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東豐雄:永恆建築的締造者

2020-12-13 太平洋家居網

     【太平洋家居網 設計頻道】隨著3月份的到來,今年的普利茲克建築獎再次在建築界引起遐想。而回顧去年的大獎獲得者——日本建築大師伊東豐雄,這位曾被戲稱為「建築界的村上春樹」的建築師,終於在年過七旬歲時眾望所歸地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這個獎比他的「老對手」安藤忠雄晚了足足18年,比他的學生妹島和世晚了3年。究竟他是什麼樣的人?有怎樣的設計思想?為何備受業界認可,卻又「大獎晚得」呢?


伊東豐雄(Toyo Ito)

      【伊東豐雄簡介】

  1941年 出生於日治時代的京城(今韓國首爾)

  1965年 畢業於東京大學建築系

  1965-69年任職於菊竹清訓建築設計事務所

  1971年 創辦名為都市機器人(URBOT)的設計事務所

  1979年 事務所更名為伊東豐雄建築設計事務所,現為該公司董事長

  1986年 代表作「風之塔」將其推向國際當代建築師之列

  2002年 獲得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終身成就金獅獎

  2013年 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

  【代表作】

  1981年 《樣式主義與近代建築》克林·勞苦,松永安光共譯,彰國社

  1989年 《風的變樣體》,青土社

  1991年 《Monograph Toyo Ito》,Editions du Moniteur(法國)

  1997年 《2GMonographToyoIto》,GG,DtitorialGustavoGfli(西班牙)

  2000年 《透層建築》,青土社

  2001年 《GA Architect H Tovo lto 1970-2001》,A D A EDITA nky0

  2001年 《Monograph「Toyo Ito"》,Electa architecture(義大利)

  2003年 《PLOT》,AD A EDITATokyo

  ……

  伊東豐雄的作品受到法國當代最重要的哲學家吉勒·德勒茲(Gilles Deleuze,1925-1995)和日本哲學家Sosuke Mita的影響,將自己的建築理念透過「遊牧」(Nomad)的概念發揮,相當具有特色。他曾負責日本國內外多項公共和私人建築項目,建於2001年的仙臺媒體中心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對全球年輕建築師都有深遠影響。世界各地都有廣泛出版和展出他的作品,並擔任多間大學的客座講師。

相關焦點

  • 日建築師伊東豐雄奪「建築諾貝爾獎」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伊東豐雄設計的TOD'S旗艦店位於東京表參道區,其「建築的外表也成為建築的結構」,評委會的評審辭這樣寫道:「創新一詞經常被用來描述伊東豐雄的作品。」這樣的遺憾在伊東豐雄的學生妹島和世2010年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後達到了頂峰。終於,這一次,他等來了普利茲克建築獎向其拋來的橄欖枝。事實上,在此前國外一網站的投票中,伊東豐雄的得獎呼聲也頗高,僅次於史蒂芬·霍爾。  對於伊東豐雄的此次獲獎,普利茲克獎評委會主席帕倫博勳爵稱評審團認為:「伊東豐雄在其職業生涯當中,創作了一系列將概念創新與建造精美相結合的建築。」
  • 伊東豐雄 | 超越現代建築常規的幾何形式
    普利茲克獎評委會認為,伊東豐雄是一名「永恆建築的締造者」,並稱讚他「將精神內涵融入設計,以及其作品中所散發出的詩意之美。」相信很多人看過關於他的很多作品,包括日本橫濱「風之塔」、仙臺媒體中心等獲得重大反響的作品。如果將整個世界比喻一條河流,那麼一般的建築就如同是插在河流裡的木樁一樣。木樁的內部與河流完全不具有關聯性。
  • 日本建築師伊東豐雄榮獲2013年普利茲克建築獎
    中新網3月19日電  北京時間18日,日本建築師伊東豐雄榮獲2013年普利茲克建築獎。中國建築師王澍去年曾獲得這一「建築界諾貝爾獎」。  伊東豐雄今年71歲,其建築師事務所位於日本東京。他是第六位榮獲普利茲克建築獎的日本建築師。  普利茲克獎評委會主席帕倫博勳爵在英國的家中引用今年評委會評審辭來說明獲獎原因:「伊東豐雄在其職業生涯當中,創作了一系列將概念創新與建造精美相結合的建築。
  • 短暫而又永恆的締造建築師——伊東豐雄
    伊東豐雄知名的日本當代建築師,曾獲得日本建築學院獎和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金獅獎。出生於日據時代的京城(即今韓國首爾)。個人履歷:1941年 出生於日本1965年 畢業於東京大學建築系1965-69年任職於菊竹清訓建築設計事務所1979年 事務所更名為伊東豐雄建築設計事務所,現為該公司董事長
  • 伊東豐雄的建築哲學
    經濟觀察報 王雋/文 和建築系學生交流時,有人問伊東豐雄:「什麼是建築?」伊東隨後捏扁了桌上的易拉罐,舉起來說:「這就是建築。」 打破對牆的著迷9月,在新加坡永泰地產的發布會上,伊東豐雄以嘉茂園的總設計師的身份出席。他依然黑衣黑褲黑邊眼鏡,早早地坐在第一排靠裡的位置,因為語言不通顯得更加沉默。
  • 伊東豐雄:日本東京Tama藝術大學圖書館
    美國洛杉磯 -- 普利茲克建築獎暨凱悅基金會主席湯姆士•普利茲克於2013年3月18日宣布,日本建築師伊東豐雄榮獲2013年普利茲克建築獎
  • 伊東豐雄,「拒絕風格者終被承認」
    北京時間3月18日凌晨,2013年普利茲克建築獎評委、建築師張永和剛在微博上轉發大獎的最終結果,72歲的伊東豐雄立即成為建築界最熱門的話題。「我十幾年前就認識伊東豐雄,也採訪過他。」建築評論家方振寧在得知消息後,感嘆「拒絕風格者終被承認」,「伊東豐雄獲獎是眾望所歸的,也是應該的,他確實做了很多貢獻。他引導建築,把建築的眼光投向一種新的時尚、新的樣式,而且一直引導潮流。
  • 伊東豐雄獲普利茲克建築獎 作品蘊含建築語言
    南都訊 記者王晶 3月18日,國際建築大獎普利茲克獎評委會宣布,日本建築師伊東豐雄獲得了2013年的普利茲克建築獎。在評審辭當中,評委會盛讚他「作品中不僅涵蓋不同的使用功能,還蘊含著豐富的建築語言。逐步發展並完美了一套獨特的建築語法,把結構與技術層面上的發明創造與清晰的形式語言相結合」。
  • 世界著名建築大師伊東豐雄武漢暢談21世紀建築發展趨勢
    11月10日,世界世界著名建築大師伊東豐雄在乘車遊覽參觀武漢後,在武漢理工大學國際會議報告廳奉獻了一場名為「21世紀世界建築發展趨勢」的演講,吸引了近千名武漢高校建築學子到場聆聽。  去過北京、上海等中國發達城市的伊東豐雄第一次來到武漢,當日上午便參觀遊覽了武漢光谷、東湖、湖北省博物館、武漢新天地、漢口沿江大道、江灘等武漢標誌性景點並領略沿途建築風貌,其中水域寬闊的東湖和武漢老建築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武漢是一個很有活力的城市,一定可以發展成為一座國際大都市。」
  • 觀點|日本建築師伊東豐雄:現代建築仍應維持人與自然的關係
    建築不應該是創造一個功能性空間,而是創造有著不同特質的空間。」伊東豐雄說道。岐阜媒體中心創造多樣化的空間是伊東豐雄在建築實踐中的一大關注點。在臺中大都會歌劇院中,伊東豐雄從人體結構中獲得靈感,創造了一個類似人體體腔的洞穴狀的結構。這是一座曲牆、無柱、無梁的混凝土建築,在建築的內部結構中,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曲面,就連所有小組件形狀都不一樣。
  • 【雅昌專稿】伊東豐雄全球首次回顧展:「曲水流思」中的建築軌跡
    在1971年,他設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原先稱為「URBOT」(Urban Robot:意為「城市機器人」),1979年正式改名為伊東豐雄建築設計事務所。伊東豐雄是一位關心社會的建築師,在東日本大地震後,始終致力於災區重建活動。他也是位重要的教育者,於2011年設立一個小型建築私塾「伊東建築塾」,以培養這個時代的年輕建築師為目標。
  • 最複雜的建築項目 : 臺中大都會歌劇院 | 伊東豐雄
    故事追溯到2017年春季,兩年前小i去看了上海當代博物館名為「伊東豐雄 曲水流思」的建築展。當時看到伊東豐雄的作品,心裡默念了一句「我*,建築還能這麼做設計!」伊東豐雄的探索2005年12月,臺中大都會歌劇院公布競賽結果,伊東豐雄憑藉「壺中居「的概念設計,得到六位評委的一致認可獲得頭獎
  • 伊東豐雄、妹島和世還有坂茂為愛犬設計的居所,貼心又可愛(組圖)
    坂茂使用紙筒設計了狗狗迷宮伊東豐雄為行動不便的狗狗設計的「家園」Torafu建築設計公司用主人舊衣物設計的狗狗居所  十多年前,日本設計大師、無印良品(Muji)品牌締造者原研哉逗弄一隻茶杯貴賓犬時,突然萌生了要讓建築師們為狗狗們做一些與以往不同的設計的想法,「飼養寵物狗的家庭越來越多,是大勢所趨,和寵物犬相關的產業會有相當廣闊的發展前景。」終於,在一家美國投資公司的幫助下,2011年,這個在原研哉腦海中縈繞多時的設計得以成形。
  • 伊東豐雄:等待還是行動?
    剛得普利茲建築獎的伊東豐雄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依然拿中國開涮一把。據說,伊東豐雄曾參加過CCTV新址招標。「他的設計方案是個Mini城市,整個建築空間是一個直徑600米的公園,依然是他一貫注重公眾的共享空間的思路。」但伊東豐雄的方案最終並未能被選中。受挫於CCTV項目,伊東豐雄傷得不輕,不知問題出在哪,因此,他認為「市場對建築師是殘酷的扼殺,而中國大陸市場是最殘酷的」。
  • Toyo Ito 作品(伊東豐雄) 作品
    伊東豐雄(英語拼音:Toyo Ito、日文假名:いとうとよお;1941年—)是一位重要的日本當代建築師,曾獲得日本建築學院獎和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金獅獎
  • 伊東豐雄作品:日本仙臺媒體技術中心
    伊東豐雄  人物介紹  伊東豐雄(英語拼音:Toyo Ito、日文假名:いとうとよお;1941年—)是一位重要的日本當代建築師,曾獲得日本建築學院獎和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金獅獎  作品:日本仙臺媒體技術中心  伊東豐雄的建築設計的要素:流動的空間、水晶式的半透明體、被抽象的光。伊東豐雄認為:人具備兩個層面(現實的層面和假象的層面)。作為人的自然體需要自然的光和風,而作為被媒體浸透形式假象的層面渴求信息媒體的人。這兩個層面的關係常常變化,建築和城市要對應這兩者的需求,要面對的人和假想的人的需求。
  • 【一周薦書】日本建築大師伊東豐雄對人、自然與建築有怎樣的反思?
    《建築,從那一天開始》【日】伊東豐雄 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新民說2017年8月版自從2013年獲建築界最高大獎普利茲克獎,伊東豐雄的「熱度」大有超越安藤忠雄、磯崎新等人的趨勢有趣的是,日本建築師大多愛出書,安藤就出了不下十本書,隈研吾更多。伊東獲獎後出的書也有好幾本了。這些書大多可分成兩類,一類是對話訪談,一類是半自傳性的,敘述和解讀自己的建築生涯與建築作品。伊東這本新書,同樣有很強的自傳色彩,並基於自己的經歷融入對建築的思考。他從東日本大地震後參與災區重建的經過寫起,通過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感悟,反思建築究竟為何物、建築師為何種目的而設計等等。
  • 「仙臺媒體中心」為什麼改變了伊東豐雄的設計生涯?
    仙臺媒體中心,1995.4~2000.8,仙臺,圖片來源於伊東豐雄建築設計事務所如果提到伊東豐雄,你會最先聯想到的建築是哪個?想必「仙臺媒體中心」可能是最先浮現在你腦海的項目。那時的伊東豐雄深受現代主義建築理念的影響,由此闡發了「薄膜」建築、浮遊建築、輕建築等設計理念。我們從其「銀色小屋」到「東京牧遊少女之包」,以及「風之塔」等項目中,可摸索到伊東對抽象理念及輕構材的追求。
  • 伊東豐雄:設計靈感來源於與他人的談話
    PChouse直擊展會現場,深入一線看各設計企業如何亮劍,觀各家名作爭奇鬥豔,聽行業領軍人物解析設計行業潮流趨勢,以下是對日本設計師伊東豐雄的專訪。  伊東豐雄  伊東豐雄出生於1941年,從東京大學建築系畢業後,1965年至1969年在代謝派建築大師菊竹清訓座下工作。
  • 伊東豐雄設計的巴洛克藝術文化博物館
    說起日本建築師伊東豐雄(Toyo Ito),喜歡建築的朋友應該都不會陌生。他是 2013 年的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我們也曾介紹過他的作品日本歧阜市圖書館。從繪畫、雕塑、時尚、建築、音樂、戲劇、文學到食物,這裡將展示有關巴洛克藝術的一切。伊東豐雄賦予了博物館一個醒目的外觀,連續捲曲的純白色混凝土外立面和一個充滿水元素的庭院,讓整個博物館看上去生機勃勃。一個月牙狀的水池環繞建築而建,意在創造與整體園區的視覺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