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訪談|模里西斯駐華大使:中國減貧實踐生動詮釋「授人以漁」

2021-01-11 騰訊網

中國網:今年是中國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面對疫情的挑戰,中國表現如何?後疫情時期,如何更有效地開展全球減貧工作?在2020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上,我們採訪到了模里西斯共和國駐華大使王純萬。

模里西斯共和國駐華大使王純萬。

中國網:大使先生,今年中國將消除絕對貧困,您如何看待中國在脫貧攻堅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模里西斯可以從中國脫貧攻堅的實踐當中學到哪些經驗?

王純萬:四年來,我一直在負責模里西斯和中國之間的減貧合作與實踐分享。2018年,我擔任模里西斯社會融合部部長,這相當於中國的社會扶貧部門。我們在2018年10月17日舉辦了扶貧研討會。這是兩個國家——一個小小的島國和一個遼闊的大國——一次卓有成效的合作。我對中國人民的自律和犧牲精神並不感到意外。如今,你們取得了過去不可想像的成就。從古至今,人類一直在設法擺脫貧困。但是,給人以機會,這是中國主要在做的事情。你們所做的就像中國古語曾經說過的那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正是你們所做的,建設基礎設施,在人與人之間建立起聯接。我今天聽說了很多你們在做的事情,比如在人與人之間建立起聯接,以及通過電子商務讓人們能夠把偏遠地區的產品賣出去。這些地方原本被稱為「沒人會來」的地方,要麼缺少土地,要麼缺水,或者位於山區。不過,兩年前,我去過甘肅附近的一些地方,看到了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所以我想說,這很了不起。

我之前提到,在模里西斯,我們做的很多事情與之類似,比如我們會給人們提供保障性住房,教他們如何使用這些房屋。我們認為這是一種教育,讓人們了解如何使用現代產品,如何正確使用水龍頭。這看起來似乎不可思議,但是有時我們在不同的國家就得做到這一步。我們還做了其他一些事情,比如說為了讓這些人有收入,我們給他們提供果樹,提供可以養雞的地方,這很有成效。這些人現在過得非常快樂。

中國網:您如何評價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當中的表現?

王純萬:這要再一次感謝政府的嚴格管理和強力措施,同時我們也看到,政府把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放在了首位。今年在模里西斯,我們也做了同樣的事情。我們在短時間內於3月18號採取了封鎖措施,到4月中旬的時候,就不再有本土新冠病例,而且一直堅持到現在,持續了這麼久的時間。我覺得,當一個國家採取這樣的措施時,很顯然,這對於經濟來說是一場災難,但現在人民很安全。比如說現在,我們可以坐在一起吃晚飯。飯店都開門了,社交活動也恢復了正常。接下來我們要謹慎地研究如何開放邊境的問題。我是6月份來到這邊的,當我看到中國採取的措施時,我覺得我很安全,我的家人也很安全。就像我聽到所有的僑民們所說的那樣,我們現在在中國更安全。

中國網:當前正在蔓延的新冠疫情使世界經濟陷入衰退,也給全球減貧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您對後疫情時期減貧領域的國際合作有怎樣的建議?中國應該發揮怎樣的作用?

王純萬:要想在後疫情時期做好減貧工作,你知道,全球都已經習慣了經濟增長,習慣了這種有接觸的國際交流。我想,當各國在新冠疫情的問題上處於同樣的安全水平時,比如說模里西斯和中國,那我們就應該儘快開始討論設立兩國旅行綠色通道的事情,也就是「旅遊氣泡」。然後我們可以開始與其他擁有同等安全水平的國家建立通道,慢慢地逐步重新向世界開放,經濟也會恢復到從前那樣。很多人都在等著這樣的時刻,因為如果沒有全球直接商業往來,情況會變得非常糟糕。

我認為,中國在幫助其他國家方面已經做了很多工作。中國已經打贏了與新冠疫情的戰鬥,而全球其他地方還在進行著這場戰役。我認為中國應該繼續幫助其他國家消滅新冠病毒這個共同的敵人,因為只有全球都消滅了新冠病毒,這場戰役才能打贏。事實證明,中國做得很好。

中國網:中毛建交48年來,各領域交流合作成果豐碩。您如何評價近年來兩國的合作交往?

王純萬:我們兩國現在仍然保持著非常密切友好的關係。我們正在深化兩國之間的合作,通過文化、商業和政治交流來相互支持。來到中國之後,我已經看到了中國方面的回應。我相信,兩國在接下來很長的時間內都一直會是很好的朋友。

中國網:後疫情時期,中毛兩國可以在哪些方面開展進一步合作?

王純萬:去年,在新冠疫情之前,根據我們掌握的數據,大約有2億多中國人前往海外旅遊。我做過計算,我知道那些打算在2020年出去旅行的中國人,他們的預算經費現在還裝在口袋裡。這很讓人沮喪。我相信這些人都很想出去旅遊。所以我想請所有希望出去旅遊的中國人能夠了解,模里西斯是一個非常特別、與眾不同的國家。我想,每一個到過模里西斯的中國民眾都可以作證,他們可以親身體驗並告訴其他人:「你們可以來模里西斯旅遊。」這在經濟上也會幫助到模里西斯。

(本期人員——責編/記者:杭舟;攝像/後期:張文泉;主編:鄭海濱)

相關焦點

  • 模里西斯駐華大使:中國減貧實踐生動詮釋「授人以漁」
    中國網:今年是中國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面對疫情的挑戰,中國表現如何?後疫情時期,如何更有效地開展全球減貧工作?在2020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上,我們採訪到了模里西斯共和國駐華大使王純萬。
  • 「模里西斯和中國就像一家人」(我在中國當大使)
    來源:海外網模里西斯駐華大使王純萬近照。海外網 季星兆攝模里西斯海底瀑布。模里西斯新任駐華大使王純萬近日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網專訪時表示,雖遠隔重洋,但模里西斯與中國有親如一家的深情厚誼。「中國最讓人驚喜的是鄉村發展」模里西斯不僅有讓人流連忘返的美景,還有讓世人樂道的多元文化。「模里西斯是一個『大熔爐』。」
  • 駐華大使如何評價中國的脫貧成就?
    12月14日,習近平主席在給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的賀信中指出,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減貧事業面臨嚴峻挑戰。中國願同世界各國一道,攜手推進國際減貧進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已有7.5億人擺脫貧困,對世界減貧貢獻率超過70%。  那麼,目睹中國脫貧攻堅戰的駐華大使如何評價中國的脫貧成就?為此,周報君獨家專訪了4位駐華大使。
  • 「我在中國當大使」「模里西斯和中國就像一家人」
    模里西斯新任駐華大使王純萬近日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網專訪時表示,雖遠隔重洋,但模里西斯與中國有親如一家的深情厚誼。「中國最讓人驚喜的是鄉村發展」模里西斯不僅有讓人流連忘返的美景,還有讓世人樂道的多元文化。「模里西斯是一個『大熔爐』。」
  • 唐仁健會見參加2020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的外方嘉賓和國際組織代表
    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仁健24日下午在隴南市武都區會見了前來參加2020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的外方嘉賓和國際組織代表。唐仁健代表中共甘肅省委、甘肅省人民政府對國內外相關組織和各方朋友對甘肅脫貧攻堅工作長期以來的關注關心和幫助支持表示感謝。
  • 國際社會點讚中國扶貧工作:中國減貧成就舉世矚目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的減貧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上的壯麗篇章,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  新中國成立之初,是當時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老百姓普遍吃不飽、穿不暖。70年來,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累計減少貧困人口8億餘人,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
  • 田間地頭,感受中國減貧實踐
    新華社記者 胡 超攝 在中國脫貧攻堅實踐中,一些在華留學生走進田間地頭,與農村群眾和駐村幹部展開深入交流。他們中的一些人,還利用所學知識參與中國脫貧攻堅實踐。他們是中國脫貧攻堅的見證者、參與者,也是中國與其他國家開展減貧國際合作的推動者深入農村參與科技助農本報記者張丹華在陝西省楊凌無花果栽培基地,巴基斯坦小夥兒金樂天正在測試有機肥中氮磷鉀元素的含量。「楊凌的無花果有20多個品種,而我們國家只有幾種。我想引進一些品種到巴基斯坦,同時製作無花果葉有機肥,實現循環利用。」在華生活了6年的金樂天,中文說得十分流利。
  • 中國駐寮國大使:中老務實合作助力寮國提高自主發展能力
    中國駐寮國大使姜再冬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老務實合作在幫助寮國改善民生的同時,還通過將「授人以魚」和「授人以漁」緊密結合,助力寮國提高自主發展能力。寮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00萬噸/年煉化項目一期工程前不久正式投產,這是由中老企業共同投資建設的寮國首個石油煉化項目。該項目將有效填補寮國石油化工產業方面的空白,改變其成品油全部依靠進口的現狀。
  • 駐華大使眼中的中國2019:閱兵現場令人震撼
    這一年,京張高鐵開通運營,這條百年鐵路從「爭氣路」破繭成為智能高鐵「先行者」;這一年,中國減貧人口超過1000萬,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將要得到歷史性解決;這一年,11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北京世園會,「中國印記」為人類綠色發展帶來新的啟迪;
  • 斯洛伐克駐華大使:期待同中國在科技創新等領域展開合作
    斯洛伐克駐華大使杜尚貝拉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專訪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張豔):近日,斯洛伐克駐華大使杜尚·貝拉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採訪,就雙邊關係、攜手抗疫、中國減貧成就等議題發表看法。雙邊關係發展順利合作良好杜尚·貝拉表示,作為世界上最早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國家之一,當前,斯洛伐克同中國雙邊關係發展順利且合作良好。除了保持高層交往之外,中斯友誼小學和幼兒園、中捷斯友誼農場等民間交流都是兩國友誼的見證。
  • 專訪:中國減貧事業為世界提供重要參考——訪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
    12月23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右)在北京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許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23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在2020年實現國內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面脫貧,為世界減貧事業增添信心和動力,也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可供借鑑的經驗。
  • 這位駐華大使是客家人!
    王純萬,模里西斯駐華大使,祖籍廣東梅縣程江扶貴,1958年出生於模里西斯,曾歷任毛旅遊局局長、公職事務部長、環境和可持續發展部長、模里西斯社會融合與經濟增長部部長等職,2020年7月正式到京履職模里西斯駐華大使。
  • 攜手推進國際減貧進程 - 扶貧 -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按照世界銀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國際貧困標準,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有8億多人脫貧,佔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總數的70%以上。世界銀行前行長金墉稱讚中國的脫貧成績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故事之一」。國際農業發展基金亞太局局長布雷特感慨,「沒有其他任何國家能如此迅速完成這樣一項影響深遠的事業」,「中國的減貧經驗是一座寶庫」。
  • 國際人士見證中國決戰脫貧攻堅:推動全球減貧事業發展
    這種方法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  中國政府還將許多創新、有效的減貧做法分享給世界其他國家。通過打造「中外減貧案例庫及在線案例分享平臺」,開展全球減貧案例有獎徵集活動等舉措,中國同各國決策者、國際組織的實踐者共享減貧項目信息,方便各方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  中國將生態文明寫入憲法,並確立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 亞塞拜然駐華大使:相信中國2020年底前能消除絕對貧困
    亞塞拜然駐華大使傑納利·阿克拉姆在接受中國網採訪時表示,中國在減貧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為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了重大貢獻;相信中國政府已經為實現年度目標做好了必要準備,有把握在2020年底前消除絕對貧困。他認為,「消除絕對貧困並非脫貧攻堅的終點,而是國家扶貧計劃進入新階段的標誌。中國消除絕對貧困後,可以採取改善醫療和教育、減少不平等、刺激經濟增長等戰略舉措。」
  • 立陶宛駐華大使:歡迎和讚賞中國2020年底消除絕對貧困目標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 王東海 張蔚藍 徐林)「新冠肺炎疫情阻礙了中國乃至全球的減貧進程,在此背景下,中國仍計劃在2020年底消除絕對貧困,對此立陶宛表示歡迎和讚賞。中國的減貧計劃將提高全體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克服諸多挑戰。」立陶宛駐華大使伊娜•瑪邱羅尼塔在接受中國網書面專訪時表示。
  • 中國減貧的奧秘是什麼
    在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上,一位國際人士讚嘆:「因為經歷過貧困,我深深感到,貧困不僅會在物質上,也會在精神上削弱人們的能力,讓人失去自我價值認同。正因如此,消除貧困才顯得如此重要,中國成功的減貧故事才如此動人。」中國脫貧攻堅取得令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不僅彰顯了堅持人民至上、以人為本的理念,也為人類社會治理貧困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 田間地頭,感受中國減貧實踐(國際人士見證中國決戰脫貧攻堅)
    在中國脫貧攻堅實踐中,一些在華留學生走進田間地頭,與農村群眾和駐村幹部展開深入交流。他們中的一些人,還利用所學知識參與中國脫貧攻堅實踐。他們是中國脫貧攻堅的見證者、參與者,也是中國與其他國家開展減貧國際合作的推動者深入農村參與科技助農本報記者張丹華在陝西省楊凌無花果栽培基地,巴基斯坦小夥兒金樂天正在測試有機肥中氮磷鉀元素的含量。「楊凌的無花果有20多個品種,而我們國家只有幾種。
  • 塞爾維亞駐華大使:中國減輕疫情影響的速度將超出國際預期
    來源:海外網【編者按】又到一年兩會時,全球目光聚焦中國。特殊年份召開的兩會,國際社會如何解讀?5月20日起,海外網推出#駐華大使看兩會#系列訪談。本期來聽聽塞爾維亞駐華大使米蘭·巴切維奇如何關注今年兩會。
  • 【中東歐使節話合作】克羅埃西亞駐華大使:我見證了中國一個個貧困...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於希、趙波、武維納):5日,克羅埃西亞駐華大使達裡奧·米海林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成功讓8億人實現脫貧,是對全球減貧事業的巨大貢獻,在全球抗疫的關鍵時刻,克羅埃西亞願與中國和各國共同努力,深化國際合作特別是中國-中東歐國家「17+1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