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大談愛國,一面送子移民,名嘴董卿上演新版「忠孝不能兩全」

2020-12-13 繁星若陌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忠孝不能兩全」,這句話多是用在國家有難,需要你捨身為國,難以在家中老人膝前盡孝,然而,今天這句話似乎又有了新的解釋。在現今的社會環境下,很難再有什麼事需要你為國獻身,但是「盡孝」卻發生了由上至下的轉變,家中的孩子,就是一個家的小祖宗,很多家長,為了孩子,甘願付出一切,央視名嘴董卿,就是其中之一。

董卿作為央視的知名主持人,她多次主持過春晚,端莊大方的她也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央視「一姐」。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她更是憑藉一席「開場白」技驚四座,被人稱讚為是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女人。可就是這樣一位被全國人民所喜愛的主持人、央視的臺柱子、愛國的名人典範,卻也將自己的兒子入了美國國籍。

2020年,廣電總局出臺了「限籍令」,對於外籍人員在中國娛樂圈的發展進行了限制,這也引起了一波接一波的「國籍謎案」。有人忙著找藉口,有人忙著自證清白,可是就在大家將目光放在明星本身的國籍上時,卻忽略了另外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他們的家人。愛國,不是時刻掛在嘴上,不是隨便做幾件公益, 而應該是刻在骨子裡的榮辱與共。

我們指責從小生活在國外,外國國籍的的劉亦菲和吳亦凡;我們指責因為跨國婚姻而入了外國國籍的鞏俐和斯琴高娃;我們指責那些偷偷入了外國國籍的明星,還在中國撈錢,可是,我們似乎從來都沒有人在意過,本人在國內,卻給孩子改變了國籍的他們。

董卿只是這些人中的一個代表,像她這樣在中國可以用「紅色」來形容卻將孩子偷偷移民的人還大有人在。不論是什麼原因,我們都不能理解她為什麼會這麼做,如果連自己的下一代都不願意留住祖國培養,那麼這還能叫做愛國嗎?一句為了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就放棄了中國人的身份,這樣的行為,叫做愛國嗎?

董卿一面在教育中國的小朋友們,要熱愛祖國,要有民族的自豪感,一面又要對著美國國籍的兒子,不知道她的內心是否也會有矛盾和混淆的時候,究竟是否應該教育自己的孩子愛國而這愛的又應該是那一國呢?

中國人講究的是一脈相承,講究的是盡忠盡孝,對於這種骨子裡就瞧不起祖國,卻又貪圖祖國帶個她的名譽與地位,不捨得割捨的人,自己走不了,就讓下一代走,斷了炎黃血脈,棄了家國責任,這樣的人,選擇了對孩子「盡孝」,卻忘記了對國家的忠誠。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中國的教育問題,成為了這些名人將孩子移民海外的遮羞布,蔣大為如是、李連杰如是、董卿亦如是。這些人都在以中國教育體制不好,想讓孩子到國外接受更加良好的教育為理由,冠冕堂皇地將賣國求榮說得理直氣壯。如果真的只是為了孩子的教育,為什麼不選擇留學,而是乾脆利落的選擇了移民呢?這些移民海外的小朋友,難道長大後,還能回來報效祖國?恐怕,報效的,就只有送他們出去的,自己的父母了吧。

其實,說白了, 這些送子出國的名人們,即便嘴上說的在愛國,在表現得慷慨激昂、熱淚盈眶,骨子裡也都深藏著對祖國的輕視與不信任。他們愛國,往往都是表象,一面放不下國家帶個他們的榮譽,一面又想為自己留條後路,一面在人前高唱讚歌,一面為後代另謀出路,這樣愛國的表演,不要也罷。

相關焦點

  • 家國情懷:忠孝不能兩全嗎
    忠孝觀念最早產生於先秦時期,是在古代敬天法祖思想倫理化過程中,在世俗社會層面產生的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當時的儒、道、墨、法等諸子百家,皆對忠孝作了詮釋。先秦以來的幾千年時間,社會倡導忠孝立本,忠孝建功,忠孝成為了一種傳統美德和社會責任。
  • 努力讓官兵忠孝兩全-中國青年報
    中國有句老話叫「自古忠孝難兩全」,常常用來形容一些民族英雄在國家存亡的危機時刻,公而忘私、為國棄家。這裡的「忠」指的是對國家的奉獻,「孝」指的是對家庭的責任。在今天的中國軍隊中, 「忠孝難兩全」也是廣大官兵會遇到的情形。
  • 「忠孝不能兩全」有了新解
    這種非巡遊式的網約車很適合胡師傳經營,也不能說是適合,是充滿著「孝」的感動和普通百姓生活的無奈,其實這是一個網約車司機盡孝的感人故事。老胡今年40多歲,已有20多年的駕齡,家境一般。但凡以車謀生的人經濟上都不是家財萬貫,更何況老胡家裡還有一位80歲的痴呆母親。
  • 自古忠孝兩難全,真的不能做到忠孝兩全嗎?
    忠孝,從古至今都是被人們所歌頌的美德,忠於國家,孝訓父母。很多人都只能做到其中一個方面,正所謂忠孝兩難全。為國家盡忠,堂前盡孝,二者往往是不可兼顧的,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艱難的選擇。無數能人志士也都在忠孝二字上做不到兩全。
  • 他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後人,忠孝不能兩全時該怎麼辦
    自古忠孝難兩全,所謂不能忠孝兩全的人大多數指有大作為的人。忠,指的是自己的祖國,或君臣之間。孝指的當然是自己的父母了。自己的父母理所應當的孝順,所以在一些大是大非面前,有許多為了忠孝兩全,而失去了生命的代價,但是也有許多人懂得忠孝不能兩全時,自己要忍,而這個忍字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懂的忍讓的人日後定有大作為。伍員楚國人,父親伍奢,哥哥伍尚。父親伍奢當時是楚平王大子建的太傅,而費無忌是少傅。
  • 忠孝難兩全!保定民警抗擊疫情期間送走母親的故事,看哭無數人
    2月26日凌晨,河北高速交警保定支隊淶源大隊劉洪傑隊長的母親突發疾病去逝,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的他,已經一個來月沒有見到母親了,直到母親病危他才匆匆趕回去見老人最後一面。對於劉洪傑來說,這場疫情,也是他人生中沉重且悲傷的經歷。母親病重,他含淚堅守在防控疫情的一線,在母親最後的日子裡沒有陪在身邊,成為他終生的遺憾。
  • 生活中:忠孝能兩全嗎
    關於此問題,我們只能這樣安慰自己:忠孝不能兩全。首先,人的健康是最重要的,所謂說人命關天,沒有了健康,沒有了生命,錢又能如何,何況你爸現在是蟲遇到了人生的選擇題,而且是比較難的的選擇題。如果換位思考,您又該如何決擇呢?
  • 監獄民警的朋友圈:自古忠孝難兩全,所盼是您,此時不依、不盼還是您...
    「自古忠孝難兩全,兒時撫養成人、望子成龍是您,成年時老有所依、所盼是您,此時不依、不盼還是您…」 這是8月10日晚,李健在他自己朋友圈更新的一條內容
  • 「忠孝難兩全」卻正是「忠孝兩全」
    「真正體會到了忠孝兩難全的滋味」,這幾個字的分量如何是這幾個字能承載下來的?可是,就是在這些時刻,他仍舊選擇了國家使命放在第一位,他心中何嘗不是千迴百轉,萬般滋味?高敏忠選擇了忠誠,忠誠於祖國的航天事業,忠誠於自己的崗位職責。這需要強大的勇氣、支持和理解。    自古忠孝難以兩全,表面上看來,高敏忠在「忠孝」中選擇了「忠」,忠孝兩難全,但是實際上,卻正是忠孝兩全的大義彰顯。
  • 董卿叫我們「愛國」,兒子卻是美國籍,為何精英的後代都是外國人
    近日又有一位名人上了熱搜,她就是央視臺柱一姐董卿,這樣一位滿滿正能量的主持人為何會遭到網友的批評呢?原來她的兒子被扒皮出是「美國人」,而她卻在電視節目裡叫我們「愛國」,這讓廣大網友日思夜想實在是想不通。董卿是央視著名的主持人,她的行為往大了說是代表「國家形象」,但偌大個祖國都留不住她的寶貝兒子。
  • 董卿:一切安好,我們都生活在暗淡藍點上
    昨天不知道從哪裡傳來的消息說董卿出事了,可在前一天晚上《為你讀詩》就已經公布「世界讀書日」的晚上十點會有董卿的朗讀上來。因為董卿長時間沒有現身央視還有謠言說董卿已經離開央視,還對董卿的行蹤妄加猜測。可據封面新聞記者聯繫到了董卿在被那個的一位主持人同行,與董卿是多年好友,一直跟董卿保持聯繫。他透露「董卿之前在上海照顧母親,已於前幾天,從上海回到背景央視開始積極工作」,還透露定情一切安好。
  • 大人物們的「忠孝難兩全」:解讀中國古代的丁憂制度
    丁憂期間不能外出做官應酬,也不能住在家裡,而要在父母墳前搭個小棚子,「曉苫枕磚」,即睡草蓆,枕磚頭塊,要粗茶淡飯不喝酒,不與妻妾同房,不叫絲弦音樂,不洗澡、不剃頭、不更衣,總之的確挺繁瑣的。但同樣也因為此,原本是盡孝的人倫道德行為也因為官場人事的得失而打上濃厚的官場政治印記,上演了一出出「忠孝難兩全」的大戲。「諸聞父母若夫之喪,匿不舉哀者,流二千裡。喪制未終,釋服從吉,若忘哀作樂,徒三年。
  • 「自古忠孝難兩全」,漢朝是如何將忠誠和孝悌完美並行的?
    漢代人的忠孝  「自古忠孝難兩全」這句話是我們時常聽到甚至掛在嘴邊的一句俗語,忠與孝擁有著幾乎同樣廣泛的受眾群體,並希望我們對君王或父母抱持無上的敬意,但當這兩件事真的撞在一起,「難兩全」就成了必然的結局
  • 愛國愛港人士登香港獅子山頂,掛上一面巨大五星紅旗
    【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 陳青青】今日(22日)清晨7時許,數十名愛國愛港人士自發登上獅子山頂掛國旗、唱國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 同行曝董卿已回北京工作,一切安好,但她美國產子始終落人口實
    在這些主持人中,有我們熟悉的董卿、朱迅、康輝、撒貝寧等等。然而,沒想到的是,在2020春晚上,大家卻沒能看到董卿的身影。聽說已經轉戰到暗地,以後很少都能再見到她了,真的是讓人惋惜。董卿作為央視第一個主持人兼製作人,她所負責的《朗讀者》系列非常成功,成為了央視綜藝節目製作的一個標杆。
  • 冷軍《小姜》賣了7015萬,中國畫也很好,一面寫實一面寫意
    冷軍《小姜》賣了7015萬,中國畫也很好,一面寫實一面寫意。冷軍和田英章,冷軍和田英章,一個一幅畫賣7015萬,一平尺5萬,顏值很重要。批評他的人則認為這樣的畫並沒有太大的意義,繪畫要找重點,表達意象和意境,這樣絲毫畢現的繪畫方法缺少藝術性和個人思想的表達,和用相機拍出來的照片沒什麼區別,你不能讓別人花幾千萬買一張照片。
  • 赴美產子、「小三上位」,董卿是個什麼樣的人?金星一語道破
    不知道什麼時候「臺上大談愛國,臺下赴美產子」成了董卿的雙面標籤,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小三上位」成了與董卿相關的字眼。這些負面消息,讓人們忘記那個春晚遊刃有餘的主持,也忘記那個「腹有詩書氣自華,歲月從不敗美人」的東方女性。
  • 武漢日誌|自古忠孝難兩全 只因他在戰「疫」一線
    得知噩耗,湯建偉站在窗邊,心情久久不能平復。他不願多說,抹去淚水,在朋友圈寫下這麼一段話:    武漢下起了雪,心情複雜!忠孝難兩全,奶奶走好,孫兒遙拜,給您磕頭!   「當看到『忠孝』兩個字,我的眼淚止不住流了下來。窗外大雪,願每一片雪花都帶去我們深深的思念,給奶奶送行。湯醫師,加油!奶奶在天之靈,為你自豪!希望疫情趕緊過去,大家都能回到家人身邊。」
  • 人物故事|周祖平:忠孝難兩全,忘我守「疫」線
    我認為人不能活在自私之中,只有這樣,世界明亮的天空才不會黯然失色。我願我的母親一路走好。」淚點瞬間在群裡爆棚,眾人好言勸慰周祖平一番;社區黨委書記鍾炳熊第一時間,要求他離開點位,回家料理後事。犀池五街發現疫情後,周祖平和弟弟一起在社區從事志願服務,來不及照料重病在床的母親。周祖平本可回家照看病榻前的母親,盡一份孝道。
  • 忠孝難兩全,請您原諒女兒
    「媽媽,自古忠孝難兩全,還請您原諒女兒。待到任務完成時,我再去您墳前看您,咱娘倆還像以前一樣嘮嘮嗑……」1月7日一大早,張麗芳擦乾眼淚,再次整裝赴命,奔向有著6000多口人的藁城區張家莊鎮大豐化村,繼續開始了新的防疫任務。(本報通訊員 李秋華 本報記者 耿建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