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國寶》特展:流傳日本的唐代佛教藝術品
2017年全世界文物水平最高的展覽,莫過於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的《國寶》特展了(展期為10.3-11.26)。此次特展是為了紀念京都國立博物館成立120周年,同時也是慶祝日本第一部總合性的文物保護法律《古社寺保存法》出臺120年,所以規格特別高,日本全國可移動的國寶文物來了四分之一,是日本四十一年以來規模最大的特展。
-
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國寶」特展 文物中見中日文化交流
原標題: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國寶」特展 文物中的中日文化交流 古代中華文明圈留下的藝術品,很多都是質地脆弱的有機物,只有秋高氣爽的時候最利於保護,所以每年十月到十一月,是東亞地區的文物展覽季
-
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舉辦特展 流傳日本的唐代佛教藝術品
原標題:流傳日本的唐代佛教藝術品 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舉辦的《國寶》特展(展期為10月3日至11月26日),是日本四十一年來規模最大的特展。特展被分為四期,每一期都精彩紛呈。如今,特展進入到第四期。
-
茶的宗教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茶の湯》特展參觀記
茶の湯 距上一次1980年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大型茶道美術特展「茶の美術」以來,已經過有三十有七年了。
-
東京奈良等日本國立博物館今起閉館,多個特展提前閉幕或延期
受到影響的包括正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的「文徵明誕辰550周年紀念:文徵明及其時代」(原定3月1日閉幕),「《日本書紀》成立1300年特別展出雲與大和」則提前閉幕,特展「法隆寺金堂壁畫與百濟觀音」開幕延期。
-
一周觀展指南 | 白露時節,京都美術、臨古特展等今展出
在上海,有「器道:京都工藝美術展」、「浮世繪名作展」、「傅益瑤成扇紫砂特展」、「亂了 亂了:大衛·史瑞格裡展」等。在蘇州, 蘇博帶來「取法乎上:蘇博藏曆代書法臨古特展」,吳作人藝術館推出「此身猶未出蘇州——吳作人與蘇州研究展(第一回)」。在倫敦,英國國家肖像館也將以一場重要攝影展二度「詮釋女性」。此外,北京、杭州、東京、京都、巴黎、華盛頓也有不少展覽於今日開幕。
-
博物館推薦 | 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
,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之一,地位與東京國立博物館並列。】歷史:1889年,日本宮內省決定在東京、京都與奈良分設三家「帝國博物館」。1924年,為慶賀昭和天皇完婚,宮內省將帝國京都博物館下賜給京都市政府,博物館改名為「恩賜京都博物館」。1952年,博物館變為日本文化財保護委員會的下屬機構,名稱隨之改為「京都國立博物館」。
-
京都國立博物館「曬寶」 中國「老寶貝」日本藏千年
此次,借著國際博物館協會大會之機,京都國立博物館系統梳理了館內的寄託文物,並從其中請出139件文物來舉辦大展,讓人們一窺京都文物之美。 北朝經書唐代傳入日本 京都國立博物館成立於1897年,是日本關西地區首屈一指的大博物館。自公元794年到1868年,京都當了一千多年日本首都,市內古蹟寺廟眾多。
-
「 京都國立博物館「曬寶」 中國「老寶貝」日本藏千年
1983年,中國博物館協會代表團出席了在倫敦舉行的國際博協第13屆大會,此後正式加入國際博協。上海還於2006年舉辦過第22屆國際博協大會。此次,借著國際博物館協會大會之機,京都國立博物館系統梳理了館內的寄託文物,並從其中請出139件文物來舉辦大展,讓人們一窺京都文物之美。京都國立博物館成立於1897年,是日本關西地區首屈一指的大博物館。
-
BFC京都之家×京都府「清水燒特展」正式開幕
上海2021年1月8日 /美通社/ -- 1月8日,BFC外灘金融中心京都之家聯合京都府舉辦的「清水燒特展」正式開幕。BFC外灘金融中心京都之家×京都府「清水燒特展」 陶瓷上的四季風物 -- 京都之家聯合京都府舉辦「清水燒特展」 清水燒起源於平安世代,興盛於江戶時期
-
武漢博物館今起推出「鼻煙壺特展」
今起武漢博物館推出館藏鼻煙壺特展,共展出240多件清代至民國時期作品,其中包括極為珍貴的白玉茄形鼻煙壺,以和田籽玉做成茄子狀,道光時期的粉彩《西廂記》故事鼻煙壺,繪製著西洋少女的鼻煙壺。鼻煙壺是16世紀末期由歐洲傳入中國的,並迅速在清代大受歡迎,開始只是權貴階層的掌玩之物,道光時期,販夫走卒也無不手持一隻。鼻煙壺內一般裝有經烘烤碾碎的鼻煙,有緩解鼻子不通暢等功效。
-
首家鄉村博物館推出小型元青花特展
中國第一家鄉村博物館「程庸中外古陶瓷博物館」,推出「元青花小型特展」。展出地點:福建屏南前洋村 來源:古陶瓷研究會 前洋村具有700多年的歷史,隸屬於福建省屏南縣。
-
正倉院特展:日本民眾熱捧中國唐朝寶物
東京國立博物館門口,參觀者排隊購票,等待入場參觀「世界的寶物」——正倉院特展。東京國立博物院平成館東京國立博物館平成館門口,排起的隊伍等待要超過一個小時。婦人穿著和服,老者打著領帶,博物館提供的黑色竹柄傘精緻有樣。常有人說,日本收藏了中國風的盛唐。
-
BFC京都之家舉辦「古川剛聯合京都府中國首次個人特展」
12月12日,BFC外灘金融中心京都之家「古川剛聯合京都府中國首次個人特展」正式拉開帷幕。此次展覽將延續至2021年1月3日,特別呈現日本知名天目匠人Takeshi Furukawa 古川剛的33件代表作品,並於活動期間特邀旅日漆藝家及曜變建盞燒制技藝傳承人徐進、觀星油滴創始人廖銘、旅日茶文化專家餘紀萱和茶筅製作非遺傳承人陳金信,帶來多場鑑盞品茶中日文化交流會。
-
大英博物館公布今年特展:拉斐爾五百年、北極文化、尼祿特展
澎湃新聞獲悉,大英博物館近日公布2020特展計劃,這份特展名單中,除了2019下半年開幕的《風尚東來——西方藝術中的伊斯蘭影響》和《特洛伊:神話與現實》兩大特展繼續之外,大英博物館還將推出一系列新展,從北極地區文化到託馬斯·貝克特遇刺,從尼祿特展到拉斐爾500年誕辰,再到畢卡索、塞爾敏,展覽將貫通千年的文化藝術史。
-
日本藝術留學:大英博物館日本奈良特展
大英博物館日本奈良特展將於本月24日結束,感興趣的朋友們不要錯過哦!本次展覽以日本歷史文化重地奈良為切入點,探尋了日本佛教的誕生。奈良地區的寺院、神社和博物館向本次展覽出借了精美的宗教造像和儀式用品,與大英博物館館藏的重要的奈良繪畫互為補充,共同為觀眾講述了奈良的歷史以及探尋佛教在日本的歷史文化根源。釋迦誕生像及灌佛盤,銅鎏金,公元8世紀,東大寺,奈良,日本國寶。
-
「清水燒特展」在上海BFC京都之家開幕
由BFC京都之家聯合京都府共同舉辦的「清水燒特展」近日在滬開幕。特展展出了森裡秀夫、寺田嘉子、中村正機等61位清水燒匠人的百餘件作品,品類涵蓋食器、茶器、燒香器具和裝飾物等,融合古典與現代、簡約與繁複等多重風格。
-
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舉行「高僧與袈裟」特別展
佛教在線海外訊 近日,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舉行了「高僧與袈裟」特別展,展出包括歷史悠久的高僧袈裟、禪宗傳法衣、肖像畫等百餘件珍貴展品。此外,10月8日,在奈良市復原的平城京仿唐建築大極殿廣場舉行「平城京遷都一千三百年慶典」,包括明仁天皇和皇后美智子等各界代表逾二千人出席。
-
「水墨時代 · 張立作品展」在日本京都開幕
《水墨時代 · 張立作品展》於2019年3月27日在日本京都WEスペース畫廊開幕,展出了張立近一年創作的水墨作品。《水墨時代 · 張立作品展》展覽時間:2019年3月27日-4月6日主辦方:京都WEスペース畫廊地點:日本京都市左京區下鴨宮崎町118番地「雅集-詩吟與水墨的對話」時間:2019
-
博物館的特展和文創產品開發 ——以上海博物館為例
近年來,博物館特展的文化創意(以下簡稱「文創」)產品開發已成為我國博物館文創工作的重要趨勢之一。博物館特展文創的開發一方面回應了公眾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商業策略或消費主義的發展所致[1]。博物館特展文創不僅提升了展覽活力,更讓公眾的觀展行為與消費行為融合成為一種文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