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口老化速度兩倍於歐美 2018進入高齡社會

2020-12-12 中國臺灣網

  據APEC(亞太經合組織)及「經建會」人力處的人口推計,一九九三年臺灣老年人口比率達百分之七,預測在二0一八年將攀升至百分之十四。

  由高齡化社會進入高齡社會,臺灣歷時約二十五年,與日本相當;但與法國曆時達一百一十五年、美國七十二年、英國四十七年相比,時程快了一倍以上。

  依上述演變趨勢,二0二六年臺灣老年人口比率將達百分之二十,進入超高齡社會,估計由高齡社會進入超高齡社會僅需八年,也較歐美快速。

  「經建會」綜合計劃處副處長高仙桂指出,人口老化根本原因,在於持續的低生育率和人類預期壽命延長;國際間通常以聯合國定義: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比率百分之七是高齡化社會、百分之十四是高齡社會、百分之二十為超高齡社會。

   高仙桂表示,二十一世紀初期以來,經濟結構轉型與人口老化對全球經濟發展的影響益趨明顯,今年九月APEC會議,首度討論「老年經濟的挑戰」。

   高仙桂說,不須一味從負面角度思考臺灣人口老化速度;臺灣人可掌握契機,開拓健康產業的市場空間,減緩人口高齡化對經濟與社會的衝擊。

相關焦點

  • 臺灣地區2018年將正式邁入高齡社會
    中國臺灣網12月22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當局「國發會」21日舉辦年終記者會,表明2018年老年人口將超過14%,臺灣將正式邁入高齡社會。該委員會還強調,人口結構改變須提早因應。 依「國發會」推估,臺灣明年將邁入高齡社會,7年後達到人口高峰2,374萬人,之後轉為負增長,37年後人口跌破2千萬。 因應人口老化、衰退趨勢,「國發會」負責人表示,人口相關政策將會是明年工作重點,未來將持續針對生育、養育、培育等進行討論。
  • 臺灣地區人口老化拉警報 15縣市老人比小孩多
    《中國時報》報導,臺灣人口持續老化,內務部門昨天(9日)示警,臺灣老化指數指標在今年2月首度破百,達到100.18,代表老年人口首度超過幼年人口;臺灣22縣市中,有15個縣市老化指數破百,意味著臺灣有6成8的縣市,街上的老人比小孩還多。
  • 臺灣地區人口老化拉警報,15縣市老人比小孩多
    臺灣地區人口老化拉警報,15縣市老人比小孩多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人口持續老化,內務部門昨天(9日)示警,臺灣老化指數指標在今年2月首度破百,達到100.18,代表老年人口首度超過幼年人口
  • 王建民:臺灣人口「老化與少子化」形勢日益嚴峻
    進入後工業化社會時期的臺灣,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均壽命延長(2015年臺灣男女平均壽命為80.2歲)、社會價值觀念變化以及晚婚晚育與不育人數的顯著增加,臺灣人口老化與少子化趨勢日益明顯,對臺灣社會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挑戰。    臺灣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峻。
  • 臺灣人口今年將出現負增長,預計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
    新華社臺北8月19日消息,臺當局發展規劃部門最新推估,臺灣地區總人口將於2020年開始轉呈負增長,比前次推估提前2年。2025年臺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該部門分析稱,總人口今年開始負增長,主因是今年人口出生數將低於死亡數,人口開始呈現自然減少。
  • 臺灣社會問題面面觀(二):人口負增長加速
    >>詳細       ▲預計2018年邁入「高齡社會」>    「銀髮海嘯」來襲,據臺當局最新人口推估,臺灣人口結構正快速老化,預計2018年邁入「高齡社會」,屆時65歲以上人口超過14%,2025年進入
  •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裡620餘人 臺灣人口是多是少?
    中新社北京七月六日電 題:臺灣人口是多還是少?  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六月下旬,臺灣《經濟日報》刊發社論——《忽視人口老化未來將是災難》,再次提起臺灣社會、輿論長期關注的人口結構議題。:臺灣人口將於二00八年進入零成長。
  • 人口老化速度全球第一 臺灣:打響「嬰兒保衛戰」
    2015年重陽節前夕,臺灣「國發會」公布統計數據,島內目前65歲以上人口已達286萬,預計將於2018年邁入「高齡」社會、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屆時每5人就有1人超過65歲。臺灣從「高齡」社會邁入「超高齡」社會,預計將僅用時7年,時間比日本快1.6倍、比美國快2.9倍、比英國快7.3倍,創下另類「全球第一」。
  • 臺灣人口推估今年轉負增長 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臺灣當局「發展委員會」18日發布最新「人口推估(2020年至2070年)」報告顯示,臺總人口今年開始轉呈負增長,較上次推估提前2年;臺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比上次推估提前1年。綜合中央社、聯合新聞網、經濟日報即時新聞等臺灣媒體報導,該部門每兩年根據相關統計,公布未來50年人口推估報告。此次發布的報告預估,2070年臺灣總人口較今年的2357萬人減少776萬人或32.9%。其中,14歲以下人口減少155萬人,15至64歲人口減少900萬人,65歲及以上人口則會增加280萬人。
  • 臺灣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未來10年是關鍵準備期
    中國臺灣網11月3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當局「行政院長」毛治國上月接受採訪時表示,臺灣即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未來10年是關鍵準備期,當局推出「高齡社會白皮書」,並與民間攜手合作。
  • 亞太老齡化社會的抗衰老醫學學術地圖怎麼畫?
    根據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2019年修訂版》的數據顯示,到2050年,全世界每6人中,就有1人年齡在65歲(16%)以上,而這一數字在2019年為11人(9%);到2050年,在歐洲和北美,每4人中就有1人年齡在65歲或以上。2018年,全球65歲或以上人口史無前例地超過了5歲以下人口數量。
  • 亞洲人口老化速度冠全球 2030年臺灣老人將佔1/5
    華夏經緯網8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研究25日指出,亞洲人口老化速度居全球之冠,警告到2030年,老年人大幅增加將使亞洲在醫療照護上花掉20兆美元。日本屆時將成為極老化國,臺灣滿65歲老年人則將佔1/5。
  • 金門縣人口老化加快 養生園區已開始規劃上路
    華夏經緯網10月1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金門縣政府衛生局12日表示,東半島養生照護園區已通過「行政院」離島重大投資計劃,預定12月召開設定地上權招商說明會,明年初上網公告招商,盼吸引島內保險醫療社福機構進駐。
  • 臺灣人口面臨「死亡交叉」
    臺灣已進入高齡社會,而且今年起人口面臨死亡交叉。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將反映在勞動參與率下降、扶養比上升,年輕人負擔加重;消費、投資及生產活動所受衝擊不言可喻,經濟恐長期陷入停滯衰退。臺灣與日本的人口及社會、經濟結構變化極為類似;而人口老化趨勢陡峭程度超過日本,出生率也低於日本;除了人口結構逐漸惡化,人口紅利消失外,這種「日本病」危機恐怕也將在臺灣地區發生。    勞動參與率降 扶養比升    2018年3月底,臺灣戶籍登記65歲以上老年人口計331萬人,佔總人口14.1%,正式邁入「高齡社會」;而8年後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
  • 過半縣市老人多過孩子臺灣社會思考「老病死」
    記者 陳曉星攝臺灣當局近日披露統計數字,臺灣老化指數今年2月首度破百,達到100.18。老化指數指老年人口對幼年人口的比例,當老年人口大於幼年人口時,指數便會大於100。數字顯示,臺灣22縣市中,已有15個縣市老化指數破百,意味著臺灣有68%的縣市老人比孩子多。
  • 調查:臺灣人老化意識居亞太之末 慢性病上身才覺得老
    臺灣人老化意識居亞太之末,慢性病上身才覺得老。(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中國臺灣網11月9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當局「內政部」宣布臺灣正式邁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率達到14.05%。
  • 臺北人口老化指數創新高 佔總數11%為全臺最高
    中新網1月11日電 臺灣的人口結構,除了少子化,高齡人口增加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根據臺北市主計處的統計,臺北市65歲以上的老人到06年11月底為止,已經有30.5萬人,佔全臺北市的11.61﹪,老化指數也已經達到69.68﹪,不僅是全臺最高,老化指數也再創歷年新高。
  • 臺灣人口老齡化顯著 僅老年人居住者宅數十年增近六成
    新華社臺北10月15日電(記者劉歡 吳濟海)臺灣地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臺灣僅老年人居住者宅數逾52萬,近十年增加57%,顯示人口老齡化程度越來越高。臺灣老化指數(即老年人口對幼年人口比)2017年2月底首度破百至100.18,表明老年(65歲及以上)人口數已超越幼年(14歲及以下)人口數,2018年9月底更升至110.56,老齡化程度愈加顯著。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例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是「高齡社會」,達到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
  • 臺灣2019年人口增長創新低 老化指數不斷攀升
    原標題:臺灣2019年人口增長創新低 老化指數不斷攀升   新華社臺北3月23日電(記者吳濟海 查文曄)臺灣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近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底,臺灣地區戶籍登記人口為2360.3萬人,較2018年底增加1.4萬人,增幅為0.6‰,人口增長數及增幅皆為歷年新低。
  • 臺灣人口發展
    1949-1959年,臺灣人口出生率一直保持在4%以上,其中1951年近5%。1960年以後,人口出生率開始下降到4%以下,1967年下降到3%以下,1984年以後降至2%以下,此後基本上保持在1.5%左右,2001年為1.2%。臺灣人口的死亡率基本上一直處於下降趨勢,但速度略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