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11月19日),國外財經網站Seekingalpha分析師撰文稱,2018年迄今,美元一枝獨秀,在所有主要貨幣中一直表現最好。例如,美元兌澳元上漲近10%。日元表現屈居第二,美元兌日元漲幅錄得0.63%。
今年的貨幣市場相當特殊。一方面,由於擔心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可能升級,股市一直在謹慎行事。然而,美元與日元繼續保持強勢,後者傳統上是避險貨幣。雖然此前有分析師可能預計美元被高估,並在今年下半年失去動力,但這顯然沒有發生。
那麼,是什麼導致了美元的這種強勢?這種強勢能否持續?
可以說,美元飆升的主要原因就是美聯儲加息。早在2016年,由於利率繼續高於美國,紐元兌美元等貨幣對升值。然而,這種關係現在已經調轉過來,而且隨著美國利率以前更高,美元漲勢驚人就不足為怪。
因此,有兩個重要的問題:未來美元進一步上行嗎?漲勢還能持續多久?
關於第一個問題,不妨在較長時期內對美元兌歐元和美元兌日元做一下比較。
美元兌歐元
美元兌日元
對於這兩個貨幣對,可以看到,雖然近期美元漲勢如虹,但水平仍遠低於2015年高點。隨著歐洲央行最早在2019年中期開始加息,而日本央行繼續遵循量化寬鬆政策,美元進一步上漲的空間。
因此,就預計美元漲勢持續多久而言,美元兌歐元理論上可以達到0.95水平 ;而日元在當前環境中顯示出作為避風港的彈性貨幣性質,因此美元兌日元的漲幅可能更為有限。
從經濟角度來看,即使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到位,美國經濟仍然相對強勁。
例如,雖然兩個經濟體的通脹似乎都穩定在2%的目標附近,但與歐元區相比,美國的GDP增長率和失業率分別高低不趨同:
美國和歐盟GDP增長率
美國和歐盟通脹水平
考慮到這一點,預計將繼續看到美元走強,鑑於美國和歐洲之間的增長差距,特別是美元兌歐元可能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