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 文化,書法文化,上古書法甲骨文

2020-12-20 紅霞美妝秀

本文乃作者小哥哥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小編相信許多朋友對華夏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藝術並不陌生,或多或少了解到中國書法藝術在祖國傳統文化寶庫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因為從一件精美的書法作品中,你可以感悟到中國人特有的氣質性情、藝術修養與審美觀念。如果我們按現代美學的最籠統分法把藝術劃為兩大類的話,一類是時間藝術,如文學、詩歌、音樂等,是通過前後接續來完成藝術的創造;一類是空間藝術, 如繪畫、建築、雕塑、工藝品等,是通過空間結構的呈現來實現藝術的創造。那麼書法藝術卻能合二為一,它既是時間藝術,又是空間藝術,既有美術構成,又有詩意的因素。

可以說,書法是表現情感意象的藝術。書法的魅力為什麼如此誘人?這說明「天人合一」、「書為心畫」、「翰逸神飛」、「抒情暢神」哲理性的藝術境界,在愜意中揮灑。不過還得感謝它的書寫工具和書寫的對象一文字。文字又起源於何時?帶著這個顯豁的疑問,讓我們一同走進上古文明。

書法的魅力

小編說起上古書法,這還要從文字發明之前說起,當時我們華夏民族已有,"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的史載。史傳中「倉頡造字」的倉頡,是一位長著四目透著靈光的神人,作為黃帝的史官,他將流布於世間的文字,是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加工創作出來的。「倉頡造字」的傳說,多多少少也為中國文字的誕生,添加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倉頡造字

我們從近代考古研究的材料上發現,先民們是用刻畫符號來記載事物的,可見上古時先民們對線紋及八卦之類圖式空間構成的美感都非常熱衷。如遠古器物上的線紋,許多專家學者認為是「具有文字性質的符號」,這些符號跟甲骨文中不少字都很相似,這些線紋圖案符號,表明從漢字產生初始形態。上反映了華夏民族對自然美法則認識和對美的體驗和創造能力,也就是所謂的「博採眾美,合而為字」,這是中國文字產生的雛形。下面再讓我們跟隨文字發展的脈絡走近文字。

甲骨文

我們談談甲骨文,目前,我們看到最早、最成熟的文字是股商的甲骨文。它不僅表現於字的個數之多,也表現在字的結構複雜性。當然甲骨文並不都是象形字,而且象形字在其間的比例也不很大。那麼從線紋符號到甲骨文之間還有怎樣的面貌呢?到現在還真是個謎。不過,從甲骨文發現到現在才是100年間的事。

因為這些文字,大多都是在龜甲或獸骨上用尖利的工具鍥刻的文字,有的甲骨是刻完後再填入硃砂,還有用類似毛筆的東西所寫的墨書或漆書文字,所以也都通稱為甲骨文了。這時的甲骨文已經是一種帶有規律性的古文字體系,在字的構造中都可找到中國古人所說的「六書」理論,如象形、會意、形聲、指事、轉注、假借,為研究漢字書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六書

甲骨文自被人們認識以來,經歷年發掘,共有15萬片,單字4000多個,可識讀者約1500 個。在甲骨學研究方面,發表論著達3萬餘人。

王懿榮是第一個認識甲骨文字的人。劉鶚作了第一部著錄甲骨文字的專書《鐵雲藏龜》。孫詒讓作了第一部研究甲 骨文字的專書《契文舉例》。羅振玉對於甲骨的收集和流傳最為有功。王國維於史學的發展貢獻最大。王襄的《籃室殷契類纂》是第一部甲骨文字字典。 葉玉森開始對甲骨文字作了綜合的研究。胡光煒作了第一部甲骨文例。董作賓是第一個從事發掘殷墟甲骨文字的人,並著有《甲骨文斷代研究例》、《殷歷譜》。另外還有郭沫若、唐蘭、孫海波、朱芳圃、陳夢家、胡厚宣、於省吾、楊樹達、李孝定、容庚、商承祚、姚孝遂、徐中舒、李學勤、高明、裘錫圭、日本的島邦男、伊藤道治等甲骨學專家,對甲骨學的貢獻最為突出。

鐵雲藏龜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甲骨文合集》工作組集體編輯,郭沫若主編,胡厚宣總編輯的《甲骨文合集》選出近5萬片甲骨,是甲骨文材料較全的一部巨著。

甲骨文及其記載的內容,真實地反映了三千多年前殷代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等各方面情況。為我們提供了詳實的資料,接下來我們再談談書契文字的風格,如果我們按照古本《竹書紀年》上所說,從盤庚遷到殷墟建都,到帝辛滅亡,共有273年。在這兩個多世紀的時間裡,甲骨的文字和風格出現了一些變化。

竹書紀年

近代學者董作賓於1933年作《甲骨文斷代研究例》中,詳盡地考定了甲骨卜辭五個不同時期的風格特徵。即:盤庚至武丁第一期書風雄渾,粗獷奔放。 祖庚祖甲第二期書風謹飭,字形修長。廩辛、康丁第三期柔弱頹靡,筆畫草率。 武乙、文丁第四期書風勁峭,用筆放逸。帝乙、帝辛第五期嚴整均勻,多為小字。

小編認為五期分法,普遍為學術界接受。因為甲骨文絕大多數都與佔卜有關,所以亦稱卜辭。它們在使用方面還殘留著原始氏族社會的陶器生產以及殷商人習喜佔卜問卦風俗的痕跡。這樣才使得他們所書寫出來的這些文字形象具備了一些初步的規律性,諸如對稱、均衡、變化、參差等不加修飾而古樸天真的筆法美,錯落疏朗隨體異形任其自然的結體和章法美。標誌著中國文字已進入了成熟期,書法規律也初步形成,也就是說殷商卜辭確立了中國書法的大走向、總格局。那麼該時代還有其他的文字載體嗎?有那便是青銅器。商周是青銅時代的輝煌時期。下面讓我們再了解一下青銅時代。

參考資料《中國書法文學》

相關焦點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
    唯一將古老文字作為藝術的是中國這門藝術叫書法倉頡,是黃帝的史官,漢字的創造者,被後人尊為文字始祖,中國的漢字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和發展,為中華文明和中華文化的保存和傳承作出了不朽的功績。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中國的漢字,開始以圖畫記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成了當今色的文字,又因祖先發明了用毛筆字寫,便產生了書法,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中國的書法有五種基本書體: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甲骨文和金文
    本文乃作者姜瑩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作為五體書之首,篆書的演進與古文字發展緊密相連,是書法藝術中具有獨立意義和鮮明特色的書體。筆畫交叉的地方因刀鋒衝刻顯出破損或較粗重的痕跡,轉角多為方折,橫、直畫分刻的程序還往往使轉角的橫直交接處產生露出筆畫之外的鋒芒,顯得不拘小節,有時契刻恰到好處,橫、直畫僅以鋒尖相接,這類風格的作品是甲骨文書法的典型代表。
  • 「大美甲骨文」——甲骨文書法高校巡迴展在河南藝術職業學院美術...
    12月11日上午,「大美甲骨文」——甲骨文書法高校巡迴展在河南藝術職業學院美術館隆重開幕。展覽由中國殷商文化學會、安陽師範學院甲骨文研究院、河南藝術職業學院美術學院、河南藝術職業學院美術研究所共同承辦,甲骨文世界之旅研究院協辦。
  • 中國好人汪太銀文:書法是中華文化瑰寶,中國十大國粹書法名列弟一
    書法是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藝術,中華文化五千多年來,從殷商時期的甲骨文開始,到周朝時的金文、石刻文,秦代的篆書,又到漢代的隸書,後又形成了東晉到唐朝的楷書、行書、草書。
  • 王茵甲骨文書法作品字庫上線新聞發布會在北京泰文樓美術館召開
    2020年10月20日下午王茵甲骨文書法作品字庫上線新聞發布會在北京泰文樓美術館圓滿成功召開,同時舉辦為期7天的王茵甲骨文書法作品展。中國楹聯學會書法藝術研究會發來賀信。此次活動由安陽殷墟博物館、王茵甲骨文書法屋(上海翱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有字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泰文樓美術館主辦,國寶工呈(北京)藝術品鑑定有限責任公司、浙江好誠明企業服務有限公司、浙江娛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浙江鎏亞文化有限公司、浙江三立集團、匯龍珠寶、侶程網等單位協辦。學術指導單位: 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楹聯學會書法藝術研究會、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博物館。
  • 研究甲骨文就是對中華文化的尋根
    甲骨文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值得倍加珍視、更好傳承發展。」同年4月24日,「紀念世界文化遺產甲骨文發現120周年——2019聯合國中國甲骨文書法藝術國際大展」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大廈舉辦,作為國內研究、創作甲骨文書法的領軍人物,魏峰應邀擔任本次展覽的名譽主席,展覽展出了魏峰創作的120幅甲骨文書法作品,鑑於魏峰對甲骨文研究、創作的貢獻和藝術成就,聯合國總部特別授於他「世界和平藝術家」稱號。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劉熙
    本文乃作者姜瑩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小編認為「書如其人」一書法的人格魅力清代的文藝批評家劉熙載有一個很有名的論斷:書法就像書寫者這個人一樣。換個說法,就是書法是一個人學問、修養和整個精神世界的外在表現。元代的郝經也曾說:書法是以人品為根本的。在中國古代,對書法作品的品評,總是與對作者人格的品評密切聯繫在一起的。中國古代小說《水滸傳》中,有一個很有名的「奸臣」蔡京,他是當時的丞相,收受賄賂,賣官鬻爵,弄得朝政昏暗,民不聊生。
  • 讓董作賓先生教你如何進行甲骨文書法創作
    董作賓為現代著名的甲骨文專家、歷史學家, 由於對甲骨文有精湛的研究, 所以他寫的甲骨文書法, 在甲骨文書法創作上有著重要地位, 極具借鑑價值。從發表於此的董作賓先生的《甲骨文集王安石詩句》上看, 董作賓先生的甲骨文書法, 不僅其點畫形體相當活脫華滋, 有一種生命自由的感覺 (如他的作品中的「不」、「春」、「使」、「我」等字) , 而且, 他的書法用筆, 筆筆中鋒, 柔中蘊剛, 又有著中國古代儒家學者所追求的那種中和放達、雍容穩健之美感 (如他的作品中的「侵」、「亦」、「見」、「知」等字) 。
  • 豫籍書法篆刻家創「甲骨文鈞瓷龜甲片」 贈河南省檔案館
    中新網鄭州7月21日電(記者 劉鵬)當鈞瓷遇上甲骨文,兩種古老的文化穿越時空匯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在歷經數千次的試驗後,豫籍書法篆刻家傅偉華和其團隊成功研製出「甲骨文鈞瓷龜甲片」。20日,傅偉華在鄭州將創作出的甲骨文書法長卷《蘭亭序》及「甲骨文鈞瓷龜甲片」捐贈給了河南省檔案館,被該館永久收藏,為頌揚黃河文明、傳承傳統文化作出貢獻。
  • 肖雲儒——中國書法的文化意義
    漢字書寫由具象的圖畫在漫長的歲月中逐級簡化、變異、提升為書法藝術抽象的符號,卻又草蛇灰線,留下了各種象形圖畫的印痕。中國書法在發生學領域的這一由形而神、由畫面而符號的過程,其實全息著、也發酵著中國文化特有的思維。形與神,在書法中既銜接、又變異,既隔離、又呼應。形與神互通,形與神暗寓,形與神在運動中融合,在融合中衝突。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簡牘(2)
    當然,簡牘並非都屬民間書法的範疇。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在這些簡牘的書寫技巧、風格樣式已與那些可能很可能出自上層社會書法專門家的詩文抄件及政府、法律文書簡牘沒有差別了(如包山楚簡)。我們無法確定其中的真正原因,只能根據表現現象推斷,這些來自下層的寫手受到過專門訓練,儘管他們身份比不上貴族,但在文化上已深受其影響,因而他們的「作品」已不屬於「民間文化」,而應歸人主流文化或者說作為主流文化的一種附庸而存在。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書法與儒家美學思想
    孔子不僅如此,它還深深影響民族的文化,即這種從人類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從政治理想出發的政治思想,在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中,形成了一個由「仁」的本義派生出來的美學精神這一觀點,也被化作書法的藝術理想。孫過庭在《書譜》中論辯書法的古今之變時,提出書法藝術的追求,責在「古不乖時,今不同弊,所謂『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何必易雕宮於穴處,反玉輅於椎輪者乎?」直到今天,「文質彬彬」仍然是評價書法,要求形式內涵統一的代義詞。
  • 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文化藝術及特殊符號就是書法
    中國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無與倫比的豐富文字記載都已為世人所認可,在這一博大精深的歷史長河中,中國的書法藝術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藝術語言再現了這一歷時性的嬗變過程。而具有姊妹性質的書畫藝術在歷史的嬗變中又以其互補性和獨立性釋讀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內涵。
  • 民間高手「獻寶」書畫攝影大賽 甲骨文書法驚豔
    >>點擊了解報名事宜  現場:  甲骨文書法「驚豔」書畫大賽  此次大賽徵集作品包括書法、繪畫以及攝影等三大類。其中,書法、繪畫類作品主要面向老年參賽者,要求參賽者需年滿55周歲,攝影類作品參賽年齡不限。從9月29日啟動報名以來,受到青島廣大藝術愛好者的熱烈關注和參與。
  • 國寶級甲骨文書法你認識幾個字?
    好的甲骨文書法作品,就像一幅畫 「甲骨文很古老,但甲骨文書法是一種新興的書法形式。」江蘇省檔案館館員藍曉霞說。隸書楷書草書作品傳之久遠,但120年以前,沒有人用甲骨文創作書法。當甲骨文與書法結合,就產生了一種新的書法藝術。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與篆刻,篆刻演變與布局
    本文乃作者小哥哥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清末民初,山陰人吳隱等創立西冷印社於杭州西湖孤山,推安吉、吳昌碩為社長,研討篆刻藝術,旁及書、畫、考古。一時人才輩出,佳作如林。
  • 肖雲儒:中國書法的文化意義 (三)
    編者按:著名文化學者、文藝評論家肖雲儒老師關於《中國書法的文化意義》的講座由中國文聯主辦的《中國藝術報》兩整版刊載,並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此文較長,共計12000餘字,計劃以四章節發出,上一次發了第二部分,現在發布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敬請期待。
  • 傳承書法文化!鹽田田心小學「漢字文化園」吸睛
    從1994年以來,該校紮實開展書法教學,書法教育深耕厚植26載,書法教育碩果纍纍。此次修建「漢字文化園」,是為了讓學生們切身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埋入每個孩子心田」。「漢字文化園」五字集自書聖王羲之的行書,豁達開朗,飄逸俊美。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時間展開序列欣賞
    本文乃作者小哥哥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小編認為如果沒有線條「邏輯鏈」式的事件展開序列,沒有書法在創作時完整的推移過程,沒有抒情活動在線條「欣賞書法藝術中國傳統書法賞評採用的是一套極富詩性色彩的話語系統。書法作品的評品,往往詩情畫意洋溢其間,而閱讀古典書法品評文章,如同在詩情畫意中徜徉。
  • 中國文化的核心是中國哲學,而「核心的核心」是書法
    二十一世紀以來,伴隨著傳統文化的全面復興,掀起了「國學熱」、「文化熱」、「復古」的熱潮,這實在令人欣慰與欣喜。但傳統文化形式的復興絕不是幾個視頻節目、幾位聊天訪談、幾本書籍注釋就可以實現的,如此則不免流於泛化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