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美食大V探訪281年老店汪玉霞 感受酥鬆脆軟嫩滑

2020-12-21 騰訊網

武漢美食大V探訪281年老店汪玉霞 感受酥鬆脆軟嫩滑

(央視網訊 記者 洪成 通訊員 姬圖米) 提起汪玉霞,幾乎所有老武漢人都能脫口而出一句諺語:「汪玉霞的餅子——劫數(絕酥)」。2020年1月12日,在漢口吉慶街,10多名武漢美食大V探訪281年老店汪玉霞,感受不一樣的酥、松、脆、軟、嫩、滑。

始創於清代乾隆年間(公元1739年)的糕點品牌汪玉霞,是目前中國糕點製售行業最老的品牌。經過281年的沉澱,鹼酥餅,酥京果、老蛋糕、綠豆糕、芝麻糕,喜餅酥糖等招牌糕點深受大家喜愛。酥金果泡開水,加上米花,裡面有油,棉白糖的甜,有甜粉,營養價值很高,就是過年了,是忙碌了一年的人獎賞。這些糕點填充了人們的脾胃,溫暖了人心。過年買汪玉霞糕點送好友,送長輩,是許多代武漢人最寶貴的美食記憶,汪玉霞酥京果為年禮孝敬父母首選,汪玉霞的系列產品,成為武漢人過年的不可缺少的伴手禮。

美食大V們在現場親眼目睹了京果的製作過程,把京果坯炸至金黃,再裹上糖底液,撈起後倒入棉白糖霜中,翻滾幾下,京果裹滿雪白的綿白糖漸漸成型,光澤誘人,口感綿甜四溢,溫潤香酥 ,入口即化,讓人感受歲月的美好。

「老武漢」排隊尋找當年味道和歲月的痕跡。1月12日上午,美食大V們在漢口吉慶街看到,在冬日陽光的映照下,「汪玉霞」店以古色古香灰色門樓裝點,流露出281年的厚重與滄桑。

店內擺放著「汪玉霞」傳統食品,有酥糖、酥京果、鹼酥餅等「絕酥」,還有芝麻糕、綠豆糕等經典糕點,也讓人記憶猶新。

在店鋪的後面,人們好奇地觀看京果的製作過程,人們可隨意品嘗還有一些餘溫的酥京果,也可花28元帶走一斤裝的酥京果,購買的市民排起隊來,好些購買者迫不及待地打開品嘗,還讚不絕口,就是這個味。家住萬松園的餘女士說,她小時候特別喜歡吃汪玉霞的樂口酥,今天終於又看到了。

老漢口張太婆買了愛吃的酥糖、鹼酥餅,還向記者回憶:30多年前,每到中秋,花樓街的汪玉霞門前總有人排長隊買月餅,當時覺得這種漢味月餅特別好吃,尤其是蔥酥口味的,還有鹼酥餅也是一絕。

281年老店融入城市記憶。談起「汪玉霞」的歷史,汪玉霞門店負責人麥一清向大家娓娓道來。原來,汪玉霞創建於乾隆四年(1739年),由安徽來漢做茶葉生意的汪士良和妾蔡玉霞豎起汪玉霞招牌,迄今已有280多年的歷史。

當時的汪玉霞是漢正街燈籠巷口的一家茶館,南來北往的客商喝茶之餘,向汪士良說,上午喝茶都沒過早,能否來些點心壓壓餓?一旁的蔡玉霞靈機一動,隨後用手工做了鹹酥餅、酥京果等點心端上來,沒想到大受歡迎,後來汪玉霞的點心反而比茶更有名了,主營糕點產品。

1911年辛亥革命後,「汪玉霞」老號被焚不復存在。隨後,汪家人通過變賣老宅、銀行貸款等方式籌得資金,分別開了「汪玉霞雨記」、「汪玉霞為記」兩個店。1956年公私合營「汪玉霞」已傳至第八代,以後又從合營走向國營。汪玉霞的鼎盛時期是1989年到1991年。那時僅中秋節的一個月時間,銷售額就高達800多萬元,純利潤300多萬元,工廠200多職工兩班倒,通宵連軸轉,還要請200多臨時工。產品供不應求,連外省市來買月餅的都要等幾天才能拿到貨。

280多年來,汪玉霞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人,一直堅持手工現做現炸的酥京果這一項傳統手藝,儘管現代的科技飛速發展,許多烘焙糕點製作開始轉用機器操作,但汪玉霞一直堅守與傳承。制序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類雖雜,必不敢減物力。武漢人習慣了吃味道純正的汪玉霞味糕點過節,其端午節的芝麻糕、綠豆糕,中秋節的月餅,春節的京果,酥糖,雜糖等,早已成為武漢城市伴手禮,深受人們喜愛。

又是一年過節時,今年過節送何物?今年過年帶一點汪玉霞酥京果作為年禮,送好友,送長輩,與親朋好友們一起共享生活的美好與甜蜜,應當是今年過節串門最好的伴手禮。(完)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武漢美食大V探訪281年老店汪玉霞 感受酥鬆脆軟嫩滑
    武漢美食大V探訪281年老店汪玉霞 感受酥鬆脆軟嫩滑 (央視網訊 記者 洪成 通訊員 姬圖米) 提起汪玉霞,幾乎所有老武漢人都能脫口而出一句諺語:「汪玉霞的餅子——劫數(絕酥)」。
  • 探訪漢口百年甜品老店:汪玉霞
    【汪玉霞】創建於清朝的乾隆四年(1739年),迄今已經走過了風風雨雨的兩百多年,是漢口歷史最為悠久的食品老字號。來武漢旅遊,甜食愛好者自然不能錯過汪玉霞,品嘗一下屬於武漢的特色糕點。地點:位於(武漢)大智路吉慶街1樓商鋪。環境:因喜餅而出名,汪玉霞的裝修的風格也是古典中藏不住店喜慶感,大膽的配色與歷史的積澱相遇,總有些微妙的火花。
  • 變味的「絕酥」 百年汪玉霞「顛沛流離」
    汪士良進而投了些錢,助其把生意做大。乾隆四年(1739年),整修後的「汪玉霞」開張營業,店名取名「汪玉霞」。一開始汪玉霞並沒做食品生意,而是只賣安徽茶葉兼桐油,隨後兼賣藕粉等一類的甜食。「蔡玉霞因掌中有硃砂,被贊有旺夫相。」汪宇說,長輩們戲稱,汪家的富貴都是蔡玉霞帶來的。不過紅顏薄命,蔡玉霞1741年就去世了,只做了3年老闆。
  • 「翹楚歸來」探尋武漢百年老字號,那叫一個酥~
    對外地來的遊客而言,一下火車就直奔周黑鴨來根鴨脖子,一啃一吮,或者蔡林記來碗香噴噴的熱乾麵一吮一吸,便以為自己已經觸及到武漢文化的靈魂G點,殊不知武漢的味道不僅僅是鴨脖、熱乾麵,還與很多你不知道的老字號美食,你知道武漢有哪些老字號嗎?而對年邁的武漢老人而言,老字號是鄉愁。
  • 武漢這50家老牌美食,據說地道的武漢人都知道
    武漢越來越冷,在這樣的天氣裡,美食能帶來無窮的溫暖,好吃的太多,有時候還要反覆糾結一下「今天吃什麼呢?」儘管武漢的美食店一個接一個的冒出來,但是老牌餐廳的地位還是不能小覷,這些當地品牌店,最老的比你年齡還大!今天就讓十分君帶著大家一起看看,那些武漢老牌美食。
  • 泉港十佳美食——鰻浮 皮酥裡嫩選取深海鰻魚
    裹粉炸兩次後的鰻浮外酥裡嫩  鰻浮是泉港十佳美食之一,也是閩南一帶的特色菜餚。在泉港峰尾這個小漁鎮上,不管是逢年過節還是祭祀祖先,鰻浮都是桌上不可或缺的菜餚,其外酥裡嫩、芳香醇美的口感備受人們喜愛。
  • 老武漢人所說「汪玉霞的餅子——劫數」,是什麼意思?
    汪士良、汪玉霞去世後,他們的店鋪留給了長子汪國柱。汪國柱經過一番苦心經營,將汪玉霞茶社做成漢口數一數二的美食店鋪。汪玉霞糕點開始融入武漢人的日常生活。1949年以後,汪玉霞一度改為公私合營,後來改為國營企業,名叫武漢市新華食品廠,在「為記」汪玉霞店鋪的地址上建廠。
  • 尋味武漢:綠豆糕的禮讚,這家280年的老字號是人們的童年記憶
    "汪玉霞的餅子——絕酥(劫數)"這是老武漢人大概都會想起的一句話。絕酥,意指汪玉霞的酥糖、京果、鹼酥餅等入口香酥爽口,又與武漢方言"劫數"諧音,形容人與人的命運糾葛不清,命中注定。這句話可知,汪玉霞在武漢人心中的位置,無可替代。
  • 史上最全武漢老字號美食大盤點,有你惦記的嗎?
    武漢有很多年代比較久的美食店,很多吃貨都會光顧這些老字號美食店。那麼武漢老字號美食有哪些呢?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老武漢來買德華包子是十個二十個地買,在德華樓是尋常事。「年糕」分水磨、桂花、黑米三種,有長條狀的,也有切成片的,切片年糕比條狀的價格高0.5元。還有禮盒包裝的。德華年糕煮而不糊、炒而不粘,吃起來軟糯、唇齒留香。逢年過節送禮自用,彩頭好—— 年糕、年高。過年前後,德華樓排起長龍買年糕的情形,蔚為壯觀。
  • 武漢味道:酥糖與酥京果,父母20年心照不宣的情話
    揉捻故事,包裹情感,附著滋味小心翼翼歷經百般工序是歲月寄予人們的心動味道武漢的老街小巷裡藏著她的兒時記憶家家的大鐵皮盒子裡深藏美味仿佛一個永遠取之不盡的聚寶盆又白又香又酥的大京果又綿又軟又韌的酥糖又純又正又甜的雜糖童年美食記憶中「三大金剛」只要成功擁有便成了老巷子裡最引人注目的
  • 武漢月餅十大品牌有哪些?武漢什麼牌子的月餅好吃?你喜歡哪個?
    荔浦芋頭酥:一抿即化的軟糯,堅持蘇式酥的手感鞣質,打造層層起酥的外皮,一口酥皮,夾裹彈潤麻薯雪媚娘,愛不釋口。草莓西柚月餅:陽光下的酸甜,是西柚和草莓,堅持蘇式酥的手感鞣質,打造層層起酥的外皮,咬一口,夾裹彈潤麻薯雪媚娘,絲絲酸甜果醬香,口感清新。
  • 「翹楚歸來」探尋武漢百年老字號,那叫一個酥~
    對外地來的遊客而言,一下火車就直奔周黑鴨來根鴨脖子,一啃一吮,或者蔡林記來碗香噴噴的熱乾麵一吮一吸,便以為自己已經觸及到武漢文化的靈魂G點,殊不知武漢的味道不僅僅是鴨脖、熱乾麵,還與很多你不知道的老字號美食,你知道武漢有哪些老字號嗎?而對年邁的武漢老人而言,老字號是鄉愁。
  • 老武漢私藏的吉慶街美食攻略,帶你尋味武漢老字號,一個月不重樣
    說到武漢的美食,相信很多人都想到了熱乾麵,在《早餐中國》節目裡面,武漢的熱乾麵被放在最後展示,用作壓軸美食。可是在武漢可不僅僅只有熱乾麵,人家的美食可多了,這些美食都分布在武漢的大街小巷裡。如果你時間有限,來不及一條街一條巷的去尋找美食,那麼就去吉慶街吧,這裡是清末民初的建築風格,重要的是這裡有很多的武漢老字號,在這裡你可以一次性吃遍所有武漢美食,是不是很爽啊。
  • 52家湖北老字號名錄一覽表,吉慶街如何匯聚武漢小吃四大天王?
    吉慶街上,集聚了武漢知名的蔡林記熱乾麵、德華樓包子、老通城豆皮、汪玉霞糕點等美食非遺。這武漢小吃四大天王也都入圍了湖北老字號名錄,讓我們一起看看湖北老字號有哪些特色。老通城始創於1929年,以漢味美食著稱,85年的悠久歷史曾屢獲中外領導人的高度評價。「獨特名吃「三鮮豆皮」,其用料考究,製作精良,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曾獲得中國飲食行業最高榮譽-金鼎獎,2013年入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可謂享譽中外,名揚四海。
  • 犄角旮旯裡都是美食!那些牽動味蕾的武漢小吃,你都吃過嗎?
    不論是哪一個城市,都有當地自己的特色美食,那麼今天我們便走進武漢這座美麗的城市,體驗一下武漢的特色小吃吧!武漢一直都是中國美食排行榜top10城市,有太多太多好吃的地方,早點第一巷:戶部巷,吉慶街,滑坡路,臺北路,光谷步行街,等等都是武漢盛產小吃的地方,夜幕降臨,和好友們行走在武漢的大街小巷,是一件非常愜意享受的事情。一.
  • 重慶燒雞公,怎麼做嫩滑不柴?湖北武漢烹飪大師解析做法附配方
    這種風味火鍋源於重慶,一直以來流行於全國各地,此菜品用料粗曠,配料靈活,民俗氣息濃厚,口味辣而不燥,嫩滑鮮香,口感新奇,自成一派。說起重慶燒雞公火鍋會想到什麼?鮮嫩的雞肉,濃鬱的湯汁,粉香的土豆或者爽滑的粉絲,這都是燒雞公的標配,不怕你喜歡,就怕你念念不忘。重慶燒雞公,怎麼做嫩滑不柴?請看來自湖北武漢從廚30年的烹飪大師講解湖北風味的燒雞公做法附配方。
  • 豆巴子,鬆脆酥香,是贛南客家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豆巴子是具有客家特色風味的零食,在很久以前,豆巴子就已風靡贛州,成為盡人皆知的傳統美食。在整個贛南地區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每逢佳節或辦好事的時候,主人家都喜歡用它來招待客人。小編平時也把它作為日常休閒食品,空閒時拿一塊豆巴子放在嘴裡嚼,香香的、酥酥的、脆脆的,讓人吃了還想吃!
  • 日式魚糕蒸蛋,簡單幾步蒸出滑嫩蛋羹!
    日式魚糕蒸蛋By @v好好@蛋羹香、嫩、滑、軟!是我家小朋友的最愛。現在我家的小寶貝已經長成了大姑娘,可還是改不了喜歡吃蛋羹的習慣。簡單幾步蒸出滑嫩蛋羹!原料:雞蛋、日式魚糕、料酒、鹽、香油、水。將打勻後的蛋液過濾到蒸蛋碗中第8步、蓋上一層保鮮膜,放入蒸鍋第9步、蒸上5分鐘後再將剩餘兩片魚糕放在蛋羹表面,重新蓋回保鮮膜,接著蒸上5分鐘第10步、出鍋後在蛋羹表面淋上少許香油即可食用小貼士:記住以下幾點一定可以蒸出嫩滑蛋羹一
  • 地道老字號汪玉霞糕點,兒時回憶裡的香甜味道,老武漢懷舊風
    桂花糕、馬蹄糕、紅糖酥,蝴蝶酥各式各樣,造型好看,名字好聽,口感更是驚豔。武漢一家糕點鋪的實力與之相較,毫不遜色。那就是備受讚譽的汪玉霞小店。這家地道老字號始創於1739年,秉持傳統做法,是為數不多的良心好店。非常懷舊古樸的裝修,門口的牌匾上寫著巨大的行楷體「汪玉霞」,紅色的磚牆暴露在空氣中。
  • 那些難忘的武漢味道,值得你排隊去耐心等待
    武漢的美食實在是數不勝數啊!過早可以一月不重樣,比如熱乾麵、豆皮、面窩、糊米酒、牛肉粉面、糯米雞、雞冠餃、油香、油敦、湯包、魚糊粉…… 在這裡,我講一些要人印象深刻的漢味美食,來武漢遊玩的朋友,在欣賞美景之餘,大家可以去品嘗打卡下哈,希望不負所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