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尋找舌尖上的美味,我再一次背上簡單的行囊,開始了齊魯大地之旅的第三站,魯菜的發源地之一、歷史厚重、食材傳統、味道鮮美的美食天堂淄博。剛進入長途汽車站,詩友小夢的電話便打了進來,說是已經在車站出口等我了。我的淄博之行她將全程陪同,我們一起在淄博賞人間風景,品人間美味。在所有來過淄博的遊客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如果你到淄博沒有吃過周村燒餅,就等於沒有來過淄博。」為了證明我來過,我們的第一站就來到淄博的古商業街,尋找美味的周村燒餅。
素有「一斤麵粉半斤芝麻」之稱的周村燒餅,形圓體薄,正面布滿密密麻麻的芝麻,背面布滿酥孔。它色澤金黃、薄如秋葉,以薄、香、酥、脆聞名,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無窮,被授予「中華老字號」牌匾和證書,並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周村燒餅源於漢代的「胡餅」,距今已經有1800多年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明朝中期,周村商賈雲集,多種小吃應時而生,用以烘烤胡餅的胡餅爐傳人周村,之後當地飲食店戶的師傅加以改進,創造出膾炙人口的大酥燒餅,此即當今周村燒餅的雛形。經過時代的變遷,形成了現在的周村燒餅。繁華的古商業街,古色古香的建築讓我有了一種時光倒流、恍若隔世的感覺。望著那麼多做周村燒餅的店鋪,我一時有點眼花繚亂。我和小夢走走淄博停停,看到「周村燒餅博物館」幾個字後,我們停下了腳步,一邊聞著燒餅的香味,一邊看師傅做燒餅。
周村燒餅的主要食材是麵粉和芝麻,調料有五香粉、白糖、奶油等。首先是和面,面和好後發酵。將發酵好的面分成幾個麵團,然後根據顧客的口味不同,分別把五香粉、白糖等調料加進不同的麵團裡分開來製作。
因為周村燒餅生意火爆,每一個師傅平均每天制餅上千個,所以他們做燒餅是從來不用擀麵杖的,而是把揪好的麵團蘸上水後,在一個鐵板上輕輕轉,一個薄如蟬翼、圓圓的面片就被拈起來放進了大大的烤爐裡。從揪麵團到燒餅做成,師傅只用了五六秒的時間,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目瞪口呆所謂「三分案子七分火」就是制餅師傅們多年經驗的總結。
吃周村燒餅也是有講究的,因為這燒餅太過薄脆,吃的時候,一定要用手接著。輕輕咬上一口,隨著脆脆的一聲響,一股香香甜甜的味道立刻在舌尖蔓延開來。再看接著燒餅的手上,落了一層芝麻粒兒,輕輕往手心裡一攏,把這些芝麻粒兒倒進口中,特有的熟芝麻的香味立刻充滿口腔。
周村燒餅因為特別薄,再加上是烤制而成,所以保質期有半年之久,現在的周村燒餅已經走進了網絡購物平臺,還被包裝成禮盒走進了超市和大型商場。願這種人間美味恆久流傳,在厚重的飲食文化裡歷久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