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流失海外的文物,是如何追回的?

2020-12-06 金兔歷史

目前,我國流失海外的文物、古籍大致可以分成兩類,一是在鴉片戰爭之後至抗日戰爭結束之前,被盜搶或者被掠奪的文物;二是被非法盜掘並走私出口的文物。這兩類文物、古籍都是我們要追索的對象,那麼,現在這些流失海外的文物或者古籍是如何回歸的呢?

第一,通過法律途徑。二戰結束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先後通過了《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出口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和《關於被盜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等法律,這些國際法有助於我們追索流失海外的文物。但想要通過國際法收回流失文物,還需要外交部門進行協商,畢竟,公約只能讓文物流失國家在國際談判中佔據道德優勢,並沒有太大的實質性作用。而且這些國際法更適合一些在二戰後被非法掠奪、偷盜海外的文物和古籍。至於在二戰之前,特別是兩次鴉片戰爭中流失的文物和古籍,是很難通過公約追回的。

第二,由政府主導,成立專門的文物追索機構並建立流失文物資料庫。事實上,國際法對於二戰之前流失的文物,最多只有示範性或者借鑑性的作用,想要通過法律途徑,直接追回二戰之前流失海外的文物是不現實的。所以,現在我們能追回二戰之前流失海外的古籍,主要是政府成立的文物追索機構,根據流失海外文物的品類、年代、規格、特徵、圖片等相關資料進行登記在冊,同時對文物流失原因、流轉情況、相關證據和(當前)文物所在國等方面展開調查,再採取一些措施,比如通過相關國際組織,或通過國家政府之間的溝通協商和外交談判,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並追回文物。

第三,文物回購。許多人都反對文物回購,因為採用文物回購,很有可能會助長國際社會哄抬文物價格,進而形成敲詐。不過,回購是當前讓流失文物回歸最有效的途徑,並且長期以來都是以政府回購為主,但近年來,民間個人的文物回購再捐贈給國家的行為也不鮮見,例如,之前何鴻燊就先後出資購買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中的豬首銅像和馬首銅像,並將購回的兩尊獸首銅像都捐給國家文物局。採用文物購回的方式,確實比其他形式更有效,但文物回購,對政府或個人都是不小的開支。

總之,因為一些歷史原因,我國流失海外的文物數量相當驚人,想要將之追回自然有一定難度,但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會讓這些流失海外的文物重新回歸我國的。

相關焦點

  • 又有一組流失海外的文物被追回!外國網友:這非常有意義
    中國日報網9月11日電 又有一組流失海外的文物回家了!10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流失日本多年的曾伯克父青銅組器已被成功追索,重新回到祖國懷抱。研究表明,這批文物是我國湖北隨州地區春秋早期曾國高等級貴族墓葬出土文物,經過鏽蝕產物分析與鏽蝕層性狀的觀察等,可判斷其為近年來被盜掘出土。2019年3月3日,國家文物局接到舉報,稱日本某拍賣公司擬於近期拍賣的曾伯克父青銅組器疑為我國非法流失文物。國家文物局當即展開調查並發現,該批青銅組器曾於2014年在上海出現過。
  • 我國已經流失的文物還未找回,卻還有人走私,歷經25年才追回
    根據我國文物學會的不完全統計,我國流失海外的文物已經高達1000萬件之多,這個數字觸目驚心,令我們難以想像。我們深思,我們這1000萬件文物就是海外,又給我們國家帶來了多少損失。可能有人會疑問,為什麼我們會有那麼多的文物流失海外呢?接下來我們就來解答大家的疑問。
  • 圓明園鼠首兔首,流失海外140年,3200萬歐元拍下,無償捐贈我國
    2013年,皮諾家族花重金拍賣到了圓明園的鼠首和兔首,宣布無償捐贈給我國。鼠首、兔首銅像,原來是圓明園西洋樓海晏堂前大水法的裝飾銅像,1860年被英法聯軍掠奪後流失,距今已經140餘年,文物價值極高。外國人主動捐獻海外流失文物給中國,這件事無論如何都值得我們的感謝。
  • 25年努力追回68件!中國文物大量流失海外令人心痛,還需繼續努力
    11月18日,國家文物局宣布,成功將流失英國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 據媒體報導,這批走私文物是1995年一起國際文物走私案件中被英國警方所截獲的一部分,當年犯罪嫌疑人從中國走私文物三千餘件,其中大部分在1998年被追回,只有68件走私文物因為各種原因,長期滯留海外,經過了25年努力,才回到祖國。
  • 洛陽太子冢被盜,國寶流失海外,警方為何能夠迅速追回?
    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關於她的故事多如牛毛,但無可否認的是,武則天在位期間整頓吏治,為盛唐的興起做出了貢獻。而她之所以能夠當上皇帝,除了自身的才能以外,還與她的長子李弘有關。他們經過三次的爆破,最終將李弘太子冢與哀皇后的墓炸開,並製造了當時震驚世界的「二一五」洛陽文物被盜大案。之後這夥盜墓賊,第一件盜挖出來的就是國寶級文物藍釉燈。隨後,他們又將哀皇后墓室的寶物洗劫一空。在盜墓結束當天,這夥人立即將包括藍釉燈在內的64件國寶,進行分類打包裝箱,並將文物轉移藏匿。
  • 中國追回流失日本國寶史記
    為什麼之前要花大價格回購流失海外國寶?中國有多少國寶流失日本?中國政府成功追索多少次?本文將一一道來。 主得益於1989年和1997年加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70年通過《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和國際統一私法協會《關於被盜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同時中國相繼與美國、瑞士、法國、澳大利亞、埃及等約20個國家籤訂了有關返還文物的雙邊協議。 憑藉公約及協議,中國此次已從海外追回了大量文物。
  • 圓明園馬首回家 我國流失文物追索途徑有哪些?
    2020年12月1日,「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在圓明園舉行,「十二生肖」的馬首在闊別160年後終於回歸母體,成為首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圖據央視新聞據不完全統計,自近代以來,中國有超過1000萬件文物流失到歐洲、美國、日本等地。近年來,經過政府、文物工作者和民間人士的共同努力,有越來越多的流失文物通過多種方式得以成功回國。那麼,我國流失文物的追索途徑主要有哪些呢?
  • 一馬當先,首件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馬首回歸圓明園,激勵吾輩當自強
    前言: 自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起,中國的很多文物就流失到海外,這些文物很多都是被當時的列強從貧弱的中國擄走的,就全世界的博物館中展出的中國文物來看,就已經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這裡面還有一些流失文物被私人收藏,這些流失的文物全部都是屬於中國的瑰寶。
  • 796件中國流失文物回家 海外追索難在哪
    他解釋說,和大多數發達國家是文物流入國不同,義大利情況比較特殊,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和我國一樣,義大利是個文物的流出國。「義大利歷史上經歷過古希臘、古羅馬文明,歷史悠久,文物眾多,由於各種歷史原因,不少文物也都流失在外,我們中國遊客在世界各地旅遊的時候,在很多國家的博物館肯定都見過那些古希臘古羅馬的雕塑。據我所知,義大利也一直在努力進行文物追索。」
  • 文物走私「出國」,如何追回來?掌握證據很關鍵
    ——文物走私「出國」,如何追回來?解說:從3月被舉報,到8月被追回,8件春秋早期的曾伯克父青銅組器從日本歸來。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教授 霍政欣:一旦在外國出現了流失的中國文物,我們就應該在第一時間去搜集相關的事實證據,同時在法律上做好預案。解說:《新聞1+1》今日關注:文物走私「出國」,如何追回來?
  • 追回流失文物 再大的努力都值得
    對國家來說,不放棄任何一件非法流出的文物,是理所應當的堅持與擔當。近年來,海外文物追索行動為挽回流失的文化遺產作出了重要貢獻。僅僅在2019年,就有多批次文物經過政府追索程序順利回國:2月,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舉行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返還交接儀式,美國聯邦調查局返還了361件(套)中國流失文物;3月,中國和義大利兩國政府籤署、交換796件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返還證書;4月,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了「歸來——義大利返還中國流失文物展」;9月,國家文物局宣布成功追索流失日本曾伯克父青銅組器,這是近年來實施跨國追索的價值最高的一批文物。
  • 流失文物「回家」不再遙遙無期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我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近期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每有「遊子」歸來,總讓人心緒難平。為數以千萬計的流失海外文物找到歸鄉路,堵住文物流失的漏洞,才能不辜負每一趟遠隔重洋的回家之路。
  • 大英博物館國博開展含中國文物 海外流失文物如何被「洗白」
    超過1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海外 大英博物館收藏2.3萬件 近日國博開展 七件文物「省親」 海外流失文物如何被「洗白」?來自世界各地的100件文物齊聚國博,從3月2日到5月31日向公眾開放。這100件文物中,包括西周康侯簋、東漢青瓷六博俑、唐代三彩文官俑等在內的7件中國文物前聚集了最多的目光,因為這是它們自流失海外後首度回國「省親」。其實,這只是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中極少的一部分,目前,中國有超過100萬件文物流落在海外,由於歷史原因和市場現狀等客觀原因沒有正常的回流渠道。
  • 中國文物流失海外都有哪些原因?國家是怎麼追回的?
    中國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文化產業自然是十分的多,後來又經歷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更是誕生了不少的珍貴文物,這些文物都是先人們智慧的結晶,是體現中華民族強大的物質基礎,中國人引以為傲,但好東西就容易讓人惦記,由於各種原因,很多文物都被流失到了海外。
  • 中國流失海外文物如何回家?買回來?要回來?搶回來?
    來源:郎club@中國新聞網伯遠帖、五牛圖、圓明園獸首銅像、圓明園青銅虎鎣、曾伯克父青銅組器……這些如今收藏在博物館中的珍貴文物還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它們都是從海外回流的中國文物。這些文物是如何回流的呢?
  • 中國流失海外的文物為什麼能賣出天價?真的是老外識貨?
    從一八四零年以來,中國進入了近代史,伴隨而來的是西方的侵略和壓迫,數以萬計的珍貴文物流落海外。賣出天價的青銅器中國流失海外的大量文物,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很難在追回,這批文物幾經倒手,已經洗白了他們是被搶掠來的身份。
  • 看國外如何追討文物:埃及耗時166年追回國寶
          針對此前在歐洲巡展的「肉身坐佛」疑似我國福建省大田縣被盜文物一事,24日,國家文物局官方網站的消息稱,國家文物局正積極協調開展追索工作。事實上,世界上的幾個文物大國,都有著文物流失的困擾,這種流失或是歷史原因造成,也或是盜竊、走私等因素造成,追索回流失在外的文物便成了一項重要任務。
  • 流失在海外的中國國寶級文物
    19世紀中期以來,由於國外列強的掠奪和戰爭,加上文物走私等因素,大量中國古代文物流失海外,其中不乏精品、孤品。 圓明園遺址 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日本和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達
  • 流失海外的文物,那些藏有重要中國文物的海外博物館!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海外各主要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達十萬件以上,這僅僅是統計在冊的,真實流失海外文物數量無法統計,只能說「海量」!中國歷史悠久,文物浩如煙海,為外國博物館及公私機構收藏是不可避免的,並不全都是「流失海外」。本文為您詳細介紹了目前中國文物的海外收藏現狀,並整理出藏有較重要中國文物的海外博物館名單,以供諸君參考。亞瑟 賽克勒大廳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陳列中國佛教藝術的特別展廳,出自山西廣勝寺的元代壁畫、雲岡造像、河南淇縣東魏李道贊等五百人造像碑等傑作濟濟一堂。
  • 那些流失海外的國寶文物
    我國還有大量珍貴的文物流落海外,遲遲不能回歸故土。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有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地區、日本和東南亞地區,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有100餘萬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在47個國家的200多家博物館中有中國文物164萬件,而民間收藏的中國文物是館藏數量的10倍之多。1924年華爾納從敦煌盜走的唐代壁畫。現藏於哈佛藝術博物館。《歷代帝王圖》: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作為唐朝人物畫的最高水平之一,在中國古代繪畫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