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板凳火鍋:興於裝修,死於裝逼!

2021-02-18 餐飲空間

文|餐飲空間

圖|來自網絡


2013年開始,小板凳火鍋突然火了,火得一塌糊塗,大江南北,從省府到地市,到處都在開新店,到處可見食客在排隊。2015年剛入秋,正是火鍋行業旺季到來的時候,曾經風靡一時的小板凳火鍋紛紛消失在食客的視野裡,偶爾還能見到一家,也不過是苦苦掙扎,勉強維持。有業內人士斷言,小板凳火鍋興於裝修,死於裝逼!果真如此?小編今天就給大家扒一扒。

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這句話也適用於餐飲行業,著名火鍋品牌海底撈、巴奴都是從河南發力,繼而走向全國的,所以小編採用的是鄭州小板凳火鍋的發展歷程樣本,頗具代表性。


➤小板凳火鍋的前世今生

「其實業內人士都知道,小板凳火鍋最初不過是重慶當地的一個街邊攤小店,一共也沒幾張臺,但是在當地生意很好,因為「小板凳」是專有名詞,根本無法註冊商標,所以後來各地的小板凳火鍋都號稱自己最正宗,根本是無稽之談。」石雲,曾經在鄭州開過三家小板凳火鍋店,他笑著說。

柔時的小板凳吧式火鍋在鄭州是眾多小板凳火鍋中最有影響力的一個連鎖品牌,很多食客對小板凳火鍋有印象都是從它開始的。很多人都還清楚地記得,小板凳火鍋和本地已有的火鍋店裝修好像很不一樣,鬱鬱蔥蔥的綠植中實木的門頭窗顯得格外清新,矮矮的實木方桌和小板凳散落在紅磚牆內感覺很接地氣,更加上隨處可見的老物件總能勾起一些食客的共鳴和回憶,配上店內的各種營銷手段,給眾多食客帶來了一種全新的吃火鍋體驗。


對此,柔時的小板凳吧式火鍋的創始人楊明超曾經引以為傲,在一次媒體採訪中他坦言,「對以跨界和混搭為特色,以體驗和感覺著稱的吧式火鍋小板凳來說,服務不是我們的最大利器。」也就是說,店面裝修才是小板凳的絕殺技。

一個跟楊明超相熟的人士透露,其實楊明超做小板凳火鍋第一家店時,也沒想到會火,開始還打著如果火鍋生意不好就改成酒吧的主意,所以才有他後來在宣傳中說的「在酒吧中吃火鍋,吃著火鍋喝著啤酒」的吧式體驗感。因為生意好,食客天天都在排隊,很快,楊明超又開了幾家店,而且開一家火一家,天天都有人在朋友圈裡曬照片,那個時候,如果在鄭州沒有吃過小板凳火鍋,都跟不在鄭州生活一樣。

➤興亡都繞不開的裝修

很快,重慶小板凳老火鍋、重慶小板凳吧式火鍋……等各種小板凳火鍋一窩蜂地在鄭州的大街小巷遍地開花,據說最多的時候,僅鄭州市區就有近百十家大大小小名稱各異的小板凳火鍋,更甚方圓五公裡內就能開兩三家店。裝修大同小異,都說自己才是正宗的,但是對於食客來說,相似的體驗度根本無從辨認誰是正宗。


「小板凳這種裝修風格,其實很容易抄襲,只要想開店,隨便到店裡轉轉看看,回去就能自己倒持了,連照片都不用拍。」石雲認為小板凳火鍋裝修的易複製性,是導致市場供過於求,各家混戰的原因之一。


「剛開始的時候覺得怪新鮮,去了兩次,感覺太辣了,不適合自己,就沒有再去了。」「那種小板凳說實話坐著一點都不舒服,不是趕人走嘛!」「剛開業的時候菜分量很足,現在越來越少了,服務也越來越差了」……各種美食論壇和團購網站下面的負面評價越來越多,2015年初,隨著鄭州黃河路上重慶小板凳老火鍋旗艦店的倒閉,小板凳火鍋在餐飲行業內掀起的潮流全被風吹雨打散去。

「在小板凳最火的時候,我一個親戚好不容易託熟人加盟了一個品牌店,前後光是裝修就花了兩百多萬,結果還沒等賺到錢,小板凳就不行了,近千平方的店面天天上座率不足兩成。開一天賠一天,不到半年就轉讓了。」一個業內人士透露,小板凳的死是必然,很多店面前期在選址裝修上下了大功夫,光是裝修的成本好長時間都收不回來。


➤無底蘊的裝逼作死

「沒文化,沒品位,譁眾取寵的視覺胡鬧。」這是業內一位資深設計師對小板凳的評價,他認為小板凳火鍋的空間,毫無設計美感,就是一個大雜燴,沒有任何文化和內涵,而且還違背了餐飲的本質是健康、安全和美味的規律,殊不知,環境再好也不能奪取菜品的光芒,餐飲空間的設計只是輔助,否則如同一個乞丐就是穿上了貂皮大衣也掩蓋不住骨子裡的窮酸之氣。

從今年年初到現在,鄭州的近百十家小板凳火鍋幾乎全軍覆沒,十不存一。「你問問,幾乎每個(小板凳)店的老闆都賠錢了,轉讓早的還賠的少些,轉讓的晚的恐怕血本無歸。」石雲原來的三個店關了兩個,剩下的一個轉型做了別的餐飲業態。好在石雲之前就是做餐飲的,但是小編了解到,小板凳旋風圈進來了更多的是餐飲行業以外的人士。


小板凳最火的時候天天排隊,怎麼會賠錢?總要有人賺到錢的吧?上述業內人士透露,除了每個店開張時候吃多少送多少的大力促銷,其實很多排隊都是假的,一部分是各個連鎖店裡的自己人,還有一部分是僱來烘人氣的,甚至有時候為了營造生意好排隊的假象,明明可以擺放50張臺的空間,總店要求只能放20張臺,所以看著是開一個,火一個,其實是開一個,火一陣,好景不長,剛剛烘起來的生意很快就露出了慘澹的本質 ,「他們其實是故意的,很多行外人想做餐飲,又沒頭緒,看到他們生意好,奮不顧身地想辦法加盟,他們賺的就是加盟費,單店的死活根本不是他們考慮的。」


一條小凳子不過百十來塊錢,實木的材質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實誠實在的品牌形象,然而,小板凳火鍋最終也沒有樹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夭折在了突圍的路上。如今,隨著小板凳火鍋的倒閉和轉讓,曾經作為小板凳火鍋的標誌道具的小板凳也隨之散落到了各種餐飲業態中,當我們就餐時偶遇小板凳,總能讓人忍不住地想起小板凳火鍋。Space

— END —

本公眾號發布內容均屬獨家原創,版權屬於河南青果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如需轉載、商務合作或提供「餐飲空間」素材,請聯繫官方郵箱cykj360@126.com或致電13333716923(亦是微信號)。對於任何形式的侵權行為,我們將依法追究。

相關焦點

  • 屌絲火鍋小板凳:以混搭體驗逆襲服務之王海底撈
    「重慶的小板凳火鍋」突然變成了「柔時的小板凳吧式火鍋」。上周,鄭州市不少細心的人會發現,火到爆棚的小板凳火鍋突然改了名字。小板凳火鍋為何又在爆紅之際突然改名?不少人表示費解。我們傳遞的是一種『在酒吧裡吃火鍋,就著火鍋喝啤酒』的自由吃飯方式。
  • 【案例】屌絲火鍋小板凳:以混搭體驗逆襲服務之王海底撈
    「重慶的小板凳火鍋」突然變成了「柔時的小板凳吧式火鍋
  • 小板凳吧式火鍋不跟風海底撈 定位「屌絲」以體驗取勝
    不跟風海底撈(需求面積:800-1500平方米): 你推你的服務,我玩我的體驗   「重慶的小板凳火鍋」突然變成了「柔時的小板凳吧式火鍋」。上周,河南鄭州市不少細心的人會發現,火到爆棚的小板凳火鍋突然改了名字。小板凳火鍋為何又在爆紅之際突然改名?不少人表示費解。
  • 18年裡 杭州「板凳爺爺」送出2000多條幸福小板凳
    「板凳爺爺」和他用廢棄木料做成的小板凳 住在杭州上城區望江街道近江西園社區的很多孩子,都有一張長得很像的小板凳。長方形的凳面,下方由兩塊木板做成凳腳。板凳大小不一,用的木板也不大一樣,但做工都很細緻,打磨得很光滑,拎起來有點沉,坐上去穩穩噹噹。這些小板凳,都出自同一個人之手,這個人是社區裡有名的「板凳爺爺」楊茂春。18年裡,「板凳爺爺」用廢棄的木料做了超過2000張小板凳,送給有需要的社區居民和福利院的孩子。最近,「浙江好人榜」2019年7月名單揭曉,「板凳爺爺」楊茂春入選。
  • 鄭愷新開火鍋店被指抄襲 吼堂老火鍋負責人:裝修設計已有作品登記...
    整個店鋪中,有包括李記牛肉鋪、毛肚張、川漢鐵路1909、黃喉孫等字樣遍布,紅藍色調搭配一些老式瓷器、桌椅板凳,呈現出古樸而細膩的風格。在此前,據火鳳祥品牌管理官方微博顯示,7月18日火鳳祥全球首店在浙江寧波開業,該官微多次強調鄭愷為「掌柜」,此前也有數十位明星為開業倒計時拍攝短視頻。
  • 在成都尋覓真正的重慶火鍋
    我從小就愛吃火鍋,四川重慶都待過,但是更偏愛重慶,喜歡重慶的火爆與豪情,喜歡爬坡上坎的趣味,因此重慶的火鍋也是我一生所愛的美食,因為定居在成都了,很難體驗到真正的重慶味了,但是對於吃貨來說,翻遍全成都,也要找到正宗的重慶火鍋!
  • 火鍋新店營銷成功的起點,從裝修期開始
    而一家火鍋新店如何在開店之時抓住顧客的心,開店之後博取顧客的眼,進而一直套牢顧客的情? 重慶九街的陳鴨腸老火鍋開業不到一個月就榮登大眾點評4大榜首,或許我們可以從中獲取一些營銷「套路」。製造懸念——從裝修期開始有附近的居民告訴辣妹,這家店盤下來有半年時間都封閉著,只知道一直在裝修,但又看不出會開什麼店,直到某天突然有火鍋香味飄出來……「我們店從裝修到營業,用了將近半年的時間。」陳鴨腸老火鍋的楊經理告訴辣妹,為了體現出老重慶人的傳承感,裝修費了很長時間。「裝修好後調味也花了很長時間。」
  • 火鍋串串香店鋪如何裝修-重慶火鍋串串香店鋪裝修公司
    老火鍋店鋪怎麼樣裝修老店麻辣火鍋店重新裝修,需停業二個月左右怎麼寫通告?首先要張庭內容一定要寫出道歉的一次嗯,親愛的顧客,我們將在哪天開始裝修店鋪?為了給您帶來的體驗,需要體驗。之後發覺,餐廳廚房總面積小,主廚實際操作受影響,上餐高效率低;店內是擠滿了,但大部分人是在等餐。這兒,大家就需要引進「動線」這個詞——也就是相對路徑線;在飯店內部作用區塊鏈區劃、設計方案時,就需要提早對飯店動線開展整體規劃,餐廳裝修設計不僅要美、質量感、漂亮,更要服務項目於顧客動線,餐廳廚房動線。1.
  • 鄭州火鍋業開啟「洗牌」模式
    一家小板凳旗艦店的死亡樣本    「又一家小板凳倒閉了,並且還是一個高大上的旗艦店!」2月3日,本報記者根據讀者提供的線索,按圖索驥找到了位於鄭州市黃河路上的重慶小板凳吧式火鍋,發現雖然招牌還在,但大門落鎖,已人去樓空,頗顯悽涼。    已經關門一段時間了,先是稱停業裝修,後來乾脆徹底關門了。該火鍋店樓下商鋪的店員稱。
  • 尋找威海最棒的火鍋,冬季吃火鍋約這裡準沒錯!
    天氣漸冷,這個季節如果能來上一頓熱騰騰的火鍋,心情那簡直是要飛起來了!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情,如果有.....那就是兩頓。火鍋牽動著每個吃貨騷動的心,美食那麼多,而我只想吃火鍋!這篇特色火鍋活地圖可要收好啦!
  • 邵陽旋轉小火鍋加盟費
    邵陽旋轉小火鍋加盟費  7.雙方經營業務洽談,擬定商業計劃  8.經雙方後各項確認,申請人與公司籤定特許經營合同書,並交納保證金和首期貨  9.公司根據店面情況提供免費設計,並與申請人確認店面效果圖  10.申請人進行店鋪裝修並安排開店準備、公司負責進貨、商品陳列、櫥窗美化、開業前培訓等工作  11.雙方協商廣告宣傳方案和導購銷售技巧及服務禮儀等事前的培訓手冊
  • 戰鍋時代細節定成敗 3千家火鍋血風腥雨
    一家小板凳旗艦店的死亡樣本「又一家小板凳倒閉了,並且還是一個高大上的旗艦店!」2月3日,鄭州市黃河路上的重慶小板凳吧式火鍋,發現雖然招牌還在,但大門落鎖,已人去樓空,頗顯悽涼。這是重慶小板凳吧式火鍋在鄭州的旗艦店,於去年夏天開業,開業之初「每天晚上,差不多有50桌左右的人來吃飯,偶爾還要排隊」。
  • 【生活用品】Home-it 11英寸 可攜式摺疊小板凳
    京亞訊(創建人) 2015-08-11力薦使用時長:沒用過堅固可靠小巧小板凳這個可以說是經典款摺疊小板凳了,提起就變成筆記本大小,放下就是堅固小板凳,簡單易用,輕巧堅固。適合不夠高的小孩子墊腳,大人不超過300磅也能直接踩上去。摺疊起來的時候哪怕多個也不佔用多少空間。價格也不算貴,適合家中常備。
  • 「鍋大俠火鍋事件」有新進展 少女死於一氧化碳
    17歲少女死於一氧化碳中毒這又是一起直排式熱水器惹的禍涉事火鍋店受到影響 嚴重時「服務員比客人還多」本月初,一則「17歲女孩鄭州火鍋店就餐後身亡屍檢結果顯示:小夏死於一氧化碳中毒。記者 冉小平/文 周甬/圖【回顧】小夏睡覺前洗過澡,睡在客廳3月4日晚6點04分,「攝影師任紅兵-大色天下」發一則微博,大體內容是:「我的好妹妹,昨晚東風路信息學院路吃的鍋大俠火鍋竟成了送別的飯!半夜我和愛人出現嘔吐、拉肚子、麻木、頭暈情況。目前警察已經介入調查!還我妹妹公道!」
  • 【食事】北京火鍋地圖——Oh My Huoguo!
    寬板凳,打著「可能是北京最正宗的重慶火鍋」的旗號,味道略遜於小辣椒,菜品質量一般且量比較少。一般人吃吃也就算了。>>> 滿福樓 <<<宮廷風的裝修,人手一隻的小銅鍋,適合帶講究的外來朋友隨便吃一吃。
  • 【金牛區-小板凳火鍋】59.9元搶門市價150元2-3人套餐,牛肝+鴨腸+烏雞卷+巴沙魚+鴨血+蝦餃+功夫土豆+苕粉+海帶芽等!
    涼涼的天氣,當然跟火鍋更配啦!一口下肚,五臟六腑瞬間復活但當下,火鍋店實在太多了想選一家味道正宗、服務周到的火鍋店往下看就對了!!!位於成都市金牛區的小板凳老火鍋是一家十分地道的老成都火鍋所有鍋底皆採用新鮮香料香味濃鬱、麻不喇喉門店主打20年前物價市井風味將老成都氛圍帶入火鍋之中
  • 《玩轉大合肥》240期 舌尖上的中國推薦美味渝味曉宇火鍋
    寬板凳、四方桌、大紅燈籠、竹籮筐,沿襲重慶火鍋店裝修的傳統,合肥渝味曉宇火鍋完全秉承了重慶火鍋的江湖豪邁風,一系列的重慶地道涮菜更是讓你看花了眼睛,快來這個冬季感受舌尖上的跳動吧。渝味曉宇火鍋特色美食渝味火鍋二樓用餐區周圍的牆面上,用圖畫的形式記錄了渝味曉宇火鍋一路走來的發展歷程。
  • 寶寶睡前故事:新年的小板凳
    小蝸牛在一邊慢吞吞的說。「你呀!笨手笨腳的,在一邊歇著吧!」夥伴們都對蝸牛這麼說。「小朋友們」長頸鹿阿姨說,「我們利用新年前的這一個月,每人做一隻小板凳帶上吧,因為孔雀大嬸家不會有那麼多小板凳給我們坐的。」小動物們全都忙開了。 第一個星期過後,小白兔把板凳做好了,美滋滋的坐在上面。看著旁邊忙活的小蝸牛這才剛做了一條板凳腿,「新年到來的時候你不會有一隻小板凳了。」
  • 全體火鍋愛好者注意,年末王炸消息來了
    從最早玉林木頭桌子板凳吃起走,看到在火鍋大軍中屹立不倒,今年開到紐約切,是國內第一家被《紐約時報》主動報導的火鍋品牌。 試吃時間:1月3/4/5日 全成都最特立獨行的火鍋店叄口煮 在成都一口氣開了十多家店,桌子板凳兒還是各大餐飲老闆捐來了,厲害厲害,老闆人緣槓槓的。
  • 長沙解放西網紅火鍋店,8大滷味,12種免費甜品,就算排隊也必吃
    這幾年長沙湧現了許多的火鍋店和湘味烤肉店,去年有一家滷味火鍋店感覺「一夜之間」家喻戶曉,身邊的朋友,特別是小姐姐們都在討論,說要排很久隊,千萬不要周末去,火鍋很特別,是用滷味下到火鍋裡,店鋪的裝修也是復古風格,明亮溫暖,有一種七八十年代公共食堂的感覺,聽說了那麼多,柚子也沒去吃,因為我真的很討厭排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