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讓日軍敬佩哭泣的7名中國抗日將軍!

2020-12-15 帶你觀歷史

張自忠

張自忠的人生是為國為民為軍隊的一生。面對士兵,他鐵面無私,他率領的軍隊夜襲敵營,取得喜峰口和羅文裕大捷;面對敵人,他嗜血如命,打敗了號稱日本「鋼軍」的板垣徵四郎第五師團,揭開臺兒莊大捷的序幕。

喋血沙場,張自忠的英勇讓敵人都肅然起敬。張自忠犧牲在日軍軍中後,日軍列隊脫帽向張自忠的遺體敬禮,並鄭重裝殮。

楊靖宇

楊靖宇將軍是當時東北地區最出色的遊擊戰指揮官之一。當時楊靖宇被日軍圍困難以脫身,據戰後統計,為了追擊楊靖宇一人,日軍就動用了日本當年GDP的1%。當時追擊的日軍對楊靖宇一直敬佩有加,但是楊靖宇卻寧死不屈,與敵人死戰。楊靖宇犧牲後日方報導:所有的討伐隊員都發出了男兒之泣。

趙尚志

趙尚志與楊靖宇齊名,在東北聯史上合稱「南楊北趙」,他指揮的「冰趟子大捷」等戰役堪稱經典戰例。趙尚志手裡掌握著東北抗聯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軍隊,讓東北地區的日寇聞風喪膽,在肖田地突圍後,敵軍驚呼:「此中必有名將指揮」。

張靈甫

張靈甫是一位驍勇善戰的抗日英雄,多次在戰場上負傷依然頑強殺敵。在一次戰爭中腿受槍傷後,僅一月又奔赴戰場,得了個「瘸腿將軍」的稱號。他率軍作戰時捨生忘死,竭盡全力,把日軍氣的稱他的部隊是「支那第一恐怖軍」。

趙登禹

戰場上的趙登禹是名符其實的瘋子,不殺敵不罷休。喜峰口戰役中,被炸彈炸傷時依然裹傷率軍與敵人肉搏,激戰數日取得勝利。趙登禹殉國時年僅39歲,毛主席稱讚其為「神聖任務中光榮地壯烈的犧牲了」。

馬本齋

馬本齋出生在一個回族農民家庭中,抗戰爆發後。他在家鄉組織回民義勇隊。1927-1944年間,馬本齋率領的軍隊打了870多次戰役,殲滅的日偽軍多達3.6萬人,讓敵人聞風喪膽。日軍以其母親脅迫馬本齋時,他以民族大義為重,犧牲了自己的母親。

馬本齋積勞成疾逝世之後,毛主席親自為其提輓辭「馬本齋同志不死」。

白乙化

1940年,日軍對平西根據地發動十路圍攻,欺負八路軍沒有空防武器搞空襲。氣急了的白乙化舉起一桿三八步槍,擊斃了低空盤旋飛機上的駕駛員,讓飛機墜毀。就此一戰,讓白乙化威震四方。除此之外,投彈也是他的另一絕活,在一次戰爭中精準的穿過炮樓眼,擊殺炮樓中的敵人。

相關焦點

  • 抗日「虎將軍」徐海東:町店戰全殲日軍一個聯隊
    抗日「虎將軍」徐海東:町店戰全殲日軍一個聯隊 2014-09-01 09:41:52特別是町店一戰,取得全殲日軍一個聯隊的重大勝利。1939年9月,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副總指揮兼第四支隊司令員,12月指揮周家崗等戰役,取得反「掃蕩」的勝利。他驍勇善戰,不怕犧牲,被譽為「虎將軍」。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毛澤東讚揚他是「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  【重大戰功】1938年6月底,侵華日軍第二十五師團經晉城、陽城西犯。
  • 中國的抗日英雄,讓日本人都膽戰心驚,還為其立碑
    張自忠將軍:張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藎臣,後改藎忱,漢族,山東省臨清人,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中國國民黨上將銜陸軍中將,追授二級上將銜,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後參與臨沂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與棗宜會戰等。
  • 抗戰真正的英雄:令日軍膽顫的十大抗日名將圖
    1940年初,楊靖宇離開密營赴濛江途中,在今靖宇縣南部的林中被日軍包圍,經過數小時激戰,楊靖宇被叛徒用機槍點射命中要害,壯烈殉國。終年35歲。經日軍解剖,發現楊靖宇竟以軍大衣中的棉花、樹上的樹皮、雪下的草根為食,殘暴的侵略者也震驚和折服了。 趙尚志帶領抗日遊擊隊採用機動靈活的遊擊戰術與日軍進行作戰,多次跳出日軍的包圍圈,並在冰趟子對日軍進行伏擊,擊斃日軍200多名。
  • 國軍少將韓家麟,打響抗日第一槍,是我國第一個犧牲的將軍
    1932年7月底,「抗日英雄馬佔山已經被擊殺」的消息被日軍大肆宣傳,甚至還有一個滿面血汙,看不清樣貌的頭顱被日軍懸掛在海倫城頭數日「示眾」。人們得知這一消息後,悲痛不已。可沒過幾日,馬佔山又重新出現在了抗戰前線,而且更加勇猛的抗擊日本侵略者。百姓們得知後無不歡呼雀躍,日軍卻疑惑不解,被日軍殺害的人不是馬佔山,那會是誰?
  • 抗日名將曾將1200名日軍俘虜活埋,遭日本索賠2億?他霸氣回應2字
    然而,也有說抗日名將曾將1200名日軍俘虜活埋,遭日本索賠2億?他霸氣回應2字。這位抗日名將就是孫立人。孫立人出生於1900年,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時候正當壯年。1932年,孫立人以88師獨立旅的身份參加了「一二八」抗戰,戰績斐然。他相比其他的國軍將領更加重視對軍隊的操練,因此所帶部下戰力超過一般的國軍。1937年他又參與了護送宋子文親人的事情,這讓他有了可靠的「後臺」。
  • 熱血忠魂英雄血,中國人不能忘記的10大愛國將軍
    1.佟麟閣:1937年7月28日在北平戰役中犧牲佟麟閣(1892-1937年),河北省高陽縣人。早年曾參加護國戰爭,在馮玉祥部下任旅長。1926年9月隨部參加北伐,後出任第29軍副軍長。1933年率部參加長城抗戰,和張自忠將軍一起取得喜峰口大捷。同年5月,參加察哈爾抗日同盟軍,打擊日軍,收復失地。
  • 日本人最頭痛的抗日名將,傅作義劉伯承上榜,第一名名字聽著耳熟
    在長達十四年的抗日戰爭中,我國湧現出許多的革命英雄,他們為祖國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也為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些英雄值得我們敬佩,也應該被後世銘記。近代以來的抗日英雄在我國人民眼中都是可歌可泣的,那麼在日本人眼中,又有哪些厲害的抗日名將呢?
  • 即墨抗日英雄——趙世恪
    很快發展成7個大隊(下設中隊、分隊、小隊、班,屬四四編制),一大隊大隊長趙世惻、二大隊大隊長林封堯、三大隊大隊長欒志超、四大隊大隊長王星之、五大隊大隊長於慎之、六大隊大隊長孫志迪、七大隊大隊長金白玉,下轄七個大隊,3200多人,趙光任總指揮,趙世恪為少將司令。47支隊組建後,不畏強敵,積極開展抗日活動,主動對日作戰,取得較大戰果。
  • 勤務兵為抗日將領燉鴨子,卻被拉出去槍斃,背後原因讓人敬佩
    中國曾經有一段黑暗的歷史,經受了不少磨難,可是卻也出現了諸多英雄。眾所周知,當年我們抗戰抗的是日本人,那被稱為抗日戰爭的時期是我們 一致對外的時期,也是我們全民族共同抵禦外敵入侵的時期。在當時的中國,無論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每一個人都有共同的目的,哪怕之前的觀念不同,可是在抵禦外敵上面,我們的目標卻高度一致——今早將日軍趕出中國,避免我們的人民持續遭受到日軍的迫害!
  • 中國臺灣悲壯抗日史
    各地義軍並起,劉永福發布抗日告示,全島人民展開了英勇的武裝反割臺鬥爭,臺中保衛戰中被譽為「黑虎將軍」的楊泗洪壯烈殉國,僅彰化爭奪戰義軍就死傷2000多人。6月下旬 宜蘭、新竹相繼失陷。7月下旬 丘逢甲內渡大陸。8月 愛國官兵和義軍保衛彰化,重創敵寇。南侵日寇一度被遏。10月 受挫日軍經補充休養後分陸海三路大舉南犯。清政府下令嚴禁資臺。軍民浴血奮戰,3000多壯士為國捐軀。
  • 國共雙方公認的二十二名國軍抗日名將(上)
    薛嶽公認為抗日戰爭中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指揮其部先後殲敵十四萬。1938年秋時任第九戰區第一兵團總司令的薛嶽指揮抗戰最大的戰役--武漢會戰之萬家嶺大捷全殲日軍一個師團,是抗戰八年絕無僅有的。葉挺盛讚此戰與平型關、臺兒莊三足鼎立;1941年冬時任第九戰區司令長官的薛嶽指揮第三次長沙會戰殲敵五萬六,被稱為是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盟軍方面獲得的第一個勝利,並因此獲得青天白日勳章,被網民稱為中國抗日第一戰將,時有抗日戰神之稱,張治中將軍曾稱其為百戰名將。
  • 吉林通化抗日英雄輩出的城市
    >首先要介紹的就是高志航將軍了,高志航將軍原名高銘久,生於今吉林省通化市三棵榆樹鎮,早年留學法國歸國後改名高志航,就在1937年8月14日,淞滬會戰拉開序幕的第二天,高志航率領的中國空軍筧橋第四大隊帶領中國空軍取得了6:0的戰績,打破了日本空軍所謂不可戰勝的神話,8月14日也被永遠都載入中國的歷史史冊被定為中國的空軍節(臺灣方面一直沿用至今
  • 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白山黑水間的抗戰傳奇
    楊靖宇將軍殉國地已成為紅色旅遊教育基地,每年接待數十萬參觀者。然而,正是這個如此偏遠的小縣城,卻是東北抗日聯軍與日軍14年艱苦奮戰的重要戰場,並最終成為以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命名的英雄城。讓敵人敬佩的抗日民族英雄靖宇縣原名濛江縣,1946年為紀念楊靖宇而更名。在縣城西南六公裡處,就是楊靖宇將軍殉國地­——三道崴子。
  • 這位抗日將軍,殉國戰死後慘遭斬首,後來頭顱在日本被展覽!
    ,也就是在此時一個叫「劉桂五」將軍的人跳了出來,他向張學良表達了對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的強烈不滿,請求率領500士兵打回熱河抗擊日寇!兩天後,張學良單獨約見劉桂五,向劉桂五透露了自己的逼蔣抗日計劃,並希望由劉桂五來具體完成。為此,張將軍還親自帶劉桂五去見過蔣介石,目的是熟悉路徑,認清蔣介石以便行動成功。
  • 俘虜了多少日軍?不得不敬佩英勇的八路軍!
    百團大戰的背景 1940年夏,日本乘德國軍隊在歐洲迅速推進,英、美無力東顧的機會,一面加緊誘迫國民黨政府投降,一面加強對敵後抗日根據地的「肅正」討伐,企圖徹底摧毀抗日根據地,除去其南進的後顧之憂。
  • 中國這幾位將軍,勇猛無比,令日本人無比敬重,有兩位是山東人!
    張自忠將軍 張自忠,山東省臨清人,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中國國民黨上將銜陸軍中將,追授二級上將銜,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
  • 此人為日軍當翻譯三年,有日本名字說日語,真實身份曝光令人敬佩
    在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在這個時候面臨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災難,全國人民本應該都站出來共同抵抗敵人,將小鬼子趕出我們的家園,可卻有很多的人覺得中國即將面臨消亡,於是就大批的投靠日軍,去當漢奸。這些人的存在給抗日造成了巨大的阻礙,他們將大量的情報透漏給日本人,還有為日軍侵略當活地圖當翻譯,即使是他們沒有親自去殺中國人,但是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是在傷害自己的同胞。日軍拉攏中國人為他們服務,我軍也採取了相對的措施,就是在日軍的內部安插眼線,為我軍獲得情報。
  • 80年前,中國將軍救下日本女孩並送還日軍,附帶一封信感動日本
    不過考慮到當時戰事吃緊,並且戰場上槍眼無情,誰也沒法照顧這兩個孩子,聶將軍最終決定,把加藤美穗子和加藤琉美子送去日軍控制的石家莊,於是聶將軍找來了當地一個靠譜的老鄉,讓他把兩個孩子送去日軍軍營。當時老鄉其實特別不理解,日本人這樣對中國,我們完全可以不管他們的孩子,為啥要費盡心思幫她們?聶將軍看出了他的疑惑,於是向他解釋道:「雖然敵人殘忍殺害了我們的同胞,但這兩個孩子是無辜的,她們也是戰爭的受害者!」看著聶帥的眼神,老鄉明白了。
  • 他是從日軍的「法場」上搶回來的將軍!這是怎麼回事?
    開國中將劉志堅,戰友們都說他是從日軍「法場」上搶回來的將軍,這是怎麼回事呢?1941年起,日軍針對我八路軍堅持開展的平原抗日遊擊戰爭惱羞成怒,對我抗日根據地實行了喪心病狂的「囚籠政策」,他們在敵佔區,日軍以「清鄉」為主,強調「鄉村自衛之強化」;在遊擊區,日軍以「蠶食」為主,武裝進攻和政治欺騙兩手並用;對解放區,日軍完全採取毀滅性政策,頻繁、連續地進行大規模「掃蕩」。
  • 抗日名將趙壽山--請纓抗戰第一人
    廬山請纓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就在第二天,正在廬山受訓的三十八軍第十七師趙壽山師長第一個走進蔣介石的廬山別墅,向蔣請纓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