曉知,假形象以示之。」用自然之物來觀照和解釋書法似乎是最為理想也最容易被人們所理解和接受,也最適合對宇宙自然生命意味的描繪和喻示。此外這些形象喻示具象貼切,生動可感,節奏明快,具有詩句一樣的形式節律,讀來朗朗上口,閃現著詩意的光芒。可見形象喻示不在乎抽象的分析、詳細的論證和理性的把握,而在於比喻傳神,化抽象概括的認識為具體形象感受的摹狀,其中充滿了情感活動,本質上更接近藝術思維。運用形象喻示的言說方式進行書法賞評,不僅傳神而且蘊藉。其傳神之處在於一種生動的比喻形象往往有著強烈的象徵意義,旨遠事隱,含而不露。其蘊藉之處在於沒有抽象和明確的結論,而是一種圖景式的陳述。

書法需抽象biao'x

喻體形象與書家的作品間有相似的一面,但又不完全契合,這便給書法欣賞者提供了自由想像的藝術再創造的廣闊空間,把他們帶人詩畫般的神奇境地,啟發書法欣賞者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審美感受,充分調動自己的想像和聯想,去補充和再創造。對於傳統書法賞評的詩性傾向,書法批評史上也曾有過質疑。唐代書法理論家孫過庭

《書譜》有云:「至於諸家勢評,多涉浮華,莫不外狀其。形,內迷其理。」 米芾《海嶽名言》同樣提出了批評:「歷觀前賢論文,徵引遷遠,比況奇巧,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閣』,是何等語?或遣詞求工,去法愈遠,無益學者。故吾所論,要在人人,不為溢辭。」

儘管他們對他人多有批評,但在自己的書論中,也不乏形象喻示和華美的辭藻。對於這個問題只能辯證地看,既不能玩「拈花示眾」、「不立文字」禪宗式的瀟灑,也不能做「扳倒樹捉烏鴉」式的傻事。任何一種賞評陳述方式作為操作工具,都是利弊共存的,不可求全貴備。

參考資料《中國書法》

相關焦點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劉熙
    本文乃作者姜瑩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小編認為「書如其人」一書法的人格魅力清代的文藝批評家劉熙載有一個很有名的論斷:書法就像書寫者這個人一樣。換個說法,就是書法是一個人學問、修養和整個精神世界的外在表現。元代的郝經也曾說:書法是以人品為根本的。在中國古代,對書法作品的品評,總是與對作者人格的品評密切聯繫在一起的。中國古代小說《水滸傳》中,有一個很有名的「奸臣」蔡京,他是當時的丞相,收受賄賂,賣官鬻爵,弄得朝政昏暗,民不聊生。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視覺立場和時序性
    本文乃作者姜瑩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傳統書法賞評是在傳統文化語境中形成的,每一種賞評標準分開來看都各有利弊。那麼,在現代語境下,我們又該如何欣賞書法呢?咱們先說說建立抽象的視覺立場吧,中國書法具有抽象性特點,它決定了欣賞者在進人賞評狀態之前,首先要在頭腦中建立起抽象的視覺立場。漢字作為一種抽象的語言符號,它是通過抽象的變化與組合構成的。漢字的這種抽象屬性使得以它為表現對象的書法藝術帶上了濃厚的抽象色彩,成為一種抽象的視覺藝術。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形象喻示方式及理想的欣賞者
    同時,大量的古漢語詞彙,尤其是當形容詞大量用於對欣賞的陳述時,很難與現代人的心理結構一對應起來,也很難表達現代人複雜的內心世界。因此,改變傳統的陳述方式和術語,建立起新的陳述系統,對書法欣賞中所觀察、感受、體悟到的結果進行有效陳述,是現代書法賞評不可或缺的能力。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時序性等連續空間形象
    本文乃作者姜瑩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書法是漢字書寫的藝術,書法藝術的創造離不開對漢字書體(字形)、字勢和字義的整體把握,是整合了漢字形、勢、義的抽象造型藝術
  • 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文化藝術及特殊符號就是書法
    中國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無與倫比的豐富文字記載都已為世人所認可,在這一博大精深的歷史長河中,中國的書法藝術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藝術語言再現了這一歷時性的嬗變過程。而具有姊妹性質的書畫藝術在歷史的嬗變中又以其互補性和獨立性釋讀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內涵。
  • 中國傳統 文化,書法文化,上古書法甲骨文
    本文乃作者小哥哥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小編相信許多朋友對華夏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藝術並不陌生,或多或少了解到中國書法藝術在祖國傳統文化寶庫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因為從一件精美的書法作品中,你可以感悟到中國人特有的氣質性情、藝術修養與審美觀念。如果我們按現代美學的最籠統分法把藝術劃為兩大類的話,一類是時間藝術,如文學、詩歌、音樂等,是通過前後接續來完成藝術的創造;一類是空間藝術, 如繪畫、建築、雕塑、工藝品等,是通過空間結構的呈現來實現藝術的創造。那麼書法藝術卻能合二為一,它既是時間藝術,又是空間藝術,既有美術構成,又有詩意的因素。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簡牘(2)
    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在這些簡牘的書寫技巧、風格樣式已與那些可能很可能出自上層社會書法專門家的詩文抄件及政府、法律文書簡牘沒有差別了(如包山楚簡)。我們無法確定其中的真正原因,只能根據表現現象推斷,這些來自下層的寫手受到過專門訓練,儘管他們身份比不上貴族,但在文化上已深受其影響,因而他們的「作品」已不屬於「民間文化」,而應歸人主流文化或者說作為主流文化的一種附庸而存在。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藝術的專業修養
    ,不諳中國藝術的美學精神。商品生產要講瞄準世界市場,外向型企業還可以專門生產我們不需要而世界市場非常需要的東西,但書法即使作為商品,也不能這樣生產。欣賞中國的詩詞、戲曲和欣賞西方的芭蕾舞、交響樂一樣,都需要相應的文化藝術素養。欣賞書法也是一樣。為不諳書法的人搞書法創變,如同為西方欣賞者將京劇的表演程式、虛擬動作取消一樣。這不是創新,而是取消這種藝術形式。世上沒有為尋求外國人欣賞而取消民族特色的藝術。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的形式論,書法的視覺藝術
    本文乃作者美食界的小阿哥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書法是視覺藝術,人們的視覺所能感受到的,都是它的形式。人們感受書法的美是以書法的直觀形式為根據地。通過形式,人們還可以欣賞到不止於形式的書法的神韻、意境、內涵之美。而這些無論多麼深厚、豐富,都是其可視的形式傳達的。這形式既給人以形式美的感受,表露書者的情性、修養、追求,也作用於觀賞者的精神、情感。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
    唯一將古老文字作為藝術的是中國這門藝術叫書法倉頡,是黃帝的史官,漢字的創造者,被後人尊為文字始祖,中國的漢字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和發展,為中華文明和中華文化的保存和傳承作出了不朽的功績。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中國的漢字,開始以圖畫記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成了當今色的文字,又因祖先發明了用毛筆字寫,便產生了書法,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中國的書法有五種基本書體: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書法與儒家美學思想
    孔子不僅如此,它還深深影響民族的文化,即這種從人類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從政治理想出發的政治思想,在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中,形成了一個由「仁」的本義派生出來的美學精神這一觀點,也被化作書法的藝術理想。孫過庭在《書譜》中論辯書法的古今之變時,提出書法藝術的追求,責在「古不乖時,今不同弊,所謂『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何必易雕宮於穴處,反玉輅於椎輪者乎?」直到今天,「文質彬彬」仍然是評價書法,要求形式內涵統一的代義詞。
  • 名家隸書書法作品欣賞 一起感受中國書法的獨特魅力
    書法作為獨創的表現藝術,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 ;無圖的畫,無聲的樂 。書法,是文化巨川中的一個分支,藝術大洋中的一片靜海。它所表現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情思,更是中國文化的心靈境界。我們透過數千年形成的繁複的筆法、淵源、流派和風格等內容,可以看見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詩心,感受到中國美學和藝術的真正靈性和生命的慧境。今天咱們就來欣賞書法六大分類之——隸書書法欣賞。  隸書是人類文化史上專屬於東方文明的奇葩,它猶如遠古的圖騰那樣古老,但卻依然在每個書家的筆下日新月異。隸書這種抽象藝術內蘊極深。
  • 趙孟楷書欣賞,《妙嚴寺記》寫出書法藝術美!適合書法初學者!
    文 / 小七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當名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時,大家都會想到自己喜歡的書法家,比如書聖王羲之,他的代表作《蘭亭序》那可是千年無人超越,因此也被後世書法愛好者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也有的書法愛好者想到了楷書鼻祖鍾繇,他所創的楷書同樣為我國的漢字增添了一種書法藝術美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作品形式構成和風格
    祝允明的草書使用了大量提按筆法,字的內部空間不夠緊密,字與字之間的空間也不甚分明,而且連行與行之間的空間也被盡力壓縮,整幅作品看上去茫茫一片,只見點畫飛舞,作品的時間感和空間感被盡力消解,呈現出混茫蒼渾的意境。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論中和美
    本文乃作者陸陸貞好看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在中國的文學藝術中,其基本的美學思想往往與古代的哲學聯繫在一起,儘管古代的哲學思想流派不同,特別是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競相爭鳴,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思想活躍的學術空氣,但縱觀我國的書法理論史,受古代哲學思想影響的莫過於儒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鈐印及它的形式處理
    本文乃作者姜瑩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鈐印是完成一件書法作品的必備程序,如果不算裝裱過程,它是創作的最後一道工序。印章本是一種憑記,在書法作品上鈐印,宋元以後開始,在明清之際,完全作為書法作品的一道正式程序。印章不僅是憑記,也成為整幅作品形式安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書法作品上用印,一般分為兩類:一是姓名字號章,二是閒章。
  • 世界頂級書法 藝術 珍寶 羌佛藝術作品欣賞
    南無羌佛學識淵博,在佛學、宇宙人生哲學、文學、書法、繪畫藝術、醫學等諸多方面都有驚世駭俗的成就並達到了難以超越的境界。 1991年,羌佛就被授予「東方藝術大師」的桂冠,1994年,世界詩人文化大會的48個國家和地區共5612位專家學者,根據羌佛在佛學、人文科學、書畫藝術方面取得的綜合成就,一致推定祂為當代世界唯一的「特級國際大師」榮位。
  • 書法名家楊兆豐藝術作品欣賞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書法師,中國職業書畫家協會會員,職業書法家,證書編號(zyshj-0000120),級別:中級,榮獲「中國當代書畫大學士」榮譽稱號,全國書畫教育發展促進會會員,中國國際工藝美術師協會會員,中國畫都網藝苑會員,中國畫都網籤約書法家。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的創作與欣賞,書法審美心理特性
    具有宇宙意識、生命形象意識和懷著生活情意有過書法實踐經驗的人,可以很好地欣賞中國書法的美,卻不能從西方並音文字的書寫中產生如同對中國書法那樣的審美心理感受。藝術,是一一個多層次、多側面、立體的網絡型系統結構,正是這些層次、側面的特性,構成了書法的為它種藝術所不具有的特性。正是這個特性,又決定書法欣賞心理、欣賞活動的特性。從欣賞角度講,書法具有怎樣的特性呢?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的創作與欣賞,獨立審美價值的藝術
    文字創造之理、之意與書意創造之理、之意更具有本質的同一性,都以民族的宇宙意識生命形體創造意識為根基,只不過書法更有創造者的情性、意趣、工力、修養。直觀的書法形式,確實有其自身的內容,斷碑殘帖,也可能成為具有獨立審美價值的藝術。但是,不能設想沒有文字的書寫,能產生這豐富的內涵。僅有文字沒有文藝的書寫,不過是一種書寫的基本練習。書家認為哪個字形式很美,就選寫哪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