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昌邑 | 金黃酥皮水煎包

2021-02-17 昌邑之窗

 

在我們昌邑,傳統風味小吃頗多,在我的感覺裡最好吃的要數「水煎包」了。這種麵食,人見人愛,很少有人不喜歡它。原來在城裡的無名路上分布著幾家各具特色的「水煎包鋪子」,而那些色澤金黃,外脆裡嫩的水煎包更是十裡飄香,讓人口水直流。搭配上我們這裡獨有的花生米蘿蔔鹹湯那簡直就是完美絕配。「水煎包」是將發酵麵包子平放在已刷過油的鍋裡面,再加水麵糊,以半煎半蒸的方式製成。「水煎包」成品色呈金黃,餡料鮮美,外皮酥脆,香味濃鬱。水煎包是發麵麵團製作,這點與鍋貼不同,更類似於包子。不過普通的包子都是蒸熟的,而水煎包是用平底鍋,先煎後蒸煮。水煎包形狀圓圓的,褶口都擠在一個方向。這種外形有助於把鍋儘量擺滿。因此不會浪費熱量。它的個頭比鍋貼大,餡多皮厚又鬆軟。水煎包的成熟過程與鍋貼一樣。先在平底鍋中放入少量底油,把包子生坯在鍋中排列整齊,留下一定的空隙。等包子底部煎出硬殼後,倒入水麵糊,使水麵糊的高度不超過包子的一半,這樣半煮半蒸。直到發麵的包子外皮胖大,鍋中水燒乾就可以了。成熟的水煎包因為發麵的緣故,會擠在一起。  它的餡與普通包子沒有區別。可以說有什麼樣的包子餡,就有什麼樣的水煎包餡。雖然有多種餡,最好吃的我感覺還韭菜餡的,一是肉的,一是素的,肉餡把肉丁炒熟,素的可以加入炒熟的雞蛋,粉條,蝦皮。水煎包的特色在於製作方便,省火省事。蒸饅頭或者包子需要長時間燒一鍋水,可是用水煎的方式就簡單的多。同時,水煎包比包子還多一個特點,就如鍋貼那樣,包子底部的外皮可以煎到酥軟的程度。在鍋中倒入稀麵漿,最終結果是麵漿在鍋中形成一層酥皮,與水煎包底部連在一起。把水煎包拿起來看,恰到好處的酥皮可以用薄若蟬翼來形容,吃在嘴裡當然又酥又香。這是吃傳統工藝水煎包的額外紅利。  

製作方法:

 1:麵粉加酵母和水和成麵團,發好後,下成劑子。。

 2:把肉切丁,放入醬油、精鹽煨起,再將切碎的姜、蔥與調料面一起放入肉裡拌好,然後炒熟,加入切好的韭菜,粉條,木耳,拌勻成餡。

 3:把包子包好,先把平底鍋燒熱,把包子擺好,擺滿為止,淋入食油50克,略煎,倒入面芊,蓋住煎燜使之變成蒸氣傳熱燜熟,水分靠幹後,再淋入50克食油,底部呈焦黃色時,晃動鍋,讓包子和鍋分離,控出油,扣在盤子裡即成。

操作關鍵:

餡是一方面,用火、用油、用面也是重要因素。包子皮為發麵皮,太老太嫩都會影響包子的質量,包子皮如果是死面的,那就成為在膠東一種叫做鍋貼的小吃了。在特製的平底鍋內刷上底油,油不宜過多或過少,把包好的包子依次順序放入鍋內,加一定數量的稀面水,蓋上鍋蓋小火煎到水幹,火候尤為重要。總之,要做到油清、面白、餡鮮。 水煎包屬於大眾風味的小吃,物美價廉,製作方面不受四季影響。

美味整理:陸曉輝(昌邑之窗 受權發布)

微信:13792618303

Q Q:369677288

相關連結:

舌尖上的昌邑 | 下營的魚滷老鹹菜

舌尖上的昌邑 | 蒜蓉地瓜葉

舌尖上的昌邑 | 老廚白菜

舌尖上的昌邑 | 椒子醬

舌尖上的昌邑 | 蒜拌黃西菜

舌尖上的昌邑 | 豆豉醬

舌尖上的昌邑 | 粉蒸掃帚菜

舌尖上的昌邑 | 蒜拌人青菜。。

舌尖上的昌邑 | 「一滷鮮」的海蟹黃

舌尖上的昌邑 | 濰河銀魚子

舌尖上的昌邑 | 韭菜哈餅

舌尖上的昌邑 | 麥季小乾魚

舌尖上的昌邑 | 熱合菜

舌尖上的昌邑 | 酥魚鹹菜

舌尖上的昌邑 | 煎鹹菜絲

舌尖上的昌邑 | 一滷鮮的蛤蜊湯

舌尖上的昌邑 | 忘不了的抹醬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非遺:「水煮油煎」沿襲百年 利津水煎包香飄鳳凰城
    原標題:這就是東營|舌尖上的非遺:「水煮油煎」沿襲百年利津水煎包香飄鳳凰城大眾網·海報新聞東營12月18日訊(記者唐夢琳 李乃馨 王藝霏)利津是東營的古縣城之一,始建於金代,至今已有800餘年歷史。因利津古城的整體輪廓恰似一隻鳳凰,昔時又被冠以鳳凰城的美名。
  • 舌尖上的昌邑 | 老廚白菜
    在大棚蔬菜技術沒有推廣開以前,每至冬季,家家都要存一些大白菜,餐桌上幾乎頓頓能看到大白菜的身影。北方農村大白菜的做法繁多,有炒白菜頭、熬白菜、粉條燉白菜、醃白菜幫等等。比起來最有味道的做法,還是昌濰地區流行的老廚白菜。老廚白菜以白菜、五花肉、粉皮木耳,青紅辣椒為主要原料烹製而成,滑嫩味美,開胃下飯。
  • 素餡水煎包,金黃酥脆,美味快手早餐
    素餡水煎包早起包了幾個韭菜雞蛋素包子為了趕時間就用平底鍋做成了水煎包,一個個在平底鍋裡煎的金黃酥脆的外皮,吃一口裡面是香氣撲鼻 ,真的太好吃了。做水煎包是非常的簡單,而且熟的也特別快,早起做幾個水煎包再來碗湯一個熱乎乎的早餐就完成了。
  • 做水煎包,到底是用清水還是澱粉水?20年擺攤經驗小販告訴你
    做水煎包,到底是用清水還是澱粉水?20年擺攤經驗小販告訴你!作為一個河南人,從小就特別喜歡吃家鄉的水煎包,但是到了外地,發現很多地方都是沒有水煎包的,不過在上海地區的話,有一種生煎包和我們河南的水煎包還是比較相似的,只是樣子有些不同罷了。
  • 教你水煎包做法,色澤金黃,口感鬆軟,從包到煎全過程
    教你水煎包做法,色澤金黃,口感鬆軟,從包到煎全過程大家好,歡迎來到俏美食,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道街頭常見的小吃水煎包,水煎包的口味非常多,每個地方的口味不同,調出的餡也不一樣,水煎包我吃過的餡料有豬肉粉條餡的,還有牛肉粉條餡的
  • 分享一個水煎包的做法,底部金黃酥脆,表面蓬鬆渲染,餡料鮮美!
    再到現在,「舌尖上的中國」家喻戶曉。你們去徵服世界,我只想徵服一個人的胃和心我們寄托在美食上的不僅僅是味蕾的享受,有時候更多的反而是味道帶來的記憶。而美食本身,也攜帶著最質樸最強大的治癒效果。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水煎包的做法,首先準備300克麵粉加入三克酵母粉,再加入兩克白糖促進發酵,然後少量多次的道路,大約190毫升的溫水,用筷子一直攪拌成這種面絮狀,然後下手揉成一個光滑的麵團,蓋上蓋子醒發至兩倍大。這個時間我們來準備一下料,首先把洗淨的韭菜切碎,然後放到大碗中,加入兩勺食用油,然後用筷子攪拌均勻,這樣成品後韭菜的口感更加鮮嫩,而且不容易出水。
  • 【昌邑老味道】水煎包
    在山東等部分地區也有稱呼為「鍋貼」,『爐包』。山東多地各有流傳,做法也各有不同,今天主要以我們本地的水煎包來讓大家了解一下。原來在城裡的無名路上分布著幾家各具特色的「水煎包鋪子」,而那些色澤金黃,外脆裡嫩的水煎包更是十裡飄香,讓人口水直流。        在我們這裡,傳統風味小吃頗多,在我的感覺裡最好吃的要數「水煎包」了。
  • 做水煎包,在水裡加點它,煎出的包子個個出花,味道也更香
    水煎包屬於豫東的家常美食,尤其記得小時候每年春天我們這裡逢廟會,賣水煎包的攤子早早的紮起來,逛累了,買上幾塊錢的水煎包,每次都不忘交代老闆,多來點酥皮。酥皮就是包子周圍煎出來的像冰花一樣的脆皮,咬上一口焦香酥脆,這時候也顧不上形象好不好看,大口大口就往嘴裡塞,只怕一涼就不焦了。
  • 做水煎包,牢記一個比例,底部金黃酥脆,還有漂亮的冰花,零失敗
    水煎包很多人愛吃卻不會做,特別是水煎包的底兒,不但要金黃酥脆,最好還要有漂亮的冰花,這樣的水煎包才是完美的。其實要想做到這些也不難,關鍵是掌握好粉和水的比例。比例掌握好了,這水煎包就成功一大半了。現在的韭菜正新鮮,今天就教大家用韭菜做一個韭菜雞蛋餡的水煎包,底部焦香酥脆,外皮柔軟,餡料鮮香,別提多好吃了,我一個人吃了一大盤,太香了。如果你也愛吃的話就一起來看一下做法吧。做水煎包,牢記一個比例,底部金黃酥脆,還有漂亮的冰花,零失敗。
  • 舌尖上的昌邑 | 一滷鮮的梭子蟹
    因為在這個大地降溫之後已然驟感清涼的季節裡,整個休漁期間,於碧波澄澈的海面之下,憑藉異常堅挺的食物鏈而將養得腦滿腸肥的魚蝦蟹貝們,已經掩飾不住登臺亮相的衝動,於深水裡,於淺灘上,紛紛揚揚各展誘人的身姿。漁人們望眼欲穿的這個充斥著親切海腥氣息的時段,正是一年當中最適宜捕撈的黃金季節。
  • 吃在大連-水煮油煎之妙的水煎包,金黃焦脆暄軟,好吃~
    水煎包的特色在於兼得水煮油煎之妙色澤金黃,一面焦脆,三面嫩軟或許不那麼不驚豔,但久吃不膩。你餓了的時候就會想著這家的包子~老大聯水煎包下夜班,跟同事吃點早飯,這家店關注已久,而且水煎包正八經來說多年沒吃了。
  • 專業師傅教你水煎包做法,色澤金黃上軟下脆,從調餡到煎制全過程
    北方人大多都知道水煎包,以前在街上吃早餐的時候,水煎包的店門前,大清早就會排起了長隊。水煎包與包子不同是煎制而成,它之所以受歡迎,一方面是它色澤金黃的外表,另一方面就是它一面焦脆,三面軟嫩,脆而不硬,香而不膩的味道。
  • 福州馬尾有家水煎包
    店比火車站後面的店大很多、除了中午、晚上做河南風味的菜,早餐賣水煎包和胡辣湯,從此我隔三差五偶然去解解饞、偶爾給幾個河南老鄉打包幾鍋水煎包,朋友們都說味道不錯!今天給我大家介紹一下河南美食:水煎包的歷史緣由和傳統做法:水煎包,特色傳統風味小吃,屬豫菜菜系。
  • 美味不變,去看看水煎包在臺灣
    一位臺灣網友,回憶起小時候關於臺灣水煎包的情節,這麼寫道:「回想起在臺灣念書時,放學後總是愛在校園附近買幾個水煎包。一群人邊吃邊聊邊走回家-很是開心滿足!但千萬記得要把嘴上的油擦乾淨!有的店家會按照傳統,在鍋中倒入稀麵漿,最終結果是麵漿在鍋中形成一層酥皮,與水煎包底部連在一起。
  • 做水煎包的小竅門,不知道的話,你的水煎包不會好吃的
    做水煎包的小竅門,不知道的話,你的水煎包不會好吃的水煎包是非常傳統的小吃了,很多的早餐店都能看到,很多朋友喜歡早上買早餐的時候來上幾個,其實和包子差不多,只不過一個是煎出來的,一個是蒸出來的,但是水煎包香脆可口,很香又不膩,所以比包子更受歡迎
  • 故鄉的水煎包
    這個時候,便十分懷念故鄉小鎮的水煎包。在物質貧瘠的年代,水煎包等同於山珍海味。那一半菜籽油一半水煎出來的包子,有著金黃的外殼,裡面裹著鮮美的素餡或肉餡,被店主悉心包在曬好的荷葉裡,隔老遠,就聞到一股荷的芬芳。
  • 水煎包,家鄉的味道
    說起他們家的水煎包,往上追溯,也有好幾十年的歷史了。我剛記事起,他們家最初的門面房是在村公路西邊:一間毫不起眼的土坯房。屋裡,放著一張方桌、兩把椅子;桌子上放著一部收音機;角落裡還有一張大大的案板。這是白天的起居室兼操作間。屋外,貼牆根處,是一盤灶膛;天井裡,放著幾張矮桌子小板凳,供顧客吃飯用。姑的父親,我叫他「三爺爺」,是一個精瘦的老頭。
  • 分享水煎包的做法,出鍋鬆軟可口,金黃酥脆,學到就是賺到!
    分享水煎包的做法,出鍋鬆軟可口,金黃酥脆,學到就是賺到!今天小妹子來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水煎包的做法,出鍋後鬆軟可口,金黃酥脆,學到就是賺到!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吧。首先我們先來說一下和面的技巧,在盆裡面倒上的麵粉,再準備一碗溫水,倒入適量的酵母粉和一小勺的白糖,攪拌之後呢,大概也就是500克的麵粉,對應3~5克左右的酵母菌,然後呢,把酵母水倒進麵粉裡面開始揉面,做水煎包的畫面一定要稍微的軟一些,口感才會更加的好吃的畫面之後能放到一邊,讓他先發兩個小時左右,然後呢,等到體積變為兩倍大就可以了。
  • 用炒鍋做水煎包,記住這一小技巧,個個外層金黃,肚大肥圓
    最令我驚喜的是,老爸用炒鍋做的水煎包,個個外層金黃,肚大肥圓,比賣的還好吃。水煎包,利用發麵做麵皮,採用先煎後蒸的烹飪方法,煎出來的包子,外層金黃酥脆,麵皮筋道蓬鬆,利用蒸汽燜熟餡料,保持住材料的原汁原味,使得煎出來的包子風味獨特,口感上更加的豐富,北方水煎包餡料種類很多,最經典常吃的就是韭菜餡的,也是最為鮮香的,南方多為生煎包,直接和麵包包子
  • 韭菜雞蛋蝦皮水煎包,底部金黃酥脆,噴香好吃
    韭菜雞蛋蝦皮水煎包By 紅袖添飯*進入五月,韭菜長的越來越壯、越來越老,也預示著春天已經結束,夏天已經來到。昨天是立夏,今天再做一次韭菜煎包,春韭等到明年再吃吧!第10步、用清水攪拌成面絮,揉成光滑的麵團,蓋上蓋簾醒發2小時。第11步、面呈蜂窩狀就可以了,放到案板上揉光滑。第12步、搓成長條。第13步、切大小均勻的劑子。第14步、用手按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