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每個人都好奇的點,分析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

2020-12-13 大風和日

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一下,關於共享單車他是怎麼盈利的?

共享單車一天能掙多少錢?算一下,小編真的被嚇到了,當共享經濟慢慢的被大家都接受的時候,共享單車,作為這個行業當中的老大,他無疑是走在我們前代的最前端,當我們大家都在想共享這個概念到底可不可行的時候,路上已經擺滿了共享單車了。我們知道一般的共享單車是其次一塊錢,而後來競爭對手頻出,活動越來越多,有一些單車月卡呢,一個月只要一塊錢。大家肯定會很好奇,這個模式,錢收的那麼少,到底怎麼才能掙錢呢?利潤在哪裡?利潤一點空間都沒有的感覺呢,小編今天就來告訴大家,共享單車他是怎麼盈利的。

其實在我們騎行共享單車之前,我們都是需要付押金的,一般的押金的就是100到300塊之間。共享單車他在,開發這個市場之前就做過了精密的計算,他們預計說如果用一次車的話,那差不多有6到10個人會把押金留在,這個軟體裡面不取出。那這麼算下來差不多一輛車身上有的錢就是1200到2000塊,數據顯示呢,在中國每個月差不多有500多萬人會騎行共享單車。

那我們按每個用戶每個人收299的押金來預計的話,那共享單車收到的押金就可以高達15億人民幣。這個時候他們就有本金了,他們不是把這個錢收了以後就放在裡面,他們是用通過這個方式用錢生錢。通過用戶在,軟體裡,沒有取出的押金,趁這個他使用的階段聚集起來去融資投資一些其他比較受歡迎,比較有高利潤的行業,然後把利潤收回來,當客戶要退押金的時候,沒關係可以退給他,但是這部分利潤已經就是共享單車。

另外呢,當我們進入共享單車頁面的時候,也會有一些廣告,這些廣告的費用也不肥,廣告商會給出一大筆的廣告費給共享單車。另外那我們有時候在車上也會看到一些小廣告,這些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利潤,雖然說現在中國的共享單車,還沒有達到一個非常絕對的盈利狀態,但是通過現在這個概念越來越廣泛了,我們知道也不僅只有共享單車,甚至共享汽車,還有一些另外的共享東西都有了,只有我們沒想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到的。所以既然這個市場有這麼廣闊的前景,那大家會虧嗎?嚴格來說是不會的,只是現在還沒有達到這個盈利模式而已,虧的買賣怎麼有人會幹?

另外小編覺得共享單車的確是給中國的環保事業出了一份力,雖然有時候在路上會阻礙到路人,但是總的來說,比如,有時候我們上班如果需要坐公交20分鐘的話,那其實,其實承擔其共享單車,我們也是20分鐘左右就到了,因為公交有時候要停。而且共享單車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當其他堵車的時候,騎單車還是比較自由的,小編覺得共享單車對社會的貢獻還是利大於弊吧,不知道大家對共享單車有什麼意見呢?覺得他是不是真的是為我們的社會出了一份力,也對你的生活提供了便捷呢?

相關焦點

  • 從共享單車看物聯網背後的盈利模式
    共享單車具備智能互聯產品的關鍵要素,因此,考慮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更應該放在萬物互聯時代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和理解未來整個社會的商業模式變遷。我們以共享單車為例,看看智能互聯產品的幾種盈利模式:  物理產品盈利模式。在傳統商業中,我們已經非常熟悉物理產品的買賣交易模式。共享單車最為直接的盈利模式,就是賣家投入物理硬體,收取買家的租賃費。
  • 2020年共享單車市場前景分析預測 - 2020年中國共享單車市場調查...
    4.1.1 共享單車行業盈利模式概述c      (1)共享單車盈利模式現狀分析n      (2)共享單車盈利存在的問題中      (3)共享單車盈利模式趨勢預測智    4.1.2 共享單車行業廣告盈利模式分析林      (1)共享單車行業廣告盈利模式發展現狀調研4      (2)共享單車企業在廣告盈利模式的嘗試0      (3)共享單車行業廣告盈利模式盈利點探索
  • 共享單車盈利:豐滿的理想與骨感的現實
    或許因為共享單車的落寞,不少人對共享經濟也開始心生質疑。事實上,無論是從綠色可持續的發展理念來看,還是從商業模式創新與國家化解產能過剩的要求來講,共享經濟都將是未來的大趨勢,不可阻擋。
  • 華訊投資:共享單車遭遇退費,終究是盈利模式出了問題?
    華訊投資注意到,近來大街小巷出現的共享單車顏色,以及掃碼解鎖的通道越來越單一。共享經濟模式給用戶帶來許多便利,也讓大眾對於經濟形式有了新的認知。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一直都是資本市場的投資考量的主要因素,沒有利潤就像不能兩條對走路,始終是走不長久。
  • 2019年共享充電寶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 盈利模式是最大痛點
    相對於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的投入、運營、維修成本都比較低,投資者資本回收率較高,因此,共享充電寶市場備受投資方和生產企業的關注,自2014年首次與消費者見面之後,近幾年來發展非常迅速,得到眾多資本青睞,但隨著行業內競爭的加大和眾多企業的退出,共享充電寶行業進入洗牌階段。
  • B2B優選:麗江共享單車盈利模式
    麗江共享單車盈利模式據《殺死大明星》的製作團隊介紹,該片是愛奇藝VR互動沉浸劇場系列的部,目前後續內容的劇本和技術迭代的方案也已經準備就緒。在復用部的製作經驗基礎上,未來影片的成本將會壓縮得更好,作品也會更加成熟。從《殺死大明星》這部影片可以看到,儘管現階段VR並未全面普及,但受認可的個例已經出現,製作、創新和發展的路徑已經足夠清晰。
  • 農業圈熱鬧的「共享農場」有發展空間嗎?其盈利點在哪
    我們傳統接受教育的方式,喜歡去下定義,什麼是「休閒農業」,什麼是"共享農場",那麼共享單車是什麼,「共享單車是指企業在校園、地鐵站點、公交站點、居民區、商業區、公共服務區等提供自行車單車共享服務,是一種分時租賃模式。」
  • 艾媒2018共享單車半年報告:ofo穩居第一 欲盈利突圍
    6月21日,國內知名第三方數據機構艾媒發布《2018上半年中國共享單車行業監測報告》顯示,共享單車行業經過2017年高達632.1%的快速增長後,在2018年步入了更為理性的成熟期發展階段,用戶規模整體增速正常放緩,競爭也從擴大市場規模轉向了比拼盈利能力。
  • 共享單車這種投資大,難盈利的項目,是依靠什麼發展起來的
    共享單車可以說是過去一段時間最為火熱的一個話題,因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人們已經開始熟悉了生活中有共享單車的存在。人們已經熟悉在任何一個我們經過的地方都會有一輛特色的單車在停靠。從今年開始,共享單車的春天似乎已經開始過去,但是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原來冬天也可以在春天之後到來。
  • 中國共享單車調查:一場不可能盈利的生死賽跑
    (原標題:一場不可能盈利的生死賽跑,中國共享單車最全調查)
  • 共享單車競爭發展對策及建議
    周鮮子對共享單車的現狀進行了分析,提供了問題的防止辦法,並提出了共享單車新增功能的構想,包括增加「暫時離開模式」、增加騎行指引功能和建立和完善用戶信用系統。  劉亞楠對共享單車所面臨的問題,提出完善共享單車發展的四個建議:強化與當地政府合作,尋求財政補助;加大處罰力度,構築契約精神;加大科技投入,增強單車的便利性;輕資產運營,尋找更多盈利點。
  • 2018年中國共享單車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格局分析 漲價或將成為企業...
    與此同時,共享單車行業內目前只剩下摩拜、ofo、哈囉、青桔、小藍5家頭部企業,市場格局初步穩固,市場需求比較旺盛,在「限投令」仍將繼續的情況下,頭部企業之間還是會進行投放容量的卡位戰。  不過,共享單車行業仍未找到明確的盈利模式,市場格局初步穩固情況下,漲價或將成為共享單車企業的選項。但在單車每日騎行3-5次的現狀下,通過收取騎行費仍難以覆蓋龐大的維修和運營成本。
  • ofo小敗局|ofo的共享單車商業模式本身可能就不成立
    那麼,ofo是否可以通過漲價來實現盈利呢?在他看來,這種可能並不大,理由是:只要花幾十塊錢就可以在北大買到一輛還算不錯的二手車,因此漲價只可能造成用戶流失,而不可能增加利潤。根據這一測算,他得出結論:作為一個商業項目,ofo不會成功!ofo在短短的一段時間內憂外患。顯然,這個分析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 共享單車押金難退 信用免押金模式有望破局?
    但這兩種方式對於發展中的平臺來講都是頗具壓力的,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很難做到。「過去兩年我們已經在共享單車、酒店、租車等10大行業嘗試了免押金服務,因為門檻降低反而為商家帶來了更多新用戶,且用戶違約率不升反降,累計為用戶免除押金超425億元。」芝麻信用總經理胡滔透露,接下來將大力扶持商家,通過資金扶持、多維能力輸出等多種方式消除他們免押金的後顧之憂。
  • 摩拜單車開賣雨衣 嘗試尋找多元盈利模式
    而眼下,摩拜單車也推出了自己的周邊產品。就在昨天,「摩拜單車中國」微信公號打出了一則廣告,說摩拜和獨立設計師品牌exciTING共同設計出品一款可攜式的雨衣。這款雨衣帽簷全透明,衣身有反光條,不使用的時候雨衣可伸縮摺疊,下擺長度也專門為騎行設計。在微信公號文章的配圖裡我們可以看到這款雨衣有橙色和黑色兩種顏色,而這也正是摩拜單車的主題色。
  • 共享單車終於盈利,不是ofo和摩拜,永安行走了最前面!
    只不過,大家都猜中了前頭而沒有能猜中結局。2017年中摩拜和ofo的合併被告失敗,當時的情況是其他的共享單車企業已經失敗了,賣身的賣身、破產的破產,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哈羅賣身給永安行。這裡要說的是永安行是一家自行車製造商,是一家實體企業,這樣一來哈羅單車就能在供應鏈上有優勢,單車硬體的貨款等不會像摩拜和ofo那樣被逼還債的程度。
  • 共享單車分析:不只是解決「最後幾公裡」
    近來網際網路最火熱的事情莫過於單車共享,除了各平臺越來越火爆的融資新聞,實際上我們在城市路上也見到越來越多的人騎車同樣的科技感極強的單車「摩拜」。三、共享單車行業分析:PEST分析模型Political(政治的):高效科技得到政府的支持與協助城市交通壓力是每個城市政府都頭痛的問題,隨著私家車的增多,城市交通擁堵已成為正常現象,外地牌照限行、單雙號限行等措施也無法從根源解決出行問題。
  • ofo人去樓空,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是泡沫嗎?
    因為普通押金,是隨還隨退的,而Ofo的押金有一個時間延遲,在這個延遲之中,人們往往會二次用車,三次用車,這樣叫押金就顯得麻煩,很多人就選擇把押金一直放在Ofo裡面。而這種模式就會出現一車多押,Ofo之投入100輛車,可能有500人把押金放到Ofo手裡,而當時還沒有明確的押金監管,如果Ofo用這些押金進行擴張的話,就會形成連鎖性的金融風險。
  • 英媒:中國共享單車海內外擴張耗資巨大 業界巨頭仍未盈利
    兩家公司在中國都投放了700萬到1000萬輛自行車,平均每天的騎行數達到3000萬到3500萬次,已經進駐中國100多座城市,目前正向海外擴張。2016年初,這兩家公司在公共道路上連一輛自行車都沒有,而現在,從澳大利亞城市阿德萊德到倫敦和新加坡、再到西雅圖,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自行車。與其他地區的公租自行車相比,ofo和摩拜的收費要低廉得多。
  • 哈囉單車也宣布漲價了 共享單車你還騎嗎?
    來源:北京青年報昨天(8日),哈羅單車宣布漲價,這是繼小藍單車、摩拜單車後第三家宣布漲價的共享單車。分析人士認為,在這個春暖花開、單車出行需求旺盛的時間點紛紛宣布漲價,與資本撤離後企業迫切的盈利動機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