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竹蒸籠蒸出的包更香口感更好?

2021-02-14 籠承泗水

熱包子嘞,新鮮出籠的大包子,皮薄餡兒多,咬一口滋滋流油著呢……」

每日清晨,天微微亮時,遍布街頭巷尾的包店與茶樓就開始冒著熱氣。國人的嘴與胃,就在這樣的熱情中醒來。

掀開蒸籠蓋的那剎那,白色的水蒸氣瀰漫在空氣中,包子、各色糕點的香味混雜著竹蒸籠的竹清香,撲面而來。從老闆手裡接過燙手的包子,咬上一口,軟綿綿、熱乎乎的,落到胃裡,填飽了肚子,也暖了心。 

國人的美食記憶裡,少不了冒著熱氣的竹蒸籠。

但不知道從何時起,包店和一些早茶店都開始用上了不鏽鋼蒸籠,蒸出來的包子,口感變得不那麼好了。

「為什麼不鏽鋼蒸籠蒸出的包子,沒有竹蒸籠蒸出來的好吃呢?」

經過原理的探究才了解到,不鏽鋼蒸籠蒸東西快,但不鏽鋼蒸籠蒸由於頂蓋不透氣,導致水蒸氣出不來,水蒸氣冷凝後回流到包子表皮上,蒸出來的包子表面溼淋淋,整體軟榻,不僅賣相不好看,而且給人的口感也很差!

而竹蒸籠蒸包子時,由於蓋子透氣,水蒸氣可以不斷散發出去,也因此不會回流到包子上。蒸出來的包子表面乾爽,而且還有一股淡淡的竹子本身特有的清香。

今天,小編為你推薦一款綠色環保的竹蒸籠——籠承泗水竹蒸籠。

它的蒸籠是呈圓形的,由100%的竹子製作而成。

蒸出來的東西不僅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還有竹子特有的清香味。

中國素有「無菜不蒸」的說法,基本上沒有什麼不能蒸的菜。蒸菜的優點多多:

❶ 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食物的營養成分,保持了食物的原汁原味,而且還帶出食物天然的味道。蒸菜沒那麼多的油脂成分,特別適合「三高」人群和亞健康人群。

❷ 蒸是一種健康環保的烹飪方式,沒有油煙,既健康,又能保持廚房清潔。蒸菜蒸的爛,比煎、炒、烹、炸的菜餚更容易消化、養胃。

❸ 蒸菜烹調的方式也比較簡單,手殘黨也能快速上手。而且很多蒸菜也不需要很長時間,一些好熟的菜10~15分鐘就能蒸好。

製作竹蒸籠的竹材,是來自羅定泗綸大山深處的羅竹。

這裡的羅竹粗大、纖維密度高,常被用作建築材料,經久耐用。

經過精挑細選後,只有粗壯勻稱、表面光滑細膩的竹材。

才能拿來製作竹蒸籠,還原大山深處原始的竹木清香。

每一個竹蒸籠,都是由經驗豐富的匠人純手工製作而成。

從劈竹到成品,需要幾十道工序,是一門非常細緻的手藝活,每個匠人一天只能製作10~20個蒸屜。

蒸蓋的弧度是為了更容易把水蒸氣排除而設計的。

還能將多餘的水珠引流到邊緣吸收,水珠不易落在食物表面。

蒸籠的蒸屜也是由竹材製作而成,即便是連接處,也堅持不用膠水或鐵釘,做到真正的綠色環保、健康無汙染。

一個個人手編織的竹蒸籠,傾注的是手工藝人嫻熟的手藝和長久的製作時間。裡面蒸熟的美食,也是靠手工製作而成,更有人間情味。

冒著熱氣的竹蒸籠,在很多人的眼裡,或許就是家的味道、生活的味道。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竹蒸籠蒸出的包子更香?
    「為什麼不鏽鋼蒸籠蒸出的包子,沒有竹蒸籠蒸出來的好吃呢?」問過幾位美食達人才知道,不鏽鋼蒸籠蒸東西快,但不鏽鋼蒸籠蒸由於頂蓋不透氣,導致水汽出不來,回流到包子上,蒸出來的包子溼噠噠、軟趴趴的,不僅不好看,而且口感也很差!而竹蒸籠蒸包子時,由於蓋子透氣,水汽可以散發出去,不會回流到包子上。蒸出來的包子表面乾爽,而且還有一股淡淡的竹子本身特有的清香。
  • 蒸吉祥:打造綠色環保竹蒸籠,品味健康生活
    蒸作,是中國人喜愛的早餐方式,有了蒸籠,饅頭、包子可以保持熱度,中國人得以享受早餐的暖意。掀開竹蒸籠蓋子,霧氣氤氳,蒸物的香味混雜著籠屜的竹香撲面而來。這是幾乎所有中國人的年節記憶,也是我們每日街頭巷尾的日常。
  • 竹蒸籠怎麼用?竹蒸籠怎麼保養?
    摘要:竹蒸籠蒸東西不僅原汁原味,蒸汽水不倒流,色香味俱全,而且蒸出來的食物有竹子的清香味。那麼竹蒸籠怎麼用?竹蒸籠好還是不鏽鋼好?竹蒸籠發黴怎麼辦呢?下面來看看竹蒸籠的使用、保養等知識。竹蒸籠怎麼用?3、鍋裡放適量冷水,水面與蒸籠底面持平為宜(貼心提示:竹蒸籠蒸製食物時,鍋裡加入的用水量要適量,水面以與蒸籠底面持平為宜,如果加水量過多,蒸製過程水沸騰,有可能水通過蒸籠格的孔隙溢到蒸籠布上,從而影響食物的口感)。
  • 寧德市威泰竹木製品有限公司攜蒸吉祥品牌:傳承傳統手工藝竹蒸籠
    傳說竹蒸籠是漢高祖時期,韓信將軍行軍時所製作出來的,可以避免炊煙暴露軍營位置。竹蒸籠發展至今製作工藝也越來越細緻了,從選竹開始層層把關,最終到了我們手中。寧德市威泰竹木製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專注於竹蒸籠、竹編製品、竹工藝品、筷子、竹籃等產品專業生產加工的公司。
  • 寧德市威泰竹木製品有限公司攜蒸吉祥品牌:傳承傳統手工藝品竹蒸籠
    傳說竹蒸籠是漢高祖時期,韓信將軍行軍時所製作出來的,可以避免炊煙暴露軍營位置。竹蒸籠發展至今製作工藝也越來越細緻了,從選竹開始層層把關,最終到了我們手中。寧德市威泰竹木製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專注於竹蒸籠、竹編製品、竹工藝品、筷子、竹籃等產品專業生產加工的公司。公司生產蒸籠的規格,從3.5——21英寸的各種儀器蒸籠,到5——10公分小巧玲瓏的裝飾蒸籠,以及子口加鋁或不鏽鋼的精緻蒸籠等,琳琅滿目,應有盡有。產品全部暢銷香港,並轉口美國、東南亞和歐洲等地。
  • 【經驗】竹蒸籠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竹蒸籠蒸包子時蓋子不滴水,密封性好,竹蒸籠能吸收水分,能保存食物原味。蒸熟的包子還會有一股淡淡的竹清香。
  • 百年「蒸籠匠」制出的竹蒸籠遠銷國內外
    邱國亮(上圖)做竹蒸籠最裡手,他有四十多年的製作經驗了。這份百年「家族式」手藝,是他父親、爺爺手把手教他的,連他的老爺爺,也從小就學了這份手藝。現在他負責做蒸籠的外圍片,厚薄比尺子量出來的還精準。邱國亮的這份手藝,也傳給了兒子邱輝(下圖),兒子做了將近二十年了。
  • 不鏽鋼一度冒起 竹蒸籠仍是一哥
    圖為鴻星集團點心部行政總廚布基  上世紀90年代,手工竹蒸籠需求量膨脹,內地有幾萬名蒸龍師傅,行業魚龍混雜,缺乏法規和監管,因此手工竹蒸籠的質量變得參差不齊。「沈興記」老闆杜偉彬說,那時候有些港人覺得,拿到香港的手工竹蒸籠都是廢爛。恰逢不鏽鋼行業在港興起,便有些商家嘗試做不鏽鋼蒸籠推出市場。不鏽鋼蒸籠「異軍突起」,杜偉彬卻自信地說:「我從來沒有擔心過。」
  • 〖中國味〗家——竹蒸籠
    對於竹蒸籠,除了籠裡飄香的食物,蒸籠總讓人有一種牽掛著時光的味道,歷久彌新,讓人心心念念的懷舊。
  • 這隻「巨無霸」蒸籠,蒸多大的饅頭?
    蒸籠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人們非常熟悉的家用炊具。但是平時我們常見的蒸籠大小一般是五六十釐米,你見過直徑300釐米的蒸籠嗎?  「我們三個人足足用了4天時間、5根大毛竹,才做出了這個蒸籠。」 說起這個大蒸籠,洪師傅一臉自豪。  據了解,三個師傅都是三十多年的老工匠。
  • 不鏽鋼材質一度冒起 難撼竹蒸籠一哥地位
    上世紀90年代,香港曾一度冒起不鏽鋼材質,但終歸難撼竹蒸籠一哥地位。大公網記者林少權攝  文|大公網記者孫凌奕  上世紀90年代,手工竹蒸籠需求量膨脹,內地有幾萬名蒸龍師傅,行業魚龍混雜,缺乏法規和監管,因此手工竹蒸籠的質量變得參差不齊。「沈興記」老闆杜偉彬說,那時候有些港人覺得,拿到香港的手工竹蒸籠都是廢爛。恰逢不鏽鋼行業在港興起,便有些商家嘗試做不鏽鋼蒸籠推出市場。
  • 匠人匠心:堅守手工竹蒸籠40年
    匠人匠心:堅守手工竹蒸籠40年客家新聞網 饒蓓 鍾庭根在興國縣瀲江鎮羅廖村一棟居民樓裡,鍾玉生剖開一根長長的青竹,開始了一天的勞作,兒子鍾恩海則準備出發將編織好的竹蒸籠送到已訂貨的客戶手裡。羅廖村自古就有手工編織的傳統,曾經擁有一大批技藝精湛的編織藝人,產品聞名遐邇。現在,年近60歲的鐘玉生是該村現存少有能竹編器物的老手藝人,他堅守喜愛的手工蒸籠已經整整40年。
  • 包子店是怎麼發麵的,為什麼他們包好包子直接就放到蒸籠裡蒸了?
    關於包子和饅頭髮面的問題,我之前也科普過,大概的意思就是,別管是蒸包子還是蒸饅頭,如果麵團發酵好了,那這鍋饅頭或者包子就算成功了80%,這是毋庸置疑的,因為作為發麵的麵食來說,面發好了,味道和口感那是絕對不一樣的。
  • 蒸製九蒸九曬黑芝麻丸為什麼只能用竹籠木籠,而不能用鐵蒸籠或鋁...
    很多人自己在家做九蒸九曬黑芝麻丸,但是很多人工藝做的不到位,其中就包括蒸製工具。在蒸的時候最好用老式土灶,原始的柴木火,土灶木火,土木相得益彰,這種火是天地生就的自然之火,所蘊含的陽氣是人體能夠吸收的精華。如果採用液化氣天然氣甚至電能等烘烤蒸出來的芝麻,這種黑芝麻丸缺少太陽之陽氣精華。蒸籠是蒸黑芝麻時不可缺少的重要用具。 以材質來分,有竹製蒸籠和金屬制蒸籠兩種, 它們在外形與功能上差異不大。
  • 組圖:52歲農民做竹蒸籠33年 用祖傳手藝「守住舌尖美味」
    春節過完,隔壁鍾愛古早味的老陳騎著自行車,把過節時蒸年糕的竹蒸籠送過來修理。對此,林順龍是亦喜亦憂。 林順龍今年52歲,已經做竹蒸籠33年了,但他坦言「靠這個沒法生活」,只是不希望手藝失傳在堅持著。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和鋁製蒸籠的出現,原本家家戶戶使用的竹蒸籠難覓蹤影了,製作竹蒸籠的老手藝和手藝人也日漸稀少。林順龍19歲就跟爺爺學手藝。
  • 竹蒸籠工藝:古稀老人的堅守
    在早些時候,竹蒸籠是家家戶戶都要用到的一個生活器具。但是,隨著鋁製蒸籠的出現,現在的市場上鮮有竹蒸籠的身影,製作竹蒸籠的老手藝也正走向沒落。
  • 為什麼蒸出的包子都不光滑,你的蒸具出了問題
    最後蒸出來的饅頭卻是表面溼粘,看起來鄒鄒的,口感也不夠鬆軟。不好吃,不好看,還怎麼發朋友圈啊!明明已經掌握了製作饅頭的套路,為什麼偏偏不按套路出鍋呢?通過與幾個有同樣煩惱的朋友溝通,發現她們做饅頭的方法簡直是教科書級別的,但問題並不出現在方法和技巧上,而是在於蒸饅頭的蒸具!
  • 教你自製「天然酵母」,比買的酵母粉效果更好,蒸出的饅頭也更香
    教你自製「天然酵母」,比買的酵母粉效果更好,蒸出的饅頭也更香。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喜歡自己製作麵食,因為他們也發現了其中的樂趣,當然蒸饅頭是最基礎的一種,可是我們也都知道在蒸饅頭的時候需要用到酵母粉,今天我們就來教你自製天然酵母,比買的酵母粉效果更好,蒸出的饅頭也更香。
  • 老夫妻城中村做竹蒸籠30年,每隻蒸籠7元錢
    這裡有一對老夫妻,已經做了竹蒸籠30年。推開小院破敗的大門,穿過昏暗的走廊後,出現一個小小的天井。眼前豁然開朗,鮮魚巷嗆人的魚腥也淡去,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清香。這便是隨藏在城中村中的竹蒸籠作坊。一位笑容滿面的老漢,他正站立著揮動一把鋒利的砍刀,刀起竹破,淡淡的竹香就隨著聲波四散而開。
  • 包子店蒸包子有訣竅,包好就放蒸籠,出鍋又大又好吃
    熱氣騰騰的包子白白軟軟、整整齊齊地躺在蒸屜,撲鼻的香氣讓人忍不住咬一大口,鮮美的汁水流了滿口……包子也是吃了一家又一家,然而每家包子鋪做出的包子口感都是截然不同的,有些香軟可口、汁水濃鬱,有些卻乾乾巴巴味如嚼蠟,完全失去了包子的精華。這是什麼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