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周村,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古商城或是周村燒餅,「賢乎周村郭氏,業餅食幾逾百年,賴數代研製兮棄厚趨薄,減斤兩之輕重兮舉若羽片……」在位於古商城內的周村燒餅博物館內,《燒餅賦》對周村燒餅的特徵進行了詳盡的描述,而在近期,「縮小款」的周村燒餅開始進入大眾視野。
9月28日,在濟南召開的儒商大會上,「縮小版」的周村燒餅吸引了眾人的目光,不僅如此,這片縮小版的周村燒餅還入選了外交部山東全球推介會的冷餐會。據了解,在正式進入外交部山東全球推介會的冷餐會菜品名單以前,周村燒餅也是經歷了三次「改款」。「進冷餐會一共試吃了三次,而且每一次試吃提出的不同要求,我們都要去達到要求。其中最難的一個要求便是要求縮小燒餅的面積。平常我們所見的燒餅因為面積比較大所以吃起來難免會掉渣,這樣一來品嘗者就無法做到吃相雅觀。
」周村燒餅第四代傳承人王春華告訴記者,經歷了近一個月的研究,王春華與她的團隊做出了面劑重量只有3.5克、直徑僅有5釐米的縮小版燒餅。「縮小版周村燒餅的麵團的面積太小,製作時只能用兩個手指來揉面,在製作時真得是硬著頭皮做完了,我統計過,這樣做出的燒餅成功率只有40%。但是最後的反響是,所有的燒餅一片沒剩,因為這樣的燒餅不僅吃起來滿足了需求,而且它還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縮小版周村燒餅的成功研製並不僅僅是完成了參加外交部山東全球推介會冷餐會的任務,同時也打響了周村燒餅進駐高端市場的「第一槍」,而如今,周村燒餅也有了進入高端市場的新契機。「原先我們沒有真正走進高端市場,主要因為以前的燒餅一吃就會掉渣,現在研製出的縮小版燒餅解決了這個問題。接下來我們將要面向的市場是高端的五星酒店等,讓顧客在這些高端場所不僅可以吃到燒餅,而且還能做到一口吃。也讓更能讓高端人群也接受它。」王春華說。
周村燒餅是周村歷代30萬人口共同打造一個民族品牌,也是純手工製作的一個民族品牌,「作為新一代的周村燒餅人,我們始終牢記活的是燒餅,厚的是良心,在這種傳統技藝的基礎上,我們打造周村燒餅產業創新園,讓更多地遊客,消費者了解到、認識到傳統工藝的傳統文化,行程一園,一所,一中心,打造鄉村遊、工業遊、最終形成研學遊,為周村經濟做出貢獻。 」山東周村燒餅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兆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