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清末的政壇,很多人都會想到慈禧太后、光緒皇帝等歷史人物。除了他們,清末還有一位可以左右朝政的大人物,此人正是恭親王愛新覺羅·奕訢。恭親王奕訢生前曾是權傾一時的重臣,死後卻被一個日本收藏家挖空了王府。這倒是怎麼回事呢?
這位收藏家名叫山中定次郎,他出生在一個大阪古董商家庭。他原本名叫安達定次郎,受到家庭影響,他從小就在父親的古董商鋪中和瓷器、書畫等藏品打交道,積累了不少經商經驗和鑑定文物的知識。23歲那年,他又入贅到店主山中吉兵衛家,改姓山中,並和一批來自歐美的收藏家有了交情,從此開始在全世界收購各式古董。
1901年,山中定次郎來到北京,並在東城麻線胡同3號設立辦事處。此時恭親王愛新覺羅·奕訢已經因病離世,他的兒子要麼早早離世,要麼只知吃喝玩樂,毫無作為,恭親王府從此開始衰敗。此後,他的孫子為了復闢清室,於1912年開始變賣恭王府的家產。顯赫一時的恭親王府,最終竟落得如此下場。
愛新覺羅·溥偉變賣恭親王家產的當天,山中定次郎和他的朋友一起來到這裡。他看了看這件巨大的藏寶庫,於是花34萬大洋收購了恭親王府除書畫之外的所有藏品。五年後的1917年,他又將肅親王府收購,並將其設置為山中商會北京支店。從此,他將清朝的兩座王府全部收入囊中。
據統計,山中定次郎收購的恭親王舊藏共有2000多件。這些藏品有些被運到歐、美、日等國拍賣,另一部分則被他珍藏起來。在這些藏品中,既有精美的筆筒和座屏,也有珍貴的青銅器、玉器和翡翠,其中有一隻象牙編織畫琺瑯宮扇,估價66萬,可見其價值之高。
清乾隆 象牙編織畫琺瑯執柄宮扇 網絡圖片
清乾隆 紫檀雕西番蓮慶壽紋寶座 恭王府舊藏
山中定次郎劫掠恭王府舊藏之後,還將收藏家瀋吉甫的舊藏全部收入囊中,此後還劫掠、破壞了山西天龍山石窟佛像,並將它們賣到國外。直到70多年後,來自山西的商人才將它們收購回國。但他收購的那些恭王府舊藏卻依然流落在海外,不得歸鄉。如果愛新覺羅·奕訢有知,只怕也會悲嘆不已。他生前傾盡全力,也不能挽回清朝的頹勢,死後也無法阻止自己的子孫變賣家產,這或許就是他的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