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城鎮貧困群眾脫貧解困,看北門街道如何發力!

2020-12-17 騰訊網

鄉鎮街道工作與咱們市民的生活息息相關,你所在的鄉鎮街道部門最近做了哪些工作,又有哪些新的動態呢?關注「吉州鎮街」專欄,全方位報導吉州區各鄉鎮街道的近期工作動態。今天的「吉州鎮街」專欄我們將為您推送北門街道相關報導。

共奔小康的路上

一個也不能掉隊

當鄉野唱起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幸福之歌時

城鎮貧困群眾的脫貧解困

也應加快推進

近期

市委書記胡世忠來到吉州區北門街道

調研城鎮貧困群眾脫貧解困工作

他強調,要提高站位,強化責任

精準施策,力求實效

扎紮實實地引導、帶領

和幫扶貧困群眾共同向小康社會邁進

那麼

北門街道城鎮脫貧解困工作如何展開

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北門街道位于吉安市中心城區最北端,轄區面積11.14平方公裡,下轄鐘鼓樓、廬境園、北門、塔水橋、福星亭、馬鋪前、真君山、螺湖、北門橋9個社區居民委員會,街道常住人口約8.8萬餘人,流動人口約1萬餘人。街道現有脫貧解困對象883戶,1324人,其中紅卡戶147戶、黃卡戶727戶、藍卡戶9戶,重點幫扶對象38戶。

近年來,北門街道主動作為,針對困難家庭開展「8+N」精準幫扶,通過黨建聯盟、在職黨員動員社會力量開展社會化幫扶,在精準扶貧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使精準扶貧與黨建工作同頻共振,使扶貧有希望、黨建有出路。

走訪入戶,精準識別

結合街道「作風提升年」行動,制定了《城市脫貧解困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北門街道城市城鎮貧困群眾脫貧解困工作小組,制定了《北門街道2019年城市脫貧解困重點幫扶對象工作計劃表》,按照職責分工協作,督促指導幫助各社區開展城市脫貧解困工作,工作進展順利。

通過城市困難群眾入戶調查摸底工作,將所有的低保對象信息在數字民政系統裡完善,做到100%提交省平臺進行家庭財產核查,並結合5月開展的城市低保年審工作,對所有在冊的低保戶進行了逐一篩查核實家庭情況,確保街道黃卡戶對象識別精準。

上門入戶核查

同時,街道確定了38戶重點幫扶對象,開展了「6+1」結對幫扶工作,即「一個單位、一個幹部、一個網絡員、一個第一書記、一個志願者、一個社區組織」共同對重點幫扶對象進行多方面、多層次的幫扶,幫助他們增強致富意識和本領,開闢致富渠道,實現再就業,增加收入,切實改善生活水平。

實行「黨建+扶貧」

北門街道11個社區通過授牌、籤訂協議等形式,與60餘個共建單位、轄區單位打造「支部結對,黨員互動」的黨建聯盟,無論是城市精準扶貧幫扶,節日期間慰問孤寡老人、走訪困難群眾以及認領微心願等活動,聯盟單位都積極參與。

01

02

03

04

其中,針對藍卡戶脫貧工作,真君山社區黨建聯盟單位市人防辦、區環保局每月上門走訪並送上物資、贈送平安保險;馬鋪前社區黨建聯盟開展「扶貧濟困靠大家 溫暖人心你我他」活動,共建單位、在職黨員在傳統節日前後共結對幫扶61戶困難群眾,並且為他們送上電飯鍋、學習機等生活用品;吉安鴻基房產黨支部以聯盟為依託,開展「尊老 敬老 助老」活動並在社區日常活動中給予資金上的支持與贊助;吉州區攝影家協會黨支部在兩個住宅小區開展為貧困居民免費拍攝照片和「同繪華夏吉祥春,傳承中華好家風」寫春聯送祝福活動等。

結對幫扶促脫貧

人大代表來自各行各業、各條戰線、各個領域,具有智力、行業、資源等多種優勢,他們與人民群眾聯繫最貼近、最緊密、最直接,是推動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在城市脫貧解困工作中,北門街道注重發揮人大代表的作用,組織人大代表認領「微心願」等。例如組織了人大代表和10戶貧困戶結對幫扶,開展了「認領微心願濟困助學獻愛心」活動,2019年8月共捐助10名大學生,捐助資金2萬餘元。

結對幫扶

截至目前,2019年街道各掛點單位、慈善組織、社會愛心人士等上門幫扶共計569次,幫扶資金11萬餘元;醫療救助38人次,救助資金20萬餘元;街道啟用臨時救助備用金救助26人,4.7萬元;落實了市房管局的貧困對象申請公租房政策,對符合條件的脫貧解困對象進行逐一通知,幫助他們順利辦理申請程序,現街道已為89戶對象遞交了公租房申請。

自脫貧解困工作開展以來,街道2019年現已脫貧46戶,共脫貧57人,預計至2020年脫貧戶數能達到150戶,200人左右。

更多鄉鎮街道部門的最新動態

敬請關注「吉州鎮街」欄目~

吉州區融媒體中心

宣傳丨推廣丨合作

最新招聘

2019年最新招工信息!這些公司正大量招工,點開了解一下~

*點擊以上標題

跳轉相關招聘或往期新聞

編輯:朱晨露

審核:曾悠

監製:羅家源

吉州新媒體

相關焦點

  • 紅花崗區中華路街道:助力城鎮困難群體解困有妙招!
    城鎮困難群體的解困工作是一項民生任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是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紅花崗區中華路街道堅持黨建引領,採取就業扶持、教育幫扶、醫療救助、社會兜底「四項措施」推動城鎮困難群眾脫貧解困。
  • 南安鎮開展城鎮貧困人口脫貧解困「大走訪」活動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全縣城鎮貧困群眾脫貧解困工作推進會會議精神,南安鎮高度重視、迅速行動,於9月30日召開全鎮城鎮貧困群眾脫貧解困第四季度工作專題研究部署會,對全鎮城鎮貧困群眾脫貧解困工作進行了再調度、再安排、再部署。
  • 我省城鎮貧困人數減至36.2萬
    ◎文/ 高譯丹 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李巧    【回顧「十三五」】    ●城鎮貧困群眾從88.61萬減至36.2萬    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劉金接表示,「十三五」時期,全省認真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民政事業專項規劃,民政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我省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得到顯著提高。
  • 懷寧縣:激發貧困群眾脫貧「原動力」
    據懷寧新聞網消息 懷寧縣始終從轉變貧困群眾的思想觀念入手,採取三大措施撬動貧困戶脫貧的內生動力,充分發揮貧困群眾在脫貧攻堅戰中主體作用,推動脫貧攻堅工作取得實效。「脫貧典型」激鬥志。為激發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該縣充分利用「巾幗扶貧夜校」、道德講堂等平臺,採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通過「身邊人、身邊事、身邊情」,向貧困群眾講述脫貧致富的典型事例,激發貧困戶的脫貧願望,培養貧困群眾的自信心和奮鬥能力。
  • 信州區北門街道人大持續跟蹤監督街道脫貧攻堅工作
    大江網/上饒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周磊報導:近日,信州區北門街道人大工委認真組織代表開展聽取和審議北門街道2020年度關於脫貧攻堅工作情況的專題報告活動,充分發揮代表的作用,持續跟蹤監督北門街道脫貧攻堅工作。
  • 惠東縣大嶺街道建檔立卡601戶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截至今年3月底,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口脫貧退出601戶1515人,退出率達100%;貧困戶子女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達96.05%;352名貧困戶子女的教育生活費補助發放率達100%;困難群眾建房、上學、就醫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惠東縣大嶺街道脫貧攻堅戰果喜人,捷報頻傳,街道全體幹部職工和群眾在扶貧路上用辛勤和汗水書寫著魄力與擔當。
  • 「十三五」期間,洛陽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絕對貧困問題...
    「十三五」的五年,註定會在河洛大地的時間坐標上鐫刻下熠熠生輝的印記——  全市6個貧困縣全部摘帽、728個貧困村全部出列、49.9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區域性貧困問題有效解決。和全國全省一道,洛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絕對貧困問題歷史性地得到解決。
  • 歷時3年,淄博高新區四寶山街道176戶383名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
    淄博高新區四寶山街道辦事處,在這49.2平方公裡的土地上,一頭連著小康,一頭連著脫貧。從2016年開始至今,1000多個日日夜夜,1000多名黨員幹部,不拋棄、不放棄,現有176戶383名貧困人口已全部實現脫貧。回首來時路,以黨建引領作楫,以真抓實幹為帆,四寶山街道19.5萬餘群眾,攜手奔向更加廣闊的小康航程。
  • 蓬萊登州街道開展幫助貧困群眾過暖冬過好年活動
    近日,蓬萊市登州街道開展幫助貧困群眾過暖冬過好年活動,通過入戶幫扶、社會募集等方式為貧困群眾送去暖心物資,幫助貧困群眾解決冬季和春節期間生產生活難題,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成果。    入戶幫扶,滿足過冬生活需求。
  • 商洛市山陽縣2.9萬貧困群眾達到脫貧退出標準
    本報訊 (曾 亮)日前,經過核查認定和統計匯總分析,山陽縣2016年0.89萬戶2.9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到脫貧退出標準,貧困村退出縣級核查認定39個。去年以來,山陽縣建立黨建引領貧困群眾「四帶四促四增收」機制,通過產業「四帶」、就業「四促」,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貧困戶經營性、工資性、財產性、轉移性收入顯著提升。全年整合各類幫扶資金6.09億元,兌現「五個一批」政策資金3.9億元,實施幫扶項目2420個,落實農村保潔員554人、護林員500人,組織轉移就業1.6萬人次,為困難群眾辦實事1.87萬件。
  • 陸川珊羅鎮:「硬核」發力,脫貧掛上「加速擋」
    新聞核心今年以來,陸川縣珊羅鎮以黨建為引領,通過發展扶貧產業、抓好穩崗就業保障、組建黨員突擊隊伍三大「硬核」舉措,集中攻堅力量,科學精準發力,推動黨員幹部群眾以戰時狀態、戰時作風向最後的貧困發起總攻,力爭5月底前全部實現脫貧摘帽目標
  • 義縣:大定堡鄉多點發力脫貧步伐邁得快
    義縣:大定堡鄉多點發力脫貧步伐邁得快 作者:孫鄭新 2017-10-11 10:04   來源:錦州日報     近年來,錦州市義縣大定堡鄉始終把扶貧開發助力脫貧攻堅作為一項系統的民生工程來抓,從群眾利益出發,以產業為主導,以行業扶貧、政策扶持為驅動,多點精準發力,為貧困群眾脫貧找出路,力爭使全鄉脫貧步伐邁得更快。
  • 十堰市竹山縣以高質量發展促脫貧攻堅紀略
    「聚力建設核心大城區,拓展升級竹房城鎮帶、打造堵河生態文化旅遊經濟帶,以脫貧小康為主責、產業強縣為主題、生態立縣為主線,奪取綠色崛起新勝利,在秦巴山片區率先脫貧摘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十星高地·秦巴強縣』建設目標。」兩年前,竹山縣十四次黨代會正式確立實施「一核兩帶三為主」發展戰略。
  • 黑龍江省政協建言助力鞏固脫貧成果 由消除絕對貧困向解決相對貧困...
    截至2019年底,黑龍江省20個國貧縣、8個省貧縣全部摘帽,1778個貧困村全部出列,61.3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提前一年解決了整體貧困問題。今年,剩餘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標準,沒有新的返貧和致貧發生,到年底可如期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如何鞏固脫貧成果?
  • 九寨溝加快建成民族地區綠色發展脫貧奔康典範
    群眾是災後重建和脫貧奔康的主體,也是直接受益者。「災後恢復重建要搞好,防止新的貧困發生。」九寨溝縣政府主要負責人表示,兩項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讓群眾有房住、有就業,能持續穩定增收,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讓困難群眾最大限度參與災後重建,既是快速推動災後重建的有力保障,也能解決他們的就業和增收問題。
  • 玉州區南江街道雲良村脫貧群眾代表龐日光:單腿走出貧困「沼澤地」
    近日,記者在玉州區南江街道雲良村見到了脫貧群眾代表龐日光,他大汗淋漓,正好忙完保潔員的清潔工作。今年43歲的龐日光,19歲在磚廠上班時出現了一次意外事故,造成右大腿高位截癱,從此行動不便。但龐日光並沒有被打倒,而是憑著過人的毅力,走出了一條自強不息的奮鬥之路。
  • 洞口縣月溪鎮白羊村多措並舉加快脫貧攻堅步伐
    紅網通訊員 文金華 周后華 邵陽報導近年來,洞口縣月溪鎮白羊村多措並舉加快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堅持靜態識別與動態退出相結合,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相結合,外源輸血與內生造血相結合,整體推進與分類施策相結合,整合資源與精準發力相結合,找準產業發展和增收路子,制定和完善村級產業發展規劃,做到「規劃到村、輻射到戶
  • 北海市開啟貧困重度殘疾人脫貧新模式
    原標題:北海市開啟貧困重度殘疾人脫貧新模式——扶殘又扶貧 啃下「硬骨頭」  核心提示: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殘疾人是實施脫貧攻堅的重點,尤其是貧困重度殘疾人,致貧原因複雜、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是特殊困難群體中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脫貧攻堅的「硬骨頭」。
  • 昆明區域性貧困和絕對貧困現象得到根本性治理 已進入鞏固脫貧成效...
    原標題:全市區域性貧困和絕對貧困現象得到根本性治理 已進入鞏固脫貧成效新階段  脫貧攻堅,全國一盤棋;全面小康,決勝在合力。  昆明市一直把「消除貧困、改善民生」立為奮鬥目標,團結和帶領全市各族人民,堅持濟貧解困,千方百計消除貧困。
  • 寫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召開一周年之際
    一年來,中央有關部門強化支撐體系、加大政策傾斜,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精準發力、攻克堅中之堅,確保深度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甘肅定西市渭源縣元古堆村村民閆霞亮(左)和妻子一起給孩子試穿過年新衣服(2018年2月11日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