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懷寧新聞網消息 懷寧縣始終從轉變貧困群眾的思想觀念入手,採取三大措施撬動貧困戶脫貧的內生動力,充分發揮貧困群眾在脫貧攻堅戰中主體作用,推動脫貧攻堅工作取得實效。
「脫貧典型」激鬥志。為激發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該縣充分利用「巾幗扶貧夜校」、道德講堂等平臺,採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通過「身邊人、身邊事、身邊情」,向貧困群眾講述脫貧致富的典型事例,激發貧困戶的脫貧願望,培養貧困群眾的自信心和奮鬥能力。通過深入挖掘和選樹,該縣湧現出如「無手漢子」孫得寶道阻且長趕著羊群奔小康、盡孝心傳孝道助脫貧的黃寶林等等脫貧典型,讓貧困群眾摒棄「等靠要」思想,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讓脫貧成為貧困群眾可持續的內在願望和內生動力。
「心連心超市」促實幹。為幫助貧困戶克服依賴幫扶的心理,該縣積極建立健全精準脫貧幫扶機制,探索扶貧新模式、新機制,逐步建設了以政府主導、村部為依託、有效整合了社會慈善資源的「心連心」扶貧公益超市。「心連心超市」通過「表現換積分、積分換物品」的形式,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積極性、主動性。目前,該縣已建立扶貧「心連心超市」87家,實現了20個鄉鎮的全覆蓋,受益貧困群眾達5800餘人。
「產業獎補」助發展。為激勵貧困戶發展特色種養產業,增強貧困戶的自我發展能力,探索脫貧致富的新途徑,該縣出臺了《懷寧縣2020年特色種養加扶貧項目獎補辦法》,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種養業給予獎補,全面激發貧困戶謀發展、奔富路的熱情。2020年,該縣發展特色種養業的貧困戶7430戶,佔具備發展產業條件的戶數比例為96.18%,其中自主發展3649戶,佔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比例為33.4%,發放獎補1896.74萬元。(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