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今日壽寧,感謝關注
初夏時節,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芹洋鄉阜莽村村頭900多歲的樟樹王枝繁葉茂猶如一把撐天巨傘遮擋著烈日,樹下整潔乾淨的小公園裡,孩童追逐打鬧,老人閒話家常;整齊的村舍,房前屋後桂花、紅葉石楠迎風招展,好一派幽靜秀美的山村景象。
阜莽村歷史悠久,置村已有900多年,村子群山環抱、水土肥美,是傳統的農業村。清朝時人才輩出,文人秀才層出不窮,並有舉人、貢生多達100餘名。作為古時繁華的千年古村,曾因歷史變遷,人員大量外出而變得蕭條。近兩年來,該村在鄉黨委政府的引導下通過實施黨建引領,環境整治、移風易俗整治等,使一度髒亂差的軟弱渙散村變成了整齊乾淨、風景秀美的美麗鄉村。
每天清晨一大早,住在村頭的村民吳開蘭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清自家廳堂和門前50來米的村道衛生。「只要每個人負責好自家和周邊道路清掃和保潔,環境就變得乾淨了,自己看著也舒服,村子也會更美麗。」吳開蘭笑眯眯地表示。在村裡發起的人居環境整治中,吳開蘭率先拆除了建在村道旁的簡易柴火房,把雞舍搬到了山上。受吳開蘭等觀念先行的村民影響,阜莽眾多村民也自覺加入了環境整治行列。
曾經,阜莽的髒亂差現象十分嚴重。「穿巷而過的小溝裡堆滿了各種垃圾,房前屋後雞鴨圈多,臭氣衝天,蚊蟲成群。」包村幹部吳奕渺說,「要解決村莊發展後勁不足的問題,必須首先從思想觀念上找問題。觀念上要'先行',做好新舊理念轉換。」
為此,去年三月間,吳奕渺剛到村裡就通過走訪黨員、村民、與村兩委幹部談心等方式了解村情村貌,隨後組織了村兩委幹部、黨員、婦女及村民代表到浙江省慶元縣月山、舉水、福安廉村等地參觀學習。回來後,大家深受觸動,村兩委順勢推進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在外出學習黨員的帶頭下,群眾自覺加入拆除雞鴨圈、簡易搭蓋,清潔衛生行列。經過幾天的行動,阜莽的村街巷道變得整潔乾淨了,水溝的水變清澈了。
如何讓這份美一直持續下去?村兩委制定了衛生日常保潔制和評比制,村幹部與老黨員輪流做好公共廁所等處衛生,聘請敢講敢說村民當衛生監督員不定期對村民室內衛生、公共衛生、垃圾堆放、農具擺放等方面進行檢查、評分,當月分數高的授予流動紅旗,在年底時對積分排名靠前的3名村民給予表彰獎勵,每個可獲得600元獎金,對做得不好的進行口頭警告或公開。
與此同時,村兩委對村民「移風易俗」「孝老愛親」「健康運動」「創業致富」「交通護林防火等安全生產」「學習強國帶頭做得好」等六個方面也採取評比積分獎勵的辦法,村裡的風氣變得越來越好。
「雖然獎勵不多,但村民參與村子建設和管理的積極性、參與感更強了,還有一種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吳奕渺說。這不,紅白事互相攀比、鋪張浪費的風氣不見了;鄰裡更加團結和諧;老人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了;傍晚閒暇時,小公園裡響起了廣場舞的歌聲,村民跳起健康舞蹈;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信心更強了,紛紛種起了烏仔石榴和水蜜桃。
來源:閩東日報,作者/吳蘇梅
主編:吳信德;編輯/校對:劉守芳、林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