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自忠
張自忠的人生是為國為民為軍隊的一生。面對士兵,他鐵面無私,他率領的軍隊夜襲敵營,取得喜峰口和羅文裕大捷;面對敵人,他嗜血如命,打敗了號稱日本「鋼軍」的板垣徵四郎第五師團,揭開臺兒莊大捷的序幕。
喋血沙場,張自忠的英勇讓敵人都肅然起敬。張自忠犧牲在日軍軍中後,日軍列隊脫帽向張自忠的遺體敬禮,並鄭重裝殮。
楊靖宇
楊靖宇將軍是當時東北地區最出色的遊擊戰指揮官之一。當時楊靖宇被日軍圍困難以脫身,據戰後統計,為了追擊楊靖宇一人,日軍就動用了日本當年GDP的1%。當時追擊的日軍對楊靖宇一直敬佩有加,但是楊靖宇卻寧死不屈,與敵人死戰。楊靖宇犧牲後日方報導:所有的討伐隊員都發出了男兒之泣。
趙尚志
趙尚志與楊靖宇齊名,在東北聯史上合稱「南楊北趙」,他指揮的「冰趟子大捷」等戰役堪稱經典戰例。趙尚志手裡掌握著東北抗聯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軍隊,讓東北地區的日寇聞風喪膽,在肖田地突圍後,敵軍驚呼:「此中必有名將指揮」。
張靈甫
張靈甫是一位驍勇善戰的抗日英雄,多次在戰場上負傷依然頑強殺敵。在一次戰爭中腿受槍傷後,僅一月又奔赴戰場,得了個「瘸腿將軍」的稱號。他率軍作戰時捨生忘死,竭盡全力,把日軍氣的稱他的部隊是「支那第一恐怖軍」。
趙登禹
戰場上的趙登禹是名符其實的瘋子,不殺敵不罷休。喜峰口戰役中,被炸彈炸傷時依然裹傷率軍與敵人肉搏,激戰數日取得勝利。趙登禹殉國時年僅39歲,毛主席稱讚其為「神聖任務中光榮地壯烈的犧牲了」。
馬本齋
馬本齋出生在一個回族農民家庭中,抗戰爆發後。他在家鄉組織回民義勇隊。1927-1944年間,馬本齋率領的軍隊打了870多次戰役,殲滅的日偽軍多達3.6萬人,讓敵人聞風喪膽。日軍以其母親脅迫馬本齋時,他以民族大義為重,犧牲了自己的母親。
馬本齋積勞成疾逝世之後,毛主席親自為其提輓辭「馬本齋同志不死」。
白乙化
1940年,日軍對平西根據地發動十路圍攻,欺負八路軍沒有空防武器搞空襲。氣急了的白乙化舉起一桿三八步槍,擊斃了低空盤旋飛機上的駕駛員,讓飛機墜毀。就此一戰,讓白乙化威震四方。除此之外,投彈也是他的另一絕活,在一次戰爭中精準的穿過炮樓眼,擊殺炮樓中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