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編用藤類植物,作為原料編織而成的用品,用途廣泛且工藝精美

2020-12-21 雖然單是張黑嘿

本文系作者怕是一點點自以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藤編:輕巧實用

藤編指的是用藤類植物作為原料編織而成的用品。所謂藤類植物,其實泛指所有帶有匍匐莖、攀緣莖的草本、木本植物等,比如牽牛藤、葡萄藤、棕藤等。青藤、花黑藤、灰藤、佛肚藤等都可以作為藤編的原料,其中以青藤、白藤最為常見。廣西、廣東、雲南、福建等地是我國藤類植物的集中分布區,其中最著名的是廣東的藤編。唐朝年間,廣東儋州(今海南省儋州市)、瓊州(今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等地的老百姓經常用野鹿藤作為原料,編織成簾幕,有的還在上面編織出魚、蟲、鳥、花卉等各種圖紋,工藝精緻細巧。從開元到元豐年間,也就是公元713年至1085年,嶺南等地經常將皮藤、五色藤盤等作為給朝廷進貢的貢品。

藤編家具

清朝初年,民間的藤器作坊有了很大進步,專業的藤器織作工也日益增加,尤其是廣東五羊(今廣州市),大大小小的藤器作坊遍布於大街小巷。清嘉慶十九年(公元1814年),廣東從印度尼西亞、緬甸等國進口藤料,用來編織各種藤器。海南沙貝村的漁民編織了蓆子、褥子、墊子、椅子等多種藤器,使藤器的使用更為普遍。自20世紀起,廣東藤編除了廣州、南海、海南等地以外,還逐漸傳入江門、佛山等地,尤其是黃岐村、沙貝村等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浙江、湖南、廣西、雲南等地的人們也開始陸續從事藤編生產,產品的藤編工藝品做工精美,經久耐用,主要出口至義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美國、英國等地。

藤編椅子和茶几

藤的柔韌性極強,富有彈性,不容易折斷,還具有防腐性、防水性,體量輕巧靈活。藤編使用的原材料分為三種,分別是藤條、藤皮、藤條芯粗大的藤條可以用來作為藤器的骨架,局部再用藤皮、藤芯編織,從而形成一件完整的藤器。藤器多用竹料、木材、柳條等作為骨架,再在外面包裹上一層藤皮。藤編的種類分為三種,分別是家具、器具、玩具。

藤編家具

藤編家具主要包括桌椅、箱子、書架、櫥櫃、床、花架、屏風、茶几等,又被稱為「藤器」。在藤編家具之中,最常見的是椅子,品種豐富多樣,比如孔雀椅、龍鳳椅、靠背椅、搖椅、圏椅、餐椅等。比起一樣體量的木椅,藤編椅要輕很多,藤編的網眼面料具有很強的透氣性,尤其適合在夏天使用,清涼舒爽。躺椅、圈椅的兩側都有把手,把手上特意留下了一個圓形的孔洞,用來擺放茶杯。另外,還有一種帶著小筐的躺椅,一隻小小的藤編筐被安裝在扶手的側面,可以用來裝各種書報雜誌、雜物等。這類躺椅的下半部分是可以靈活移動的,用的時候可以隨時拉出,用完了插回去即可。藤編的箱子、籠子、櫥櫃等通風性能極佳,可以用來存放各類食物飯菜等,不容易變餿。藝人還會在藤編的屏風上編織出各式各樣的圖案紋飾或者用經過染色的藤皮編織出各種花紋。

藤編家具

藤編器具

常見的藤編日品包括藤籃、藤蓆、藤拍、藤盒等,還有茶杯套杯墊、花盆套、燈罩等。藤蓆的品種豐富多樣,包括床蓆、枕席、大席、茶方席等。藤牌指的是用彎曲的藤條編織而成的長柄牌子,這件器物雖然比較小巧,但是產量卻很大,應用也很廣泛。古時候,中國許多地區還流行著一種名為「藤牌」的器物,是用藤條編織而成的,是一個中心處凸起的圓形,裡層分布著兩個藤環,可以容手臂從中插入,還設計了一根橫木供使用者持握,這是一種古代常見的兵器,主要用來防禦來自敵人的兵刃。

藤籃

籃、盒、筐等也是常見的藤編器具,質地堅韌,經久耐用。藤編米筐就是一個帶著蓋子的桶,口部大,底部小。雖然密實牢固,但是具有很強的透氣性,長期用來盛米,也不容易發生黴變藤編茶壺套主要用來保溫,到了冬天,南方許多地區的室內溫度很低,茶水盛放在茶壺中也很容易冷卻,於是,人們就把茶壺放入茶壺套中,能起到保溫的作用。茶壺套可有一處開口,茶壺壺嘴從中露出,能夠倒出茶水。藤編花插在造型上模仿瓷瓶,加上了一個環狀的雙耳作為點綴。

手編藤籃

藤編的童車也是常見的一種藤器,在20世紀中晚期風靡一時,到了21世紀已經很少使用。這種藤編的童車多用竹材、圓木棍等作為骨架,再用藤皮包裹其表面。車上的椅子和小桌子的表面都是用藤皮編織而成的。童車的結構、造型都很精緻,各個部位都使用圓形木棍作為骨架,沒有突出的稜角;童車的兩端加上了半圓形的護欄;藤條包纏著表面,光滑潤澤,富有彈性。這些設計都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小孩的安全,防止他們摔倒、磕碰等。車上還設計了三塊藤編小板,可以隨時拆裝、移動,中間的那塊小板放在上面一層,就成了小桌子,放在下面一層,就成了小床,小孩可以在上面躺臥睡覺。

整個設計合情合理,富有創意,也很實用藤編玩具,主要的藤編玩具有藤球、藤編小籠以及各種藤編的動物造型等。藤球是一種空心小球,以藤皮為原料編織而成,具有很好的柔韌性。在皮球出現之前,是小孩的一種常見玩具。藤條採集完成後,要先後經過打藤、揀藤、曬藤、拉藤、削藤、漂白等多道工序,才能真正使用。削藤指的是切削藤皮,藤皮的使用量很大,可以將其從中間位置剖開,一分為二,每一根的橫斷面都是半圓形的,就是藤皮。對於比較粗的藤條,可以從四個面進行切削,成為四條藤皮,餘下的就是藤芯。切削的時候要力求均勻,寬窄保持一致。與竹編組織類似,藤編也多為經緯組織。

相關焦點

  • 平塘:克度藤編編織貧困戶幸福生活
    近日,筆者走進平塘縣鑫匯藤業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各自忙碌著手中的工作,有的割鋸鋼材、有的打磨藤椅骨架、有的編織藤條……通過一道道工序,一件件藤條編織的座椅、沙發、茶几等家居用品呈現在眼前
  • 南海藤編:曾作為朝廷貢品的佛山製造
    當時家裡客廳都被藤佔了,一直都是跟著媽媽在家做,一開始就怕藤割手,就那蕉葉試試,哄著哄著,跟你玩一樣,織蕉葉,從小的枕席開始,就覺得很好玩,玩著玩著就上陣了。改革開放初期的80年代,南海藤編的生意非常紅火,當時南海黃岐這一片,幾乎家家戶戶以藤編為生,織席、藤椅等家庭用品,養活了近20萬人。
  • 小敘古意|藤編
    ( 清 屈大均《廣東新語》)藤,本為植物,輕巧且堅韌。而藤編,一種傳統工藝,是匠人指尖上優雅的藝術。將純樸自然、清新爽快的特色悄然融入生活中。漢代以前,高足家具還沒有出現,人們坐臥多為席、榻,其中就有藤編織而成的席,藤蓆和竹蓆總稱為簟,是當時較高級的。自漢代以後,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制藤工藝水平提高,品種也日益增多,藤椅、藤床、藤箱、藤屏風、藤器皿和藤工藝品等相繼而出。
  • 五指山黎族藤編匠人黃青華:藤編人生喜憂交織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黃青華將黎族傳統工藝與現代元素相結合的藤編帽子。1.5米高的椅子,除了椅子骨架外,其餘都是用當地山裡產的白藤和黃藤交叉編織而成。&nbsp&nbsp&nbsp&nbsp「我不是從小學會的藤編,學習藤編時我已經35歲了,當時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幫助家裡製作生活用具。藤編技藝是我向家裡的老人學的,但是製作花紋、調整各種形狀是我自己摸索出來的。」黃青華指著藤椅上的一些黎族傳統花紋說道。
  • 「藤」點空間,讓凝企住宅家具帶你感受藤製家具的獨特魅力
    藤製品,顧名思義,是指以藤類植物莖稈的表皮和芯為原料,結合歷史悠久的傳統編織工藝製成的物品。由於藤條內裡質地堅硬,外皮色澤光潤,因而用此編制而成的各類藤製品造型精美,經久耐用,自古以來就頗受人們的喜愛。
  • 海南日報數字報-藤編人生喜憂交織
    2月底和3月初,在五指山市毛道鄉毛道村委會南衝村,民間藤編匠人黃青華兩次見到海南日報記者時都喟嘆道。  黃青華雖然已年近古稀,但是他依舊精神矍鑠。聽聞要聊他的藤編手藝,他趕忙去房間拿出兩把自己親手製作的雙色藤編椅子。從他的兒子黃召建口中得知,這兩把藤椅是黃青華最得意的作品,兩把椅子已經用了將近30年。1.5米高的椅子,除了椅子骨架外,其餘都是用當地山裡產的白藤和黃藤交叉編織而成。
  • 中非共和國總統府展出中國援中非竹藤編工藝海外培訓班作品
    2019年11月30日,中非共和國國慶前夕,中非總統府展出中國援中非竹藤編工藝海外培訓班作品,慶祝中非共和國成立61周年。中非總統圖瓦德拉、中國駐中非大使陳棟、中非中小企業和手工業部長穆薩及學員代表等出席活動。
  • 隆昌藤編手藝人劉明友:千迴百折 編織近40年的匠人歲月
    經年生長的老藤在分割成絲後兼具柔與剛兩種特性。要處理這種難以馴服的原料,編織是最好的選擇,作為一項古老的技藝,在中國,藤編最早在唐宋就已經出現,發展到明清兩代達到頂峰,形成專門的手工行業,藤編家具在工藝上精細無比、如絲如織,同時又具備天然舒適、素雅質樸的特點。
  • 藤編家具,涼涼!
    而為了處理這種難以馴服的原料,編織成了最好的選擇。圖:Soane藤編工藝的古老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在中國,藤編家具早在唐宋就已經出現,明清兩代達到頂峰。藤編坐面的運用有很多,在畫卷上常能見到,羅漢床、圈椅、官帽椅的座面都可以是藤編的。
  • 用數百種藤草編織精美家具
    黝黑粗壯的手指在纖細的藤條之間上下翻飛,精美的圖案從指尖下漸漸顯露。「一件做工精緻的藤木家具要經過七八十道工序,複雜一點的圖案至少需要用到十多種藤草。」廖祁君扯過一條由莞草製作而成的藤條,熟練地編織起來。廖祁君是東莞市建益實業有限公司的員工,20多年來他幾乎每天與藤草相伴,先後使用數百種藤草材料編織家具。
  • 藤來了!家居中無所不在的藤編元素家具,看著都想入手!
    藤編家具又火了。藤條製品曾經在家居用品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今在追求返璞歸真、崇尚自然的材質之美大環境下,又一次次進入我們的眼帘。 說到藤編的家具,我的腦中就會不由自主浮現一張舊藤椅,盛夏午後,坐在藤椅上吹著微風打一個小盹,百無聊賴的暢想未來。
  • 美好技藝黎族藤編成海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圖]
    藤條,一種細長而極富韌性的藤本植物,就長在這樣的山上,攀援在樹叢中,並不起眼。黎族人獨具慧眼,把它們扯出來,削成藤蔑,一個轉彎一個轉手間,便編織成腰簍、漁具、椅子等用品,便利自己的生活,獨特的技藝令人讚嘆。如今,黎族藤編是一項海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工人正在編制特色黎族藤製家具。蘇光必老人展示藤編洗菜籃。
  • 康福特藤編家具成功立項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藤編項目
    日前,深圳康福特花園家具有限公司藤編家具廠成功立項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嶺南藤編工藝項目,藤編工藝這項傳統手工工藝傳承大家族中又增加了一個實力派。  廣東非遺項目嶺南藤編工藝起源於南海黃岐裡水一帶,迄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唐朝早期在南海一帶,就有手工藝編織藤蓆等日用品,因為製作優良,還被列為貢品。
  • 堅守五十餘年,挑起「指尖」 上的產業:安溪竹藤編傳承人陳清河
    安溪山地面積大,林、竹、藤、草等自然資源豐富,安溪人就地取材,用雙手編織出竹藤用具。唐宋時期,當地老百姓就開始使用「畚」「筐」等竹製品。明清時期,竹編成為安溪農村的家庭副業,廣泛應用於各種生活領域。可見,編織技藝已經成為當時安溪人重要的謀生手藝。
  • 騰衝三寶之「藤編 」,跨越千年的東方指尖藝術
    所謂騰越「三寶」就是騰衝傳統的「藤編、騰藥、騰宣」。騰衝「騰編」,作為騰衝三寶之一,從歷史 ,一種傳統使用工藝,多編織成各種器皿或生活家具,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盛裝我們無限的遐想和美好。男人說:下馬常藤編,是傳統副業,編織手藝是大隊企業傳下來的,根據產品要求,編織出各種花紋圖案;編織的方法為挑、蓋、纏三種。目前所編織產品還是傳統的羅漢椅、躺椅、雙人椅等,不過在工藝上有所提升和改進。藤編具有透氣性強、手感清爽,有助於安神定氣,對避暑對睡眠都大有益處。
  • 手工匠人用數百種藤草編織精美家具
    黝黑粗壯的手指在纖細的藤條之間上下翻飛,精美的圖案從指尖下漸漸顯露。「一件做工精緻的藤木家具要經過七八十道工序,複雜一點的圖案至少需要用到十多種藤草。」廖祁君扯過一條由莞草製作而成的藤條,熟練地編織起來。廖祁君是東莞市建益實業有限公司的員工,20多年來他幾乎每天與藤草相伴,先後使用數百種藤草材料編織家具。
  • 懷遠藤編 編織小鎮夢想
    藤 器 製作最後一步,師傅在半成品藤椅上進行編織。  經過30年的發展,懷遠藤編目前形成了兩種產業模式,「一種是企業模式,一種是企業加農戶模式。」李正強說,「整個懷遠至少有15000人在從事和藤編相關的工作。」2 工藝升級 藤編家具能傳家  李正強1990年開始學習藤編時,還學的是父親當年編的辦公椅。
  • 獨具匠心——傳統蘆葦手工編織工藝的創新
    蘆葦質地細膩,纖維豐富,竹性強,用途廣泛。蘆根可以入藥,蘆葉可以包粽子,蘆花可以裝枕頭,也可以紮成掃帚。其中,用途最廣的當屬蘆葦稈,不僅是重要建築材料,還可以編織成日常生活用品。床上鋪的、門上掛的,凡是家裡能用的,人們都能想像著編出來,如各種編織席、筐、籃、炊具、漁具和手提包等。它既是造紙的優質原料,又是建築的優質用材,還可以代替塑料等製造飯盒、餐具等多種日用品,是「白色汙染」的剋星。
  • 藤編沙發好不好 藤編沙發優缺點有哪些
    藤編沙發好不好 藤編沙發優缺點有哪些 2020-07-10 16:07:46 來源:全球紡織網 藤編沙發好不好?藤編沙發優缺點有哪些?
  • 四川的「藤編之鄉」在哪裡?
    晉代常璩《華陽國志》有載:「三國時,蜀有漢原(懷遠鎮古稱漢原郡)工匠馬氏,以山藤泡而亮之,高山翠竹陰乾為架,細密繞之成形,以土法燻蒸,色呈金黃,形似龍塌。初為自娛之用,後鄰人知之,以為巧,紛紛錢幣貨之,隨入市為業」。 明清以來,懷遠藤編一直以農民家庭副業的形式出現,產品多是藤椅、筐篼、提籃、藤帽等小器具。新中國成立初期,懷遠藤編業戶不過十、匠人不足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