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展示館對外開放

2020-12-06 瀟湘晨報

12月3日,揚州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展示館正式對外開放。來自機關單位、社區居民、高校師生、遊客近百人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有序進入展廳參觀。

揚州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展示館由原江蘇省立原蠶種育種製造所育種室舊址大樓改造而來。該館共設有序廳、觀影區、海絲起源區、國際往來區、經濟交往區、文化交流區,通過圖文展示、實物展示、體驗互動等手段,讓人在聲光電的「導引」下,充分領略大運河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豐富文化內涵,再現古代揚州的盛世場景;現場一塊巨大的顯示屏,不斷滾動播放著揚州的文化紀錄片,講述著這座城市與大運河、海上絲綢之路之間的淵源,是廣大市民了解揚州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的重要窗口。

此外,展示館還有很多互動的項目。比如在電腦屏幕前,撥動手柄,就能從揚州「開」出一條運河來,或北向淮安,或東向如皋。還有一個模擬出海的遊戲,觀眾們可以化身「水手」,掌握著船舵,在大海上航行,注意避開冰山、浮桶這樣的障礙物。

「打造這座展示館,就是為了揭示揚州與大運河、海上絲綢之路之間的歷史淵源,展示揚州對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所做的傑出貢獻」,揚州市文廣旅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道。

(揚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來源:揚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揚州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展示館對外開放
    12月3日,揚州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展示館正式對外開放。來自機關單位、社區居民、高校師生、遊客近百人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有序進入展廳參觀。揚州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展示館由原江蘇省立原蠶種育種製造所育種室舊址大樓改造而來。
  • 打造「運河+海絲」雙品牌 揚州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展示館開館
    為全力做好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12月3日,坐落在古運河東岸的「揚州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展示館」正式開館。揚州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展示館位於桑園路50號,佔地面積超450平方米,共分為四層。展示館共設有序廳、觀影區、海絲起源區、國際往來區、經濟交往區、文化交流區,通過圖文展示、實物展示、體驗互動等手段,讓人們在一場聲光電的遊覽中,充分領略大運河、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據了解,展示館由省立原蠶種製造所育種大樓改造而來,屬於不可移動文物。為了深入挖掘大運河文化,廣陵區文旅部門按照修舊如舊的標準對這棟建築進行修繕,從而更好地傳承利用這棟歷史建築。
  • 打造「運河+海絲」雙品牌 揚州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展示館開館
    為全力做好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12月3日,坐落在古運河東岸的「揚州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展示館」正式開館。揚州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展示館位於桑園路50號,佔地面積超450平方米,共分為四層。展示館共設有序廳、觀影區、海絲起源區、國際往來區、經濟交往區、文化交流區,通過圖文展示、實物展示、體驗互動等手段,讓人們在一場聲光電的遊覽中,充分領略大運河、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據了解,展示館由省立原蠶種製造所育種大樓改造而來,屬於不可移動文物。為了深入挖掘大運河文化,廣陵區文旅部門按照修舊如舊的標準對這棟建築進行修繕,從而更好地傳承利用這棟歷史建築。
  • 穿越古今縱橫歷史 揚州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展示館開館
    古城揚州,不僅是京杭大運河的原點,也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昨天上午,由原江蘇省立原蠶種育種製造所育種室舊址大樓改造而成的揚州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展示館正式開館,穿越古今,縱橫歷史,講述著揚州作為「運河原點、海絲樞紐」的傳奇。
  • 揚州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展示館開館
    古城揚州,水路縱橫,交通便利,不僅是京杭大運河的原點,更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 穿越古今縱橫歷史 揚州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展示館開館
    古城揚州,不僅是京杭大運河的原點,也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昨天上午,由原江蘇省立原蠶種育種製造所育種室舊址大樓改造而成的揚州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展示館正式開館,穿越古今,縱橫歷史,講述著揚州作為「運河原點、海絲樞紐」的傳奇。
  • 蘇州大運河遺產展示館開館
    原標題:蘇州大運河遺產展示館開館   展覽採用多媒體、視頻與黑白老照片相結合,並設有觀眾互動區。□記者姚永強攝  昨天是我市第九個文化遺產保護日,蘇州大運河遺產展示館在胥門萬年橋畔開館,用現代手法對大運河蘇州段遺產進行了全面展示和解讀,助推中國大運河申遺。  大運河蘇州段水道最早開挖於春秋時期,是江南運河的雛形,隋代起成為中國大運河的重要河道,至唐中葉基本定型。
  • 《海上絲綢之路》特種郵票首發 紀念和傳承絲綢之路精神
    崔佳明 攝 圖為9月10日,《海上絲綢之路》特種郵票首發式高郵盂城驛舉行。 崔佳明 攝圖為伊朗駐滬總領館文化領事本哈明?阿扎德(左)為《海上絲綢之路》個性化郵票揭幕。 崔佳明 攝  中新網南京9月10日電 (記者 崔佳明)9月10日上午,《海上絲綢之路》特種郵票首發式在「中國集郵之鄉」高郵盂城驛舉行。
  •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三十一:揚州運河的開發與保護
    作為隋唐大運河流經的重要城市,水與揚州已經不能分開了,它孕育了揚州城,並滋養了揚州人。近年來,揚州作為運河申遺的發起城市,對運河的開發,利用與保護做了非常系統的工作,已經成為了運河申遺城市的樣板。2016年6月下旬,「行走隋唐大運河考察組」來到揚州考察,自然不得不學習先進的保護程序,與以利用與開發的寶貴經驗。圖為揚州大運河文化展示館內景。
  • 專家籲「海上絲綢之路」申遺應建立協調工作機制
    中新網揚州4月28日電 (陳燕)「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申遺是線性文化遺產,應多地合作,建立有效的申遺協調工作機制。」原大運河聯合申遺辦主任、知名學者顧風28日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 扛起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揚州擔當
    正在建設中的大運河博物館,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先導示範段的鮮明標誌,集文物保護、科研展陳、休閒體驗為一體,以生活化融入、當代化表達為切入口,以大運河發展變遷為時間軸,空間上涵蓋大運河全流域,重點展示大運河帶給民眾美好生活。
  • 扛起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揚州擔當
    正在建設中的大運河博物館,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先導示範段的鮮明標誌,集文物保護、科研展陳、休閒體驗為一體,以生活化融入、當代化表達為切入口,以大運河發展變遷為時間軸,空間上涵蓋大運河全流域,重點展示大運河帶給民眾美好生活。 目前,博物館已交付南京博物院布展,明年春節前,整體工程項目施工將全部結束。
  • 「海上絲綢之路特展」落幕 揚州文物還原盛唐之景(組圖)
    (記者孔茜)昨天,由國家文物局等主辦的「直掛雲帆濟滄海—海上絲綢之路特展」在首都博物館落下帷幕,來自全國51家博物館的350件館藏文物薈萃一堂,3個月的展期吸引了超過20萬遊客前來參觀。在該特展中,揚州博物館15件(組)唐代精品文物參展,同時出土於揚州的廣陵王璽等「揚州元素」也一併亮相,再現了唐代揚州盛景。  全國文博聯動,將赴十國巡展  「直掛雲帆濟滄海—海上絲綢之路特展」於4月25日在北京首都博物館開幕,原定兩個月的展期由於人氣爆棚,延期一個月至昨日落幕。
  • 揚州這個好地方,歡迎你來!
    古運河揚州段,是整個運河中最古老的一段。揚州作為世界運河之都,一直致力於大運河的保護。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開邗溝、築邗城,這是揚州建城之始。而貫通淮河和長江的邗溝,就是中國最早的大運河河道,至今已有2500餘年。
  • 唱響新時代的「運河號子」 書寫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揚州答卷
    大家紛紛表示,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揚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牢記總書記的囑託,堅定文化自信,擔當時代使命,為城市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把揚州建設得更美好。搭建運河城市溝通橋梁展示傳播全球運河城市文化大運河在揚州發端,千載不息的大運河,滋養了包括揚州在內的35座城市,孕育了多姿多彩的運河文化,培育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
  • 揚州:揚州在建大運河博物館正式定名為「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2014年,大運河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京杭大運河大運河,就是揚州的母親河。揚州城因大運河而生,因大運河而興,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築邗城,這是揚州城最早的雛形,夫差在築邗城的同時開築鑿邗溝,拉開了大運河開挖的序幕,大運河匯通南北,延續古今,後來,隨著水運的發達,大運河對揚州城的發展壯大以及沿線城市的經濟發展、交流互通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 文化生態建設並舉 揚州大運河一派好風光
    揚州大運河文化帶,一派好風光。  「此次習近平總書記參觀的揚州三灣風景區,原本是一個落後的農業生產區,在當地基於生態保護的發掘下,已變為生態文化公園。這就是傳統文化資源新生的典型案例。」11月15日,揚州大學中國大運河研究院副院長、江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黃杰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獨家採訪時說。
  • 中國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的交點,就在寧波三江口,還是世界遺產
    本次分享的主題是中國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的交點,就在浙江寧波的三江口,而且還是世界遺產!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發展當中,有一條非常著名的航海路線,被稱作是「海上絲綢之路」!它是古代中國和外國交往和貿易的重要海上通道,最開始萌芽於幾千年前的商周時期,,形成於秦漢時代,在1000多年前的唐宋時期尤為興盛!那時候的寧波三江口,就已經是桅檣林立,千帆待發!而且寧波的三江口還是這條海上絲綢之路的起始港,重要性不言而喻。
  • 海上絲綢之路的港口印記
    由國家旅遊局主辦的「美麗中國—2015年絲綢之路旅遊年」即將正式啟動,而近日取材於7省的「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精品圖片展」也走進了紐約的聯合國總部,一件件文物照片不僅在世人面前展示著中國商貿在「海上絲綢之路」上曾經的繁榮,也勾勒出一個個古代港口城市的歷史變遷。如今,隨著「一帶一路」構想的提出,這些港口城市也在重新打造屬於自己的城市名片,吸引著八方遊客。