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鈐印及它的形式處理

2020-12-16 美食人小蛤

本文乃作者姜瑩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鈐印是完成一件書法作品的必備程序,如果不算裝裱過程,它是創作的最後一道工序。印章本是一種憑記,在書法作品上鈐印,宋元以後開始,在明清之際,完全作為書法作品的一道正式程序。印章不僅是憑記,也成為整幅作品形式安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書法作品上用印,一般分為兩類:一是姓名字號章,二是閒章。

鈐印書法

姓名字號章一般鈐於名款的下面或左側,既不失憑記作用,又有結尾效果。印章鈐蓋視作品位置、空白大小而定,若只用一方印,則朱文白文皆可;若用兩方,則應一陰一陽。印面大小以略小於名款為佳。鈐蓋時,切忌印文與相鄰的文字並列,應使其錯落為好。

閒章的使用較為廣泛,它可以起到協調與補救章法的作用。根據幅式的不同,使用情況亦較複雜。閒章可作引首,鈐於作品右上角;可作扶腰,鈐於右側中部;可作壓角,鈐於作品右下角。一般鈐於此三位置,中堂、條幅、對聯、鬥方都可酌情使用,而橫幅、手卷、扇面往往不用扶腰和壓角,只用引首。

姓名字號章

為什麼用於這三個位置呢?答案即在「引」、「扶」、「壓」三字,其調整形式的作用,正是「引」、「扶」、「壓」。在橫幅、手卷、扇面、冊頁的行間適當位置,也可以鈐蓋閒章,它能使行間關係結合得更為緊密。同時,它們和前面的引首章、後面的姓名章構成前後呼應,從而加強作品的整體感。不論是閒章還是名章,其風格都應儘可能與書風、字體相協調,形制(大小、形狀)也應和書作相稱。如果更講究一點,甚至包括印尼的顏色亦應與印風、書風、裝裱式樣相呼應。

書法史上流傳下來的經典名作,經由歷代鑑賞家收藏,被鈐上了不少鑑賞秘藏印,非為作品創作者所蓋。但這些印章與原作一起,構成了一個實際的「存在」,影響人們的觀感。久而久之,人們發現,有些作品因為有了這些印章而增加了審美內涵。

書風

因此,書法創作者試圖加強印章在幅面形式安排中的地位,不僅把印章當作憑記或補救協調之用,而且將其作為獨立構成之因素參與到章法布局中來。依照一定的規律或幅面空間需要而鈐蓋的印章,彼此可以形成極富意味的聯繫,且又與印文、款字融為一體,作品的形式因此而變得更加豐富、立體。但如果不懂的形式美感,一味地泛濫鈐蓋,則會適得其反。

小編和大家談談書法作品的形式處理吧,嚴格意義上說,書法作品的形式處理不能算作書法創作,一幅作品蓋.上印即告完成,至於後期處理,那是裝裱師的事。隨著「展覽文化」的興起,書法作品的形式美和展覽效果越來越位書法家所關注,以展示為目的的「主題創作」既重視創作本身,又重視形式處理。

書法作品的形式美

總之,注重形式感,調動一切視覺元素為書法展示的最終效果服務,已成為當代書法創作的一部分。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形式處理方法,供創作時參考。拼接法:當代書法創作常用的一種方法,其好處是可以把一個大幅的內容分解成小部分,每部分可以單獨書寫完成,不滿意的可以反覆調整,最後將最滿意的拼接到一起,形成一幅完整作品。這樣可避免在書寫一件大幅作品時因個別局部書寫不理想而不得不撕掉重寫的無奈。拼接形式如果做得好,會有較為理想的展覽效果和視覺衝擊力。這對大幅作品駕馭能力較差的書寫者不失為一種補救措施。

拼接法

做舊法:採用殘缺和破洞法,將一件新寫的作品做成仿古效果,紙張的顏色會給人以一種發黃的古舊感。做舊法一般在一件作品書寫完成後進行。待墨色全乾後,先用茶葉水在作品的背部用羊毛刷刷上幾遍,這樣紙張會逐漸呈現出一種泛黃的效果。破邊致殘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手撕,古代的宣紙因為是純手工製作,一張宣紙可以揭成三張或更多。現在的宣紙多為機制,不太好撕。但是貼著紙邊慢慢揭下去,還是能撕出。一些殘破效果。殘破不易做得太多,撕毛一兩個角即可;另一種方法是用菸頭輕輕靠在紙邊烤去,讓紙邊慢慢出現焦黃的殘破感。還可在紙張中間用菸頭燒出不規則的小洞,也有古舊和蟲蝕的效果。

礬水噴色法:將明礬用溫水泡開,用乾淨毛筆蘸礬水在宣紙上寫字,寫完以後待半千時,用噴霧器將顏色或墨汁噴在寫過字的宣紙上。如此,用礬水寫過的字就會顯露出來。形成黑底白字的特殊效果。

做舊法

衝洗法:將寫過字的紙張放在一張木板上, 然後用水衝洗。一般是在字半乾時衝,這樣字體就會出現中間泛白的特殊效果,也有一定的立體感。這種方法在國畫中較為常用,畫竹時用這種方法可以做出雨竹的效果在當代,書法藝術的表現形式已呈現為多元取向,比如刻字,已經成為當代書法展覽的一個特殊門類。書法創作材料和載體也日趨多樣,陶瓷、紫砂、竹木也成為書法創作的絕好載體。我們在向古人、向傳統學習時,也應不斷創新和嘗試一些新的書法創作形式。唯有不斷探索和大膽創新,中國的書法藝術才能永葆生機和活力。

參考資料《中國書法》

相關焦點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作品形式構成和風格
    說說對風格的接受與理解吧,藝術風格是通過作品所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的、深刻的,能反映藝術家審美理想、精神氣質、性格修養等內在素質的外部特徵。風格是一一個藝術家成熟的標誌,是藝術家氣質、性格、思想、技巧功夫的綜合統一, 也是對傳統領悟、取捨、升華的統一。書法作品的風格通過作品表現出來,並蘊含在作品的形式構成之中。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書法與儒家美學思想
    孔子不僅如此,它還深深影響民族的文化,即這種從人類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從政治理想出發的政治思想,在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中,形成了一個由「仁」的本義派生出來的美學精神在藝術中,比如最早在音樂中,也充分體現了這一點。繼承這一思想,孔子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這話本意是對「君子」的修養而言的,但其中包含了孔子美學思想。「文」從本意講,是文飾,指可見之於表的華茂的形式。
  • 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文化藝術及特殊符號就是書法
    中國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無與倫比的豐富文字記載都已為世人所認可,在這一博大精深的歷史長河中,中國的書法藝術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藝術語言再現了這一歷時性的嬗變過程。而具有姊妹性質的書畫藝術在歷史的嬗變中又以其互補性和獨立性釋讀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內涵。
  • 從《唐人月儀帖》看鈐印如何為書法作品錦上添花
    在漫長的書畫藝術發展史中,鈐印已成為章法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呈現出一定的審美特效。如果作品上不鈐印,似乎沒有一個圓滿的交代。安排好符合畫面章法布局和風格特點的印章位置,就會起到畫龍點睛之奇效。作者:津 圻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的形式論,書法的視覺藝術
    本文乃作者美食界的小阿哥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書法是視覺藝術,人們的視覺所能感受到的,都是它的形式。人們感受書法的美是以書法的直觀形式為根據地。書法是視覺藝術事實是:書法作為造型藝術,它的構成的一一切方面都通向精神,反映精神,作用精神。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劉熙
    本文乃作者姜瑩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小編認為「書如其人」一書法的人格魅力清代的文藝批評家劉熙載有一個很有名的論斷:書法就像書寫者這個人一樣。換個說法,就是書法是一個人學問、修養和整個精神世界的外在表現。元代的郝經也曾說:書法是以人品為根本的。在中國古代,對書法作品的品評,總是與對作者人格的品評密切聯繫在一起的。中國古代小說《水滸傳》中,有一個很有名的「奸臣」蔡京,他是當時的丞相,收受賄賂,賣官鬻爵,弄得朝政昏暗,民不聊生。
  • 傳統文化藝術形式與當代生活方式
    傳統文化藝術形式與當代生活方式之間的矛盾是客觀存在的,也是有目共睹的。傳統文化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經歷著時代的不同而產生了不同的變化,也有著不同的發展。因此,就傳統文化的內涵而言,它在每一個時間段上都各有特點,也各有差別。這之中有傳承,有發展,形成了傳統文化一脈相傳的文化基因。
  • 日本傳統藝術形式指南
    幾個世紀以來,日本傳統藝術形式一直是迷戀和靈感的源泉,不僅在日本,而且在國際上。這部分是因為,除其他事項外,幾乎任何人都可以欣賞他們簡單的美。從花道藝術到優雅的茶道,這裡是我們對日本傳統藝術形式的指南。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時間展開序列欣賞
    >心電圖」中所保持的連續性與持續性,沒有線條旋律所提出的「揮運過程」的大致基調,甚而,沒有時間限制,那麼,面對已距離我們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代書法作品,我們如何去想像其「揮運之時"書法的這種依靠時間展開其藝術表現功能的獨特屬性,使它有一種能夠凝固的空間造型並靜態地將這種造型保存下來的功能。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形象喻示方式及理想的欣賞者
    書法形式構成小編說說理想的欣賞者吧,書法欣賞者是感受與品評書法美的人。在書法欣賞過程中,對審美主體影響最大的是對傳統的理解和對實踐的體驗。唯有對傳統和實踐都有深刻的洞見,才能對作品作出最為合理的闡釋。因此,理想的欣賞者應該對書法作品形式構成有精微的洞察力,對實踐有敏銳的感受力,對書法精神內涵有獨到的闡釋能力,以及對感悟和思考有準確的陳述能力。對書法作品形式構成精微的洞察來源於對傳統深刻的理解,唯其如此,才能對作品的形式構成作出精準的分析,才能儘快地進人作品的形式構成中去。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
    唯一將古老文字作為藝術的是中國這門藝術叫書法倉頡,是黃帝的史官,漢字的創造者,被後人尊為文字始祖,中國的漢字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和發展,為中華文明和中華文化的保存和傳承作出了不朽的功績。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中國的漢字,開始以圖畫記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成了當今色的文字,又因祖先發明了用毛筆字寫,便產生了書法,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中國的書法有五種基本書體: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
  • 中國傳統 文化,書法文化,上古書法甲骨文
    本文乃作者小哥哥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小編相信許多朋友對華夏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藝術並不陌生,或多或少了解到中國書法藝術在祖國傳統文化寶庫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因為從一件精美的書法作品中,你可以感悟到中國人特有的氣質性情、藝術修養與審美觀念。如果我們按現代美學的最籠統分法把藝術劃為兩大類的話,一類是時間藝術,如文學、詩歌、音樂等,是通過前後接續來完成藝術的創造;一類是空間藝術, 如繪畫、建築、雕塑、工藝品等,是通過空間結構的呈現來實現藝術的創造。那麼書法藝術卻能合二為一,它既是時間藝術,又是空間藝術,既有美術構成,又有詩意的因素。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論中和美
    本文乃作者陸陸貞好看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在中國的文學藝術中,其基本的美學思想往往與古代的哲學聯繫在一起,儘管古代的哲學思想流派不同,特別是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競相爭鳴,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思想活躍的學術空氣,但縱觀我國的書法理論史,受古代哲學思想影響的莫過於儒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簡牘(2)
    當然,簡牘並非都屬民間書法的範疇。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在這些簡牘的書寫技巧、風格樣式已與那些可能很可能出自上層社會書法專門家的詩文抄件及政府、法律文書簡牘沒有差別了(如包山楚簡)。我們無法確定其中的真正原因,只能根據表現現象推斷,這些來自下層的寫手受到過專門訓練,儘管他們身份比不上貴族,但在文化上已深受其影響,因而他們的「作品」已不屬於「民間文化」,而應歸人主流文化或者說作為主流文化的一種附庸而存在。
  • 中國穆斯林的阿文書法藝術
    中華文明和阿拉伯伊斯蘭文明恐怕是世界上最重視書法藝術的兩大文明了。     阿拉伯書法藝術同樣流派紛呈,直到今天仍然影響著廣大穆斯林的文化和生活。與其他宗教用人像來傳達他們的核心信念不同,穆斯林們選擇了文字並使用書法等形式來傳播他們的信仰。他們認為文字和書法具有神聖的力量,特別是書寫神聖的《古蘭經》——真主啟示的語言。
  • 中國書法藝術有哪些分類?
    據近代考證,一般認為中國的漢字起源於距今5000年左右的中國黃河中遊的「仰韶文化時期」,先人將其當作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因此產生了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中國書法。實際上,書體、字體以及書法字體,都指傳統書寫字體、字形的不同形式、區別。傳統意義上,書法體有5種形式,包括行書體、草書體、隸書體、篆書體和楷書體。中國書法歷史悠久,經過3000年的積累與創造,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書法俞發藝術魅力。
  • 搞書法藝術,印章的這些常識不能不懂
    搞書法藝術,如果想要寫出自己高大上的作品,印章是必不可少的一門藝術。一幅好的書法作品,印章的使用很講究,印章落在哪裡都有一定的原則。文首、落款分別用哪一種印章,都有講究,不是隨便可以蓋印。要學會用印,下面這些印章的常識不能不懂。
  • 傳承中華文化 弘揚書法藝術
    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承載著中華文化的深厚內蘊,與中華民族的內在生命精神血脈相連,融為一體。書法不僅僅是「技」,是「藝」,更是「道」,它與中國文化相表裡,是我國幾千年文化的結晶,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社會價值。為傳承經典,弘揚傳統文化,規範漢字書寫,提高師生藝術鑑賞和書寫水平,12月11日下午,由蘭考縣教育體育局主辦,蘭考縣新華書店,濟陽學校承辦的書法活動在蘭考縣濟陽學校開展師生書法作品展。
  • 臺灣詩人洛夫:詩和書法是最具體也最抽象的藝術形式
    洛:談到詩歌創作與書法寫作兩者之間的關係,我倒從創作實踐中積累了些想法:我認為,以書法寫新詩是一項新的藝術追求,一種詩歌的新表現形式的探索,我稱之為「由書法過渡到詩歌的另類形式」。我們通常讀到的詩都是平面印刷品(且不提網絡詩這一另類形式),我希望通過書法把詩提升到水墨藝術的層次,使兩種不同形式的美作有機的結合而化為一個更豐富的二元融合的宇宙。這樣一來,便不免經常有人問到:你是一位現代詩人,卻以最傳統的書法形式來表現最前衛的詩歌,你不覺得這是一個矛盾嗎?表面看來的確如此,但在某些事物的內在規律裡,矛盾的極致又何嘗不可能轉化為一種新的和諧?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甲骨文和金文
    本文乃作者姜瑩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作為五體書之首,篆書的演進與古文字發展緊密相連,是書法藝術中具有獨立意義和鮮明特色的書體。談談殷商甲骨文吧,甲骨文書刻形式豐富,風格多樣。近人將其分為雄渾、謹飭、頹靡、勁峭、嚴整五類。從結字上看,作為早期漢字的書刻形式,甲骨文具有圖繪性強、構字方式多樣、字形不固定等特點。以「象」、「鹿」、 「豕」、「犬」、「鼎」、「鬲」、「壺」、「爵」等字為例,象形字作羅素、赤生閂、蘇疊京,是對物象的象形描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