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女劍》:金庸名著為何無導演問津?阿青的選角難定奪!

2020-12-18 奈落瑾夢

金庸是我國近代歷史上最著名的武俠小說家之一,與古龍,梁羽生,溫瑞安等人合稱為「金古梁溫」,還是香港四大才子之首。他的小說向來以文筆精煉,雅俗共賞,刻畫人物立體,情節飽滿生動著稱,是許多人心目中的武俠之最。

不論是《射鵰英雄傳》抑或是《碧血劍》,還是他的任意代表作品,囊括內容之雜,涉獵範圍之廣,描繪情感之真,無不令人嘖嘖稱奇,潸然落淚。

正是金庸小說所取得的輝煌成就,1960年,連載期間的《神鵰俠侶》便被翻拍成6集的粵語連續劇,一度掀起電視界的「江湖熱」。自此之後,金庸的每部經典幾乎都被翻拍,也都取得了巨大的反響,成為大眾心中不可磨滅的動人回憶。

然而,卻有這麼一部作品,因為種種原因,僅在翻拍一次後便遭遇冷遇,再也沒有重見螢屏的機會。它就是1970年出版的短篇小說《越女劍》。

滄海遺珠《越女劍》

《越女劍》的故事發生於春秋末年,戰火沖天時期。有一女名喚阿青,乃是越國的牧羊姑娘,生的顧盼生輝,天真靈動,卻習得一身天下無敵的好劍技。

機緣巧合之下,謀士範蠡發現了她的過人之才,當即引薦她去軍中教習劍術。恰逢越國生死存亡之際,阿青的出現不僅扭轉了越軍對吳軍的劣勢,還順利地為越王一雪前恥,拯救了無數黎民百姓,是當之無愧的女英雄。

故事卻在這裡出現極大反轉。就是這麼一位武功高超的女俠客,還是深陷情網,情不自禁地對範蠡表達了愛慕之心,可惜範大夫早已心屬西施,斷然拒絕她的芳心。痛苦之下,阿青決定殺死西施,卻最終被對方的絕世容顏所震撼,黯然神傷地破窗而去。

這篇小說有濃厚的歷史色彩,也糅雜了金庸一貫的大膽想像和江湖俠氣,因此本該是難得的佳作。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香港,也有人意識到了這本小說的魅力,特請著名武打演員李賽鳳和嶽華做主演,製作了現今唯一一部《越女劍》電視劇。

可惜的是,這部電視劇只是微起波瀾,很快便湮沒在眾多同類片中沒了聲息。

無人問津《越女劍》

為什麼同樣是金庸的作品,《神鵰俠侶》拍攝數次依舊大紅大紫,《越女劍》便始終難以為繼呢?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

首先,《越女劍》只有短短19000個字,這樣精悍的篇幅要拍成二十多集的電視劇顯然是不可能的。就算編劇嘔心瀝血,大刀闊斧的增加劇情,也不一定能再現原文之神韻,相反還會落入俗套,有拖沓冗長之嫌,因此哪位大神都不敢輕易嘗試。

畢竟《越女劍》的名氣不比那些膾炙人口的金庸代表作,標榜上情懷的噱頭便大功告成,賺得盆滿缽滿,它的商業價值是很低的,受眾面也小,沒必要勞心勞力地趕這趟渾水。

其次,一旦這部小說被翻拍,怎麼選角可是個大問題。阿青本就容貌不俗,又殺伐果斷,敢愛敢恨,這樣兼具剛烈與柔情的俠義女子,試問現今演藝界可有適宜人選?

更何況阿青之上還有個花容月貌,傾城絕色的西施,倘若隨意亂選一氣,不僅會招致頗多爭議,還會把原先的劇本毀得面目全非,實在是讓製片人和導演不得不小心謹慎。範蠡就更不用說了,集才華與容貌於一身的倜儻謀士,不是戴個假髮套畫個恨天眉就能草草了事的。

花費時間多,所得利益少,自然無人問津。《越女劍》的灑脫與哀愁,或許只有在文字中才能靜靜體會了。但換個角度想想,這或許反倒是件好事。

影視化身陷囹圄

並非輕看影視化,至少我所看過的金庸武俠連續劇不說交口稱譽,也尚有人氣。可是不得不承認,那些仍被稱為經典的作品,大都出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再早的也得追溯到十幾年前。

再看看如今翻拍的所謂歷史劇,改編劇,雖是美女如雲,流光溢彩,可卻總是少了那麼幾分韻味,甚至有些還出現「魔改」,「穿幫」等毫不尊重原著的舉動,實在讓人提不起興致。

就說說幾年前斥巨資翻拍的《紅樓夢》,演員陣容強大不說,道具與攝影和十年前相比真是雲泥之別,聲勢浩大的讓人不得不滿懷期待。

結果成片一出來,不僅髮型、衣裳對不上原作,演員們的性格,語調,風情也參差不齊,雖也披著《紅樓夢》的外殼,和上世紀林曉旭那一版簡直無法相較。還有那些林林總總的歷史劇,與其稱之為歷史劇,倒不如改名為「魔幻現實主義仿古愛情劇,儘是些披著華衣談情說愛的調調。

總之,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就是少有幾隻鳳凰殺出重圍,可悲的是很多人撿著一地雞毛也回味無窮,根本不在乎內容和質量。若是媒體化的《越女劍》也不幸淪為臭油壞醬之列,那些金庸的死忠粉豈不是要呼天搶地,心碎難眠?

話雖如此,也絕不能一概而論。一本小說搬上熒幕不僅是對作家的肯定,也是對書迷的回饋。想想由詐騙犯弗蘭克的自傳改成的電影《貓鼠遊戲》,智力與智力的碰撞簡直高潮迭起,叫人直呼過癮;還有由王朔《痴人》改成的《甲方乙方》,導演巧妙的藝術處理讓它極為受眾,可以說是凌駕小說之上的優秀範片。

最大眾化也最成功的改編連續劇恐怕便是吳承恩的《西遊記》了,每個暑假收視率都水漲船高,可見的確是精品之中的精品。

文化藝術是沒有盡頭的工作,有的人想保持原汁原味,有的人渴望顛覆現狀,還有的人只是純粹的走馬觀花,對此只能說眾口難調,不該強求。但是好的作品終歸是能引起共鳴的,製作人不該用任何藉口搪塞讀者的情懷,讀者也不該一遇影視化便如臨大敵。

如今回首,金庸的作品和他的人生一樣,都充滿了傳奇色彩,而那些成功的金庸武俠電視劇,無一不凸顯了作者所要表達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激蕩著一代代讀者的心靈世界。或許這才是影視化真正的內涵:還原真實,體悟人生。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為何金庸的《越女劍》自亞視之後,34年再無翻拍,導演:怕被噴
    但是可能有一部分人不知道,這幅對聯的橫批:《越女劍》。這部小說主要講述的故事發生在春秋末年,有一位越女名叫阿青,她的劍術非常精妙。在後來她被範蠡引薦到宮中,傳授士兵劍術,最終在她的幫助下,越王勾踐終於一雪前恥。
  • 同樣是越女劍,阿青劍法天下無敵,韓小瑩的武功為何卻不值一提?
    靈衝霄為您解讀各種金庸武俠與文學名著的冷知識,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郭靖的師父江南七怪之一的韓小瑩,傳承了傳說自吳越春秋之際流傳下了的古劍法,並以劍法為名號,號稱「越女劍」韓小瑩。但實際上韓小瑩的武功不但遠不如當年的越女阿青,甚至連楊康都有所不如。這裡靈衝霄就帶大家詳細了解下,韓小瑩的武功為何會與當年的越女阿青差距如此之大的原因:阿青和韓小瑩的劍法名同實異韓小瑩和阿青的劍法雖然都被稱為「越女劍」,但這兩者壓根不是同一套劍法。
  • 金庸小說《越女劍》,為何這麼多年來從未被翻拍?
    ——《天龍八部》 從幾十年前金庸的小說就一次次被搬上大熒幕,讓人們更加直觀地看見江湖兒女的故事,但是偏偏有這麼一部劇名叫《越女劍》,因為對顏值的要求太高,至今都無人敢挑戰。 因顏值要求太高無人敢輕易拍攝《越女劍》 要說起《越女劍》可能知道的人就不如知道之前幾部作品的人多了,這部作品是金庸1970年發布在《明報晚報》上的一篇短篇武俠小說。
  • 金庸為何不寫戰國時期的故事?因《越女劍》留下漏洞,金庸難填坑
    二、金庸的武俠史可以說金庸筆下「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外加《越女劍》這十五部作品都是有時代背景設定的。比如《越女劍》的故事設定在春秋時期,《天龍八部》在北宋哲宗時期,《射鵰英雄傳》在南宋理宗時期,《神鵰俠侶》承接《射鵰》,《倚天屠龍記》在元末明初,《鹿鼎記》在清朝康熙年間,至於年代不明確的《俠客行》與《笑傲江湖》等作品其實也不難推算時代,比如書中出現武當派、獨孤求敗這些關鍵元素,就能夠推斷至少是在《倚天屠龍記》之後,自然就是明朝之後的故事了。
  • 《越女劍》–金庸最不為人知的小說
    那就是金庸先生創作的第十五部也是最後一部武俠小說–《越女劍》。金庸(1924-2018),本名查良鏞,浙江海寧人。曾任報社記者、編輯,電影公司編劇、導演等。1959年在香港創辦《明報》機構,出版報紙、雜誌及書籍,1993年退休。
  • 《越女劍》為何至今都無人翻拍?導演:怕被罵
    金庸先生筆下的武俠小說不計其數,而且每一部都非常的經典,幾乎都被各大導演拍攝成了電視劇或者是電影。所以金庸也成為了影視界功不可沒的人物。《越女劍》作為金庸筆下的短篇武俠小說,至今為止,只拍過一次,從來沒有被翻拍過。
  • 源自《越女劍》的阿青,真的是金庸武俠中的第一高手嗎?
    阿青源自《越女劍》,是越國第一高手。越國劍士只學到阿青劍術的皮毛實力大增,最終打敗吳國。阿青的老師是一位仙猿,劍術天下無雙。阿青能破三千劍士,但是阿青對付的不是武林高手。假如阿青遇到的是蕭峰、段譽、楊過等人,阿青還會取勝嗎?
  • 同是越女劍,為何阿青天下無敵,江南七怪中韓小瑩只是二流高手?
    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金庸武俠,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在金庸小說中,有兩個人會使越女劍,分別是《越女劍》中的牧羊女阿青,以及《射鵰英雄傳》江南七怪中唯一的女性韓小瑩。然而兩人的武學境界卻又天壤之別,阿青以達到「草木土石皆可為劍」的境界,無招勝有招,韓小瑩卻在江南七怪中處於墊底的地位。
  • 越女劍作為金庸武俠中的武功,是阿青創造的嗎
    阿青一直是金庸武俠武功最高的有力競爭者,實際上,作為《越女劍》這部中短篇小說的主人公,阿青這個角色十分單薄,劍法高明,天真爛漫,如果說非要再加點什麼,那她最後刺向西施那一劍或許體現了阿青作為少女的春心萌動吧。
  • 《越女劍》中的阿青真的是金庸小說中的第一高手嗎?
    《越女劍》中的阿青真的是金庸小說中的第一高手嗎?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還有一部《越女劍》。金庸先生的小說中,整體武功的強弱總的走向是隨著時間遞減的。也就是年代越久,武功往往越高。越女劍屬春秋末期。許多金庸迷說,阿青是金庸小說中最厲害的存在,一起來分析一下吧。在金庸的小說中,以天龍八部、俠客行兩部小說主角武功最強。六脈神劍,降龍十八掌(原版),易筋經,北冥神功,太玄經都講究內力深厚。施展出來威力巨大。
  • 金庸筆下第一劍,越女劍阿青是怎麼死的?死法有兩個版本
    越女劍阿青可謂是金庸筆下第一用劍高手,在金庸筆下的女性中,毫無疑問是第一高手,和男性比,也力壓眾多男主,可以說是金庸筆下的幾大巔峰高手之一。阿青的越女劍法是在一次牧羊時巧遇一頭會使竹棒的白猿,並從那次以之後就常與它以竹棒交手,因而悟得高超的劍法。曾以一根竹棒頃刻之間擊敗三千越甲,士兵武器全部掉落在地,完全如入無人之境,其劍法已達化境,可以說是和獨孤求敗的劍法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 金庸的《越女劍》為何不願多捧,其實之中暗藏了自己的婚姻故事
    導讀:金庸的《越女劍》為何不願多捧,其實之中暗藏了自己的婚姻故事。眾所周知,金庸先生有14部天書最為出名,這次是部天書,也描述了在不同時代對於兒女情長以及英雄俠義之間的故事。但其實真正被人熟知的還有一部叫做《越女劍》,這部小說為什麼不能作為最重要的天書之一,其實有兩大原因,其中第一大是由於該小說的篇幅過於短小,正常來說也只有1萬多字,認認真真的讀完可能需要半個多小時,而所描繪的劇情也是讓很多人琢磨不透,這到底是個啥意思?
  • 《越女劍》之阿青為何要放棄殺西施
    《越女劍》主要講的是阿青和範蠡的故事,範蠡不識阿青之情,阿青也飄然而去。縱觀金庸的所有小說還沒有一個人能夠在兩千兵甲之中來去自如,除了阿青。若論武功,恐怕沒幾個能和阿青相提並論。可以說她要殺西施,那就如同探囊取物簡單至極,可是西施並沒有死,阿青也放棄了殺西施的想法,這是為何?
  • 金庸筆下越女阿青,連掃地僧和獨孤求敗都比不上她,究竟多強
    金庸的小說體系裡面高手眾多,在第一這個位置上因為金庸十四書的龐大體系可謂是意見紛呈,有的說武當那位天人合一的張真人,有的說是絕跡江湖的劍魔獨孤求敗,也有人說是藏經閣中深藏不漏的掃地僧等等,然而有一個人卻被故意忽視了,那個就是越女劍裡的劍仙阿青。
  • 《越女劍》範蠡和西施的愛情,究竟達到了什麼境界?|阿青輸不冤
    《越女劍》範蠡和西施的愛情,究竟達到了什麼境界?|阿青輸不冤「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最讓人津津樂道的,當然是他那兩句長詩串起來的14部武俠小說。對於金庸迷來說,可能每一部書都耳熟能詳,細讀多遍了。但金庸先生的作品,一共是15部,還有唯一一部短篇小說《越女劍》。
  • 《越女劍》唯一沒弱點的高手,阿青在他面前不值一提,書中有暗示
    《三十三劍俠客圖》中,越女阿青排在第一位,她便是裡面的「趙處女」,是這部作品中極其重要的人物,金庸先生當年有一個打算,為《三十三劍客圖》中三十三為劍客各立一個傳,可惜後來不知因為什麼原因
  • 越女劍阿青和獨孤求敗哪個厲害?答案終於被人說出!
    越女劍阿青和獨孤求敗哪個厲害?答案終於被人說出!一、我一直認為,阿青是金庸筆下第二高手,僅次於「狗哥」石破天。阿青是超凡的劍術大師,她劍法之凌厲難以比擬,相比另一位劍術宗師獨孤求敗,認為阿青直接可以秒殺。
  • 《越女劍》中的阿青的武功造詣有多高?
    說起阿青,也是在金庸小說當中被封神的一位高手,阿青出自金庸的短篇小說《越女劍》,《越女劍》的原型是《三十三劍客圖》的第一圖「趙處女」,金庸本來想根據《三十三劍客圖》繼續寫一些短篇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寫了。
  • 金庸《越女劍》將開拍 蕭薔成西施最佳人選
    日前有消息稱,有「臺灣第一美女」之稱的知名演員蕭薔已被百部微型電影劇組相中,成為根據金庸短篇武俠小說改編的微型電影《越女劍》中扮演西施的最佳人選7月6日,正忙於百部微型電影籌備工作的劇組總導演竇老三證實了這一消息的真實性。   由內地新銳導演竇老三任總導演、娛樂策劃人魯客(鄧魯平)任總策劃的百部微型電影劇組,將拍攝一百部以愛情為主題的微型電影,從9月份開始先期拍攝20部,在先期拍攝的20部作品中,便包括根據金庸短篇武俠小說改編的《越女劍》。
  • 如果你認為《越女劍》的主角是阿青,那就想錯了,西施才是主角!
    阿青因長街之上教訓吳國八劍士,被範蠡引薦給越王勾踐,特聘為越國八十劍士的教官,她師從白公公(一隻白猿),劍法超絕,堪稱「神劍」。在金庸先生筆下,在劍法上能及阿青的,大概只有號稱「劍魔」的獨孤求敗了。但與獨孤求敗窮其一生極於劍道不同,越女阿青並不是一個「劍客」。甚至,在名為《越女劍》的短篇小說中,阿青甚至都沒有執過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