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日戰神---薛嶽,1896-1998,廣東,抗戰時為國軍陸軍二級上將,抗戰時曾任國民黨五、六屆中央監察委員,湖南省主席,第九戰區司令長官,國民政府抗戰青天白日勳章,美國總統二戰金質自由勳章,國民政府首批抗戰勝利勳章。
薛嶽公認為抗日戰爭中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指揮其部先後殲敵十四萬。1938年秋時任第九戰區第一兵團總司令的薛嶽指揮抗戰最大的戰役--武漢會戰之萬家嶺大捷全殲日軍一個師團,是抗戰八年絕無僅有的。葉挺盛讚此戰與平型關、臺兒莊三足鼎立;1941年冬時任第九戰區司令長官的薛嶽指揮第三次長沙會戰殲敵五萬六,被稱為是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盟軍方面獲得的第一個勝利,並因此獲得青天白日勳章,被網民稱為中國抗日第一戰將,時有抗日戰神之稱,張治中將軍曾稱其為百戰名將。
2.臺兒莊大捷的指揮官----李宗仁,1891-1969,廣西,抗戰時為國軍陸軍一級上將,國民政府抗戰青天白日勳章,美國總統二戰金質自由勳章,國民政府首批抗戰勝利勳章,抗戰時曾任國民黨五、六屆中央監察委員,國民政府委員,軍委委員,第五戰區司令長官,軍委漢中行營主任(負責指揮第一、第五、第十戰區)。
抗戰初期,1938年3月時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的李宗仁以及國軍參謀次長兼軍訓部長白崇禧指揮的徐州會戰之臺兒莊戰役是國民黨自抗戰以來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一次勝利。
3.忻口戰役中立下大功的民族英雄----衛立煌,1897-1960,安徽,抗戰時為國軍陸軍二級上將,國民政府抗戰青天白日勳章,美國總統二戰金質自由勳章,國民政府首批抗戰勝利勳章,抗戰時曾任國民黨五、六屆中央執行委員,軍委委員,第一戰區司令長官,中國遠徵軍司令長官,同盟國中國戰區中國陸軍副總司令。
在蔣介石的五虎將中,衛立煌通常被認為是唯一名副其實的虎將,1937年10月時任第十四集團軍總司令指揮忻口戰役的衛立煌被朱德稱為「在忻口戰役中立下大功的民族英雄」,美國盟軍史迪威將軍曾稱之為「百戰百勝將軍」,衛立煌部陣前重傷日軍第三十五師團長前田治中將導致其不致而死是國民革命軍(含八路軍和新四軍)抗戰中陣前消滅的三名日軍中將以上將領之一(另外兩名是被八路軍楊成武部和楊勇部陣前消滅)。
4.抗戰犧牲的最高將領----張自忠,1890-1940犧牲,山東,追晉國軍陸軍上將(生前為中將加上將銜),國民政府抗戰青天白日勳章,抗戰時曾任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
中國歷史上不乏忍辱負重的漢子,如明朝的徐階,如張自忠,儘管1933年3月時任第三十八師師長的張自忠參加喜峰口大捷曾獲得青天白日勳章,但隨後張自忠曾一度被稱為華北特號漢奸(被宋哲元安排留守華北和日本忍辱周旋時曾任察哈爾省主席兼北平市市長),1940年5月在棗宜會戰中捐軀疆場不但雪洗了漢奸的罪名,也贏得了全體國人的尊重,甚至連兇殘的日本軍人都為之折服,民間有人稱為抗日第一名將。
5.五原大捷的指揮官----傅作義,1895-1974,山西,抗戰時為國軍陸軍二級上將,國民政府抗戰青天白日勳章。抗戰時曾任國民黨五、六屆中央執行委員,第七集團軍總司令,抗戰末結束前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
1936年冬時任第七軍團總指揮的傅作義領導的綏遠抗戰被認為是「揭開民族歷史的新頁」「中國人民抗日的先聲」,1940年春時任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的傅作義指揮的五原大捷創國民黨戰區收復失地之先例,並因此獲青天白日勳章。
6.中國遠徵軍的抗日民族英雄----戴安瀾,1904-1942,安徽,追晉國軍陸軍中將(生前為少將),美國軍團功勳章,抗戰時曾任第五軍二00師師長。
1942年3月遠徵緬甸指揮的東瓜保衛戰被媒體「無論在中國抗戰史或世界大戰史均有其不朽的價值」,被美國稱為「所有緬甸保衛戰所堅持的最長的防衛行動,並為該師和他的指揮官贏得了巨大的榮譽」,被蔣介石贊為「中國軍隊的黃浦精神戰勝了日軍的武士道精神」,犧牲後被美國總統追授美國軍團功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