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在超20個國家使用!中國科大附一院徐曉玲教授支援義大利歸來

2020-12-17 瀟湘晨報

4 月 24 日,第三批中國赴義大利抗疫醫療專家組成員、安徽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專家徐曉玲教授結束了在溫州 14 天的隔離,平安返回合肥。

深入當地定點救治醫院

與義大利同行分享 " 中國經驗 "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統一安排和義大利抗疫工作實際需要,3 月 25 日中午,徐曉玲教授作為中國政府第三批赴義大利抗疫醫療專家組顧問,從福建福州飛赴義大利支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經過兩周的緊張工作後,專家組一行 14 人於 4 月 9 日下午平安飛抵浙江溫州,在當地指定隔離點進行隔離休養。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黨委常務副書記魏海明教授介紹,此次校院聯合攻關,上下一心,為全省、全國乃至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控制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已經有 20 多個國家在使用 " 科大方案 "。

徐曉玲教授表示,這次能夠作為中國政府第三批赴義大利抗疫醫療專家組成員支援義大利,對於一名醫生而言,是一次非常難得的經歷。在義大利期間,她和專家組成員深入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與義大利同行面對面交流,分享救治流程和防護經驗,包括中國新冠肺炎防控和診療方案、相關藥物機理、臨床適應症,以及在重症患者救治的實例和成效等。

專家組還通過連線與託斯卡納大區西北部、中部和東南部同行交流,用詳實數據為基礎,分享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臨床心得,將他們在國內 " 戰疫 " 期間積累的臨床研究成果和救治經驗,毫無保留地與義大利同行進行交流分享,並因地制宜地提出建議,為義大利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工作提供了有效幫助,得到義大利託斯卡納大區政府、醫療同行、廣大民眾的認可和盛讚。

在意期間,專家組還向當地民眾和在意華人華僑普及防護常識,同時,以視頻方式向 30 個僑團和留學生中資企業員工開展網絡培訓和健康諮詢,安撫了廣大華人華僑緊張焦慮的情緒,增強了民眾戰勝疫情的信心。兩周時間,專家組共參訪 7 家當地醫療機構,召開交流會議 25 次,舉辦培訓會議 21 場,培訓人數 17278 人次,接受 13 家主流媒體採訪。

返程之際,中國駐義大利大使李軍華連線專家組,向他們表示衷心感謝。他指出,專家組用實際行動推動中意友好,攜手抗疫取得積極成效。駐佛羅倫斯總領館全體人員來到專家組駐地與專家話別,感謝專家組的辛勤工作。徐曉玲教授說,專家組所到之處,總能見到義大利民眾在窗口陽臺熱情問候感謝。臨別之際,駐地附近居民又自發在陽臺揮手致謝,讓她和專家組成員們都非常感動。

" 科大方案 " 發出 " 安徽聲音 "

已在義大利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採用

記者了解到,徐曉玲教授從事呼吸與危重症專業臨床工作 35 年,在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臨床研究以及診斷和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多次在 SARS、人禽流感 H5N1、H7N9 等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衝鋒在前,參與並指導患者特別是危重症患者的醫療救治工作,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呼吸道新發傳染病的診治和防控工作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作為全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徐曉玲一直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多次奔赴全省各地,指導並參與阜陽、亳州、六安、安慶等省內各地新冠肺炎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的醫療救治工作,為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工作貢獻了重要力量。

在安徽省和中科院新冠肺炎應急科技攻關項目支持下,中國科大魏海明教授和徐曉玲教授牽頭組成的聯合攻關團隊,在國內最早開展炎症風暴機制與幹預策略研究,在發現新冠病毒感染致重症肺炎炎症風暴可能的關鍵機制後,迅速提出 " 單克隆抗體藥物託珠單抗 + 常規治療 " 的免疫治療方案,並用於臨床探索性治療,安徽 21 位患者(含 4 名危重症患者)受益,全部治癒出院。

該方案得到國家衛健委、科技部、中國紅十字會等多方關注。3 月 3 日,該方案作為重症新冠肺炎治療手段被列入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向全國推廣。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三次介紹了這一方案治療重症患者的相關情況。3 月 4 日,在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召開的全國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視頻培訓會上,徐曉玲教授向國內同行專家介紹新冠肺炎免疫治療的 " 中國科大方案 ",發出新冠肺炎研究和治療領域的 " 安徽聲音 "。

此次,作為專家組顧問奔赴義大利,在意期間,徐曉玲教授就 " 單克隆抗體藥物託珠單抗 + 常規治療 " 的免疫治療方案的相關臨床研究和在中國應用於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情況及治療經驗向義大利同行進行分享,該方案現已在義大利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採用,並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認可。

(朱偉華 黃歆 吳家煒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唐萌)

【來源:合肥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向中國科大附一院徐曉玲教授發來慰問信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為幫助義大利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你們不畏艱險、逆行出徵、火速馳援,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擴大國際和地區合作,向其他出現疫情擴散的國家和地區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體現負責任大國擔當的重要指示精神。」
  • ...時候挺身而出——記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副院長徐曉玲
    【安徽日報】總是在困難的時候挺身而出——記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副院長徐曉玲 本報記者 朱琳琳「我只是做了一名醫生該做的事。」
  • ...記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中國科大附一院副院長徐曉玲
    榜樣中國科大附一院副院長徐曉玲教授,有著35年呼吸與危重症專業經驗,歷經SARS、人禽流感H5N1、H7N9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徐曉玲再次勇挑重任,奮戰在國內外抗擊疫情戰場的第一線並做出重要貢獻。
  • 安徽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徐曉玲「飛援」義大利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受國家衛生健康委委派,昨天中午,安徽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專家徐曉玲教授作為中國政府第三批赴義大利抗疫醫療專家組顧問從福州飛赴米蘭,支援義大利疫情防控。
  • 【安徽商報】先進個人徐曉玲:疫情之後科研迸發強大動能
    【安徽商報】先進個人徐曉玲:疫情之後科研迸發強大動能 「我只是做了一名醫生該做的事,黨和政府卻給了我至高的榮譽。」
  • 徐曉玲:身披白袍衝在前 披荊斬棘建功勳
    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副院長徐曉玲獲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並接受表彰。新冠疫情發生後,徐曉玲勇挑重任,身披白色戰袍,一直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作為安徽省衛健委醫療救治和病例診斷專家組組長,她多次赴省定點收治醫院深入病房查房、指導危重症患者救治,並對全省醫務人員開展線上培訓。
  • 中國科大附一院推出電子就診卡
    現在到大醫院就診需要辦理就診卡,有時候忘記帶卡還得現場辦理,既麻煩又耽誤時間,為方便百姓就醫,近日,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在安徽省級大型綜合性醫院率先將醫院原有實體就診卡「搬」到手機上,推出了電子就診卡,患者僅需通過手機上的「電子就診碼」就能在該院完成充值、預約、掛號、報到、查詢報告單、查看門診記錄、扣費、退費等就診全過程
  • 國內首家臨床研究醫院在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揭牌
    揭牌儀式 黃歆/攝 10月16日,中國科學院臨床研究醫院(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離子醫學研究所在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揭牌。 為推動生命科學與醫學科技發展,適應國家衛生健康領域重大戰略需求,服務國家及區域經濟主戰場,助力健康中國建設,中國科學院成立中國科學院臨床研究醫院(合肥)。該臨床研究醫院由中國科學院前沿局主管,依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建設,主體設在中國科大附一院,以臨床研究為主要目的,醫療業務服務於臨床研究。
  • 中國科大附一院推出無接觸自助服務設備
    醫院的自助服務機,每天有數以千計的患者及家屬觸摸使用。普通的觸摸式自助服務機每天會使用含氯消毒劑消毒,但因自助機從早到晚不間斷使用,還是可能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為全方位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防控工作,1月23日,醫院信息、門診部等相關部門聯合專業技術團隊,連夜改裝出無接觸式多功能自助終端設備,此款設備採用了來自中國科大的創業團隊東超科技的DCT-plate技術,全稱為「等效負折射率光學平板透鏡」,這也是該技術在醫療領域的首次應用,區別於傳統成像需要一層透明的膜作為介質的手段和呈現「虛像」的現狀,該技術可以無介質空中成像
  • 這三位中國科大附一院人受表彰!
    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黨委委員、南區黨委書記魯朝暉榮獲「戰疫先鋒」獎;消化內科學術主任王巧民榮獲「人文情懷」獎;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海鷗榮獲「科普影響力」獎,醫院獲得「優秀組織獎」,為安徽省唯一獲獎單位。
  • 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近兩千名醫務工作者放棄春節假期...
    作為安徽省省級定點收治醫療機構,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是如何部署防控工作的?記者了解到,,該院已將徽州大道與繁華大道交叉口的感染病院住院病區全部清空,為此次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工作做好充分準備。據不完全統計,春節期間,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全院有近兩千名醫務工作者放棄春節,正堅守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 援湖北醫療隊員平安歸來,常州一院再次選送醫生支援新疆醫療工作
    中國江蘇網4月1日常州訊(劉華聯 馮凱 趙家瑋) 春暖花開,勇士歸來,3月17日和20日,常州一院14名援湖北醫療隊員順利完成醫療援助任務,分批平安返回常州。3月29日,常州一院再次選派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馬亮支援新疆烏恰,開展為期一年半的醫療援助任務。
  • 哈醫大一院終身教授張亭棟「砒霜」治療白血病
    人民網哈爾濱10月10日電(丁洋、通訊員施暘)2015年9月19日,在安徽合肥中國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舉行的2015年度求是獎頒獎典禮上,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83歲的終身教授張亭棟榮膺本年度「求是傑出科學家獎」,獎勵其在使用砒霜(三氧化二砷,ATO)治療白血病上所作出的奠基性貢獻。這一獎項的揭曉,讓公眾的目光再次聚焦到神奇的中藥砒霜上!
  • 資訊標籤: 安徽英雄 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
    返程前,安徽省支援湖北第四批醫療隊、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第三批醫療隊領隊魯朝暉書記、王錦權副院長帶隊,分別向工作30多天來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Z6病區一起攜手抗疫的醫務工作者、後勤保障人員、駐地附近的解放軍戰士送去感謝信,感謝一個多月來,對醫療隊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全方位關心、幫助和支持。  返程前,隊員們把駐地酒店房間打掃乾淨,床鋪整理好,手寫了一份感謝信,放在了桌子上。
  • 【重醫一院 基層黨建】2019年度重慶科學技術獎揭曉|重醫附一院...
    9月22日,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揭曉2019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獎,由重醫附一院牽頭主研的6項研究成果榮獲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其中一等獎兩項,二等獎兩項,三等獎兩項。至此,2019年度,我院共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一等獎4項,創歷年來新高。
  • 一場特殊的生命接力 ——重醫附一院在疫情期間的堅守和逆行
    從3月12日早上7點進入手術室,到第二天凌晨兩點,整整19個小時,在重醫附一院肝移植團隊、腎移植團隊,以及重症醫學科、麻醉科、檢驗科、輸血科等多學科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幾十位醫護人員通力合作,為1名患者成功實施了肝移植手術,4名患者成功實施了腎移植手術。與此同時,成功配型分配到全國多家醫院的捐獻器官,也與時間賽跑,接力展開了心臟移植和肺移植手術。
  • 兗州區徐曉玲:一位女企業家的大愛情懷
    徐曉玲,女,1968年10月出生,現為濟寧一家公司董事長。「大娘,這是我的一點心意,希望你們保重身體。」徐曉玲邊說邊將慰問金遞到楊尊紅的手中。每當這時候,徐曉玲總是這樣低調地表示。然而,「低調」的徐曉玲卻以自己的大愛情懷撐起明媚的「半邊天」。自2018年以來,徐曉玲救助了15戶患病家庭,看望慰問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15餘次,累計捐贈75000元。在徐曉玲看來,「金錢上的幫扶只能緩解一時的困難」,如何更好地幫助困難群眾擺脫困境才是徐曉玲一直以來思考的問題。
  • 重醫附一院院長獲法國騎士勳章 增兩國醫學交流
    新聞背景>  法國騎士勳章  東方網11月20日消息:「騎士勳章」是法國的一種榮譽勳章,由拿破崙創立,原來主要頒發給在戰爭中立下功勳的法國公民。除了獎勵為國家作出傑出貢獻的法國公民外,還增加了為法國發展良好對外關係中作出傑出貢獻的外國公民。對外國公民頒發,首先要由法國外交部長提名,再由法國總統籤發頒布。  昨天下午5點,法國駐成都總領事魯索來渝,為重醫附一院院長任國勝頒發由法國總統籤發的「騎士勳章」。
  • 中國科大教育基金會向華中科大協和醫院捐贈10臺無接觸自助終端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統一部署,中國科大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前後派出三批醫護人員馳援湖北武漢支援,並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腫瘤中心接管重症病區的患者救治工作。會上,傅堯向張強鳴遞送捐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