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三司會審嚴世蕃是怎樣審的

2020-12-13 小鎮上的茶餘飯後

明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出於減少冤案,加強皇權的目的,下旨由三法司共同處理重大案件。到了明憲宗成化年間這個制度就已經非常成熟了。刑部負責處理京城周邊的刑事案件以及各省各省徒刑以上案件的覆核,同時也管理監獄和監督執行大理寺覆核並具奏後的案件。大理寺是負責掌管覆核、覆審的案件,有時候也會參與審判,「凡罪有出入者,依律照駁。事有冤枉者,推情辨明。務必刑歸有罪,不陷無辜」。 都察院為監察機構,可以獨立審理京師職官犯罪 案件,同時對直隸及各省的直觀犯罪案件有覆核權。在會審制度中也參與審判。三法司平時各司其職,如有重大案件,則由三司主官共同審理。大理寺覆核、覆審中發現有重大疑難的案件,可提請會審。另外就是皇帝親自指派三司會審,通常也有錦衣衛的參與,錦衣衛通常有皇帝直接掌握,也可以看作是皇帝對三司會審的一種監督行為,通常這種情況居多。

三司會審制度只處理重大案件,這類案件通常影響很大。審判朝廷要員的案件,通常要經過三司會審的程序。例如奸臣嚴嵩之子嚴世蕃,就是在三司會審後處斬的。嚴家父子的黨羽遍布朝野,權勢極大,一般的官員根本審不了。此類案件都是在皇帝的主持下,由三司主官會審辦成鐵案。明朝正統年間,為了保證明朝邊軍軍馬供應,朝廷強迫河北農民養馬,養馬不僅耽誤農時,並且飼養不好,還要受罰。河北農民深受馬政之害,終於爆發了劉六、劉七起義。都察院左都御史馬中錫在鎮壓起義過程,被參劾貽誤戰機,之後三司會審定罪。在傳統劇目《玉堂春》中,就出現過三堂會審的劇情,蘇三受人誣陷,被縣官問成死罪,隨後押解到太原接受三堂會審。巧的是主審官是舊時相好王金龍,這才蒙冤的雪,佳人團聚。

有學者認為三司會審最早起源於漢朝的「雜治」。 「雜治」在漢史中沒有詳細的細節說明,參與審查的官員也較為隨意,並無定製,常常由皇帝根據案情的需要指派。到了唐朝,出現了三司推事的制度,既由刑部、御史臺、大理寺三法司審理特別案件,明朝更進一步制度化和規範化了三司的職責範圍,成為了一種成熟的司法制度。另外宋代開始,民間已經開始教授訟學,訟學發展使得案件審理變得複雜,地方官員由於處理能力有限,又怕程度錯案的責任,於是常常將案件作為疑難案件上報,這些也客觀地促成了三司會審制度的成熟。

相關焦點

  • 古代「三堂會審」是指哪「三堂」?
    洪洞縣官受賄一千兩,將蘇三問成死罪,解至太原三堂會審,主審官恰為巡按王金龍,遂使冤案平反,王金龍、蘇三團圓。 除了《玉堂春》外,許多文藝作品中都有重大案犯被「三堂會審」的情節。那麼到底什麼是「三堂會審」?「三堂」又是指哪三堂呢?
  • 明代「三司」之提刑按察使司,地方重要的監察機構
    提刑按察使司提刑按察使司是明代地方最高的監察機構,它的格局設置與中央最高監察機構都察院相同,與主管行政的布政使司、主管軍事的都指揮使司,合稱為「三司」,是整個有明一代地方最重要的機構。提刑按察使司設按察使一人,品秩為正三品,它的主要職責為掌管一省的刑名案件,巡按糾劾之事,監察地方諸司,平冤獄,肅清風紀,澄清吏治。按察使之下設副使,正四品;僉事,正五品,均沒有固定的人員定額。它們的主要職責就是負責在各道巡察,兵備、安撫民眾、屯田、水利興修、監軍等由相關各道負責,並且還要分派官員巡視京畿地區。
  • MAGI審司三位家人喪生 生島浩妹妹一家下落不明
    MAGI審司資資料圖生島浩資料圖  新浪娛樂訊 北京時間3月22日消息,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11號的九級地震到目前為止已經造成近九千人死亡,一萬多人失蹤,藝人MAGI審司和主持人生島浩的家人也在傷亡失蹤之列
  • 巡檢司制度與明代基層社會控制
    由此可以看出,根據地方社會、經濟、治安情況的變化,不斷調整數量、分布,乃明代巡檢司制度的一大特點。成化年間,鄂西北乃至整個秦巴山區增設了一批巡檢司,又如嘉靖二十六年六月,聽從地方撫按的建議,四川添設洪雅縣竹箐山、酆縣沙子關、奉節縣金子山、萬縣銅羅關、通江縣羊圈山等5處巡檢司的同時,裁革納溪縣河口、建昌大渡河、白水、打衝河4個巡檢司(《明世宗實錄》卷324)。
  • 古城話古 明代的宣府與萬全都司
    遍查明代直隸二京(京師、南京)和十三布政使司下屬的140個府中,並沒有"宣化府"的編制。"宣府"只是明代宣化城的名稱,是萬全都司的治所。明代擴建後的宣化城示意圖(周長24裡萬全都司,全稱為"萬全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使司是明代的省級軍事單位,負責掌管一個地區的軍政。
  • 同屬「三法司」,刑部、都察院長官都至一品,大理寺卿為何僅三品
    而同屬「三法司」之大理寺最高行政長官——大理寺卿的品秩卻僅為正三品,行政級別較之省部級副職更低。那麼, 同屬「三法司」,每遇重大案件案例,權力幾乎等同於刑部尚書、左都御史的大理寺卿,為何行政級別相差那麼大?
  • 明代的貴州都司表現得非常明顯,貴州都司的大部分衛所為實土衛所
    明代貴州的衛所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傅友德的捷報傳到南京,明朝的統治者便開始著手加強對西南地區的統治。洪武十五年(1382年)初,明太祖"置貴州都指揮使司,命平涼侯費聚、汝南侯梅思祖署都司事。"[1]2224從此,貴州地區進入衛所時代。
  • 明代軍事制度簡說(二):都司、五軍都督府、兵部
    承宣布政使司(簡稱:布政司)與提刑按察使司(簡稱:按察司)、都指揮使司(簡稱:都司)分掌一省之行政民政、司法監察、軍事,並稱「三司」。三司互不統屬,各對中央負責。明朝期望以此制度,達到地方分權的目標。【注】隨著時間的推移,至宣德、正統年間,三司的平衡已漸被打破,行政、民政、司法、監察及軍事指揮權的條條分割,又使地方政權陷入運轉不靈。於是另設總督、巡撫,統轄三司,以提高統治效率、整肅軍備。明代的總督、巡撫,往往系應急的臨時差遣,事畢撤銷。到了清代,督、撫則為常設官了。
  • 古代講究三堂會審,這是哪三堂?
    古代講究三堂會審,這裡所說的三堂指的就是「刑部,御史臺,還有大理寺。雖然後來這些機構的名字有過改變,但是他們都是中央裡面最高的審判機關,只要是這三個機構都參與的案件,就被稱為是三堂會審。第一,三堂會審的三堂所指。
  • 美麗南城司之三
    古老的小山村南城司,散落著秀麗旖旎的山水風光,也隱藏著悠遠古老的歷史人文。據當地縣誌上記載:這座小城建於春秋戰國時期,燕國百裡王劉展雄曾在這裡建城屯兵,扼守著一條京師通往華北平原的要道,現北城司內的三稜坨處可看到部分遺蹟。附近有一叫尼瓦鋪的小村,當年羅成曾率軍與隋兵大戰在河北一帶,泥瓦鋪就是他戰死的地方。
  • 三府會館和宏潭巡檢司
    太平縣居於寧國府的最南端,而在太平縣最南邊的弦歌鄉,明代曾建有「三府會館」和「宏潭巡檢司」。明代,朱元璋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建立了御史巡按制度,巡按官階雖只有七品,但是「代天子巡狩,所按籓服大臣、府州縣官諸考察,舉劾尤專,大事奏裁,小事立斷。」因而有明一代,監察御史一職十分重要。
  • 明代職官品級及俸祿
    六部包括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其所屬最高長官為明朝吏部尚書、明朝戶部尚書、明朝禮部尚書、明朝兵部尚書、明朝刑部尚書、明朝工部尚書,其常常與都察院之都御史、通政使司之通政使、大理寺之大理寺卿合稱「九卿」。明朝時,重臣任擇須由九卿及外省巡撫、總督公開舉薦,此為廷推。各部司不能單獨決定的國家大事、要事,須經九卿公決,此為廷議。而由三法司無法決定的大型獄訟,以由九卿開會定獄,此為廷鞠或園審。
  • 佀鍾:親手將受賄兒子送三法司處理
    原標題:佀鍾:親手將受賄兒子送三法司處理   圖為位於鄆城縣隨官屯鎮佀樓村的佀公家祠   山東省鄆城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劉紹軍——   在山東省鄆城縣城南20公裡的隨官屯鎮佀樓村,坐落著一棟明代的古建築群—
  • 外籍法官不可審涉國安法案件?香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回應
    【環球網報導】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今日(27日)上午出席立法會會議前會見記者。對於記者就涉港國安立法提問,張建宗表示,整件事的出發點是維護國家和香港的整體安全。香港是國家一部分,而國家安全是有「一國」之責,沒有「兩制」之分。大家都有共同責任。國家安全是中央層面的事權。
  • 張忱石:我是怎樣撰寫《唐尚書省右司郎官考》的?
    我在大學高年級時,痴迷上了古代戲曲,畢業論文是與有同樣愛好的三個同學合作《浣紗記校注》,古典文獻教研室特聘中華書局程毅中先生指導,並於一九九四年二月,由中華書局出版。《浣紗記》是明代戲曲家梁辰魚為崑曲創作的劇本。由此讀了一些雜劇和傳奇,我認為中國古代戲曲有兩大缺點:一、題材上,精華糟粕混雜,必須大加改造,才能推陳出新。二、結構上,支蔓太甚,過於冗長,動輒四五十齣,根本不適合今日舞臺演出。
  • 明朝的都司衛所制度——逐漸走向荒唐的弊政?
    都司衛所制度有兩點值得注意的地方:一是駐守軍士並非是本地徵兵,通常是在「清勾」制度下千裡迢迢從遙遠的地方前來應募;二是衛所軍士採用世襲制,這催生了明代獨具特色的衛籍。祖軍在衛所繁衍三代後,按照習俗其後人便不再計較祖籍,而普遍以衛籍作為自己的籍貫。
  • 明代設「九邊重鎮」 為何薊鎮為「九邊最重」
    >明代初期,長城區域實行都司衛所軍事制度。●洪武年間全國陸續設置都司衛所。都司衛所制度以都司為地方最高軍事領導機構,衛所分為沿邊衛所、沿海衛所、內地衛所、在內衛所四種類型。在明、蒙邊境區域調集兵馬、屯田耕種、鎮守邊關。通過設置都司或行都指揮使司,對長城內外分而治之。
  • 奧司他韋藥物競爭格局將迎新挑戰,多家藥企申報上市
    資料顯示,奧司他韋的原研廠家是羅氏,商品名為達菲,2001 年奧司他韋膠囊在國內獲批;羅氏的另一劑型幹混懸劑在 2005 年 11 月國內申報上市,但是並未獲批。2005 年和 2006 年羅氏將奧司他韋先後授權給上海中西三維藥業、東陽光藥(01558)業生產,分別以商品名 「奧爾菲」和「可威」上市銷售。
  • 許志強︱同堂共穴,弟兄永願:明代宦官埋葬方式和社團組織
    韋清墓誌拓片(局部)(三) 聚眾而葬文獻碑誌中多有宦官組建義會、營建公共墓地、聚集而葬的記載。據弘治年間《重修黑山會墳塋碑銘》載,以宦官剛鐵墓地為中心形成的黑山會公共墓地,相傳自剛鐵葬此後,「茲後內監葬此者不下百數塚」。
  • 湘西發現明代土司王陵墓
    2002-10-03 09:04:50 | 來源:新華社 | 作者:王權   湘西永順縣日前對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老司城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