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在臺灣的種植

2021-03-05 比卡咖啡食品廠

成品咖啡何時進入中國,我們已經無法考證,而據史料記載,清光緒十年(1884年),有位英國的茶商發現臺灣的氣候與中南美洲十分相似,應該會是個適合種植咖啡的好地方。於是,這名商人引進了一百株阿拉比卡種的咖啡樹到臺灣種植。這最初引進來的一百株咖啡樹種,就是中國咖啡的「鼻祖」。隨著這批咖啡樹種的引入,揭開了咖啡在中國發展的序幕。臺灣人喝咖啡就像是全名運動一般,不只是咖啡館,連速食店都可迅速喝到咖啡。

咖啡於6世紀在東非洲被發現,11世紀左右人類開始用水煮咖啡作為飲料飲用,並逐漸傳播到歐洲、美洲、非洲等地。隨著歷史演進,咖啡在社會文化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咖啡是全球第二大交易商品,2007年交易額為1.4兆美元。臺灣由於自然環境特色,適於咖啡生長。咖啡於1884年傳入臺灣後,先後於當時的臺北、恆春、臺中、臺東、花蓮、嘉義等地種植。由日治時代配合殖民政策,而產生的熱帶栽培作物和戰後得到政府補助經營的潛力作物和戰後得到政府補助經營的潛力作物,到今天與地方文化結合的地方文化產業,咖啡產業的角色,隨著臺灣農業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轉變,而發生巨大轉變。

根據臺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統計,目前臺灣有16個縣市種植咖啡,2007年咖啡種植面積為561.0公頃(8415畝),其中以嘉義縣及南投縣最多,分別有180.5公頃(2707.5畝)和101.6公頃(1524畝)。其他依序為屏東縣72.3公頃、雲林縣44.3公頃、臺東縣44.1公頃,五大縣共計442.8公頃,合佔臺灣咖啡種植面積的78.9%。以鄉鎮來看,嘉義縣阿里山鄉、中埔鄉、梅山鄉、南投縣國姓鄉以及雲林縣古坑鄉,為臺灣前五大咖啡種植鄉鎮,均在40公頃以上,合計220.1公頃,合佔臺灣咖啡種植面積的39.2%;另外,屏東縣泰武鄉、三地鄉,臺南縣東山鄉、南投縣仁愛鄉、嘉義縣番路鄉及花蓮縣瑞穗鄉等植面積達到20公頃以上。前十大鄉鎮的種植面積合佔臺灣咖啡種植面積的64.3%。

在產量方面,2007年臺灣共生產咖啡豆452.7公噸,以嘉義縣及南投縣為最多,產量達到100公噸以上,其他依序為臺東縣、雲林縣、臺南縣。五大縣共計397.6公噸,合佔臺灣咖啡豆產量的87.8%。屏東縣與花蓮縣產量亦在10公噸以上。以鄉鎮來看,南投縣國姓鄉、雲林縣古坑鄉、嘉義縣梅山鄉、臺南縣東山鄉、南投縣仁愛鄉為臺灣前五大咖啡產地,合計206.1公噸,合佔臺灣咖啡豆產量的45.5%;另外,嘉義縣中埔鄉、阿里山鄉、番路鄉、屏東縣三地鄉及南投縣鹿谷鄉等產量各為15公噸以上。前十大鄉鎮產量合佔臺灣咖啡豆產量的71.8%。


待續


比卡咖啡

一個您值得擁有的咖啡烘焙專家

我們期待您的參與


聯繫方式

比卡咖啡食品廠

地址:佛山市南海區裏水鎮大朗工業區A(二)幢

電話:0757—85610725/26

傳真:0757—85610727

相關焦點

  • 產地丨一波三折的臺灣咖啡種植史(日據篇)
    臺灣能有這樣如火箭噴射速度般高度發展的咖啡文明,有很多社會與文化因素的綜效使然,不過其中一個幫助臺灣咖啡文明奠基的因素,卻是那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咖啡種植歷史。臺灣位處北回歸線屬亞熱帶氣候,百嶽聳立,高海拔區多有雲霧,微氣候條件適合栽種咖啡。不過,臺灣咖啡種植的初因屬外來刺激,受清末殖民時代的時空條件誘發。
  • 目前國內都有哪些咖啡種植區
    中國咖啡產區目前主要分布在雲南省、海南省、四川省、臺灣等地區,自1996年開始至今,我國的咖啡種植面積已達12.02萬公頃,年產量達到13.91萬噸。雲南就已發展成為我國咖啡種植規模最大、產量最多的省區,種植面積、產量均佔全國的98%以上。
  • 雲南建星巴克咖啡種植者支持中心
    近日,星巴克咖啡公司宣布亞洲首個咖啡種植者支持中心在雲南普洱落成並投入運營,同時由星巴克三年前首次引進雲南的四個咖啡新品種的本地適應性試驗進展順利。目前,該適應性試驗已擴展到遍布雲南省合計逾650公頃的8個不同的咖啡種植園。星巴克計劃在五年適應性試驗期滿後,將這四種咖啡品種投入大規模種植。
  • 臺南成為臺灣重要的咖啡產區!
    臺灣除了水果之外,也出產咖啡,這裡的咖啡文化也非常盛行。在撫番開山善後章程二十一款中,《撫番開山善後章程》的文件信息顯示:臺灣已經嘗試鼓勵山民種植咖啡了。1877年福建巡撫丁日昌擬定《撫番開山善後章程》,其中一條破天荒列舉輔導原住民栽種「茶葉、棉花、桐樹、檀木以及麻、豆、咖啡之屬……」。
  • 世界咖啡地圖 咖啡豆種植基地分布圖 全球產區咖啡味道描述
    咖啡種植帶分布在地球的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之間。南美洲、中美洲、亞洲、非洲及幾個咖啡種植島(夏威夷和牙買加)均位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那裡氣候炎熱而溼潤。南美洲和中美洲咖啡產量約佔世界供應總量70%。亞洲和非洲咖啡產量約佔世界供應總量20%。咖啡種植島咖啡產量約佔世界咖啡供應總量10%。
  • 印象臺灣 華山「論咖啡」
    這裡海拔、雨量、日照均適宜咖啡樹生長,早在日據時期,日本人就發起種植咖啡,種出的咖啡豆烘焙、萃取後甘甜香濃又不苦澀,別具風味。古坑因此成為臺灣咖啡的「溫暖古窩」,但當時,古坑咖啡基本都銷往日本。 劉慶松在家裡泡咖啡。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消費市場的成熟,也是劉慶松重拾舊業的動因之一。他說:「臺灣已經有喝咖啡的風尚,我們這裡以前有種植傳統,為什麼不自己種看看?」
  • 第一杯咖啡誕生在阿拉伯世界1884年在中國臺灣首次種植成功
    「一帶一路」的發展自然離不開阿拉伯國家,競倘若你問一位阿拉伯朋友,他最不能缺少的飲食是什麼,對方十有八九會伸出兩根手指——「椰棗和咖啡」。阿拉伯地區是椰棗主要種植區,那裡的人們喜愛椰棗眾所周知,而咖啡一般和歐美時尚與商務氛圍緊密相關,怎麼會是中東風情不可或缺的元素呢?
  • 新的研究證實了巴西遮陰樹種植咖啡的好處
    我們都知道咖啡種植過程中也會伴隨咖啡樹去種植一些遮陰樹,遮蔭樹有助孕育咖啡的酸香味,因為樹蔭可阻擋午間豔陽,讓咖啡樹不至於曝露在高溫環境下生長,新陳代謝不至於太快,有助養分與芳香物發展。
  • 星巴克全球首個 咖啡種植基地落戶中國
    記者昨日獲悉,星巴克咖啡公司已與雲南省農業科學院、雲南省普洱市人民政府籤署了一份合作諒解備忘錄。星巴克計劃在雲南投資並運營其全球首個咖啡種植基地,以及咖啡研究與發展中心、咖啡種植者支持中心和咖啡初加工工廠。    據悉,作為該項合作的一部分,星巴克將設立其在全球首個咖啡種植基地,還將在雲南設立其在亞洲第一個咖啡種植者支持中心。
  • 首屆臺灣咖啡節十月雲林登場
    每年十月起就是臺灣咖啡果實成熟的季節,雲林縣古坑鄉種植的咖啡面積目前是臺灣地區最多的地區,為打響臺灣咖啡的名聲,雲林縣政府決定在十月十日舉辦第一屆臺灣咖啡節,歡迎全國民眾到雲林劍湖山世界品味純正的臺灣咖啡香。
  • (圖)咖啡豆種植效益怎樣?怎麼種植出來的?中國哪裡適合種植咖啡?
    那麼 咖啡豆種植方法如何?種植效益如何?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2、種植咖啡豆的地點最好選擇平原、山坡、荒地等,千萬不能種植在高大樹木叢中或者通風不良的地方。   3、草本咖啡在種植時不需要過多的澆水和施肥。要施肥也最好選擇農家肥,遇到乾旱澆1-2遍水就可以了。   4、咖啡豆喜歡生長在溫暖的地方,雖耐旱,但不耐寒,因此冬天時要注意對幼苗及成株的防寒措施。否則會造成脫葉致死,種子不能成熟等情況。
  • 海上掌故|我說臺灣的咖啡
    尤以咖啡具有興奮提神作用,復有強烈芬芳,工作疲勞之後,如能手持一杯,淺斟低酌,惟切勿作牛飲,定能心曠神怡,故文明國家,消耗量日見增加。咖啡,為熱帶作物之一,我國能種植及生產咖啡之處,除海南島外,厥為臺灣。爰將本人來本省後調查所得,暨參考所收集之資料,就臺灣咖啡生產現況略述於後,想亦愛好飲用咖啡之雅士及有志於咖啡工業者之所樂聞歟。
  • 咖啡在中國的咖啡文化咖啡在中國的興起
    小時候咖啡在電影裡,咖啡在大城市,咖啡在小說裡。而現在咖啡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在我們身邊了。中國是一個龐大的國度,所以一種不能當食糧的飲品,咖啡在中國的傳播和普及,已有上百年。咖啡雖然是一種不能當食糧的飲品,但是它所代表的文化和自身的氣韻,確是人人都嚮往的想去接近,所以它終有一天會來到每個人的身邊,讓它不再神秘。其實咖啡來到中國已經已經很久了。據史料記載,早在一八八四年就來到中國臺灣,這是試種成功的時間,如果說咖啡在臺灣開始有這種飲品還無從考證。咖啡在中國的臺灣試種成功,是咖啡在中國正式拉開序幕,這個序幕一拉就是幾十年。
  • 星巴克亞洲首個咖啡種植者支持中心落戶雲南
    12日,星巴克公司在亞洲的首個咖啡種植者支持中心正式在雲南省普洱市投入運營,該舉措將確保雲南咖啡產區長期向星巴克供應優質阿拉比卡咖啡豆。  星巴克中國及亞太區總裁約翰 22卡爾夫(John Culver)表示,星巴克中國咖啡種植者支持中心的農藝學家和質量專家將直接與咖啡種植戶密切合作,為他們提供資源和技術支持,推廣更加環保的種植方式和加工方式以提高咖啡豆的品質。
  • 星巴克攜手中國扶貧基金會助力雲南咖啡種植區發展
    依託深耕雲南六年建立的基礎,星巴克將繼續致力於雲南咖啡種植區的發展,計劃到2023年,實現造福雲南全省30個村莊5萬名咖農及其6,000名學齡兒童的目標攜手中國扶貧基金會(CFPA),率先試點雲南保山咖啡種植區,為咖農提供專業培訓,並為貧困咖農的下一代提供健康檢查和學習指導
  • 小豆子大門道 雲南咖農蔡晴開的咖啡種植經
    新華社發 王冠森 攝新華社昆明10月4日電(記者張雯、王婧媛、王冠森)在雲南省普洱市思茅區思茅港鎮那瀾村的一處咖啡田間,44歲的咖農蔡晴開拉著一車水泥,走向正在建設中的新家:一棟兩層小樓。雲南普洱氣候宜人、環境優越,有著逾百年的咖啡種植歷史。根據上一產季的統計,普洱市咖啡種植面積達78.5萬畝,產量達5.7萬噸,居雲南第一位。
  • 品臺灣咖啡 最宜云林縣「咖啡山」
    東南網5月21日訊 (海峽導報駐臺記者吳生林)咖啡,已成為很多廈門人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你是廈門人,如果你愛喝咖啡,去臺灣旅行,品味寶島咖啡文化將會是你難以抵擋的選擇。畢竟,臺灣是亞洲範圍內咖啡文化氣息最為濃鬱的地區。
  • 臺灣咖啡曾是高官公關品
    中新網2月19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45年歷史的「古董」臺灣咖啡重新出土?三罐當年由遠東最大咖啡工廠所生產的臺灣咖啡粉,因一對夫妻整理舊家意外發現。   63歲的古坑咖啡農張景科表示,好友馮政義日前拿了一個鐵罐,問他「認不認得這種東西?」他看了生鏽的鐵罐嚇一跳,那是四、五十年前雲林經濟農場生產的臺灣咖啡,他18歲時曾包裝過。
  • 臺灣咖啡產區之旅團員召集:與大咖同行,品冠軍咖啡
    臺灣主要咖啡產區多在北回歸線以南,其中以雲林縣、南投縣、臺東縣、嘉義縣等地為最主要的產區。餐食:中、晚住宿:金門D2 金門-臺中到達後驅車往【阿里山鄒築園】由咖啡王子方政倫與林秋宜老師導引遊覽咖啡園,介紹咖啡品種、產量。示範咖啡果實去皮、水洗後制,並體驗手網烘焙,從咖啡種植到一杯咖啡全過程。
  • 星巴克的咖啡故事:咖啡的起源和種植
    原標題:星巴克的咖啡故事:咖啡的起源和種植   分享到:  咖啡,這種苦味醇濃卻讓人回味無窮飲品,很多人深深地愛她。在當初發現咖啡時,這種野生的灌木植物還沒有名字。當地人就以其生長地「卡法」命其名。以後廣傳世界的「咖啡」之名就是從「卡法」演變出來的。咖啡的種植  世界上有三個主要的咖啡種植區,分別是東非和阿拉伯半島、亞洲和環太平洋地區、拉丁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