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鄰君以前給大家推薦過
許多在珠海取景拍攝的電影
大家都還記得嗎?
比如
《少林足球》、《澳門風雲》......
今天大鄰君要放
真正的大招了!
推薦一部
發生在伶仃洋上、
和珠海乃至整個中國都密切相關的
一部紀錄電影——
《港珠澳大橋》!
明天(5月1日)起,《港珠澳大橋》將在全國正式上映!向勞動人民致敬!
港珠澳大橋是「一國兩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被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2018年10月,我們一同見證了歷史,見證了這座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的通車運營!
因為有了大橋,我們無數人得以便利地穿行在香港、澳門、珠海之間。
明天,讓我們走進影院,以一種別樣的方式走近港珠澳大橋,見證奇蹟背後的人物和故事!
電影四大亮點搶鮮看
01製作精良,畫面唯美。
隨手一張截圖都是大片,
唯美震撼!
02表現力豐富、引人入勝
電影一開篇就十分抓人眼球!
2017年8月,颱風「天鴿」登陸廣東沿海,多地遭受重創,大樹被連根拔起,車子被大風掀翻,巨浪不斷拍擊海岸。一組驚心動魄的颱風鏡頭,讓觀眾的情緒也隨之緊張起來。
然而雨過天晴,剛剛貫通50天的港珠澳大橋,巍然屹立在伶仃洋上,鮮明對比中,形成巨大的視覺衝擊力。
03多維度、寬視野
從島隧工程總工程師林鳴到普通的焊接工人,電影在較短的時間裡,深入地聚焦於大橋的一線建設者,塑造了能夠代表中華民族智慧和勇氣的人物群像。
聚焦港珠澳大橋E15沉管安裝過程的複雜與艱辛,「超級工程」背後超級感人的細節,令人感動不已。
04創新化表達方式
攝製團隊先後赴京滬晉冀及港澳等國內十多個省區,追尋大橋建設企業和一線勞動者的足跡。
引入錢塘江大橋、武漢長江大橋等許多電視紀錄片中沒有的我國建橋珍貴史料,由「橋史」而觀「國史」,「通過橋的變化來看中國人民命運的大變化」,使得電影更具歷史感和文化縱深感。
遠赴美國等地,尋訪「一帶一路」大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港珠澳大橋的價值和意義,讓工程類紀錄片有了文化內涵,讓冰冷的鋼橋有了溫度。
很多人有疑問,
這樣一部記錄式的電影
到底真的好看嗎?
其實,
這部電影此前已經在
廣州、珠海、北京、香港、澳門
做過多次點映和主創交流活動,
今天,大鄰君不做點評,
只做一線觀眾影評的搬運工。
↓↓
「非常好!我很感動,我差一點要流眼淚了。」——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永遠榮譽會長吳思遠「中國民族的這種韌勁智慧,真了不得!」——廣州南越王博物館館長吳凌雲「在電影院裡看大橋的故事,看自己的故事,被感動到落淚。我相信,這部紀錄片,所感動的絕不會僅局限於建設者,而會是每一個熱愛祖國,為國家富強奮鬥,為國家日益強盛感到驕傲的中國人!」——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劉剛「電影瞬間把我拉回大橋建設那些難忘的日子,感慨萬分。」——馬來西亞籍工程師Dr. K K Yin「國外觀眾也能感受,也會分享感受。」——巴黎中國電影節主席高醇芳
◆◆背景知多點◆◆
港珠澳大橋》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廣東廣播電視臺、珠海廣播電視臺聯合攝製,導演閆東,片長70分鐘,歷時9年拍攝、1年多完成後期製作。
影片以港珠澳大橋最後一節沉管E30沉放安裝過程為敘述主線,全面回顧了港珠澳大橋自2009年開工建設以來,中國橋梁建設者們自力更生、艱苦卓絕的奮鬥歷程,將大橋主體工程橋、島、隧三大部分的設計理念和領先世界的關鍵技術,如萬花筒般呈現出來。
太精彩太震撼了!
5月1日,
讓我們一起走進電影院,
踏浪伶仃吧!
來源:珠海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