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情 臺灣上引水產,精品化經營,值得學習!

2021-02-16 全域旅遊發展協同創新聯盟

上引水產將傳統的魚市場打造成時髦的的高級賣場,水產市場與餐廳完美結合,沒有市場的紛亂,又比餐廳多一分活力。

在中國大陸,水產店就是水產店。雖然海鮮新鮮,味道鮮美,但是店面環境和裝修較為陳舊髒亂。但是,直到臺灣上引水產的出現,它用全新的思維將傳統水產店打造成一家集合水產、特色餐飲、生鮮超市、家居生活美學融為一體的跨界生活美學體驗店。這時候,所有人都恍然大悟:原來水產店這樣做也行!

上引水產位於臺北市中山區老舊的居民區內,前身是濱江魚市,臺北重要的水產市場,日本三井集團接手之後,進行全新定位升級,由曾為誠品書店做設計的空間設計師陳瑞憲重新設計,搖身一變為多功能複合型體驗空間,將傳統的魚市場打造成時髦的的高級賣場。

走進入口,服務人員會貼心的用消毒水為你的手消毒。玻璃門一開,這幅景象還是很驚人的,有很多擺放「規矩」的大水池,工作人員在池子上面清理著裡面的海產。


將直接養殖海鮮的大水池直接搬到顧客面前,令人眼前一亮,不用擔心食材的新鮮度,一個個活蹦亂跳的海鮮,自行選擇,沒有添加劑。「活體區」一早六點就開張營業,從機場直送而來的活海鮮,便送進一池一池的水槽裡,連水都使用與海鮮成長環境相同濃度的海水,並控制溫度。

除了進口活海鮮外,戶外區也有本港現撈海鮮。傳統海鮮會被放置於長方形水槽,經常隨著冰塊融解,水就從邊緣溢出,滴得地上都溼答答的,讓人一想到要買魚就望而卻步。但這裡經過改良,改採底部附有滾輪的三角形(像蛋糕片)設計,水槽可以採不同方式拼組,而且水槽有集水孔洞,挑魚就可以變優雅。消費者可以選購之後,請服務人員代為去肚、鱗鰓等。 
上引水產透過批發自營、產地直送的模式,顧客在這裡可以體驗到多種美食享用模式。整間店採日式風格,商品井然有序,乾淨整潔。從入口,到逛完魚市場,賣場一點魚腥味也沒有,完完全全顛覆了傳統漁市的想像。

上引水產分區明確,600坪(約為1982平方米)空間共規劃10個主題區域,包括活體水產、生鮮超市、熟食即食區、繽果、花坊、美好生活、立吞美食、快意鮮味吧、樂烹鍋物、炭道備長炭海鮮燒烤。前六個區域為賣品部,後四個區域為餐飲部。

「立吞」是指,站立的吞壽司。這個概念來自日本。上引水產的「立吞區」,由於食材新鮮,且價格相較於三井餐廳平價,是賣場最具人氣的區域,這個區域沒有椅子,只有一排排長桌子,顧客從點餐到用餐,都得要站著。



該處從早上十點營業到晚間九點,較為特別的是立食握壽司或生魚片,業者自日本延聘得過全國握壽司總冠軍的武田正彥擔任料理長,為品質掛保證。雖然是站著吃,卻意外接受度頗高,開幕至今天天有排隊人潮,尤其是用餐時段,要採用電腦叫號方式排隊,平均要等超過半小時。

此區域供應來自世界各地的上等海鮮,包含肥美生蠔,蝦蟹、鮑魚、貝類等多種海鮮的拼盤套餐,佐以香檳、白酒或清酒,倚身吧檯與好友或師傅相談對飲,彷佛置身國外海畔小酒吧的愜意場景。


樂烹鍋物使用特製銅鍋,對於不吃生,不好冷餐的人而言,這裡絕對是首選。

這個區域提供包括來自活體區的各式嚴選海鮮、菇類蔬菜等鍋物食材,以昆布熬煮的湯頭。食材上桌同時,服務人員解說各種食材烹煮的流程與時間控制的拿捏,讓您方便烹煮,品嘗美食。


戶外燒烤區特別使用具有調溼、淨化功能,且健康無礙的備長炭,並以上引水產上等魚獲,及蔬果肉品的豐富食材為後盾,提供美食分享的多樣選擇。另有「可不渴飲品車」,供應生啤酒、茶飲及咖啡等飲品。


以健康養生為守則,除了各地直送的魚獲海產,生鮮超市同時提供進口與本地蔬果、肉品等各式嚴選食材。


熟食即食區強調質量、快速、養生三大重點,每日供應多元菜色與熟食選擇。顧客可以在熟食即食區現場買貨品,便當、海鮮、蔬菜、肉類自行挑選,然後可以立即享用。

熟食即食區可代客烹飪,為在活體水產區購買鱈場蟹與毛蟹的顧客,提供或蒸或烤簡單料理的收費服務。與上面所介紹的生鮮超市有著完美地結合。另外,還可供應烤物、炸物、湯品與釜飯等熟食商品。


這一個集合各式民生必需品的場域,食材、食器、家用品琳琅滿目。精選餐具器皿、花器擺飾、專業烹飪參考刊物、節日宴會的禮品選項,可以說是三井餐桌上五感經驗的延伸,品牌美學的傳達。


繽果位於入口右側的水果站,精選來自各地優質當季水果,切片裝盒或是鮮榨果汁。果汁新鮮現榨,不含添加物,不僅可以外帶,甚至在上引水產的任何區域都可以買到。


在上飲水產的每個區域內,都可以看到許多植栽與花卉點綴,有效提升整體有型展示的感官體驗。每每離開上引水產時,殘留在鼻腔的美食香味就會被這股花香味給取代,也是一種特別的體驗。


煮海是上引水產邊新設的餐廳,其主打是海鮮桌菜,6人起桌。整個店面斥資6000萬打造,由陳瑞憲操刀,結合60年代紐約工廠風和北非摩洛哥風,低調中見奢華,座位區以金屬柵欄相隔,隱私和穿透兼具,燈光以紅、藍飽和色為基調,讓黃銅色的桌面成為視覺要角。


黃奕瑞透露,連屁股底下椅子都有學問,法國Bistro小酒館專用的椅子,特地將椅腳鋸短5公分,讓客人坐在上面用餐,感覺更輕鬆。

憑藉著先進規劃理念,人性化設計,上引水產顛覆了對傳統水產市場的認識,在傳統市場上升級後,上引水產成為一個以餐飲為核心,集合水產、生鮮、家居、花店多種業態的高品質生活體驗空間。其經營模式也將7Ps營銷理論發揮到極致。


產品力:產品新鮮度與精緻度受到業界和大眾一致讚許。

價格力:因自行進口的新鮮食材的緣故。在臺灣,甚至許多日本料理店都來上引水產申請業務卡,經常前來進貨。

店鋪力:在沒落的漁市場內,上引水產卻能打造成如此多元空間,吸引全球饕客前來搶鮮,簡直是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

促銷力:上引水產將相對不新鮮的食材做成生鮮與熟食在超市販售,再依照時段調整折扣,最高5折讓民眾買單,得以依靠顧客來完成維持食材的新鮮度與其利用率。


人員力:人員培養堪稱超越酒店業者,集團僅專注於日本料理的堅持,有別於酒店業餐飲人才需要對各種料理的基本知識。

有型展示:這是三井集團拉開同業差距的關鍵。上引水產對於裝修、燈光等氛圍營造,實在業界中的佼佼者。食材的新鮮與廚師的製作過程也完全讓顧客一覽無遺,使顧客除了安心享用美食外,看著廚師熟練的製作美食,更是另外一種享受。
程序力:上引水產每個廚師專職負責自己的領域,殺三文魚的人就只能殺三文魚,一天殺上百隻是基本。切刺身的只能切刺身,握壽司的只握壽司,一天握上數千顆也很正常。只有副廚以上才俱備訓練,監督與支援的能力。所以能夠確保每個廚師能在自己的領域內發揮到極致。 


上引水產地址:臺北市中山區民族東路410巷2弄18號 

相關焦點

  • 上引水產,憑什麼「引」誘你?
    人稱「臺灣小築地」的上引海鮮,是由臺灣著名日式餐飲集團三井餐飲經營,集水產販賣、餐飲、超市、生活家居為一體的綜合性市場。它坐落於臺北的濱江魚市,由舊式的魚市改造而成。原本嘈雜擁擠的魚市如今已是臺北甚至整個臺灣的旅遊明星,光去年一年,就湧入300百萬人次!就像不到101大廈就枉到臺北一樣,不來上引水產走一趟,哪對得起自己的胃呢!
  • 上引水產——過癮吃海鮮
    臺灣的每一個小城,都值得停下腳步。待上三兩天,待上七八天,或者更久。臺灣環島,也值得每年走一次。徒步一次,騎行一次,汽車一次……自己走一次,和閨蜜走一次,和家人一起再走一次……臺灣的高山茶,喝完還想喝;滷肉飯也是,牛奶鳳梨也是。臺灣的海,看了一遍還想看,日出看到日落,晴天看到飄雨。
  • 聽過臺灣上引水產麼?既是賣場又是餐廳,既有家居又有鮮花…
    上引水產將傳統的魚市場打造成時髦的的高級賣場,水產市場與餐廳完美結合,沒有市場的紛亂,又比餐廳多一分活力。在中國大陸,水產店就是水產店。雖然海鮮新鮮,味道鮮美,但是店面環境和裝修較為陳舊髒亂。但是,直到臺灣上引水產的出現,它用全新的思維將傳統水產店打造成一家集合水產、特色餐飲、生鮮超市、家居生活美學融為一體的跨界生活美學體驗店。
  • 臺灣上引水產:突破傳統 用新概念做十足新鮮的海鮮
    但是,直到臺灣上引水產的出現,它用全新的思維將傳統水產店打造成一家集合水產、特色餐飲、生鮮超市、家居生活美學融為一體的跨界生活美學體驗店。這時候,所有人都恍然大悟:原來水產店這樣做也行!   花坊   在上飲水產的每個區域內,都可以看到許多植栽與花卉點綴,有效提升整體有型展示的感官體驗。每每離開上引水產時,殘留在鼻腔的美食香味就會被這股花香味給取代,也是一種特別的體驗。   開設旗下日料店煮海餐廳   煮海是上引水產邊新設的餐廳,其主打是海鮮桌菜,6人起桌。
  • 臺灣行記 ①丨上引水產
    因為5年前已經參加過一次臺灣環島行,此次出行計劃非常佛系,睡到自然醒,不去趕景點,每天就在大街小巷裡逛吃逛吃,回來成功喜提3斤肥肉。總之,臺灣不僅是周董與他的手搖奶茶,油脂與海味是它爽朗的底色。臺北上引水產臺北上引水產是日本三井集團的產業,集生鮮販賣、生鮮加工、生活超市等為一體,進入室內前,工作人員會幫你的手簡單消毒,這樣你就可以在裡邊放開手腳吃啦!
  • 情牽兩岸誼暖同胞 記臺灣逢甲夜市廣西梧州站活動
    4月11日-21日,由深圳市臺協會福田聯誼會主辦,廣西梧州市萬秀區臺辦、萬秀區城東街道辦事處、梧州市鴛江麗港旅遊發展公司聯合協辦,臺灣臺中逢甲夜市美食文化開發有限公司承辦的「《兩岸情》2015臺灣逢甲夜市巡迴展(梧州站)美食嘉年華活動」在梧州鴛江麗港舉行。
  • 臺灣 上引水產
    上引水產小科普上引水產被諸多資深食客稱為在臺北吃到最划算、最地道的日本料理,吃日料絕對的第一首選。上引水產是三井集團在濱江市場投資的現代化的魚市,除去食物新鮮,品種繁多,且價格美好之外,規範的管理,乾淨衛生的魚市環境,有設計感和特色的內部建築,也成為魚市吸引當地食客和觀光旅遊者的重要原因。
  • 臺灣逛吃逛吃之--上引水產
    上引水產(大眾點評可搜)是一個很好玩兒的地方,它是海鮮魚市,又是fashion的日料店,也是能找到好食材的超級市場。最近幾次來臺灣,每次都會來這裡報導。 上引水產建在一片菜場裡,也改建自菜場。上引裡面分幾個區域,剛走進去那片,是水產市場。
  • 撕開新零售的「偽裝」,上引水產其實是一間了不起的餐廳
    創辦盒馬鮮生之前,侯毅曾帶隊前往臺灣參觀「上引水產」,看到了 80% 的顧客都來自大陸,以及大量高品質生猛海鮮的平價銷售,於是堅定了自己在超市裡要大賣海鮮、大做堂食的想法。  今天我們看到的所有新零售模式,總能或多或少看到「上引」之影。
  • 臺北上引水產市場的水產美食邂逅之旅
    上引水產分區明確,600坪的空間共規劃10個主題區域:活體水產、立吞區、快意鮮味吧、喜樂滿鍋烹煮區、露天海鮮燒烤區、生鮮超市
  • 上引水產:突破傳統思維 用新概念做十足新鮮的海鮮
    但是,直到臺灣上引水產的出現,它用全新的思維將傳統水產店打造成一家集合水產、特色餐飲、生鮮超市、家居生活美學融為一體的跨界生活美學體驗店。這時候,所有人都恍然大悟:原來水產店這樣做也行!   花坊   在上飲水產的每個區域內,都可以看到許多植栽與花卉點綴,有效提升整體有型展示的感官體驗。每每離開上引水產時,殘留在鼻腔的美食香味就會被這股花香味給取代,也是一種特別的體驗。   開設旗下日料店煮海餐廳   煮海是上引水產邊新設的餐廳,其主打是海鮮桌菜,6人起桌。
  • 臺北 人均2千的自由魚市場——「上引水產」
    上引水產大概是每個去臺灣的遊客都聽說過的景點,海鮮是他最大最大的特徵。作為再度出遊臺灣,我用自認一個最全面的角度為大家展現「上引水產」備註:圖片較多,慎點!!備註:圖片較多,慎點!!接下來都會是臺灣各地的探店攻略介紹~準備去臺灣的你記得私藏
  • 臺灣媳婦康桂箖漫談兩岸情緣:十年情,兩岸心
    來往於福建平潭與臺灣之間的「海峽號」高速客滾輪不僅搭載著大陸和臺灣的往來遊客,更為分隔在海峽兩岸的夫妻架起一道相聚的「鵲橋」。        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澳前鎮的臺灣油畫傘燈民間工藝品展銷館的桌子上放著兩個祈福的燈籠,每個來店裡的人都要在上面籤字。其中一隻燈籠的上方,「莊榕翔」的名字緊緊地貼著「康桂箖」。康桂箖笑著說,這是先生特地寫的。
  • 臺灣旅業代表甘肅攬勝感慨多 助推絲路遊精品化
    臺灣專業旅行雜誌—旅@天下主編廖苡安日前結束她甘肅絲路遊時如是說。  9月下旬,「美麗中華—絢麗甘肅絲路行暨甘臺旅遊交流合作活動」在甘肅舉行,歷時近一周時間。海峽兩岸旅遊相關部門、旅行商代表80餘人,自甘肅省會蘭州一路向西,沿河西走廊行走了絲綢之路甘肅段。
  • 通訊:小小公仔「兩岸情」
    林盛章說:「我的公仔是東山設計、深圳生產、臺灣銷售,每個環節都充滿了濃濃的兩岸情!」  據了解,林盛章的祖籍地是福建省東山縣梧龍村。1950年,他的父親林海南在梧龍村被抓壯丁去了臺灣。起初,林海南日日翹首盼望回家,無奈事難隨願,客居寶島10多年後才娶妻生子。  1962年之後,林盛章兄弟3人相繼出生,讓林海南有了精神上的寄託,他時常給兒子們講起在東山島的往事。
  • 【案例】食現創意美學-臺北特殊餐飲上引水產
    清晨六點多,小夥伴們還在床上賴床時,位於臺北濱江街的臺北漁市已經開始慢慢聚集人潮,裝滿新鮮漁貨的貨車依序停靠,工作人員忙著一一卸貨,臺北餐廳主廚則親自到此挑選漁貨。除了餐廳主廚,這裡更是國際背包客喜愛的地方,許多背包客一下飛機就鑽進巷弄尋找臺灣在地美食,在這裡聽到各國口音,不再是特別的事。大家對於魚市場或是傳統菜市場的第一印象,大多是魚腥味瀰漫,髒亂、潮溼的地方吧?
  • 餘杭山溝溝來了臺灣鄉親,民宿牽起了兩岸情
    活動通過邀請臺灣基層民眾走進杭州普通居民生活,深入開展「鄰裡大串門」「社區話服務」「臺商說故事」「青少年走親」「印象杭州行」等特色活動,成為兩岸民眾增進親情友情、促進心靈契合的重要橋梁。活動模式從最初以兩岸「家庭」為單位的交流,發展到社區(村裡)、校際、行業及社團之間的交流,並積極探索惠及兩地基層民眾的合作路徑,共享發展機遇。
  • 臺北魚市生猛鮮 上引水產必上癮
    臺北魚市生猛鮮 上引水產必上癮(1/20) 20140條評論 臺灣餐飲業龍頭三井集團在濱江市場租下
  • 臺灣華新國際機構董事長劉鈞:中國心兩岸情
    臺灣華新國際機構董事長劉鈞:中國心兩岸情 2007年10月08日 12:57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常州臺灣「兩岸情」攝影交流30周年紀念活動開幕
    日月同輝 大運常伴 常州臺灣「兩岸情」攝影交流30周年紀念活動開幕    中國常州網訊 12月10日下午常州美術館隆重舉行「日月同輝 大運常伴」常州·臺灣「兩岸情」攝影交流30周年紀念活動開幕式,共同回顧、見證常州和臺灣攝影界綿延30年交流互進的藝術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