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是指用於製作咖啡的植物果實。廣義的講 世界上有2種咖啡豆, 阿拉比卡豆和羅伯斯塔豆。咖啡的果實是由兩顆橢圓形的種子相對組成的。互相銜接的一面為平坦的接面,稱為平豆。但也有由一顆圓形種子組成的,稱為圓豆,其味道並無不同。 不僅口感醇香可口,還能讓人神經興奮、消除疲勞等作用。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那麼 咖啡豆種植方法如何?種植效益如何?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咖啡豆種植七大注意要點
1、咖啡豆的種植時間最好選定在每年的4月15日-25日期間。氣溫最好在15~20℃時為宜。
2、種植咖啡豆的地點最好選擇平原、山坡、荒地等,千萬不能種植在高大樹木叢中或者通風不良的地方。
3、草本咖啡在種植時不需要過多的澆水和施肥。要施肥也最好選擇農家肥,遇到乾旱澆1-2遍水就可以了。
4、咖啡豆喜歡生長在溫暖的地方,雖耐旱,但不耐寒,因此冬天時要注意對幼苗及成株的防寒措施。否則會造成脫葉致死,種子不能成熟等情況。
5、咖啡豆在播種前,要測試一下籽種的發芽率。選出芽率達到85%以上作為籽種。然後先分別在種植地上進行均勻施肥和耕翻整平。將種子均勻撒在溝內,再進行覆土。播種後不要馬上澆水,一般10天左右出苗。
6、待到苗高3~6釐米時,把一些弱苗或過密的幼苗拔除;等到苗高10~13釐米時就可以定苗了,保持株距在30釐米左右就可以。同時還要保持土壤疏鬆。期間最好少澆水,苗高35釐米左右,就可以追肥了。
7、咖啡豆在種植時最常見的病害就是灰斑病。一開始葉片中央出現褐色病斑,繼而出現灰色黴狀物。遇到這一病症立刻用500倍的65%代森鋅液或800~1000倍的50%退菌特液進行除治。
二、中國哪裡適合種植咖啡?
區主要在海南(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雲南(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廣東(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臺灣、海南島北部和雲南省南部,位於北緯15度至北回歸線之間。
雲南是中國主要的咖啡豆產區。雲南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山地氣候區,有著特有的高原紅土。其土質肥沃疏鬆,氣候溫和,特別適合種植小粒種咖啡。
三、咖啡豆有哪些品種?
長豆(Long Berry):阿拉比卡的原種之一,生豆外型細長,衣索比亞的摩卡咖啡、葉門摩卡都屬於長豆。
短豆(Short Berry):阿拉比卡原種之一,生豆外型圓短,其代表性的咖啡也是衣索比亞的摩卡咖啡和葉門的摩卡咖啡。
鐵皮卡(Typica):與長豆相似,外型為橢圓形,從側面看豆身扁薄,就算栽種地區的海拔高度不同,生豆側面的薄厚差異也不會太大。
波旁(Bourbon):生豆的外型比較圓而且偏小。改良過的波旁種顆粒碩大而厚實。從側面看,低海拔地區所種出來的生豆,比高海拔的較薄一些。
卡杜拉(Caturra):與波旁種外型相似,區分開來很困難,卡杜拉的尾短部分比波旁要彎翹一些,圓而細長是它的外型特徵。
新世界(Mundo Novo):與波旁有著相似的外型,都是圓身,新世界更扁平一些,中心部分比較平坦。
卡杜埃(Catuai):卡杜拉和新世界的雜交,有著卡杜拉的細長圓身和新世界的扁平,但尾部細長。
卡迪摩(Catimor):卡杜拉和迪摩雜交的新品種,大而厚實,尾部細長。
肯特(Kent):印度咖啡的代表,鐵皮卡和羅豆的雜交,外型橢圓,卻圓身。
帕卡斯(Pacas):波旁變種,和卡杜拉長得很像,但從側面看,帕卡斯比波旁略微薄了些。
坎內佛拉(Canephora):羅布斯塔代表,大而厚實,中心直線。
SL28:肯亞改良豆之一。抗葉銹病,高產。是以波旁為基礎的新品種。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土地資源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