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衛,或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足球場上位置,其實在中國也有一座叫做中衛的城市,它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西部,有著「沙漠水城、花兒杞鄉、休閒中衛」的說法。
如今寧夏著名的沙坡頭景區便是位於中衛,不過中衛作為古「絲綢之路」北線的重要驛站,各民族的文化在這裡交融,歷史和文化的積澱成就了中衛這座城市在寧夏的特殊地位。
如今搜索中衛,顯示出來的最多建築便是位於中衛城區的中衛鼓樓,這座鼓樓和古都西安的鼓樓作用相似,位置也十分突出,在古城區的重要十字路口,我凌晨來到中衛,特意在古城裡走一走,而這座金碧輝煌的建築便吸引了我。
中衛鼓樓是一座四方臺基拱洞型的樓閣建築,樓型為四面八方一體式,樓之西南角有一小門可通達樓基上部。是一座體現明代漢族建築風格的古建築。整座建築高23 米,通高30 米,重樓3 層,走到它的腳下,還是十分莊重威嚴。
這座建築雖然只有幾百年的歷史,但是對於這座城市的意義卻十分特別,它見證了這座城市的百年滄桑,也見證了如今的發展與繁榮,沿著這座鼓樓慢慢的逛逛,燈光下的鼓樓甚至比西安的鼓樓還要精美很多。
在鼓樓基座四面門樓上都設有匾額,東曰「鎖扼青銅」;南曰「對峙香巖」;西曰「爽挹沙山」;北匾原為「控制邊夷」。
對於鐘鼓樓的作用,其實很多人並不了解,在此也進行一個簡單的普及,在古代,一晝夜為十二時辰,以地支序之,每個時辰相當於兩個小時。為了方便人們了解時間,便會擊鼓敲鐘來報時,便擊鼓報時,所以鐘鼓樓就是一座城市最好的歷史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