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中衛的最美鼓樓,400年歷史,獨特的十字門洞

2020-12-15 懶遊的故事

接著分享我的寧夏旅行故事。在銀川停留數日後,決定去周邊黃河邊的小城呆幾天,身邊人一直推薦了中衛。這個「中衛」可不是我們足球場上的中場悍將,而是一座美麗的小城。

除了中衛沙坡頭景區、騰格里沙漠外,這座美麗的小城有一條南北向的中軸線,信步走來,可以從黃河岸邊的黃河宮、香山湖公園、市政府廣場、文化廣場、鼓樓商圈、紅太陽廣場、高廟保安寺,一直到中衛火車站。圖為中衛漂亮的第五小學。

祖國的花朵們正在漂亮的校園裡上體育課。中衛作為古「絲綢之路」北線的重要驛站,各民族的文化在這裡交融,歷史和文化的積澱,成就了中衛這座城市在寧夏的特殊地位。

鼓樓南街。中衛市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西部,其居於黃河前套之首,有著「沙漠水城、花兒杞鄉、休閒中衛」的美譽。隨著《爸爸去哪兒》及一些旅遊宣傳活動的推廣,中衛也逐漸為人所知,其中中衛的沙坡頭、沙湖等等都成為沙漠旅遊的熱門目的地。

鼓樓南街上的特色人行過街天橋,可以稱為「風雨樓」嗎?不知道當地人如何稱呼。

鼓樓是中衛市區的中心,清初稱之為文昌閣,始建於明崇禎四年(1631)。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七月十四日廟會時不慎失火焚毀,僅存基址。道光十一年(1831),知縣艾椿年率典史沈垣與當地士紳一道捐資重建,翌年建成。1988年、1992年、1997年,原中衛縣人民政府又先後3次撥專款粉飾彩繪,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座鼓樓。

鼓樓高23 米,通高30 米,重樓3 層,是一座四方臺基拱洞型的樓閣建築,樓型為四面八方一體式,樓之西南角有一小門可通達樓基上部。鼓樓底基呈長方形,南北長為22.4 米,東西寬為16.65 米。

基座正中為很有特點的「十」字形門洞,分別通四面街道。印象中去過的秦皇島山海關古城景區裡,就有一個十字形門洞的鐘鼓樓,但規模和精美程度似不如中衛的鼓樓。鼓樓門洞高3.75 米,中心為穹窿頂,正中有八卦藻井,入卦圖周圍懸木雕八仙像,4 個角嵌有石雕龍首, 昂然相對。

基座四面門樓上有匾額,是按方位反映中衛地理特點的,其東曰「鎖扼青銅」;南曰「對峙香巖」;西曰「爽挹沙山」;北匾原為「控制邊夷」,是一座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標誌性建築。

基座之上正中為三重簷十字型歇山頂的主樓,每面3開間,3層3簷,每層有12翹角,最上層四面有現景迴廊。樓基四面建有小型陪樓4座,其內壁分別刻有鼓樓始建、重建的背景、時間、經過及有關事項等。樓頂正中豎壘黑色陶球6顆,四周置蟠龍,組成群龍戲珠畫面,但從不同角度看,均為二龍戲珠。是一座體現明代建築風格的古建築。

鼓樓轉盤道西側的人民商場。這裡是中衛最繁華的地段,有開盛,新華百貨,人民商場,鼓樓百貨大樓,花潤萬家等大型商場。

鼓樓北街商業步行街。

鼓樓北街商業街上的仿古建築風格的商場。

鼓樓西側的中衛賓館,前身為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賓館,是中衛市最早被評定為星級酒店的飯店,曾以接待過多位國家領導人及國內外賓客而聞名。

這條古色古香的小巷就是中衛人口中的商業北街,現在改名為「老鼓樓巷子」,聽說這裡「藏著」很多好吃的小館子。

待續,下文我們去鼓樓旁的紅太陽廣場去瞻仰莊嚴的毛主席像。

相關焦點

  • 【寧夏行】中衛高廟—中衛鼓樓
    1/前言 【寧夏行】中衛高廟—中衛鼓樓D19 2018.07.25行程:中衛市—中衛高廟—鼓樓—【寧夏】中衛市裡程:10公裡今天8點從中衛市出發,大約8點半到中衛高廟,開始遊覽,中衛高廟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區城北.建在接連城牆的高臺上(包括高臺下的保安寺
  • 鼓樓,中衛城內最美的古建地標,夜幕降臨美不勝收
    提起中衛,或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足球場上位置,其實在中國也有一座叫做中衛的城市,它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西部,有著「沙漠水城、花兒杞鄉、休閒中衛」的說法。如今寧夏著名的沙坡頭景區便是位於中衛,不過中衛作為古「絲綢之路」北線的重要驛站,各民族的文化在這裡交融,歷史和文化的積澱成就了中衛這座城市在寧夏的特殊地位。
  • 寧夏銀監局關於同意寧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衛鼓樓東街支行籌建的...
    你行《關於籌建中衛鼓樓東街支行的請示》(寧銀髮〔2016〕172號)收悉。根據《中國銀監會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銀監會令2015年第2號)有關規定,現批覆如下:  一、同意籌建寧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衛鼓樓東街支行。
  • 寧夏中衛,一座時髦又古老的西北小城
    ,有自然的本色,有獨特的邊塞文化和人文風情,有酒有肉有故事。這裡有華夏人類重要的發祥地——寧夏中衛,也可以在沙漠綠洲裡享受一場別致的下午茶,還可以中衛最美66號公路盡情馳騁……所謂高廟自然是勝在其高,在4000多平方米的高臺上,有260多間樓閣,高低前後,重重疊疊,構成了這個氣勢雄偉的建築群,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寧夏古建築的風貌。
  • 寧夏中衛香山公園,和最美秋天合個影,最美中軸線上的一環
    接著分享寧夏旅行故事。從銀川到中衛,有多列火車,兩個多小時,很方便。中衛,這可不是足球場上的中場大將,而是一個位於黃河邊上的沙漠城市,這裡既有長河落日圓的雄渾壯麗,又有著塞上江南的婉約秀美。中衛曾被評為「中國人居環境建設傑出貢獻獎」,中國特色魅力城市 100 強等榮譽。
  • 來寧夏中衛旅行,一定要做這三件事,才不虛此行
    接著分享我的寧夏旅行故事。接上文,從銀川到中衛,火車尤其方便,車次多,只需要兩個多小時就到了。中衛,可不是足球場上的中場大將,它是一座有魅力的小城。來中衛,一定要做三件事。第一件事,要走走中衛的最美中軸線。
  • 寧夏的這座衛城 老城已消失殆盡而歷經四百年的鼓樓依然霸氣
    寧夏的這座中國最後的衛城,老城已消失殆盡,而歷經四百年的鼓樓依然霸氣中衛這個古建築 是當地歷史的見證因為從內地去新疆,經過西安後,筆者選擇了走六盤山,然後去平涼,在經過寧夏中寧這樣的路線,再回到甘肅的臨澤
  • 寧夏中衛有一古城樓,竟然已有六百年之久
    坐著火車,看著窗外的風景,聽著最喜歡的歌曲,就這樣,小編來到了朋友口中無時無刻提起的寧夏中衛。下車的前一刻,還在幻想著這個城市會有什麼魔力呢,因為身邊的朋友都對這個城市讚不絕口。穿過人群,走上幾步路就能看到中衛標誌性的建築--鼓樓。中衛鼓樓位居於城市的正中間,說起這,小編還特意去查看了有關於這個地方的故事。沒想到鼓樓竟然始建於明崇禎四年(1631),如今,已有將近四百年的歷史,站在鼓樓下面,也能看出古城樓所經歷的風吹雨打。不過中衛鼓樓也是當地人引以為豪的建築之一,也是被寧夏稱為最有特色的鐘鼓樓。
  • 在寧夏中衛的48小時,陶醉並感動著!
    也許是天意,也許是巧合,進出寧夏中衛竟然都選擇了這趟從拉薩開往北京的Z22次列車。緊緊張張忙忙碌碌,不停的考察不停的參觀,不停的認識新朋友,如此算來就是整整的兩天48小時,於是也就有了《在寧夏中衛的48小時,陶醉並感動著!》的標題,許多聰明的讀者自然也就能猜出我這篇文章的真實意圖,是的,就是要為「天下黃河富寧夏,首富中衛」的中衛唱首讚歌。
  • 寧夏中衛這座600年的寺廟,似一座城堡,遊客必打卡
    接著分享我的寧夏中衛旅行故事。這幾天已經發了多篇遊記,文後評論中,眾多東道主的熱情感動著我,大家紛紛提到了中衛的高廟,今天就去看看。接上文,再說說中衛的魅力南北中軸線。對於一座大城市這是奢望,但對於中衛來說,再恰當不過了。從黃河岸邊的黃河宮開始,一路向北到中衛火車站,一路美景不斷,絕不會讓你感到單調和乏味,全程徒步僅需要幾個小時。在鼓樓的西北方向,有一座著名的「高廟」,就在紅太陽廣場的後面。從佛光閣進入高廟。這裡現在經營著古董和旅遊紀念品等商品。
  • 寧夏中衛,西北沙漠旅遊的寶藏地,特色民宿仿佛讓人置身摩洛哥
    我是魚總愛旅行,今天說說寧夏中衛寧夏中衛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西部,地處寧、甘、蒙三省(區)交界地帶。中衛沙坡頭緊挨著我們的「母親河」黃河,遠離城市的喧囂,既有壯闊的西北大漠,還有堪比摩洛哥的特色民居。2019年《親愛的客棧》在中衛錄製,讓觀眾在屏幕上見識了這裡不一樣的風土人情,中衛嫣然成了赴寧夏旅遊的首選目的地。中衛市區的地標建築是中衛鼓樓,三層重簷十字歇山頂,西角各有一座小巧的陪樓,頗為雄偉。鼓樓樓頂正中有六顆黑色陶球,四周分布著數條蟠龍,從不同角度看均為二龍戲珠,是一座體現明代建築風格的古建築。
  • 中衛那些小清新的地方
    香山公園緊鄰黃河宮,主入口處的林蔭大道上,展示著中衛最美的秋色。本日雖不是休息日,聞訊趕來的市民也不少,怎能不和和最美的秋天合個影?園內樹影婆娑,風景優美。地面上鋪滿厚厚的金黃落葉,樹林中的小亭子裡有兩個人。簡簡單單的尋常場景,在這個絕美的秋天中,宛若一幅濃墨重彩的油畫。
  • 沙漠裡的下酒菜,寧夏中衛的菜中靈芝,兩個季節能吃到
    接著分享我的寧夏之旅。在銀川逗留兩天後,來到了中衛。中衛這座小城,把塞上江南的意境推到極致,這是一座漂亮的小城。中衛市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西部,寧夏、很多朋友建議我去中衛,都說這是一座美麗的小城。圖為中衛的黃河畔的水滴造型,很有特點。中衛有一條鼓樓南街,幾乎貫穿了中衛的南北,我稱它為中衛最美中軸線,圖為香山湖公園。來中衛旅遊,一定要抽時間沿著這條最美中軸線走一走,這是了解這座小城最佳的方式。第一天坐火車到中衛後,步行前往預定的客棧。在客棧裡,被牆上的這個介紹所吸引。
  • 儒釋道三教合一,古寺經典建築之最,寧夏中衛高廟
    儒釋道三教合一,古寺經典建築之最,寧夏中衛高廟高廟保安寺位於寧夏中衛縣城北,它與「大漠奇觀(沙坡頭)」齊名,是中衛兩大景觀之一。2012年寧夏中衛高廟 門票20元高廟保安寺始建於明永樂年間,距今600多年的歷史,歷經清康熙48年(1709)和清乾隆3年(1739)兩次大地震,震毀後重建。清鹹豐8年(1858),增建了門前廣場上的法戒樓和寺院內的磚砌牌坊等,改稱「玉皇閣」。
  • 寧夏行(三)、沙漠中的綠洲—美麗的中衛
    3、 沙漠中的綠洲—美麗的中衛雖然是小飛機,但是飛行得很平穩,十一點我們準時降落在中衛沙坡頭機場。飛機落地後,我收到了一張照片,是一輛停在旗杆前的車,打劉導的電話,他已經在機場出口處的旗杆下等我們了。打劉導的電話,找到了站在旗杆下等我們的他,是一輛瑞豐商務車,打開尾箱,下面是一個大大的圓筒,一問才知道是氣罐子,因為寧夏的天然氣便宜,這裡大部分汽車都改裝成了燒氣的車。
  • 寧夏中衛紅太陽廣場,背手的毛主席雕像,重溫那份感動
    接著分享我的寧夏旅行故事。一張淡季的特價機票把我帶到了塞上江南寧夏,在銀川坐火車去中衛呆幾天。中衛,不是那個足球場上的中場大將,而是一座黃河岸邊的美麗小城。中衛市位於寧夏中西部,有著「沙漠水城、花兒杞鄉、休閒中衛」的美譽。
  • 寧夏行(連載三)、沙漠中的綠洲—美麗的中衛
    3、 沙漠中的綠洲—美麗的中衛雖然是小飛機,但是飛行得很平穩,十一點我們準時降落在中衛沙坡頭機場。飛機落地後,我收到了一張照片,是一輛停在旗杆前的車,打劉導的電話,他已經在機場出口處的旗杆下等我們了。打劉導的電話,找到了站在旗杆下等我們的他,是一輛瑞豐商務車,打開尾箱,下面是一個大大的圓筒,一問才知道是氣罐子,因為寧夏的天然氣便宜,這裡大部分汽車都改裝成了燒氣的車。
  • 寧夏中衛:沙漠深處起新城 10年讓綠樹成蔭
    寧夏中衛:沙漠深處起新城 10年讓綠樹成蔭 這就是寧夏最年輕的城市中衛市。暮春時節,記者再次踏上這片熱土,感受黃河與大漠、沙漠與綠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2004年4月28日,為加強沙漠治理,促進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經國務院批覆,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宣布:將吳忠市的中寧縣和固原市的海原縣和沙坡頭區劃歸一處,中衛撤縣立市。    中衛地處寧夏中部乾旱帶、騰格里沙漠東南邊緣。
  • 塞上明珠,最美中衛沙坡頭
    歷史隨長河悠悠遠去,黃沙依舊在,駝鈴何處尋。黃河上的羊皮筏子,承載著世世代代渡河人來來回回往返於兩岸,往事如煙隱去,故事依然繼續著。人與長河的空靈寂寥情感、飄逸雋永意境,蘊藏了沙坡頭道不盡的千古遺韻。沙坡頭,位於寧夏中衛市,地處黃河前套之首,南依香山,北接騰格里沙漠,中部為黃河衝積平原。
  • 愛上中衛的N個理由
    鼓 樓 梁思成曾說:「一個沒有歷史記憶的城市,註定是一個沒有將來的城市。」 鼓樓,大概就是「從古代穿越來到現代的中衛地標建築」鼓樓是一座體現明代建築風格的古建築中衛鼓樓始建於明崇禎四年(1631),以鼓樓為中心,四條大路呈放射狀延伸至四面八方,是中衛的城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