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勇善戰的將軍,沒有死在戰場上,卻枉死在了小人手裡!

2020-12-11 百家號

英勇善戰的將軍,沒有死在戰場上,卻枉死在了小人手裡!

本文由作者故事萍鄉歷史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大家都知道出身名將世家的一代將軍蒙恬,最可惜的事情就是,沒有光榮的戰死沙場,甚至沒有什麼激烈打鬥,就被奸臣趙高假傳聖旨,一杯毒酒自盡了!實在令人痛惜不已!他死前說過,是不是因為他挖溝渠一萬多餘裡,截斷山脈,所以上天才讓他死!如果真是這樣,那真是罪過!其實從他這話來看,也側面反映了他一生的偉大建樹!督築長城,大敗齊軍,血戰匈奴!蒙家三代,為秦國開疆多少拓土,浴血奮戰幾多回!最後因為趙高而飲恨而終,真是千古嘆惋,令人悲壯、無奈!

究其死因,要追溯到秦始皇在位時,和他的弟弟蒙毅身上!蒙毅是深受秦始皇寵信的文臣,位至上卿(高級執政官)。蒙毅執法嚴明,從不以權謀私,不怕得罪權貴,公平公正。有一次,內侍趙高犯了大罪,蒙毅按照法律,判其死罪!可是後來卻沒能讓他受到法律的制裁!因為頗受秦始皇的寵信,於是趙高被嬴政讓人給赦免了。就因此事,蒙家兩兄弟便成了趙高的心頭刺!給日後的死埋下伏筆!

還有一個人,這也是讓趙高和丞相李斯同時感到害怕,而致使兩人成功合謀偽造遺詔的人!如果沒有兩人的合謀,那麼大家都不會死了!我想你們也猜到了,這個人就是公子扶蘇!大約在公元前212年左右,正是焚書坑儒時期, 公子扶蘇不贊成秦始皇的做法,從而頂撞嬴政,他認為天下剛安定沒有多久,那些遠方百姓尚未歸附,而且儒生們都誦讀詩書,效法孔子,如果現在陛下用嚴厲的刑法來處置他們,扶蘇擔心天下不會安寧。但是嬴政聽後大怒,隨後被發配到蒙恬那裡監軍!

誰知,兩人待在一起相談甚歡,相見恨晚!由此,危機也在暗處若隱若現起來。扶蘇和蒙恬,一個很有政治遠見,一個很有軍事謀略!正可謂是強強聯手啊!如此組合待在一起,如何不叫人忌憚!所以,當時趙高拾掇李斯和他一起合謀偽造遺詔的時候,用的就是這個理由打動的李斯!當時情況是,秦始皇已死,但是趙高和李斯秘不發喪。本來蒙恬也許會去覆核聖旨的真假,可是趙高此人實在太過雞賊!

他先命宦官去往蒙毅那裡,扣上莫須有的罪名,說秦始皇原先本來要立太子的,是蒙毅在其中多加阻攔,所以丞相李斯認為他不忠,叫他自盡!蒙家世代忠良,當時蒙毅以為李斯的意思就是始皇帝的意思,雖然痛心嬴政的做法,但是出於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忠厚,蒙毅死了。去蒙恬那裡宣令的宦官深知蒙氏兄弟情深意重,在蒙恬提出要去覆核時,告訴蒙恬,說蒙毅自知有罪,已經先行自殺了。

蒙恬聽了,能不傷心,亂了心神嗎!當即悲壯豪言,自蒙家先人起直到子孫三代,為秦國出生入死。他統領著三十萬大軍,雖然身遭囚禁,可勢力足以背叛。但是他堅決守義而死。他之所以這樣做是不敢辱沒先人的教誨,不敢忘記先主的恩情。當時蒙恬手上握有三十萬大軍!這個曾經踏著匈奴的血,保衛國家的將士,只因為對君主的忠誠,絲毫沒有造反之心。宦官說他有罪,可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他想起曾經修築的萬裡長城,九陽直到,一萬多餘裡,期間不可能沒有挖斷山脈!血戰沙場,殺戮無數,如果說這些都是罪,那他真是罪惡滔天!他好不容易擊退匈奴,收復河南地區,隨後才帶兵在邊陲修建萬裡長城,鎮守一方!雖說長城之艱辛,使得民聲載道,但這何苦不是為了共同的家國!從首都鹹陽修建官道,直通九原,這期間帶動的經濟、文化、交流,無不使人讚嘆!如果說這都是錯,那他真是錯的離譜!隨後痛心疾首的蒙恬,吞藥而亡!

蒙恬和他弟弟素有「忠信」二字的封號,曾經駐守九郡十多年,因為他,所以匈奴不敢再來犯秦,又有「中華第一勇士」的稱號!尤其在軍事素養方面極高的造詣,所以說,這樣一對比,一代英雄的滅亡,亡的太快,大家不覺得實在是太遺憾了嗎!如果蒙恬沒有死,後來的秦國又會怎樣呢?

參考資料:史記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

圖片來源於網絡,本文系作者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子龍英勇善戰,不懼強敵,為何沒有得到重用?
    子龍英勇善戰,不懼強敵,為何沒有得到重用?三國中的臥龍諸葛亮在任用人才的時候是非常聰明的,他這一輩子最不看好的是時刻想著造反的魏延,不過這是小說中所描繪的情節。我們以魏延作為反例,有人是不相信劉備會重用魏延的,因為魏延可能沒有他們想像的那麼優秀。但真實情況到底是怎樣的呢?比如在漢中太守的任命問題上,這是一件沒有壞處的差事,張飛心裡覬覦了很久,最後還是成為了魏延嘴裡的一塊肥肉。並且趙雲甚至沒想過要跟魏延去爭奪這個位置,因為他知道自己在劉備心裡的分量。
  • 嶽飛:忠君愛國,英勇善戰,雖一生坎坷但卻名垂青史
    他熱愛祖國,英勇善戰,他一生帶領士兵六次與金人作戰,屢戰屢勝。他本應該一生徵戰沙場,享盡無限的榮耀,但是他卻生不逢時一生壯志未酬,命運悲慘。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嶽飛死於非命的呢?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講一講嶽飛坎坷的一生。嶽飛出生在一個尋常的百姓家中,他的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因為疾病而去世了。於是他的家境十分的拮据。
  • 達奚武將軍英勇善戰,得到重用替宇文泰宇文憲守衛天下,死後厚葬
    導語:歡迎來到婧菡涵義,達奚武將軍英勇善戰,得到重用替宇文泰宇文憲守衛天下,死後厚葬。達奚武是鮮卑,他的祖父和父親是北魏將軍。大多數將軍不同意。只有達奚武和蘇綽達成了這個意見。結果,他們擊敗了這支軍隊並奪取了龔泰,迫使高歡撤退。宇文泰獲勝後,他想利用對弘農的攻擊。派達奚武乘坐兩名騎兵進行偵察。達奚武和東魏的巡邏隊相遇,雙方慘遭毆打。達奚武殺死了6人並抓獲了3人,安全返回。高歡的軍隊抵達沙苑,宇文泰派達奚武進行偵察。達奚武帶著三個騎兵穿上另一個衣服。
  • 這樣的領導,早晚死在小人手裡,權力對小人也沒用!
    什麼樣的領導,會早晚死在小人手裡,而且權力對小人也沒有啥用?答案就是:好領導!而且是那種直來直去、沒有任何隱藏、真心真意、掏心掏肺的好領導!我一直都相信職場中有好領導,而且這樣的好領導有很多很多。他們對下屬掏心掏肺,把下屬當自己人一樣對待,設身處地地為下屬著想,為下屬考慮很多以後的事情,就是因為太好了,最後不但沒有得到下屬的理解和回報,反而遭到下屬的恩將仇報!這個事情到底怪誰呢?這麼來說吧,如果說怪領導,確實怪他,因為他太感情用事了,太把自己當回事了,覺得自己骨子裡是正直善良的,是好人,就可以對下屬掏心掏肺,其它的都可以不用理會。
  • 他是劉邦的得力助手,英勇善戰,曾立下過赫赫戰功
    他是劉邦的得力助手,英勇善戰,曾立下過赫赫戰功。時間是在西漢初年,我們都知道劉邦建立西漢是經歷了一場艱苦的鬥爭,他的手下和許多在他登上皇位的過程中非常忠誠的協助他,幫助他,這兩者都有陳文,當然,武術也不短缺。
  • 二戰中意外身亡的將軍們是如何死在戰場上的?
    在戰場上,別說普通士兵的生命沒有保障,即使是一名將軍,他的生命也隨時有可能喪失。當然,中國有句古話叫"將在陣前難免殺將",可見自古將不安,殺一個將比殺一個兵要有價值得多。但意外死去的將領,難免有諸多尷尬,那麼到底這些將領是怎麼死的呢?一。打開你的心來檢查,你自己的高射炮正在殺死你。
  • 古代沒有音響,將軍是怎樣給數10萬人訓話的?網友看後十分佩服
    在我們學生時代,班級裡上課的老師一般都是使用擴聲器講課,要是單憑自己的聲音講課的話,不但費力氣不說,還有可能後排的學生聽不到,那麼在古代那個沒有音響的年代,出兵之前將軍們是如何給10萬人訓話的呢?
  • 巴頓將軍:沒有死在戰場,卻死於二戰結束四個月後的一次意外
    本來想著有可能會戰死在戰場上,結果卻以一種極其意外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或許是巴頓將軍此生最大的遺憾。 巴頓是「二戰」中美軍最為傑出的軍事將領,曾經遠徵北非、橫掃歐洲,但是他和很多不幸的人一樣,最後死於一場車禍。
  • 瓊崖縱隊傳人「英勇善戰連」:退伍老兵告別軍營淚灑連旗
    瓊崖縱隊傳人「英勇善戰連」:退伍老兵告別軍營淚灑連旗 2020-12-04 22:02:0912月4日上午南部戰區陸軍駐瓊某部「英勇善戰連」官兵舉行老兵退伍儀式,朱剛等3名退伍老兵向連旗重溫連訓、唱連歌,告別親愛的戰友,眼中滿含淚水。退伍老兵在連旗下重溫連訓。 杜祥瑋 攝  這是一支擁有光榮革命傳統的連隊,是歷次改編中瓊崖縱隊唯一成建制保留下來的紅軍連隊。
  • 將軍家門大敞讓人隨意進出,兒子不解反對,將軍:這樣才能活命!
    將軍家門大敞讓人隨意進出,兒子不解反對,將軍:這樣才能活命!古代的武將,往往在戰場上可以英勇殺敵,建功立業。然而,在面對紛繁複雜的官場的時候,卻不夠圓滑。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很多名將不是死戰戰場上,而死在佞臣的誣陷和帝王的猜忌之中。
  • 王子愛德華英勇善戰,成了那個時代最偉大的騎士
    「沒有,陛下。」通信兵回答道。「他從馬上摔下來或是受傷了嗎?」國王又問。「沒有,陛下。」通信兵說,「到目前為止,他是安全的。他正在和他的士兵們一起戰鬥,但是他被包圍了。」「沒關係,」國王說,「你去告訴他,他不會從我這裡得到任何援助。我希望勝利的榮耀只屬於他和那些受我之託照顧他的人。」
  • 史上最牛最霸氣的稱號,封自己為宇宙大將軍
    古時出現的英雄人物如若細數起來真的是多的不勝枚舉,就拿古時英勇善戰,足智多謀的大將軍們來說也是數不勝數,而且這些將軍們都有著威風凜凜而又聽起來如雷貫耳的稱號,如「驃騎將軍」、「平虜將軍」、「千牛衛大將軍」等。但是,如果要和名為「宇宙大將軍」的這位將軍想比起來簡直就是冰山一角。
  • 刀郎人為何英勇善戰?看血統就知道了
    他們在逃亡的路上戰死了很多人,但一直沒有放棄抗爭。刀郎人的精神感染和鼓舞了很多受苦受難的人,他們紛紛加入刀郎人的隊伍,刀郎人的群體不斷壯大。剩下的刀郎人即使被砍頭,也沒有一人投降的。在左宗棠平定新疆,擊敗阿古柏叛亂的戰爭中,刀郎人起兵英勇善戰,為驅逐阿古柏的叛軍作出了貢獻。
  • 回民支隊:英勇善戰殺日寇
    原標題:回民支隊:英勇善戰殺日寇 劉震寰話語鏗鏘激昂:「小鬼子佔我國土,燒我教堂,掠我財產,殺我同胞,令我們蒙辱含羞做亡國奴。穆斯林兄弟們,拿起刀槍吧,用戰鬥保國衛家,一直打到日寇降服日,再脫徵衣解戰袍!」
  • 泰國唯一混血兒國王,英勇善戰統一暹羅,最後竟被養子殺害在宮中
    1767年緬甸大軍入侵暹羅國(今天的泰國),英勇的緬甸軍隊士氣高漲,很快攻陷了大城,國王身首異處,皇家侍衛官鄭信帶領500御林軍衝出包圍,伺機反撲。高傲的緬甸軍又出兵攻打我國雲南,被乾隆派清兵打得落花流水。駐守在大城的緬甸軍隊支援雲南戰場,鄭信乘機返回都城,奪回了大城。
  • 土耳其旅號稱英勇善戰,5000多人隊伍,志願軍兩小時全部殲滅
    2、全殲所謂的"英勇善戰"的土耳其旅 在朝鮮戰場上,中國軍隊所使用的武器都不如敵人,而他們又依託著有利的地形,因此志願軍想要全殲土耳其旅還是有一定的難度。此時的土耳其旅,在山頂支起一堆堆火來抵抗寒冷,沒有絲毫的戰鬥意識,而在這時,一顆顆手榴彈飛向一堆堆篝火,隨之而來的是他們命喪黃泉,僅僅20分鐘的時間,嘎日嶺的主峰便換了人。之後,他們想奪回主峰,拼命的組織部部隊進行反撲,但在志願軍士兵們的猛烈攻擊下迅速土崩瓦解,有著五千多人的土耳其旅,在兩個小時的時間裡被全部殲滅。野蠻的土耳其人沒有智慧,最終的命運就是失敗。
  • 蒙古人何止「英勇善戰」,草原「額吉」書寫大愛傳奇!
    蒙古人何止英勇善戰這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在蒙古族中實在舉不勝數,一如眼前這個發生在上個世紀60年代初的「草原額吉」的故事。當我們願意走進、願意敞開心門去感受另外一個族群的喜怒哀樂真情實感,而不是站在自己的文化和經驗中對另外一種不同的文化妄加評判的時候,我們就再不能稱他們為「蠻狄」,再不能偏頗固執地相信——蒙古民族除了「英勇善戰」就一無所有。
  • 《虎豹騎》:什麼是真正的古代戰場,這裡就是
    在遊戲中讓玩家們感受到了,當將軍帶領士兵們英勇作戰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宏偉龐博的場面和廝殺戰場的爽快感,也讓騎砍成為了遊戲界一個重要的遊戲派別。近年來隨著競技類遊戲的迅速升溫,我國也有了自己的騎砍系列遊戲,這就是網龍網絡公司主推的首秀作品《虎豹騎》。
  • 盤點讓日軍敬佩哭泣的7名中國抗日將軍!
    喋血沙場,張自忠的英勇讓敵人都肅然起敬。張自忠犧牲在日軍軍中後,日軍列隊脫帽向張自忠的遺體敬禮,並鄭重裝殮。楊靖宇楊靖宇將軍是當時東北地區最出色的遊擊戰指揮官之一。當時楊靖宇被日軍圍困難以脫身,據戰後統計,為了追擊楊靖宇一人,日軍就動用了日本當年GDP的1%。
  • 白袍將軍陳慶之:他的戰功是吹出來的?還是真如此英勇善戰?
    《梁書陳慶之傳》說:慶之和部下皆穿白袍,一路上所向披靡,所以洛陽城中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這是他最大的成就,也是最被質疑的戰績。要知道,從長江開始一路打到河南的洛陽城,這路上千裡迢迢,先不說有沒有險要關卡,北魏的重兵如雲,也不是吃素的。過去南朝多少次北伐都要費盡千辛萬苦,怎麼陳慶之好像只是去觀光般輕輕鬆鬆就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