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雙方公認的二十二名國軍抗日名將(上)

2020-12-17 寒冰讀史

1.抗日戰神---薛嶽,1896-1998,廣東,抗戰時為國軍陸軍二級上將,抗戰時曾任國民黨五、六屆中央監察委員,湖南省主席,第九戰區司令長官,國民政府抗戰青天白日勳章,美國總統二戰金質自由勳章,國民政府首批抗戰勝利勳章。

薛嶽公認為抗日戰爭中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指揮其部先後殲敵十四萬。1938年秋時任第九戰區第一兵團總司令的薛嶽指揮抗戰最大的戰役--武漢會戰之萬家嶺大捷全殲日軍一個師團,是抗戰八年絕無僅有的。葉挺盛讚此戰與平型關、臺兒莊三足鼎立;1941年冬時任第九戰區司令長官的薛嶽指揮第三次長沙會戰殲敵五萬六,被稱為是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盟軍方面獲得的第一個勝利,並因此獲得青天白日勳章,被網民稱為中國抗日第一戰將,時有抗日戰神之稱,張治中將軍曾稱其為百戰名將。

2.臺兒莊大捷的指揮官----李宗仁,1891-1969,廣西,抗戰時為國軍陸軍一級上將,國民政府抗戰青天白日勳章,美國總統二戰金質自由勳章,國民政府首批抗戰勝利勳章,抗戰時曾任國民黨五、六屆中央監察委員,國民政府委員,軍委委員,第五戰區司令長官,軍委漢中行營主任(負責指揮第一、第五、第十戰區)。

抗戰初期,1938年3月時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的李宗仁以及國軍參謀次長兼軍訓部長白崇禧指揮的徐州會戰之臺兒莊戰役是國民黨自抗戰以來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一次勝利。

3.忻口戰役中立下大功的民族英雄----衛立煌,1897-1960,安徽,抗戰時為國軍陸軍二級上將,國民政府抗戰青天白日勳章,美國總統二戰金質自由勳章,國民政府首批抗戰勝利勳章,抗戰時曾任國民黨五、六屆中央執行委員,軍委委員,第一戰區司令長官,中國遠徵軍司令長官,同盟國中國戰區中國陸軍副總司令。

在蔣介石的五虎將中,衛立煌通常被認為是唯一名副其實的虎將,1937年10月時任第十四集團軍總司令指揮忻口戰役的衛立煌被朱德稱為「在忻口戰役中立下大功的民族英雄」,美國盟軍史迪威將軍曾稱之為「百戰百勝將軍」,衛立煌部陣前重傷日軍第三十五師團長前田治中將導致其不致而死是國民革命軍(含八路軍和新四軍)抗戰中陣前消滅的三名日軍中將以上將領之一(另外兩名是被八路軍楊成武部和楊勇部陣前消滅)。

4.抗戰犧牲的最高將領----張自忠,1890-1940犧牲,山東,追晉國軍陸軍上將(生前為中將加上將銜),國民政府抗戰青天白日勳章,抗戰時曾任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

中國歷史上不乏忍辱負重的漢子,如明朝的徐階,如張自忠,儘管1933年3月時任第三十八師師長的張自忠參加喜峰口大捷曾獲得青天白日勳章,但隨後張自忠曾一度被稱為華北特號漢奸(被宋哲元安排留守華北和日本忍辱周旋時曾任察哈爾省主席兼北平市市長),1940年5月在棗宜會戰中捐軀疆場不但雪洗了漢奸的罪名,也贏得了全體國人的尊重,甚至連兇殘的日本軍人都為之折服,民間有人稱為抗日第一名將。

5.五原大捷的指揮官----傅作義,1895-1974,山西,抗戰時為國軍陸軍二級上將,國民政府抗戰青天白日勳章。抗戰時曾任國民黨五、六屆中央執行委員,第七集團軍總司令,抗戰末結束前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

1936年冬時任第七軍團總指揮的傅作義領導的綏遠抗戰被認為是「揭開民族歷史的新頁」「中國人民抗日的先聲」,1940年春時任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的傅作義指揮的五原大捷創國民黨戰區收復失地之先例,並因此獲青天白日勳章。

6.中國遠徵軍的抗日民族英雄----戴安瀾,1904-1942,安徽,追晉國軍陸軍中將(生前為少將),美國軍團功勳章,抗戰時曾任第五軍二00師師長。

1942年3月遠徵緬甸指揮的東瓜保衛戰被媒體「無論在中國抗戰史或世界大戰史均有其不朽的價值」,被美國稱為「所有緬甸保衛戰所堅持的最長的防衛行動,並為該師和他的指揮官贏得了巨大的榮譽」,被蔣介石贊為「中國軍隊的黃浦精神戰勝了日軍的武士道精神」,犧牲後被美國總統追授美國軍團功勳章。

相關焦點

  • 國共兩黨抗日十大名將
    國民黨軍隊抗日十大名將張自忠:第一名將。國軍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當選第一名將首先是由戰績決定的,他曾在臺兒莊戰役中重創日寇坂垣師團,獲得臨沂大捷;收復棗陽桐柏,獲得鄂北大捷;還獲得過襄東大捷,被老百姓稱為活關公。同時還因為他是抗戰時期犧牲的國軍最高將領(李家鈺犧牲得晚於張)。
  • 抗日名將李宗仁等隻字不提
    14年抗戰,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我們且來看看,臺灣歷史教科書是如何描寫14年抗戰的。近日,勇哥在網上找到一本《高中歷史(革新版)》,由許雪姬、劉妮玲編著,臺灣三民書局出版,分上、下兩冊,供高中一年級使用。
  • 這六位將領,是國共雙方公認的抗戰名將,後來他們都怎麼樣了
    在八年抗戰中,走出許多抗戰英雄級名將,如我黨的「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等抗日英雄,除此之外,還有國軍許多抗戰名將,那麼在國共雙方,公認的抗戰名將都有誰?後來他們都怎麼樣了?
  • 國軍抗日4大名將:第4位被譽戰神,綽號「老虎仔」,你一定認識!
    眾所周知,在抗日戰爭時期,國軍中也湧現出了許多眾志成城、一心為國、不怕犧牲、不怕流血、無所畏懼、正氣凜然的抗日將領;今天我們就來談談4位比較著名的國軍抗日名將。其中第4位鼎鼎大名,被公認為戰神,他獨創了天爐戰法,你認識嗎?
  • 抗日名將廖耀湘故居遊記
    耀湘(耀為字輩名)這個名字顯然寄託著祖父和父親望其光大門楣、名耀三湘的期望,而他的表字「建楚」也正是名的引申,耀湘必定有建楚之才,當前輩起這名字時,也許沒想到他的成就超過了他的期望,日後何止耀湘,而是名滿華夏。
  • 在日本人眼中的抗日十大名將是哪些人?排名第一可能有些爭議
    第十名:孫立人,抗日名將、軍事家、民族英雄、蔣介石「五大主力」之一新一軍軍長。 第九名:杜聿明,陝西省米脂縣人。曾參加北伐戰爭、長城抗戰、淞滬抗戰、桂南會戰。是第5軍的軍長,一舉成名之戰是在桂南會戰中取得崑崙關大捷,該大戰狠狠重創了日本鋼軍坂垣師團。 第八名:王耀武,抗日革命家、抗日名將,中國國民黨高級將領。
  • 洪希伯:抗日戰場上,國共兩軍各自俘獲了多少日軍?
    抗日戰爭的輝煌勝利及其帶來的深重災難永遠銘刻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 全民族抗戰的烽火早已遠去,但關於這場戰爭,總有一些自稱「歷史真相」的謠言在網絡上流傳。前些年最流行的謠言是關於國共兩黨在抗戰中的犧牲問題,但這種把「犧牲大」等同於「貢獻大」的說法在邏輯上根本站不住腳。於是謠言製造者們開始轉變方向,今年流行的一則流言聲稱,抗戰中共產黨抗日武裝僅僅擊斃了851名日軍,言之鑿鑿,有零有整。
  • 這位國軍軍長是抗日名將,反對內戰逃到延安,解放後任副國級職務
    其中有一人曾是國軍軍長,也是一位抗日名將,因為反對內戰逃到延安,解放後成為了副國級的幹部。此人的名字叫張衝。張衝,1901年1月25日出生,彝族人,雲南省瀘西縣永寧鄉小布坎(現彌勒縣)人,幼年的張衝讀過私塾,後入鄉和縣城小學讀書,1918年他赴昆明讀書。後來,他組織農民反抗貪官汙吏,不久加入滇軍。
  • 抗日名將曾將1200名日軍俘虜活埋,遭日本索賠2億?他霸氣回應2字
    然而,也有說抗日名將曾將1200名日軍俘虜活埋,遭日本索賠2億?他霸氣回應2字。這位抗日名將就是孫立人。孫立人出生於1900年,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時候正當壯年。1932年,孫立人以88師獨立旅的身份參加了「一二八」抗戰,戰績斐然。他相比其他的國軍將領更加重視對軍隊的操練,因此所帶部下戰力超過一般的國軍。1937年他又參與了護送宋子文親人的事情,這讓他有了可靠的「後臺」。
  • 抗日戰爭時期,國軍打仗最厲害的4位名將!
    抗日戰爭時期,國軍打仗最厲害的4位名將!從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結束,這場艱難的抗日戰爭歷經14年,給全國人民帶來難以想像的災難。據不完全統計,光是國軍在這些年的作戰中傷亡322萬多人、病亡42萬多,總計損失超365萬餘人。平民約有900萬人死於戰火,800多萬平民死於其他因素,1000多萬人失蹤,另有9500萬人成為難民。在抗日戰爭爆發之後,中國眾多打內戰的軍閥開始團結起來,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特別是抗日戰爭前期,國軍一直都是抗戰的主力軍。
  • 黃埔軍校名將眾多,有資格入選,抗日十大名將行列的學生都有誰
    黃埔軍校是近代史上,一所有名的軍校,創建於1924年,是孫中山在蘇聯顧問幫助下創辦的。首任校長蔣介石,總教官何應欽,包括顧祝同,劉峙,陳誠等人都在黃埔軍校擔任過教官。而且黃埔軍校也為近代史上培養了許多軍事人才,無論是蔣介石陣營,還是我黨將領都有許多優秀的軍事家,都是從黃埔軍校畢業的。正因如此,黃埔軍校才名聲顯赫,成為近代史上最有名的一所學校。同時,黃埔軍校走出的學生,也成為抗戰時期的主要軍事力量,他們浴血全國,在八年抗戰時期常年累計與日寇戰鬥,為抗戰勝利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 抗日名將,民族英雄羅卓英
    抗日名將,民族英雄羅卓英  羅卓英原名羅東潘,字尤青,別號慈威(又作慈衛);1896年3月出生於廣東梅州市大埔縣百侯鄉,客家人。幼年過嗣叔父,居住同縣湖寮鄉嶺下村。抗日名將,民族英雄王耀武  8月29日第74軍第51師首戰不負重望。
  • 黃埔軍校前六期出的名將最多,那麼每一期,誰有能力排第一
    這也導致黃埔軍校前六期出的名將最多,到了後面就少了,可能和入校時間有很大的關係。有些課程還沒有完成,就走上了戰場。不過總體來說;黃埔軍校還是群英薈萃,名將輩出,在中國近代史和軍事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從這裡走出來的學生,左右了近代史上的走向。都說黃埔軍校前六期出的名將最多,你們知道嗎?這六期中每一期,誰有能力排第一?
  • 鐵馬金戈 浴血鏖戰——貴州抗日救國軍堅持根據地的武裝鬥爭
    名稱上是貴州抗日救國軍第三支隊,紅軍隊伍來了! 貴州抗日救國軍第三支隊在以上階段的戰鬥,屬主動出擊階段,不但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而且鼓舞了根據地民眾的士氣。從更深意義上看:他們雖然主觀上與紅軍主力失去聯繫,不清楚主力戰略布署和意圖,但客觀上,這些戰鬥卻有力地配合了紅軍主力正在進行的烏蒙山迴旋戰。對阻滯敵人行動,擾亂敵人作戰計劃,破壞敵後勤供應上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 他冒名成為黃埔軍校一期學員,誰料後來竟成為一代國軍抗日名將
    鄭洞國原來,假「黃鰲」名叫鄭洞國,湖南石門人,他在報上看到黃埔軍校招生簡章,趕到廣州報名時,結果錯過了報名截止時間。鄭洞國很著急,不斷罵自己拖延,錯過了從軍報效國家的機會。黃鰲擔心一次考不過,報了兩次名,結果他一次就考過了,就剩下一次考試機會,讓鄭洞國冒他名去參加第二次考試。鄭洞國眼光一亮,就假冒「黃鰲」去考試,結果榜上有名。誰料二人進了黃埔軍校,還分到同一小隊。這就尷尬了。教官得知鄭洞國情況,看鄭洞國小夥子挺精神,表現不錯,愛才心切,也願意幫他向領導求情。
  • 抗日名將趙壽山--請纓抗戰第一人
    來講一位出生在戶縣(今西安鄠邑區)的抗日名將,僅憑他的傳奇人生就足以撐起一座將軍山。廬山請纓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就在第二天,正在廬山受訓的三十八軍第十七師趙壽山師長第一個走進蔣介石的廬山別墅,向蔣請纓抗戰。
  • 令日軍膽戰心驚的國軍抗日五虎將 他們的人生命運如何?
    特別是,湧現了一批令日軍膽戰心驚的國共名將。他們的事跡,我們永不忘記。今天且來說說,在抗日戰爭時期表現得最為出色的五位國軍將領——我稱之為抗日五虎將。他們是張自忠、李宗仁、薛嶽、孫立人、衛立煌。他們的輝煌戰績,以及他們的人生命運。張自忠:慷慨赴死張自忠是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33集團軍總司令。
  • 「今日史談」抗日名將孫立人離世,他最終敗在了蔣公手裡!
    在30年前的今天,1990年11月19日,抗日名將孫立人將軍在臺灣去世。為什麼說他敗在了蔣公手裡?在臺灣時,身居軍中要職的孫立人在蔣公鼻子底下與美走得太近,而且是在美國有意圖廢蔣另尋代之的背景下,這讓一個職業軍人的他再怎樣清白也說不清了。
  • 歷史上第一次國共合作:打倒列強除軍閥(圖)
    今年恰逢第一次國共合作90周年,筆者由此談談有關歷史上國共合作的一些情況。  ■第一次國共合作:打倒列強,除軍閥,實現國家統一  20世紀初,中華民族災難深重。在近代中國歷史上,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都是以救國救民為己任而誕生的革命政黨。1920年代,中國社會面臨軍閥混戰的局面,以孫中山為首的國民黨人,欲從廣東北伐,實現國家統一,卻陷入了內部分裂、組織渙散的狀態。
  • 18歲當土匪,抗日名將降日遭舉國唾罵,騙來200萬大洋再抗日
    又如抗戰時期犧牲的國軍最高將領張自忠將軍,他就曾被誤認為是漢奸,後來為了證明清白,張自忠將軍選擇了永遠留在戰場上。當然,除了張自忠將軍被誤認為是漢奸外,還有不少人也被誤認為是漢奸。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一位是抗日名將,但卻背上了漢奸的名頭,當時被舉國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