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的小板凳火鍋」突然變成了「柔時的小板凳吧式火鍋」。上周,鄭州市不少細心的人會發現,火到爆棚的小板凳火鍋突然改了名字。小板凳火鍋為何又在爆紅之際突然改名?不少人表示費解。我們傳遞的是一種『在酒吧裡吃火鍋,就著火鍋喝啤酒』的自由吃飯方式。
不跟風海底撈: 你推你的服務,我玩我的體驗
在小板凳創始人楊明超看來,小板凳的換標,其實也是對傳統火鍋的一種破局。品牌有很多種佔位方式,如果說海底撈是憑服務勝出,巴奴以毛肚菌湯產品突破,小板凳則打造了一個「吧式火鍋」的新概念,開創了一個火鍋新品類。
「在我眼裡只有兩種品類火鍋新格局:一種是傳統火鍋,一種是吧式火鍋。傳統火鍋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不少細分市場,大家在各自的細分領域的紅海中激烈拼殺;而吧式火鍋,目前只有小板凳,在一片藍海中自由搏擊。」
楊明超說,吧式火鍋營造的不僅僅是一個坐在酒吧吃火鍋的概念,更是傳遞一種隨物賦形、因人而異的輕鬆和舒適。在這裡,想怎麼吃就怎麼吃,愛怎麼坐就怎麼坐。就像對「柔時」二字的理解,你可以理解成柔軟時光,也可以理解為英文rose,或者你是個吃貨,也可理解為肉絲。
「但無論怎樣,我們傳遞的是一種『在酒吧裡吃火鍋,就著火鍋喝啤酒』的自由吃飯方式。」
對於未來的發展,楊明超有著清醒的認識,「現在的小板凳,雖然連鎖店面在鄭州已經達到12家,店面數量穩居品牌火鍋前列,在每條街上的人氣指數也已經達到了爆棚,但規模化之後,決定一個企業能夠走多遠的一定是專業化。」
楊明超坦承,對以跨界和混搭為特色,以體驗和感覺著稱的吧式火鍋小板凳來說,服務不是我們的最大利器。
火在定位:認準「屌絲」,發現其內心強大自信
好產品人人可以有,在目前市場競爭環境下,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中取勝,僅有好產品,還遠遠不夠。
在楊明超看來,小板凳的走紅,還在於準確找到了自己的消費群體。小板凳消費人群鎖定的是「屌絲」一族。「這個群體冒似『矮窮挫』,實則都有著『高富帥』、『白富美』的基因,甚至很多就是『高富帥』、『白富美』。
他們有著發自骨子裡的自信,對自己的處境及人生觀、價值觀,有著完全清醒的認知和堅持。對這樣一群人,如果你的產品不能和他們發生親密交流,產生共鳴,他們就會對你視而不見,甚至不屑一顧。小板凳正是發現和迎合了這部分人的需求,得到他們的真正認同,才引發了這股潮流。」
楊明超說,小板凳目前的十幾家店面,都是他親自設計,風格從海派到地中海、到簡歐,從大書架到土陶瓶、老照片、小卡座,「一店一特色,可以說是怎麼舒服自在就怎麼來。」
楊明超覺得,精準定位「屌絲」一族,並認準和發現了這一族群內心強大的集體自信,以及外在和精神層面的需求,才讓兩三千消費者每天自覺自愿地為小板凳傳播,這或許是小板凳火得一塌糊塗的主要原因。
內參微點評:做餐飲,借鑑別人的成功之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最忌諱借著借著搞成了跟屁蟲,甚至直接成了山寨的李鬼,在這一個高度分散的行業裡,創新是逆襲的最好武器。
作者:餐飲老闆內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